明清两代官营纺织业生产规模的比较分析_第1页
明清两代官营纺织业生产规模的比较分析_第2页
明清两代官营纺织业生产规模的比较分析_第3页
明清两代官营纺织业生产规模的比较分析_第4页
明清两代官营纺织业生产规模的比较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清两代官营纺织业生产规模的比较分析

1986年,《清史》第三版出版了沈祖伟先生的《明清两代官商纺织业生产规模的比较分析》(以下简称沈文)。沈文不同意有人主张的“清代官营织造手工业远比明代的范围和规模要小”的结论,而通过明清两代官营织造业年产量、工匠数和织机数三个方面的比较,认为“清代官营织造业的生产规模不仅没有缩小,而且比明代更有发展”。笔者以为明代中央和地方织局几乎遍布全国,而清代官营织局除了形同虚设的内织染局外,只有江南三织局,如果仅就三织局而言,这个结论是完全正确的,如果象沈文那样就全国范围比较,这个结论恐怕就有再讨论的必要。现试作相应的比较,以就教于沈先生和其他行家。一、“两京织染,内外皆置局”,不是南京内局之事既然沈文估算年产量时包括了全部官营织造局的产量,那么就有必要先搞清明清两代设置了哪些官营织造局。在这一点上,清代的官局设置情形是甚为清楚的,毋庸赘述,而对明代中央织染机构,笔者认为至今仍无符合实际的圆满解释。沈文云:“中央系统有南京内织染局、北京外织染局、南京神帛和留京供应机房。”早在六十年代,彭泽益先生就根据《明史》和万历《明会典》“两京织染,内外皆置局”的记载,认为所谓两京织染,是指分设在南京和北京的织染局。设在南京的叫内织染局,又名南局,隶工部;设在北京的叫外织染局,即工部织染所。彭、沈二位先生都没有解释何以南京者为内织染局,而北京者为外织染局,而且令人对“两京织染,内外皆置局”之语意难以理解。万历《明会典》不但在卷二〇一《工部二十一·织造》中有“内织染局”条和“外织染局”条,而且在卷一八九《工部九·工匠二》中有“织染局”条,在卷二〇八《南京工部》中有“南京内织染局”条。在“织染局”条中载明工匠为1317名,在“南京内织染局”条中载明额设机张300余张,军民人匠3000余名,内容大为不同。可见“织染局”和“内织染局”不是指南京内织染局,而是指北京内织染局,不能将设在南京的内织染局直接称为内织染局。在“内织染局”条下又载,“隆庆元年,题准凡有传奉急用龙袍等件,本局果难独支,方许奏行南局织造,不得违例陈请”。将“本局”与“南局”对称,更可见“内织染局”这一“本局”乃指北京内织染局”,如“内织染局”即系南京内织染局,又何来“南局”之称。至于内织染局无北京二字,正如迁都后北京的其它营造机构,位于京城,不必冠上北京字样,而位于南京者,必须有南京字样以示区别。人们将外织染局正确地理解为北京工部织染所,却不知道北京也有内织染局。事实上,北京内织染局与工部织染所不但隶属不同,规模不同,生产性质不同,而且地址也不同。刘若愚《酌中志》卷一六《内府衙门职掌》载,前者位于北安门里街南,后者位于德胜门内三座桥之北。刘若愚在叙及工部织染所时还特别声明,“此所,工部也有监督,有大使,有办颜料诸项商人。此所不隶内织染局”。人们只知道南京有个内织染局,却不知道南京也有工部织染所。《明太祖实录》卷二五五载,洪武三十年十一月庚午,“改工部织染局为织染所”,此局显然设在南京,也可知工部织染所为外局之来历。万历《明会典》卷二○八《南京工部》载,“凡每年包裹御览等历销金包袱合用柘黄线罗,行南京织染所织造送用”。《明史》卷七五《职官四》叙南京官职时列工部织染所官员。由此二则,可知南京在内织染局外,复有工部织染所。综上所述,所谓“两京织染,内外皆置局”,意指北京和南京两京都有内织染局(内局)和工部织染所(外局),内局均为宦官衙门八局之一,外局均隶于工部都水清吏司,内外之名,因官司隶属不同而起。只有作如是解,才符合历史实际,语义上才说得通,也才不致于如现在有人那样将内外局混淆,而本应属北京内局之事,一概错移成南京内局之事,以致影响对明代丝织业的研究。人们要是对《明史》和万历《明会典》关于中央织染机构的概述稍作探究,对万历会典所载各织染机构稍加比勘,辅之以其它材料,逐一分析,也许就不会将北京内织染局的材料视而不见,而人云亦云了。