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课件_第1页
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课件_第2页
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课件_第3页
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课件_第4页
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人口与环境8.1人口数量的变化

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梳理夯基体系架构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上海30.3-30.25215.42北京59.7-72.8300.9广州39.7129.12468.46深圳34.0116.88596.731.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A.相似的空间形态 B.趋同的主导产业

C.一致的功能定位 D.相近的等级规模3.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 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 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答案】1.A2.D3.B现代型资源、科技、消费水平经济因素基础知识梳理夯基一、人口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率

概念: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

相减的得数。

人口年自然增长率=人口

率-人口

率,

或人口自然增长率=(当年人口总量-前一年人口总量)/前一年人口总量。

2.人口自然增长的原因(1)一定区域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快慢,受到

规律的制约,也受到从

领域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影响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的发展水平。

死亡率

年出生

年死亡

生物学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生产力

基础知识梳理夯基二、人口增长模式1.构成指标人口增长模式由

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构成。

2.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人口增长速度所处历史阶段原因人口问题及影响典型代表“高—高—低”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模式(传统型)“低—低—低”模式(现代型)出生率

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特

点人口增长速度所处历史阶段原

因人口问题及影响典型代表“高—高—低”模式(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缓慢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卫生条件差—极少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特

点人口增长速度所处历史阶段原

因人口问题及影响典型代表“

”模式(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迅速_____社会

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增产;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提高,死亡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影响:①教育、就业问题突出;②人民生活贫困化等______地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高—低—高

工业化

亚非拉

人口增长模式特

点人口增长速度所处历史阶段原

因人口问题及影响典型代表“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缓慢,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现代社会受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不强;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人口寿命增长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影响: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________不足

区域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7%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发达国家或部分发展中国家,如中国

劳动力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旁栏边角·再利用结合必修地理ⅡP9“活动”,思考: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率迅速下降,但为什么人口总数仍然增长较快?提示

尽管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因此人口总数仍然增长较快。三、人口的合理容量1.人口容量

最多能养活的人口数量(1)概念:在一定的

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2)特点:

、相对性、

2.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

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自然资源

临界性

警戒性

人口规模

思维拓展·再提升

新加坡面积小,而人口密度大,影响其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

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对外开放程度高,可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加上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较为发达,因此环境承载力大。增素能精准突破考点一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能体系新教材新高考

新教材1.教材变化:新教材本部分内容已经删除2.考向变化:从新教材的变化可以看出,人口数量的变化有可能不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新高考1.考查方式及内容:结合表格、曲线图、折线图或者人口金字塔图等,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及其成因、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表现、影响、解决措施等2.命题视角:人口增长的表现、成因及解决措施,如角度一“对应训练”1~3题角度一人口增长考题示例

(2022江苏卷)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六普”“七普”人口增长差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的省级行政区是(

)A.京、沪

B.黑、吉C.粤、鄂

D.渝、黔(2)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

)A.“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B.“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减速增长C.“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D.“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

)A.向城市群集聚 B.向中西部迁移C.沿长江带集聚 D.分布更加均衡CDA思维流程第(1)题:省级行政区“六普”增长率“七普”增长率京、沪超40%沪不超10%、京不到15%黑、吉不到3%-10%—-20%粤、鄂粤均为20%,鄂均为1%左右渝、黔渝不到1%、黔-10%渝不到15%、黔10%第(2)题:

第(3)题:

归纳总结

1.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2.三类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高高低”型)传统型(“高低高”型)现代型(“低低低”型)特

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状况速度慢,波动较大快,表现为前期加速而后期降速慢,呈现出新的平衡状态数量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急剧增加达到人口高峰后,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原

因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卫生条件差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提高受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人们的社会观念和家庭生育观念发生变化3.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方法(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①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②根据国家类型(空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①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②定量描述:类型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高(>2.5%)高(>2.5%)低(<1.0%)传统型高(>2.5%)低(<1.5%)高(>1.0%)现代型低(<2.0%)低(<1.5%)低(<1.0%)对应训练(2023届黑龙江哈尔滨模拟)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共

