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一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1届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一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1届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一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1届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一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1届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一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届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

1.如图所示,长方体4BCD-4'8£'。'的顶面和底面边长为3侧面

棱长为近3在4、B、C、。四个顶点处分别固定电荷量为+q的

点电荷,在A、B'、C'、。'四个顶点处分别固定电荷量为-q的点

电荷。已知。P垂直于平面4BCD,垂足为P,。点是此长方体的

几何中心,静电力常量为匕则()

A.。点处电势高于P点处电势

B.。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生学

L2

C.将某一带负电的点电荷从P点沿直线移到。点的过程中电势能一直在减小

D.将某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从P点沿直线移到。点的过程中电势能一直在增加

2.关于光电效应和黑体辐射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温度越高,黑体辐射强度减弱

C.能否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决定于入射光光子的能量是否大于金属的逸出功

D.用频率是片的绿光照射某金属发生了光电效应,改用频率是我的黄光照射该金属一定不发生

光电效应

3.如图,质量为m的木块4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力分别推4

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贝心)

A.4与8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B与地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C.B对A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

D.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m)g

4.如图甲所示,abed是位于竖直平面内的正方形闭合金属线框,在金属线框的下方有一磁感应强

度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MN和M'N'是匀强磁场区域的水平边界,边界的宽度为S,并与线框的be

边平行,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现让金属线框由距MN的某一高度从静止开始下落,图乙是

金属线框由开始下落到完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的图象(其中。儿BC、DE相互平行).已知金

属线框的边长为L(L<S)、质量为nt,电阻为R,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图象中坐标轴上所标

出的字母巧、%、“、t2,t3,均为已知量.(下落过程中左边始终水平)根据题中所给条件,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口:

M..............................N

M..............................N

A.线框穿出磁场过程中流经线框横截面的电荷量比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流经框横截面的电荷

旦夕

B.t2是线框全部进入磁场瞬间,Q是线框全部离开磁场瞬间

C.从几边进入磁场起一直到ad边离开磁场为止,感应电流所做的功为2mgs

D.匕的大小可能为黑

5.一摩托车在竖直的圆轨道内侧做匀速圆周运动,人和车的总质量为m,

轨道半径为R,车经最高点时发动机功率为P。,车对轨道的压力为2mg.设

轨道对摩托车的阻力与车对轨道的压力成正比,则()

A.车经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mg

B.车经最低点时发动机功率为2Po

C.车从最高点经半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发动机牵引力先变大后变小

D.车从最高点经半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人和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6.两个弹簧振子甲的固有频率为/,乙的固有频率为10/,若它们均在频率为9/■的策动力作用下受

迫振动,贝!1()

A.振子甲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f

B.振子乙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9f

振子甲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9/

D.振子乙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10/

7.理想变压器原.付线圈的匝数比%:n2=2:1,且分别接有相同的电阻R,如图,若交流电源

的电压为U,则付线圈的输出电压为()

A*

8.有一障碍物的宽度为10m,下列衍射现象最明显的是()

波长为4(hn的波

B.波长为9.9m的波

C.频率为40Hz的声波(声速u=340m/s)

D.频率为5000MHz的电磁波(波速u=3.0x108m/s)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9.如图所示,虚线a、b、c是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

差相同,实线为一个a粒子(氢原子核)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

的运动轨迹,P、Q是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粒子在P点的电势能比在Q点的大

B.a粒子一定是从P点向Q点运动

C.a粒子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点时小

D.a粒子在P点的动能比在Q点的小

10.如图所示,方盒4静止在光滑水平面,盒内有一小滑块B,盒的质量是滑块的3倍,滑块与盒底

间动摩擦因数为〃,滑块以速度D开始向左运动,与盒的左、右壁碰撞无机械能损失,滑块在盒

中来回运动多次,最终相对于盒静止,贝IJ()

V

n-gA

A.盒最终的速度大小是:B.盒最终的速度大小是:

C.滑块相对于盒通过的路程为需D.滑块相对于盒通过的路程为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u=4/可得,频率越高,波速越大

B.由;1=/可得,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C.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其频率一定不变

