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调查分析-以花溪大学城为例_第1页
贵州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调查分析-以花溪大学城为例_第2页
贵州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调查分析-以花溪大学城为例_第3页
贵州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调查分析-以花溪大学城为例_第4页
贵州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调查分析-以花溪大学城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V贵州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调查分析——以花溪大学城为例摘要:在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无疑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形势。本文通过抽取贵州省花溪大学城高校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EXCEL和SPSS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处理,了解贵州省花溪大学城高校正在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总体情况,知晓他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所需要的帮助。调查结果发现创业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创新创业经验不足,能力欠缺,创业资金缺乏,场地有限等。最后提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创业能力;高校及政府提供技术指导,资金支持等建议。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对策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ofUniversityStudents’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inGuizhouProvince—TakingHuaxiuniversityCityasanexampleAbstract:Undertheaustereemploymentsituationofthepresentsociety,the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ofcollegestudentscanundoubtedlyalleviatetheemploymentsituationeffectively.Basedonthequestionnairesurveyof500collegestudentsinHuaxiUniversityCity,GuizhouProvince,thispaperusesEXCELandSPSStocollectandprocessthedata,andtounderstandtheoverallsituationofcollegestudentsinHuaxiUniversityCity,GuizhouProvince,whoareinnovatingandstartingabusiness.Beawareofthedifficultiestheyfaceandthehelptheyneedintheprocesso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Theresultsshowthattheproblemsanddifficultiesfacedbyentrepreneurialstudentsarelackofinnovationexperience,lackofability,lackofventurecapital,limitedspaceandsoon.Finally,it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suchasactivelyparticipatinginsocialpractice,promotingentrepreneurialability,providingtechnicalguidanceandfinancialsupportfromuniversitiesandgovernments.Keywords:collegestudents;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influencingfactors;countermeasures目录 TOC\o"1-3"\h\u30101摘要 I11307Abstract I2357目录 III174491绪论 1245221.1研究背景 180311.2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571.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124001.4研究步骤 2157911.5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3147842核心概念以及研究现状 4167172.1核心概念界定 4168542.1.1大学生 470032.1.2创新创业 4233902.2研究现状综述 5234982.2.1国内研究现状 5262652.2.2国外研究现状 7311413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7243253.1问卷编制目的 7267623.2问卷指标来源 780593.3问卷编制过程 7160903.4问卷结构分析 861724贵州省花溪大学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实证分析 967584.1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 932664.1.1实业创业者多,网络创业者少 981134.1.2服务类行业创业者多,技术软件开发类行业创业者少 9265734.1.3合伙融资创业者多,风险投资创业者少 940824.1.4盈利状况小幅低于同业水平创业者多,大幅领先同业水平创业者少 10195884.2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动机成功和核心条件 1052484.2.1创新创业动机主要为获得财富 10116234.2.2资金被认为是创业成功的核心条件 1146904.3创业者将经验不足和缺乏社会关系视为首要困难 1136174.4创业者期望高校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与支持以及提供资金帮助 11119514.5创业者希望政府优化创新创业审批程序和提供免费政策咨询 1256325问题与结论 12139035.1创业学生创新创业动机定位以及认识不准确 12325295.2创业者自身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关系和创新创业能力 13251975.3创业学生缺乏专业技术指导和支持 1339345.4创业学生缺乏资金和场地支持 1350345.5创新创业审批流程复杂,待审批事项多 13299206促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对策建议 1363076.1创业者应端正创业动机以及树立正确创新创业观念 14251126.2创业者应加强自身经验积累,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扩展社会关系网 1417116.3高校应加强重视并积极为创业者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与支持 14308386.4高校及政府应为创业者积极提供资金和场地支持 1574626.5政府应积极优化设置审批部门,优化审批程序 15140727结语 1512302参考文献 165788附录 1815665致谢 20贵州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PAGE11绪论 1.1研究背景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中国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十三五”规划纲要则更加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只有创新,才能给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注入新鲜血液。随着时间的洗涤,创新创业的观念愈加深入人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高速运转,国家以及社会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越来越需要新鲜年轻的力量。在整个创新创业氛围熏陶下,越来越多大学生加入创新创业的队伍中来,为国家创新创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在不断高涨,创新创业事业在如火如荼地蓬勃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贵州省的创新创业事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很多方面还存在缺陷与不足。创业者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也出现了资金缺乏,场地局限,经验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政府,高校,创业者个人去发现并给予解决的。1.2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关于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都将其与教育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而贵州省也是如此。现在还没有相关学者以贵阳市花溪大学城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创新创业现状为主题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以这个为突破口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贵阳市花溪大学城高校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现状,并据此贵阳市花溪大学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的对策建议。这是本研究主要研究的目的。对创新创业的研究,无论是对整个政策环境,还是各个高校,甚至是学生个人,都有重要意义。理论价值:本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的调查分析,拓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研究视角。这不仅有利于扩大和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研究成果,且为其他研究者从事该领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认识高度。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能够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好的途径,能够让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有更深层次的接触与理解,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认识高度,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研究。现实意义: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以创新创业现状为基础,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树立创业意识,积极投身与创新创业当中,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从而营造整体创新创业环境氛围;另一方面让政策制定者以及学校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从而更加关注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创新创业效率效益。1.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发现并提出问题。采用文献研究法,总结当前存在的研究缺陷,确定研究方向。然后,对主要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即创新创业和大学生的界定。其次,分析问题。围绕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采用的方法主要有:(1)文献研究法:通过检索、阅读、分析以及整理国内外关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研究,从中选取出本研究所需要的信息,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编制的一种以书面形式的问答结构的调查方式,以选择题的方式呈现。本研究主要采用开放式问卷进行调查,目的是收集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信息,为研究提供可分析的数据和材料,提高本研究的信度和效度。1.4研究步骤 (1)查阅和收集资料利用网络查阅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优秀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以及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书籍,有关于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研究,了解其研究思路、方法以及研究得出的结论,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2)设计问卷及展开调查参考前人对学生创新创业研究所设计的问卷,结合自己的研究思路以及实际情况,制定出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的问卷。随机选取贵州省花溪大学城各高校任意专业的学生,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客观性。(3)归纳整理及分析数据资料及时回收所发放的问卷,利用Excel以及SPSS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贵州省花溪大学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状况,剖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影响因素。(4)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根据数据分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提出有效对策,为提高创新创业效率提供参考。1.5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1)研究的重点:本研究的重点在于贵州省花溪大学城高校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的调查分析,对高校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及得出结论后提出的相应对策和建议。(2)研究的难点:一是创新创业的界定。二是问卷的设计。三是影响高校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因素分析。四是贵州省花溪大学城高校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3)研究的创新点:本研究创新点在于研究对象的新颖。以贵阳市花溪大学城各高校已经开始创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2核心概念以及研究现状 2.1核心概念界定2.1.1大学生大学生的概念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首先,广义上的大学生是指社会中接受过高等教育、学习并掌握专业化和较高层次文化知识的一类人。狭义上的大学生是指由国家培养,拥有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的高级人才。著名学者丁海宁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政策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大学生是指纳入国家教育部招生计划之内的高等学校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大学生的概念.百度百科]。