8亿人,比2010年增长了约7

205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53%;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

930人上升为15

467人;人口地区分布差异增大。据此完成1~3题。我国各地区人口数量变化比重统计表(单位:%)地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占比39.9325.8327.126.98变化+2.15-0.79+0.22-1.201.我国人口近十年来增长缓慢的原因是(

)①育龄妇女人口数减少②生育政策的调整③养儿防老观念发生转变④养育成本提高⑤人口老龄化严重⑥受教育年限延长,婚育年龄推后A.①②⑤⑥

B.①③④⑥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2.引起东北地区人口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老年人“候鸟式迁徙” B.矿产资源趋于枯竭C.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3.根据人口数据分析,我国今后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适度降低城市化水平,解决城市化问题B.控制东部人口数量,鼓励人口向东北地区迁移C.继续控制人口增长,采取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D.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答案

解析

第1题,由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目前生育政策调整旨在提高生育率,与生育率降低的现状不符,②错误。人口老龄化是受生育率降低的影响,⑤错误。20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当今育龄妇女减少;养育成本的提高,导致生育率降低,人口增长缓慢,①④正确;由“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

930人上升为15

467人”可知,受教育年限延长,婚育年龄推后,导致生育率降低,人口增长缓慢;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的转变也是生育率降低的因素,③⑥正确。第2题,由题目信息可知,东北是我国当前主要人口迁出地之一,最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迟缓,大量劳动力流出。老年人“候鸟式迁徙”、矿产资源趋于枯竭,都会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但不是最主要原因。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与人口变化没有太大关系。第3题,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各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故不能降低城市化水平。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东部人口不愿意迁往东北地区。现今我国人口增长缓慢,我国生育政策调整,旨在提高生育率,而不是继续控制人口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缓解抚养成本提高的问题,可以缓解人口生育率降低的问题。角度二人口问题考题示例

(2019北京卷)2018年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20.6%。下图示意德国各州65岁及以上人口密度分布。据图,完成下题。描述德国老龄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列举人口老龄化对该国可能带来的影响。

考题点睛

解析

老龄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需要从是否均衡、哪里密度大、哪里密度小等方面进行描述。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影响可以从劳动力、养老负担(医疗、保险金、养老机构)等方面列举。答案

特征:分布不均,西部密度大,东部密度小,东北部差异显著。影响:劳动力数量减少,养老压力加大等。归纳总结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问题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过快,少年儿童比重过大原因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影响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社会养老费用增加,社会需求不旺,老年人生活困难、孤单加大对资源、环境、就业、经济等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也不利于人口素质提高措施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延迟退休,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趋势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人口还会逐渐减少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2.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的关系(1)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比较项目人口年轻化人口老龄化人口年龄结构趋势少年儿童比重不断上升,比例过高,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比例过高,少年儿童比重不断下降标准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少年儿童比重及青壮年劳动力比重较大①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问题导致人口增长过快,所带来的物质资料的消费量增大,进而带来各种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一般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金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2)人口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①人口性别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构成中,新出生的男性或女性各占总人口的比例。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②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3)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文化素质总体水平过低→不利于优生优育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要增强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及加大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3.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是因为虽然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增长数量较大。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具体如下图所示:对应训练(2022河北张家口模拟)人口性别比通常以每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值来表示,正常范围为102~107。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1964—2020年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而四川省在2016—2019年有3年的总人口性别比都低于100,成为我国人口性别比最低的省级行政区。据此完成1~2题。1.攀枝花市在1964—1982年的19年时间里,总人口性别比迅速攀升的原因最可能是(

