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庆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9月份月考试题(考试时间:80分钟范围:1-8课满分:100分)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北京人的发现证明了人类演化史上直立人阶段的存在,在科学界引起轰动。这一发现()A.为人类起源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B.说明我国是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C.表明中华大地从此进入新石器时代D.指明我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2.1929年12月2日,辛苦了一天的考古队员正收拾工具准备下班,此时一位队员发现泥土中裸露出一件圆圆的东西,考古学家裴文中激动地喊起来:“这是猿人头骨!”这是第一个完整猿人头盖骨化石出土的情形,图1是根据该遗址出土化石复原的远古人头像。依据材料判断,这一古人类是()图1A.半坡居民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3.下列选项中,研究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人类最可靠的证据是()A.传说B.文献C.化石D.影像4.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是()5.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发现了我国早期栽培的农作物遗存。这种农作物最有可能是()A.粟B.黍C.玉米D.稻6.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原始社会半坡居民农耕生活的是()A.铁制农具B.司母戊鼎C.鱼纹彩陶盆D.刻有文字的甲骨7.考古发现,地处黄河中游地区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4300—4000年)出土了分别来自浙江良渚、山东大汶口和辽河流域的玉器。据此推测合理的是这些区域()A.经济发达贸易频繁B.存在文化交流C.手工业的技术精良D.农耕技术先进8.图1和图2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两组相似度很高的文物。它们可用于佐证()A.中国文字发展成熟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C.皇帝制度已经确立D.远古传说真实可信9.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A.房屋结构样式B.农作物的种类C.使用火的水平D.石器制作技术10.据古文献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表明()A.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B.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C.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特点D.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11.“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这描述了()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12.夏桀和商纣王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们荒淫奢侈,残暴无道,强迫百姓无休止的服劳役,致使民怨沸腾,终至亡国。他们惨痛的教训说明()A.得民心者得天下B.国君不能过富裕的生活C.百姓不能服劳役D.末代国君基本都是暴君13.下面是西周分封的部分情况示意图。叔虞、康叔受封,因为他们的身份是()A.宗亲B.殷商贵族后代C.功臣D.周王母系亲戚14.博物馆参观展览是学习历史的方式。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参观下列哪一展览()A.瓷器、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馆汝窑瓷器展B.壁画、交流互鉴、敦煌石窟与河西走廊丝路艺术展C.鼎、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铜器特展D.陶、远古回声、半坡遗址与半坡文化展15.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6.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观察下面有关甲骨文的图示,从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A.记录中华文明的起源B.具备汉字的构成方法,是比较成熟的文字C.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D.是世界上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17.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A.中央集权加强B.周王室衰微C.社会和平稳定D.儒学居主导地位18.李华同学进入山西博物院网站的“晋魂”系列展厅,截图保存了下面文物照片,并做了相关记录。此文物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A.提供了研究晋国社会状况的实物史料B.见证汉字的造字方法和造字特点C.说明晋国是最早实行分封制的诸侯国D.突显晋国的青铜铸造业水平领先19.如图是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之一铜冰鉴,中间有夹层,可放冰块,是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青铜冰酒器,是已考古发现的最早“冰箱”。它可说明()A.随州手工业领先世界B.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C.商朝青铜器工艺高超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20.追溯三晋历史,走进春秋战国。下面图文信息,描述的历史事件是()晋国公室韩、赵、魏受封为诸侯时,晋国君主晋烈公仍在位,晋国公室身处三家的夹缝中。到晋孝公时,韩、赵两国抢走了晋国公室的降(今翼城)和曲沃两城,把晋公赶到了端氏(今沁水)和屯留。公元前376年,三家把晋静公降为普通人,晋君失去了最后的象征性地位,晋国历史就此终结。A.桐叶封晋B.城濮之战C.三家分晋D.长平之战21.下图所示是春秋时期的铁制器物。据此可以判断,春秋时期()A.铁制器物开始出现B.铁制武器种类丰富C.铁制农具已经使用D.铁器已经取代铜器22.下图反映了战国中期以后,通过不断兼并战争,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先后崛起情况,其中逐渐成为势力最强大的诸侯国是()A.①B.②C.③D.④23.“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恰是因为统治者“有为”。这体现的是()A.法家的“法治”思想B.儒家的“仁政”思想C.道家的“无为”思想D.墨家的“非攻”思想24.他提出“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下观点与他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兼爱”、“非攻”B.“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5.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见他们都认为政治统治得以巩固的关键因素是()A.选贤举能B.复古崇礼C.富国强兵D.取得民心26.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韩非认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可知,二人都主张()A.无为而治B.因势而变C.兼爱非攻D.尊卑有序27.