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蔡珩治疗胃肠病常用药对举隅
蔡干教授在临床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方面工作了50多年,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尤其是在药物的应用方面。笔者有幸侍诊于侧,现将导师治疗胃肠病的常用药对介绍如下,以飨同道。1木馒头的制备藤梨根味酸涩、性凉,始载于《福建民间草药》,“活血化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陕西中草药》记载本品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健胃催乳,抗癌”。木馒头又名薜荔果,味甘、性平,入肾、胃、大肠经,《本草纲目》言其“固精,消肿,散毒”,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的作用。此二药临床应用一般较少,但蔡师常用此药对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中、重度肠腺上皮化生及异形增生。蔡淦教授认为此病属胃癌前病变,多因脾胃亏虚、气滞血瘀痰凝为患,治疗时当在益气健脾补虚的基础上,加用藤梨根、木馒头这一具有消肿散毒抗癌作用的药对,有良好的疗效。藤梨根用量为30g,木馒头用量为15g。2善治金,通心利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入心、肝、脾经。本品辛散温通,《本草备要·草部》言其“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为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之良药,善治一身上下诸痛。广郁金味辛苦、性寒,入心、肺、肝、胆经,其体轻而走窜,具芳香宣达之性,善入于气分以行气解郁;其苦寒兼具,能清能降,可达于血分凉血,为疏肝解郁、行气消胀、祛瘀止痛之要药。二药均能既入气分,又走血分,相须为用,气血并治,合用则行气活血散瘀、解郁止痛的力量增强。蔡师认为凡属气滞血瘀所致心、胸、腹、胁的各种痛证,用之均宜。延胡索常用剂量为10~15g,广郁金为9~12g。3清热泻火,清下焦半夏味辛、性温,入脾、胃、肺经,既能健脾燥湿化痰,又能降逆止呕、消痞散结。黄芩味苦、性寒,入肺、胆、胃、大肠经,其苦可以燥湿,其寒可以清热,性善沉降,可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半夏、黄芩配伍出自《伤寒论》半夏泻心汤。半夏辛散降逆,黄芩苦寒清热,二药参合,相辅相成,一寒一温,辛开苦降,温而不燥,凉而不寒,以顺其阴阳之性而调和阴阳,共奏清热泻火、和胃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此药对主治胸膈痞满、胃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腻、脉弦数等证属寒热互结、胃气不和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疾病。半夏常用剂量为9g,黄芩为9~15g。4清阳利养,升清阳升麻味辛甘、性微寒,入肺、脾、胃、大肠经。本品体轻升散,既可疏散风热,又能升阳散郁、清热解毒、引药上行,还能升举脾胃清阳之气。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肺、脾、肝、胆经。本品味薄气升,既可透表泄热,又可疏肝解郁、宣畅气机,且能引清气上行,升阳举陷。升麻以引阳明清气上行为主,柴胡以升少阳清气为要,两药相伍,则升提之力倍增。湿阻中焦,妨碍脾胃升降之机,清气当升不升,浊气当降不降,则为痞为满,为飧泄、脘胀、呕逆、嗳气等诸症。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蔡师认为治疗胃肠疾病,须时时顾及脾胃气机的升降。思前贤常在甘温补益药中稍佐升提药,如东垣所制补中益气汤配升麻、柴胡以升举清阳。蔡师常以柴胡和升麻作为升清阳之药,用以治疗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的气短、乏力、脱肛、胃下垂、腹部坠胀及清阳下陷所致的泄泻等病症。升麻、柴胡一般用量均为3~6g。5养肝阴,调和肝白术味甘苦微辛、性温,入脾、胃经,既能补益脾气,又能燥湿利水、助脾胃之健运,以促生化之源,为培补脾胃之要药。白芍药味甘苦而酸、性微寒而柔润,主入肝经,功专养血柔肝,能敛肝气、护肝阴以藏之。二药相伍,即为古方“白术芍药散”。二药一阳一阴,刚柔相济,健脾柔肝,可调和肝脾、肝胃的功能,多用于治疗肝脾不调、肝胃不和、脾虚肝旺之脘胁胀闷、食欲不振、胃脘痛、肠鸣腹痛、大便泻泄等症,尤其适用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白术一般用量为10~15g,白芍药为10~15g;对于泄泻,则两药剂量宜大。6补脾阳,黄精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能补脾肺、升清阳,是升阳补气之圣药。黄精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具有补气健脾、滋肾养阴、润肺之功。二药均可健脾益气,惟黄芪偏于补脾阳,黄精偏于补脾阴。