D.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其方向一定不变

12.如图所示L为自感系数很大但电阻不计的线圈,A、B、C是三个

完全相同的灯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键S闭合瞬间,灯泡B、C同时亮,且亮度相同

B.电键S闭合稳定后,灯泡C不亮

C.电键S断开后,灯泡C突然闪亮后再逐渐变暗

D.电键S断开后,灯泡4、。逐渐变暗,且亮度始终相同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13.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

(1)某同学以线状白炽灯为光源,对实验装置进行调节并观察了实验现象后,总结出以下几点:

A.灯丝与单缝和双缝必须平行放置B.干涉条纹与双缝垂直

C.干涉条纹的疏密程度与单缝宽度有关D.干涉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无关

以上几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2)当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度对准某条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读数为

mm.

(3)如果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如图丙所示.则在这种情况下来

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时,测量值__实际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某同学要测量由三节相同的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实验室提供的器材

除了开关、导线外,还有:

人待测电池组

8.电流表4(量程0〜500?n4,内阻等于50)

C.电压表匕(量程0〜3V,内阻等于3k。)

。.电压表彩(量程0〜15V,内阻等于15k。)

E.定值电阻&=9ko

E定值电阻/?2=2ko

G.滑动变阻器&式0〜500)

”.滑动变阻器&2(0〜1k。)

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能测量多组数据且滑动变阻器调节方便.该同学设计的测量电路如图甲所

示.

①电路中的电压表U应选择;定值电阻R应选择:滑动变阻器&应选择;(填各

元件前的字母代码)

②该同学在实验中测出多组电流表4和电压表V的示数,根据记录数据作出的U-/图象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象可求得:待测电池组的电动势E=V;内阻r=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15.某物业公司的宣传提醒牌。从提供的信息知:一枚60g的鸡蛋从17楼

(离地面安全帽为457n高)落下,能砸破安全帽。若鸡蛋壳与安全帽

的作用时间为6x10-4s,人的质量为52kg,重力加速度g取lOm/s?,

求安全帽受到的平均冲击力的大小。(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1.0分)

1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长斜面上有一带风帆的滑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滑块的质量

为m=2kg,它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帆受到的空气阻力与滑块下滑的速度成正比,即/=kv.

若从静止开始下滑的速度图象如图中的曲线所示,图中的直线是t=0时速度图象的切线,g=

10m/s2.

(1)求滑块下滑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速度

(2)求〃和k的值.

17.可导热的汽缸竖直放置,活塞下方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并可沿汽缸无摩擦

的滑动。活塞上方放一物块,缸内气体平衡后,活塞相对气缸底部的高度为八,如

图所示。再取一完全相同的物块放在活塞上,气体重新平衡后,活塞下降了g.若把

两物块同时取走,外界大气压强和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求气体最终达到平衡后,活塞距汽缸底

部的高度。不计活塞质量,重力加速度为g,活塞始终不脱离气缸。

18.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一个以SO)为圆心,r•为半径、磁感应强度

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圆形匀强磁场。在y=r的虚线上方有足够

大的、电场强度为E、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现从坐标原点0,

在纸面内以不同方向发射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速率均相同的

质子,所有质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也为兀不计重力以及质子间的

相互作用力,求:

(1)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射入的质子到达y轴上的时间

(2)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30。斜向下射入磁场的质子,到达y轴时离坐标原点。的距离。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4、假设正电荷q从。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负功,由电场力做功特点恤p=qU0P=q(wo-

(pP)<0,可得0O<WP,故A错误;

B、4点的电荷在。点产生的场强为瓦1=詈,

由几何关系可得产=(曰L)2+(当与2,

4点的电荷在。点产生的场强的竖直分量为

。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8E'=^,故8正确;

C、将某一带负电的点电荷从P点沿直线移到0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一直增加,故C

错误;

。、将某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从P点沿直线移到。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一直在减少,故

。错误;

故选:B。

题目给出电荷分布情况,可由此假设点电荷在两点间移动,根据电场力所做功的正负结合点电荷电

性,判断电势的高低,以及电势能的变化;。点场强可由几个顶点的点电荷在。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叠

加而成

本题考查静电场相关知识,包括电场强度的叠加、电势高低的判断,考查内容较为基础。

2.答案:C

解析:解:4、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反皿二八丫-名知,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一次函数关系,

不成正比.故A错误.