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下表中,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时间人物事迹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公元前651年齐桓公春秋时第一个称霸公元前356年商鞅进行变法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28.春秋战国时期,铜铸币广泛通行。这反映了当时()A.周王室衰微B.井田制废除C.商业活动较为活跃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9.世界古代各区域的文明成果反映了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水平。下表中的内容体现了古代文明具有()文明古国文明特点文明成就古代埃及大河文明集权政治浓厚的宗教意识金字塔象形文字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中央集权分封制青铜器甲骨文古代罗马海洋文明奴隶制民主政治《十二铜表法》罗马大竞技场A.交互性B.多元性C.传承性D.统一性30.下列有助于研究西周灭亡原因的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A《诗经》赫赫宗周,褒姒灭之。B《吕氏春秋》幽王欲褒如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C清华简(出上的战国楚简)记载了周幽王进攻申国,申侯联络戌族打败周王,西周灭亡,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D历史学家的观点举烽传警乃汉代备匈奴之事,非周代所能有。二、非选择题(40分)31.(12分)【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材料一:材料二:观察下面两幅图片材料三: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四:《史记•十二本纪》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从材料一看,我国早期人类遗址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看到祖国境内的这些早期人类遗址,你有哪些感想?(4分)材料二中的房屋结构是不同的,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农耕居民,其中图一的房屋结构名称是什么?属于哪个地方农耕居民的房屋结构?从房屋建筑的不同风格中,你受到什么启发?(4分)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2分)(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种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这种选拨方法的依据是什么?(2分)3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史重要事件(部分)时期事件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实行分封制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诸侯纷争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商鞅变法百家争鸣——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编制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50字左右)33.(18分)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材料一(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对应填空(不得照抄材料)。(8分)类别措施积极作用
①②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③提高生产积极性,增强国力,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④便利赋税征收,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军事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材料二上(高祖)于是约法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汉书·食货志》上曰:“夫农,天下根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汉书·景纪》(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共同认识?由此采取的治国政策是什么?迎来什么局面?(6分)材料三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晋书·食货志》(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指出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德庆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9月份月考试题测试试题评分参考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CCDCBBD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AACBBBAD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ACCDBBCBC1.【答案】A【解析】据“证明了人类演化史上直立人阶段的存在”可知,北京人的发现为人类起源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故选A项;题干未用具体数据支撑说明我国是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排除B项;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那时还是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约1万年前,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稻谷、粟、河姆渡人、半坡人等与农业发展相关的内容,故而,无法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排除D项。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结可知这一古人类是北京人。结合所学知识,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随后又发现大量化石,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巴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故选B项;排除ACD项。3.【答案】C【解析】原始人类时期没有文字,研究原始人类历史的主要据的是化石和遗址。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早期人类的研究中,最重要的证据是化石,故选C项;传说属于后世的编造和艺术加工,不具有客观性,排除A项;原始人类时期尚未出现文字,因而没有文字记录,排除B项;影像属于后世的艺术创作,不具有客观性,排除D项。4.【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期间进入了原始农耕生活,因此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原始农耕生活,故C正确;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时期还没有进入原始农耕生活,故排除AB项;三星堆青铜面具代表的是商周时期,这个时候已经脱离了原始农耕生活,故排除D项。故选C。5.