本文将大学生概念界定为纳入国家教育部招生计划之内接受高等教有,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较高的科学技术和前沿的思想,国内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不包括成人高校和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学生[[]大学生的概念.百度百科[]丁海宁.促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政策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8:5-62.1.2创新创业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对创新创业的概念理解有所不同。从国外学者的研究来看,霍华德·H·斯蒂文森(HowardH.Stevenson)认为:创业是一个追踪和捕获机会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其当时控制的资源无关[[]HH.Stevenson,M,J.Robertsand.H.Grousbeek,NewBusinessVenturesandtheEntrepreneur,Irwin,1989]。创业教育之父杰弗里·蒂蒙斯(JeffryA.Thomas)将创业理解为“机会、资源、团队”三个要素的综合体。他在《New

Venture

Creation》(创业创造)一书中讲到:创业是一种集合思考、推理及运气的行为,会被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JeffryA.Thomas.NewVentureCreation[M]McGrawHillHigherEducation]。哈特、史密斯、达尔泽尔等认为创业是:“从零开始创建或扩张新企业、新公司的过程[[]HART

D.The

Emergence

of

Entrepreneurship

Policy:Governance,Start-ups,and

Growth

in

the

US

Knowledge

Econom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3-15]。”

从国内学者研究来看,郁义鸿(2000)、陈震红(2004)[]HH.Stevenson,M,J.Robertsand.H.Grousbeek,NewBusinessVenturesandtheEntrepreneur,Irwin,1989[]JeffryA.Thomas.NewVentureCreation[M]McGrawHillHigherEducation[]HART