明代地方织染局在万历会典《各处织染局》中,计有浙江杭州府、绍兴府、严州府、金华府、衢州府、台州府、温州府、宁波府、湖州府、嘉兴府,南直隶镇江府、苏州府、松江府、徽州府、宁国府、广德州,福建福州府、泉州府,山东济南府,江西、四川、湖广、河南布政司,为22处。另外,明初山西太原府也曾设局,1合计应共23处,分布于7省直。加上6个中央织染机构,明代全国官营织局共为29处。清代除内织染局外,只有设于苏杭宁三大城市的江南三织造。因此,就织染局的数量及其分布的地域,清代较之明代确实大为缩小了。二、织染局的生产明代中央和地方各织局的年产量确数元考,只可作一粗略的估算。南京内织染局每10年一题,料造进宫各色绢布5万匹,其中绢2万匹,白布纻布3万匹,仅计绢一项,则年额为2000匹。2北京内织染局以应上供,专织上用缎匹,无额织数,其工匠约为南京内局的2/5,但因全系丝织品,估计年额不会少于1000匹。南京神帛堂每10年料造1次,制帛13690段,年额为1369段。制帛每段用丝平均17两,较之苎丝织造稍易,但因历有增加,到万历年间,合之年例达3万有奇,3故平均每年估为1500匹也不为过。南京供应机房原备不时织造,并无额定任务,但在嘉靖年间就年进缎1600匹,4其后有增无减,年产量最少也可估为500匹。南北工部织染所因主要是染练绢布,暂时不计。地方织染局岁造原额35436匹,遇闰加2679匹,《明书》称有37400余端,成化十三年为25741匹,嘉靖七年江西、湖广、河南、山东四布政司折价交银,故到万历时减为28684匹,遇闰加2061匹,5平均约为3万匹。以上不包括南京内局所织诰敕,南北两京外局所染绢帛,以大大缩小的数额,中央和地方织染局的年产量已为35400匹。沈文根据彭泽益先生的估计,将明代官营织造机构的年产量确定为3万匹,看来是太低了。现在再来看清代织局的年产量。内织染局工匠稀少,规模不宏,产量不高,可以忽略不计。江南三织局的织造能力,沈文根据雍正《大清会典》记载的三织造的额定经费45.23万两,然后将产品分为高、中、低三档,认为根据“销银标准,用四十五万两经费所织成各色绸缎当为四万余匹”。实际上,这45余万两织造银仅是清初的额定银,并不等于三织造利用这笔银织造了多少缎匹,而只表明清廷用于织造的银两的来源。后来因为实际织造根本用不了这许多银两,额定数就大为减少。正是在雍正初年,清代户工二部规定三织造每年报销银仅为20万两左右(其中苏州、杭州各为64500两,江宁大体相同)。笔者曾经较为系统地查检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有关织造报销银的档案,得知三织造自乾隆至咸丰初年稳定生产之时,平均每年实际报销银为164000余两,其中苏州为4万两,杭州为6.4万两,江宁6万两。这个实际报销银与沈文所云相去甚远。笔者又曾根据档案统计出,三织造利用这164000两银,在乾隆到咸丰初年平均每年实际织造了约13000匹各色丝织品,上限为15000匹,下限为11000匹,其中苏州3500匹,杭州5000匹,江宁4000匹。6这样的用银量似乎偏高,这是因为报销银中有部分是用来购买布匹、线坯等非丝织品的。上述根据历年奏销册统计出来的实际织造丝织品量更比沈文估计的4万余匹少得多。如此说来,从实际产量考察,明代各织染局较之清代织局要远远为高。顺便说明一下,笔者既没有将明代自中后期开始的大规模加派的丝织品计算在内,也没有将清代的贸易绸缎计算在内,因为前者实际上由民间领织,后者实际上由官局采买自民间,报销银或单独计算或已扣除。2三、织局工匠与中央织染局明代中央织染机构动用的工匠是较为众多的。南京内织染局定额军民人匠3000余名,3北京内织染局匠役时有增减,嘉靖四年军匠2164名,4十年1317名,四十年1461名,隆庆元年匠官87名,军民匠1343名,5匠役数前后平均在1400名之谱。北京工部织染所永乐时额设军民匠役758名,成化年间仅存其半,7嘉靖十年减为195名,8平均而计也有400余名。南京工部织染所匠役不知其数。南京神帛堂食粮人匠原额1200余名,9也有以户计者,原额440户,或400户,而富室与狡黠者为逃避赋役,窜籍其中,曾增至1114户,嘉靖初仍复440户之数,10万历时经屡次清查革退,仅存800余名。