B、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黑体辐射的强度越大.故8错误.

C、当入射光子得能量大于等于金属的逸出功,即可发生光电效应.所以能否产生光电效应现象,

决定于入射光光子的能量是否大于金属的逸出功,故C正确.

0、用频率是%的绿光照射某金属发生了光电效应,虽然黄光的频率小于绿光的频率,但是还是有

可能大于该金属的极限频率,可能发生光电效应.故。错误.

故选:C

明确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等于极限频率,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根据光电效应

方程可知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

知道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黑体辐射的强度越大,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

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以及掌握光电效应方程反1n=好-%,同时明确黑体辐

射的基本性质.

3.答案:D

解析:解:B、D、对4、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受到重力(M+?n)g、支持A11

力N和己知的两个推力,对于整体,由于两个推力刚好平衡,故整体与地面间£尸.

没有摩擦力;

1(m-M)g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N=(M+rn)g

故3错误,。正确;

A、C、再对物体4受力分析,受重力mg、已知的推力F、斜面体

B对4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当推力尸沿斜面分量大于重力的下滑

分量时,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如下图

当推力尸沿斜面分量小于重力的下滑分量时,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

上,如下图

当推力F沿斜面分量等于重力的下滑分量时,摩擦力为零,如下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的条件,运用正交分解法,可以得到:

N'=mgcosd+Fsind

故A错误,C也错误:

故选:Do

先对力、B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到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再对物体4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解B对4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本题关键是对4、B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到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和

摩擦力,然后再对物体力受力分析,再次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出各个力的情况。

4.答案:A

解析:

根据q=等判断通过线框的电荷量大小。根据图象得出线框在穿越磁场整个过程中的运动规律,根

据动能定理求出感应电流做功情况。抓住线框全部进入磁场时,可能重力和安培力平衡求出速度的

大小。

解决本题的关键通过图线理清线框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规律,结合动能定理、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

掌握电量的经验表达式q=v-并能灵活运用。

解:A根据q=岑知,线框进入磁场和出磁场的过程中,磁通量的变化量相同,则通过线框横截面

的电荷量相同,故A不正确;

及O-ti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可知从口时刻进入磁场,开始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t2时刻又

做匀加速运动,且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相同,可知线框全部进入磁场,即t2是线框全部进入磁

场瞬间,t3时刻开始做变减速运动,t4时刻,又做加速度为9的匀加速运动,可知t4是线框全部离开

磁场瞬间,故8正确;

C.设从此边进入磁场起一直到ad边离开磁场为止,感应电流所做的功为叱4,从儿边进入磁场起一直

到ad边离开磁场为止,根据动能定理得:mg(S+L')-WA=

出磁场时,设克服安培力做功为必',根据动能定理得:mgL一必'=\mvl则得=2mgS,

故C正确;

D线框全部进入磁场前的瞬间,可能重力和安培力平衡,有:mg=^^,得:女=鬻,故。正

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

5.答案:B

解析:解:4、在最高点:向心力大小为4=M+mg=3mg,摩托车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大

小不变,则在最低点:N2-mg=Fn,得:/=4mg.故A错误;

B、在最高点:发动机功率卅=Fxv=加树=2fimgv,在最低点:发动机功率为:P=F2v=nN2v=

Afimgv,则有:P=2Po.故B正确.

C、车从最高点经半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根据向心力公式可知,压力先减小后增大,故摩擦力先减

小后增大,因牵引力等于摩擦力大小,故发动机的牵引力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

。、摩托车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不变,而在运动中重力势能改变,故机械能不守恒,故。错误;

故选:B.

摩托车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大小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摩托车在最高点时的向心力大

小,即可求出最低点时轨道对它的支持力.发动机的功率等于牵引力与速度乘积,而牵引力与摩擦

力大小相等.根据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可以分析机械能是否守恒.

本题主要是牛顿第二定律和动能定理的结合应用型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抓住向心力大小不变和

动能不变是来分析,要掌握基本规律是基础.

6.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做受迫振动时,其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当驱动力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

率时,物体的振幅最大,产生共振现象.驱动力频率与物体固有频率越接近,受迫振动的振幅越大.