二药伍用,一阳一阴,阴阳相合,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收健脾胃、补精气的功效。蔡师在使用甘温之性的黄芪补益脾气时,常加上甘平的黄精,以制约黄芪过于甘温之性。认为甘温虽可以补脾气,然中焦以平为安,必当阴阳平和,寒温适中,才能为脾胃所喜。黄芪、黄精相配,则阴阳兼顾,脾阴脾阳双补。此药对是蔡师临证最喜用的补益药对之一,适宜于各种慢性胃肠疾病及肿瘤术后脾胃虚弱、精血不足之体倦、乏力、面色白、口干、食少、消化不良、便溏等症。黄芪常用剂量为15~30g,黄精为15g。7平补和突出、美好兼施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入脾、肺经。本品药性平和,既能益气,又能养阴,为清补之品。白术则如前文所述,亦具有健脾益气之功。一般医师喜用党参、白术以补益脾胃。蔡师根据其临床经验,认为慢性胃肠病迁延日久,皆可导致脾胃虚弱,但此类患者多虚不受补,不宜峻补。遵“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原则,蔡师认为久病后补益,更宜平补,当以太子参代党参平补脾胃,补气生津养阴。太子参虽补脾益胃之力较党参弱,但其清而不滋,更适合长期应用,蔡师认为此药为平补脾胃之佳品。太子参、白术相配,尤适宜于久病或胃肠肿瘤术后兼有胃阴不足,表现为倦怠乏力、消化不良、食少便溏、乏力等症的脾胃虚弱者。白术一般用量为10~15g;太子参为9~15g;对于胃肠肿瘤或胃肠肿瘤术后脾胃虚弱比较明显的患者,二药则常重用至30g。8个人以树免疫治疗为主,多调肺经桃仁味苦甘、性平,入心、肝、大肠经。本品药性缓和,能入血分而化瘀生新,为活血破瘀的常用药,且桃仁富含油脂,可润燥滑肠。杏仁味苦辛、性温润,入肺、大肠经,可肃降肺气、润肠通便。蔡师认为桃仁、杏仁伍用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便秘。肺主气,主宣发肃降,与大肠互为表里;大肠传化糟粕,依赖于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蔡师认为治疗慢性便秘当注意调肺,对于便秘兼有肺系症状的患者尤当重视。杏仁入肺经气分,偏于降气,功专苦泄降气、润肠通便;桃仁入肝经血分,偏于活血,能破瘀行血、润燥滑肠。二药均入大肠经,伍用后作用协同,一气一血,行气活血、润肠通便之力益彰。两药用量一般均为10~15g。9紫苏梗、监狱以和胃紫苏梗味辛甘、性温,入脾、胃、肺经,善于疏肝解郁、行气和中,为疏利脾胃气滞之常用药。藿香梗味辛、性微温,入脾、胃、肺经,善于醒脾和胃、化湿止呕、行气止痛。紫苏梗长于行气宽中,藿香梗长于醒脾和胃,二药均可行气宽胀,伍用则行气止痛、消胀除满力量增强。且二药性缓,虚胀与实胀均可应用。蔡师认为脾胃病与肝关系密切,木易克土,土壅木郁,临床肝胃气滞之证最为常见;常在柴胡、木蝴蝶、八月札、香橼皮等疏肝理气药物基础上,加用紫苏梗合藿香梗药对,以更好地调畅脾胃气机而达和胃消胀之功。本药对临床多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糖尿病性胃轻瘫等胃肠气机阻滞之脘腹痞满者。二药用量一般均为15g。10药配伍、养脾肉豆蔻味辛、性温,入脾、胃、大肠经,可温中散寒、行气消胀、涩肠止泻。补骨脂味辛苦、性大温,入肾、脾经,具有温补肾阳、健脾止泻之功。肉豆蔻、补骨脂二药配伍,出自《普济本事方》之二神丸,适用于慢性腹泻、肠结核等脾肾虚寒之泄泻诸症。蔡师认为慢性泄泻,有脾虚运化失司者,有肾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山东郯城实验中学初三下第一次阶段考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明达职业技术学院《手机短视频拍摄与编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周练一(2.15)生物试题含解析
- 教育画卷展开
- 安全生产开展情况
- 中小学劳动教育在劳动中感悟美在劳动中长技能课件
- 思维导图集训6小时找到适合你的高效学习法第3讲 思维导图让你高效复习:知识结构化
- 数字孪生行业发展分析
- 惠普电脑培训
- 护理质控汇报
- 2024陕西延长石油集团限责任公司油田公司校园招聘231人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同步训练)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全一册-统编版-2024-2025学年
- 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课件自考版
- DB34T4829-2024公路工程泡沫轻质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 蒸汽使用管理制度
- 2024年区(县)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 国开2024年秋《经济法学》计分作业1-4答案形考任务
- 废蓄电池回收管理制度
- 护理查房法洛四联症
- 浅析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其措施分析研究-以永辉超市为例 工商管理专业
- 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数学真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