)A.计划生育政策 B.产业布局变化C.重男轻女思想 D.适婚女性外嫁2.应对四川省人口性别比现状,采取的措施合理可行的是(

)A.限制人口外迁 B.鼓励晚婚晚育C.调整产业结构 D.放宽落户政策答案

解析

第1题,攀枝花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城市,在1964—1982年的19年时间里,随着产业的发展,重工业比重提高,导致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不断提高,大量外来男性劳动力迁入,导致总人口性别比迅速攀升,B正确。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是在1982年,因此计划生育政策不是1964—1982年总人口性别比迅速攀升的原因,A错误。重男轻女思想不是总人口性别比迅速攀升的原因,C错误。没有信息显示攀枝花有大量适婚女性外嫁,D错误。第2题,四川省总人口性别比在2016—2019年有3年低于100,说明四川省在此期间女多男少,为了应对该现状,可调整产业结构,多发展促进就业的产业,C正确。限制人口外迁会激化矛盾,也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客观实际,A错误。鼓励晚婚晚育、放宽落户政策对于男女是一样的,既无法改变人口性别比,也不能缓解就业问题,B、D错误。考点二人口合理容量知能体系新教材新高考

新教材1.教材变化:新教材本部分内容与老教材基本一致,但表述上稍有变化2.考向变化:因新老教材内容基本没有变化,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新高考1.考查方式及内容:结合区域图、表格等,考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人口的合理容量等2.命题视角: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如“对应训练”1~2题考题示例

(2020浙江7月选考)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西部互利共赢之举。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

)A.人口密度大

B.经济规模小C.土地生产力低

D.生产技术水平低考题点睛

答案

C归纳总结

1.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区别内涵最大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意义生存发展数量大小共同点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2.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分析

对应训练生态适度人口是指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来考虑区域的适度人口规模。下表为广西、新疆、四川、内蒙古生态适度人口数据。据此完成1~2题。省级行政区生态适度人口/万人P1/万人P2/万人现实人口/万人广西3

276.22

970.67

203.25

012.68新疆1

957.31

937.24

303.32

585.23四川2

990.33

229.26

574.58

367.49内蒙古1

825.83

912.34

014.32

404.92注:P1表示将消费水平提高到全国平均消费水平后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容量,P2表示基于全国平均生态压力指数的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容量。1.广西生态适度人口比新疆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水热条件好

B.油气资源丰富C.地域面积大

D.地形平坦开阔2.推测内蒙古现实人口低于P1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环境脆弱

B.距经济发达地区近C.畜牧业较发达

D.第二、三产业比重低答案

解析

第1题,广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生态环境相对适宜,更适合居住,A正确。新疆油气资源丰富,地域面积大。广西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第2题,人口容量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内蒙古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影响大,导致其现实人口少。故选A。研专项前沿命题图表解读(十一)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技能提升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在高考中,对于人口内容的考查,绝大部分以人口资料统计图为载体呈现。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曲线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人口金字塔图等类型。图1

曲线图

图2

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

图3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

图4

人口金字塔图

1.曲线图的判读

(1)看趋势:曲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水平降低。例如上图,读某国家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可知,从1800年到2008年,该国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2)看水平: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上图中该国人口死亡率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大部分时段低于出生率,反映人口死亡率水平低;2008年死亡率与出生率接近,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0。(3)看速度:曲线越陡,反映变化速度越快;曲线越缓,反映变化速度越慢。上图中,1925年到1950年,出生率曲线较陡,反映人口出生率降速较快;而1875年到1900年,出生率曲线平缓,反映人口出生率变化小。(4)看阶段:根据转折点,可确定发展阶段。一个转折点,划分为两个阶段。如上图,约以1825年为界,死亡率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死亡率曲线在此与出生率曲线相交,则可认为1825年之前是人口增长的第一阶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2008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在1%附近,可认为人口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阶段。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在内部作若干条三条边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读三角形统计图时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上图中“·”表示某地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如何准确读取其数据呢?可以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①②③。(2)过图中标出的“·”,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64岁为72%,65岁及以上为5%。3.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下图: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一般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图1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Ⅰ、Ⅱ、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