由题,4、B都做受迫振动,它们的频率都等于驱动力频率9/■.由于B的固有频率为10f,与驱动力频

率9/较接近,振幅较大.

故选:B

7.答案:D

解析:解:电压与匝数成正比,设副线圈电压为U',电流为《,则原线圈两端电压为2U',电流为0.5(,

U=2U'+0.5=R,解得:U'=0.4U.

R

故选:D

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电流与匝数成反比,结合欧姆定律即可.

本题考查了变压器的特点,注意电压与匝数成正比中的电压是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

8.答案:A

解析:解:由。="可知,频率为40Hz的声波的波长为4=y=答-8.5m,频率为f-5000MHz-

5x109Hz的电磁波的波长的波长为;I=/=嗖需巾=0.06m,所以407n的波比障碍物的尺寸大的

多,其衍射现象最明显,故4正确,BCD错误。

故选:4。

衍射现象是波遇到障碍物或小孔后继续传播的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会发生衍射。发生

明显衍射的条件是孔径、障碍物尺寸小于波长或者与波长相差不大,而波长越长的波遇到相同障碍

物时衍射现象越明显;根据。=4/求出CD两项中对应的波长,再分析哪一列波衍射现象最明显。

一切波都会发生衍射现象。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孔径、障碍物尺寸小于波长或者与波长相差不大。

熟练应用波长公式〃=4f计算波长。

9答案:AD

解析:解:4、电荷所受电场力指向轨迹内侧,由于电荷带正电,因此电场线指向右下方,沿电场线

电势降低,故a等势线的电势最高,c等势线的电势最低,a粒子在P点的电势能比在Q点的大,故A

正确;

B、a粒子可以从P点向Q点运动,也可以从Q点向P点运动,故8错误;

C、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所以P点电场线密度比Q点的大,a粒子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点时

小大,故C错误;

D、假设粒子从尸到Q,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故a粒子在P点的动能比在Q点的小,

故。正确;

故选:AD.

由于a粒子带正电,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运动轨迹可知电场力指向运动轨迹的内侧即下方,因此电

场线方向也指向右下方;电势能变化可以通过电场力做功情况判断;电场线和等势线垂直,且等势

线密的地方电场线密,电场场强大。

解决这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思路是:根据运动轨迹判断出所受电场力方向,然后进一步判断

电势、电场、电势能、动能等物理量的变化。

10.答案:BC

解析:解:设滑块的质量为小,则方盒的质量为3m,系统方盒与滑块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

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3m+m)v'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v2=1(3m+m)v'2+^mgs

解得:"=s=¥,故8c正确,AD错误。

48Hg

故选:BC.

方盒与滑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最终盒的速度大小;应用能量守恒定

律求出滑块相对盒通过的路程。

本题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根据题意分析清楚方盒与滑块的运动过程是解题的前提,应用动

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即可解题。

11.答案:BC

解析:解:4、波速取决于介质,与频率无关,故A错误;

8、根据波的波长、波速与频率的关系:4知,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波,由于波速相等,则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故B正确:

C、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一定不变,故C正确;

。、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不变,与入射方向有关,故。

错误。

故选:BC。

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这是波的折射现象。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

与介质无关,频率不变。

本题关键抓住三个量的决定因素:波速由介质性质决定,频率由波源决定的特点,波长是由波源和

介质共同决定。

12.答案:AD

解析:

当电键K闭合时,通过线圈L的电流增大,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动势的

方向和作用,分析哪个灯先亮;断开瞬间也可以按照同样的思路分析。

对于自感现象,是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应用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进行理解,注意线圈

的电阻不计是解题的关键。

解:4电键S闭合瞬间,线圈L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则相当于灯泡C与B串联,因此同时亮,且亮度相

同,故A正确;

氏电键S闭合稳定后,线圈L相当于导线,则有灯泡C与A并联后,再与B灯泡串联,则C灯光会发光,

故B错误:

CD.稳定后当电键K断开后,由于自感,线圈中的电流只能慢慢减小,其相当于电源,与灯泡4、C构

成闭合回路放电,两灯都过一会儿熄灭,因流过灯泡4与C电流大小相等,所以不会出现闪亮现象,

故C错误,。正确。

故选AO。

13.答案:40.700;大于

解析:解:(1)解:AB,在用狭缝观察以线状白炽灯为光源的光的干涉现象时狭缝必需与灯丝平行,

这时干涉条纹与狭缝平行,狭缝与灯丝垂直时观察不到明显的干涉条纹.故4正确,B错误.