11以最少者计,也有800余名。以上各局人匠即使不包括南京工部织染所和供应机房匠役,且以最小数额计算,已有5600余名,较之沈文由于搞错了内外局而漏掉了北京内局工匠以及计算上的出入而得出的4900余名,已增了不少。以上工匠皆为住坐匠,每月服役10天,如沈文那样,折合实际应役的整工数约为1900余名。供应机房的工匠由预领工银可知,系临时从民间雇募者,嘉万时期每年织造1600匹钦降花样的上用缎匹,看来非一二百名工匠不办。综上各项,明代中央织染机构的工匠,作最保守的估算,也有6000余名,折合整工数应不少于2000名。有关明代地方织染局工匠的记载甚少。苏州府“在城织染局攒织”的额数是“岁造纻丝一千五百三十四匹,闰月添一百三十九匹”。12为完成这1500余匹岁造纻丝,登记在籍的轮班匠达1700余名,后随加派剧增,同时动用民间工匠领织,嘉靖时“在局工作”者尚有680名。13苏州府是23个地方织染局中的一个,其任务为额定岁造3万余匹的1/20,其缎匹品种并不比其它织染局所织为精,销银数甚至在各织局平均数之下,低于松江、嘉兴、温州等织染局尤甚。14因此以苏州局的织造产量与工匠的比例为标准推算全国各地方织染局的工匠数,不会夸大只会缩小。那么如以最多者论,全国应有工匠34000余名,以最少者论,也有13000余名,平均而论约有2.3万余名。这些工匠皆为轮班匠。按规定,织匠、络丝匠、挽花匠为三年一班,绣匠、罗帛花匠为一年一班。15以三年计之,平均每年要动用工匠8000名左右。合之中央织染机构的工匠,其数在1万左右。沈文既低估了岁造总额,又低估了中央织染系统的工匠数,而且仅以地方和中央织造生产量的比例来推算,以致得出地方系统所使用的存留匠折合整工数当为2500余名的与实际出入颇大的结论。也许沈先生会说上述8000余名地方织局中的工匠不是整工数,但事实上清代三织造动用的工匠也不是整工数。清代织局工匠是遇工雇募的,工匠有工应织,无工停织,根据本文前面的实际统计,每个工匠每年仅织2匹,用银20余两,显然工匠不会终年终日在织局工作。明代各织染局的机张也无确数。南京内织染局额设300张。北京内织染局织造内容同南局,工匠接近一半,织机若也近一半,当在150张左右。神帛堂有织机40张。南京供应机房无考,至少也有几十张。南北工部织染所因系练染绢帛,织机不会有多少,暂且不计。即便如此,中央织染机构机张不会少于500张。各地方织局的机张如仍以苏州为例,即使以最少时(嘉靖时)的173张计算,全国不会少于3000张。中央加上地方,不会少于3500张。清代官局机张匠役数是较为清楚的。江南三局织机原额.2108张,雍正三年为2017张,乾隆十年为1836张,16其后只减未增,到咸丰后更有名无实。这就是说,清代江南三局稳定生产时的织机不会超过2000张。内织染局机张原定32张,乾隆十六年改为16张,道光二十三年织局裁撤,7机张之少几乎可以不计。三织局的匠役乾隆十年时共为7063名,17在此之前可能略多,在此之后只会减少。江宁织造诰敕、制帛、线罗额设匠役370名(后稍减)。18内织染局康熙初年额设匠役825名,经历次裁革,到乾隆十六年仅剩几十名,而只需由江南三局各拣选挑花匠、织匠8名送局以备织办。10当三织局稳定生产时,内织局工匠存者无几了。统计清代官局匠役,充其量在7000~8000名之间。为清晰起见,再将上述织造机构、年产量、工匠和织机数的估计,列表比较如下:依据表中所列,不但不能如沈文所说:“说明清代官营业的生产规模不仅没有缩小,而且比明代更有发展”,反而说明如以全国范围而论,清代官营织造业的生产规模确实比明代缩小了。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并不同意沈文所持异议的“清代官营织造手工业远比明代的范围和规模要小”的观点。这种观点将范围和规模混为一谈。就范围而论,清代由明代遍布南北两京及6布政司的29个织染机构减为偏于江南一隅的三织局和无足轻重的内织染局,确是要小得多,但是,就规模论,清代江南三局的任何一局,无论从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