【答案】D【解析】据“浙江”“早期栽培的农作物遗存”可知,其主要指的是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中所发现的水稻,D符合题意;粟是半坡遗址的农作物,排除A;黍是北方的粮食作物之一,与题干“浙江”不符,排除B;玉米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排除C。故选D。6.【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原始农耕生活相关知识可知,最能反映原始社会半坡居民农耕生活的是鱼纹彩陶盆,故选C。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考古发现,地处黄河中游地区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4300—4000年)出土了分别来自浙江良渚、山东大汶口和辽河流域的玉器”。据此推测合理的是这些区域存在文化交流。故选B项;材料并未体现经济发达、手工业和农耕技术,故排除A、C、D项。8.【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两组各具特点,但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故B正确。题干图片中没有关于文字的描述,故A排除。皇帝制度是在秦朝确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排除。远古传说不一定可信,有很多虚构夸张的成分,故D排除。9.【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的时间划分是根据人类对石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来划分的。旧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阶段,是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因此,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石器制作技术,故D项正确;在新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人们过上了定居生活,因此,AB项不是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排除AB项;旧石器时代是依靠天然取火,新石器时代会人工取火,但使用火的水平不是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排除C项。故选D项。10.【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夏、商、周三族……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可知,早期国家时期,无论是夏人、商人还是周人,都认同自己的炎黄子孙身份,都认为自己的本族来源与黄帝有关,这说明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故选D项;无为而治是道教学派的政治主张,材料反映的是祖先认同,与无为而治无关,排除A项;材料只是借助夏、商、周共祭黄帝来表明祖先认同的源远流长,无法反映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也不能说明先秦政治具有推崇“君权神授”的特点,排除B、C两项。11.【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舜……以孝闻”“尧举之”“代尧践帝位”可知,尧因舜“孝”进行推荐,后来舜继尧位,这反映了部落联盟时期的首领位子的传递方法是禅让制,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故选A项;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排除B项;世袭制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国王或皇帝的位子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排除C项;郡县制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的地方管理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排除D项。1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夏桀和商纣王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们荒淫奢侈,残暴无道,强迫百姓无休止的服劳役,致使民怨沸腾,终至亡国”得出的教训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结合所学可知只有轻徭薄赋,让百姓安居乐业,统治才能长久。故选A项;题干材料表明得民心者得天下,不能体现国君不能过富裕的生活,排除B项;题干材料表明得民心者得天下,不能体现百姓不能服劳役,排除C项;材料只是提到夏桀和商纣是暴君,末代国君基本都是暴君太绝对,排除D项。13.【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康叔是周武王的弟弟,故叔虞、康叔受封,因为他们的身份是宗亲。14.【答案】C【解析】商周时期,青铜制造业发达,鼎是这一时期中国文明的重要代表,故选C项;“汝窑”体现了宋代手工业高度发达,排除A项;“壁画”体现出西汉丝绸之路开通后的文明交流,排除B项;“半坡遗址”体现出新石器时代原始手工业的发展程度,排除D项。15.【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效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6.【答案】B【解析】从题干可知,本题的关键词为“有关甲骨文的图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甲骨文相关史实的了解。A选项,记录中华文明的起源。从图片当中提取的信息并不能完全的记录中华文明的起源,故表述的不准确,与题意不符。C选项,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从图片当中提取的信息并不能完全的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故表述的不准确,与题意不符。D选项,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为楔形文字,大约出现在,距今5000~6000年前,故表述有误。B选项,具备汉字的构成方法,是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故答案为B。17.【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由材料“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的权势日渐衰落,B是正确的选项;ACD不符合题意。18.【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它是第一代晋侯‘燮’所拥有的一件高规格祭祀礼器。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可知,晋侯鸟尊是晋侯燮命人所铸,“晋侯乍向大室宝尊彝”的字体是金文,晋侯鸟尊是一件祭祀礼器。此文物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提供了研究晋国社会状况的实物史料。19.【答案】D【解析】铜冰鉴的出现说明青铜器的使用已经生活化,体现出生产力已得到大发展,也正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最终使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建立,因此,它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故选D项;材料只提及中国青铜器,没提及其它国家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不能体现随州手工业领先世界,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战国时期,排除B项、C项。20.