D.The

Emergence

of

Entrepreneurship

Policy:Governance,Start-ups,and

Growth

in

the

US

Knowledge

Econom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3-15[]陈丹丹.广西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和对策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72.2研究现状综述2.2.1国内研究现状(1)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第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研究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广大学者开始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进行思考和探索。学者李浩然(2013)从个案出发,以燕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为例,创新规划了“学习、竞赛、研究实践”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路径。学者王占仁(2012)在《“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导论》一书中,构建了“广谱式”教育模式,并提出了“经由就业走向创业”的教育体系。另外,学者高文兵(2015)在《新业态下大学生的灵活就业和创业》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要加快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双螺旋模式,重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走在前列的是两所高校。西安外事学院于2009年5月在全国民办高校中率先成立创业学院,开展创业创新教育。黑龙江大学1998年至2001对“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初期探索,2002年到2003年全面启动,2004年至2006年进入深化实施阶段,2007年至今,则是进入了完善发展阶段。第二,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的研究国内学者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颇为丰富。学者李辉(2013)在《内涵发展视界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向》一文中将课程体系结构细化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除了学者,国内高校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方面亦有所成就。清华大学通过课程设计来推动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推进“创意、创新、创业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层次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建设。浙江大学则借鉴斯坦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在创办创业班的同时,坚持“工科+创新+创业”的模式,重点培育科技创新驱动型创业。四川大学在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方面也是硕果累累。构建学术研究型创新探索型、实践应用型“三大类课程体系”,并且允许大学老师停薪留职去创业,规定学生可以在校创业和休学创业等等。第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的研究关于实践平台的研究,增禛,刘猛(2013)两位学者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中提出搭建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平台。很多学者提到科技竞赛,但是,邓淇中,周志强(2014)认为为以科技竞赛和实践教育活动带动的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是以短期收益为目标的,缺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严重忽视了大学生创新观逻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李亚员(2015)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原则及路径优化》中指出打造“个性化”实践平台。清华大学设置了李兆基科技大楼,专门为学校创客提供创新创业培育孵化基地,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校园创新创业培育孵化空间。浙江大学组织创业计划,开办研究生创业素质拓展班,开展创业论坛、青年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等活动。(2)创新创业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学者李敏(2018)在《基于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革新策略》文中指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认识较为肤浅,学生严重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刻理解与认识,甚至部分学生仍然将创业理解为“自己开公司”的浅层意义上。对于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因素,大多数学者亦进行了研究。学者杨乐宁,郑贵军(2018)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分析及建议》一文中指出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因素有“学生年级、专业差异、家庭环境、创业信心”四个方面。学者毕宇龙(2018)在《大学生创业探索期核心动力的形成与维持关系研究》中指出阻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有资金短缺、经验不足、方向迷失、创意匮乏等方面。(3)创新创业对策建议研究在研究创新创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相应的对策建议。学者刘继安,高众(2018)指出:提高重视,加大政策和资源支持力度;优化结构,完善分类指导与资助体系;引强扶弱,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学者丁玉斌,刘宏达(2018)在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四点策略:以育人为导向,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以实践为导向,改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体系;以能力为导向,建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以创新为导向,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大数据模式。2.2.2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美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也比较浓厚。不仅普遍开设了创业学科课程,还设立了本科、研究生阶段创业管理专业以及各高校创业中心,建立创业教育研究会。(黄兆信,王志强,2013)关于其他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也各有特色。韩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有两个特征:一是大学里面成立创业支援中心,创业支援中心的成员由富有创业经验的教授组成;二是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同友会,创业同友会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亚太地区在创业教育方面走在前沿的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该校课程设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解决创业过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在教学中采用计算机实战模拟;另一方面,将学生接导入创业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与成功企业家、政府官员、风险投资人、发明家、知识产权律师直接对话的机会(李东,2008)3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3.1问卷编制目的本研究主要为了实现以下几方面的目的:①了解贵州省高校已经开始创新创业的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现状。②分析开始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3.2问卷指标来源本研究参考并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研究设计的调查问卷,根据本研究的调查样本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补充、整理,编制出适合于本研究中调查对象特征的问卷。 3.3问卷编制过程 第一步,通过在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优秀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以及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进行查找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调查研究所设计的问卷结构以及指标体系,结合本研究的调查样本的实际情况,确定问卷的一级指标。第二步,将一级指标进行分解,设计能够反映各个一级指标的具体二级指标体系。第三步,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断优化并确定指标体系。第四步,编制能够反映二级指标的具体问题,形成问卷初稿。第五步,选择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初稿的测试,了解问卷初稿存在的问题。第六步,针对初试的情况和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完善问卷,最终确定调查问卷。3.4问卷结构分析本研究以贵州省花溪大学城高校大学生为调查总体,随机简单取样的方式抽取了500位分别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收回49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383份,有效率达78.2%,其有效样本结构如下:表3.1调查有效样本结构(N=383)调查对象人数(人)总体百分比(%)高校名称贵州师范大学287.3贵州医科大学328.4贵州财经大学18247.5贵州民族大学10326.9贵阳中医学院225.7贵州理工学院10.3贵州城市职业学院30.8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30.8贵州大学明德学院30.8贵州大学科技学院30.8贵州警察学院30.8就读年级一年级225.7二年级10427.2三年级13234.5四年级12532.6五年级00.0专业类别人文社科类8221.4经济管理类17746.2理工类9023.5农医类307.8体育艺术类41.0性别男13033.9女25366.14贵州省花溪大学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实证分析 4.1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4.1.1实业创业者多,网络创业者少数据显示,网络创业的学生有123人,占比32.1%;实业创业的学生有260人,占比67.9%。如表4.1.表4.1创业类型统计表类型小计/人比例(%)网络创业12332.1%实业创业26067.9%4.1.2服务类行业创业者多,技术软件开发类行业创业者少调查的创业学生中,有51.1%的创业学生的创业行业是服务类。经咨询发现,在服务行业当中,餐饮类占很大比例。像技术软件开发类对知识技能以及创新能力要求较高的行业,较少创业者会选择。见表4.2.表4.2创业行业统计表创业行业小计/人比例(%)服务类19651.1%教育培训类9224.0%技术软件开发类7519.6%其他205.2%4.1.3合伙融资创业者多,风险投资创业者少在调查的创业学生当中,61.9%的创业学生的资金来源来自于合伙融资,一部分学生选择银行贷款和家庭支持等稳健方式来获得资金。还有较小一部分学生是通过风险投资来获得创业资金的,占比32.1%。表4.3资金来源统计表资金来源小计/人比例政府基金16142.0%银行贷款22258.0%个人存款16442.8%家庭支持22057.4%合伙融资23761.9%风险投资12332.1%4.1.4盈利状况小幅低于同业水平创业者多,大幅领先同业水平创业者少在盈利状况方面,有147名创业学生的盈利状况小幅低于同业水平,占总调查人数的最大比例。大幅领先同业水平的创业学生仅有17人,占比仅有4.4%。表4.4盈利状况分布表盈利状况小计/人比例大幅领先同业水平174.4%小幅领先同业水平7820.4%处于平均水平9023.5%小幅低于同业水平14738.4%大幅低于同业水平5113.3%4.2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动机和成功的核心条件4.2.1获得财富成为大多数创业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动机结果显示:32.1%和27.4%的创业学生的出发点是“获得更多财富”和“积累经验”,还有16.2%的学生是为了“解决就业”,这个占了最小比例。如表4.5.表4.5创业动机分布表创业动机小计/人比例挑战自我9324.3%积累经验10527.4%获得更多财富12332.1%解决就业6216.2%4.2.2资金被认为是创业成功的核心条件32.1%的创业学生认为“资金”是创业能否成功的核心条件,仅有16.2%的学生认为“创业者的能力”是创业成功的核心条件。如表4.6.表4.6创业核心条件分布表创业核心条件小计/人比例项目9324.3%团队10527.4%资金12332.1%创业者的能力6216.2%4.3经验不足和缺乏社会关系被创业学生视为主要困难在大学生创业问题困难中,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关系占比88.5%,被创业学生视为主要困难。见表4.7.表4.7创业困难分布表创业困难比例缺乏好的创业项目