C、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为:=条纹间距与单缝的缝宽无关,故C错误.

D、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为:=波长越大条纹间距越大.故。错误.

a

故选A.

(2)读数为:0.56小+0.01mmx20.0mm=0.700mm;

(3)如果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条纹间距测量值△制扁大;

根据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为:△%=;;1,波长测量值也是偏大;

a

故答案为:(1)4(2)0.700;(3)大于.

(1)在用狭缝观察以线状白炽灯为光源的光的干涉现象时狭缝必需与灯丝平行;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

为:△x=

a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等于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

(3)如果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条纹间距测量值偏大;根据干涉

条纹的间距公式为:△丫=;;1分析.

本题关键是明确实验原理,然后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入列式分析,基础题.

a

14.答案:CFG4.012.5

解析:解:(1)三节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4.5V,如果采用15U的电压表进行测量误差太大,故应采用3V

量程的C与定阻电阻串联,根据改装原理可知,改装后电压表量程应大于4.5V,故应与&串联,串联

后电压表的量程为5V,符合题意;故定值电阻选择F;因电源内阻较小,故为了便于调节,滑动变

阻器应选择总阻值较小的G;

(2)根据改装原理可知,=E-lr

则可知U=|E—|/r

则可知,|E=2.4

32.4-0.9

—r=--------

50.2

解得:E=4.0V;

r=12.50

故答案为:(l)c;F;G;(2)4.0;12.5.

(1)明确给出的仪器根据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应选择的仪表,注意通过改装原理分析电压表

和定值电阻;

(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行分析,明确电压表与电流间的关系,从而由图象得出对应的电动势和

内电阻.

本题考查伏安法测电阻以及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在解题时要注意分析实验中给出的仪器是

否符合实验要求,然后才能根据我们所学内容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实验电路,并能进行数据处理.

15.答案:解:假设鸡蛋到达地面安全帽时的速度为外鸡蛋从457n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运动学

公式得:v2=2gh

解得:v=12gh=V2x10x45m/s=30m/s

对鸡蛋与安全帽撞击的过程,取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F-m5)△t=0-(-mv)

解得:F=3000,6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安全帽受到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3000.6N。

答:安全帽受到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3000.6No

解析:鸡蛋先做自由落体,根据速度和位移关系可求出速度;然后发生碰撞,根据动量定理列式求

解平均作用力。

本题考查动量定理及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要注意动量定理中的方向性,在解题时要先明确正方向。

16.答案:解:(1)由图乙可得:V

2

t=0时滑块下滑的加速度最大为:a0=3m/s-,禽的“

t=3s时滑块下滑的速度最大为:vmax=2m/s

(2)在t=0时刻,滑块的速度%=0,空气阻力%=0,滑块的加速度为劭=

3m/s2

o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300-fimgcos30=ma0

理陋*=d=逋.

0

肿西科mgcos3Oiox在15'

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时间后,小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象信息可知:

a=0,v=2m/Sjf=kv=2k

由平衡条件有mgs讥30。—p.mgcos30°—f=0

代入数据得:k=^(mgsin300—47ngeos30°)=3.

答:(1)加速度最大为3m/s2;最大速度为2m/s;

(2)动摩擦因数为普;比例系数为3.

解析:(1)由图乙中可得出最大加速度及最大速度:

(2)抓住初始时刻,速度为零,空气阻力为零,结合速度时间图线求出加速度,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

出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滑块最终做匀速直线运动,抓住此时加速度为零,根据平衡条件求出比例系数的大小.

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和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17.答案:解:初始状态,小物块和活塞处于平衡状态,设气缸底面积为S,

PiS=PoS+mg

此时气缸中的气体

匕=hS

放上另一物块,两个小物块和活塞处于平衡状态时,活塞下降了g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