【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家,而原来的晋国国君逐渐失去了象征性地位,晋国历史就此终结,由此可见材料反映的是三家分晋这一历史事件,故选C项;桐叶封晋指的是西周时期晋国受封的由来,排除A项;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文公打败楚国而成为霸主的关键战役,排除B项;长平之战是指战国时期秦国打败赵国的重要战役,排除D项。21.【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图示内容可知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铁制器物并使用铁家具,故选A;图示仅展示了铁制器物,但无法说明种类丰富和铁制农具已经使用,排除BC;铁器取代铜器的信息更是无从体现,排除D。22.【答案】A【解析】战国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魏国、齐国、赵国和秦国先后崛起,其他几个逐渐衰落。后经过齐魏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秦赵的长平之战后,魏、赵、齐实力被削弱,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故选A项,排除B.C.D项。23.【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的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因此C项说法正确。24.【答案】C【解析】从题干中“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所学判断是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C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孟子的观点“,”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兼爱”、“非攻”是墨子的观点,排除A项;B项“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大意是:作为管理者,顺其自然而不掺杂自己私欲干预,天下就会太平,与道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主张一致,排除B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兵家学派孙武的著名言论,排除D项。25.【答案】D【解析】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仁政”和“民本”的思想。材料中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都体现出对于百姓的关心和爱护,体现出民本的思想,D符合题意。材料主要涉及君主与百姓的关系,没有说明选贤的信息,排除A;材料强调民本思想,尚未提及礼的内容,排除B;材料强调民、庶人的重要性,尚未提及军事上的富国强兵,排除C。故选D。26.【答案】B【解析】商鞅、韩非为法家代表人物,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即顺应时势的发展而建立法度,根据国家具体情况制定法令。韩非认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即法律能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国家就能治理好;治理方式因时制宜,就能收到实际效果。因此,二者均强调立法与治国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因势而变,故选B项;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排除A项;兼爱非攻为墨家的主张,排除C项;尊卑有序为儒家的主张,排除D项。27.【答案】B【解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已经有监狱和军队等国家机构,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随之夏商西周朝代更迭,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因此图表体现了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因此,本题选择B。28.【答案】C【解析】据“铜铸币广泛通行”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存在着各种货币,然而铜铸币却日益普遍流行,成为民间商业来往中的主要货币,各国间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已不再是孤立的国别经济,而是形成了区域性的经济,各区域之间的经济也发生了联系,说明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商业活动较为活跃,故选C项;题干主要强调铜铸币广泛通行,未涉及周王室衰微,排除A项;商鞅变法颁布了废除井田制的措施,与“铜铸币广泛通行”无关,排除B项;直到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才产生并缓慢发展,排除D项。29.【答案】B【解析】据题干表格中信息对比可知,古代埃及文明的特点是大河文明、集权政治、浓厚的宗教意识,古代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农耕文明、中央集权,古代罗马的文明特点是海洋文明、奴隶制民主政治,这体现了古代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故选B项;题干未体现文明的相互影响,不能说明古代文明具有交互性,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文明的传承,因为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对比,排除C项;古埃及和古代中国文明是大河文明,古代罗马文明属于海洋文明,未体现古代文明具有统一性,排除D项。30.【答案】C【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江西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前冲刺试卷B卷含答案
- 2024年中国高速钻孔刀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文书模板-孝亲敬老计划方案
- 2024年中国全法兰密封塑料容器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高校科研实验室试剂供给与管理方案
- 教师培训与发展计划方案
- 秋季校园文化活动方案计划
- 学生个性化教育实施方案计划
- 2023年文化艺术服务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 2024年电磁功能材料精密加工辅助材料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详图
-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哪些鲜明特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路径是什么?参考答案三
- 液压站操作说明书
- 2021至2024年广东新高考化学真题考点分布试题及答案
- 2024广东深圳市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300人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7《小书包》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五节《光的色散》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新《劳动法》知识学习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
-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九一八事变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中药蒲公英培训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帆船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