64.5%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关系

88.5%创业风险太大

68.1%缺乏创业的能力

70.5%资金和场地的限制64.0%4.4创业者期望高校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与支持以及资金帮助有高达86.4%的创业学生,希望得到的帮助是专业的技术指导与支持。有70.5%的学生希望高校提供资金帮助。见表4.8.表4.8希望得到学校的帮助情况表希望得到的帮助比例牵桥搭线提供信息55.4%专业技术指导和支持86.4%提供创业资金的帮助70.5%提供创业场地

58.0%创业政策的咨询和解读59.3%4.5创业者希望政府优化创新创业审批程序和提供免费政策咨询在大部分学生看来,政府最应该优化创新创业的审批程序政策,此项占比72.1%。其次,创业者希望政府提供免费的创业政策咨询,并在拓宽融资渠道方面提供扶持,两项占比分别为70.8%和70.2%。见表4.9.表4.9政府扶持相关方面情况表政府扶持比例优惠的法律政策

69.7%拓宽融资渠道70.2%优化创业的审批程序72.1%免费的创业政策咨询

70.8%免费的创业项目风险评估

62.1%5问题与结论通过现状分析,本文发现创业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问题。5.1创业学生创新创业动机定位以及认识不准确问卷数据显示,认为创新创业的首要出发点是“获得更多财富”的学生占了最大比例。由于当下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房价以及上班工资低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学生选择创新创业主要为了赚钱,获得财富。学生应该将创新创业的首要出发点定位到学习经验和挑战自我上,这样才更有利于激励自身积极努力投身创新创业事业。在创业成功的核心条件问题上,32.1%的学生认为“资金”是创业能否成功的核心条件。这点充分体现当前创业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认识是不准确的。创新创业起步资金需求较大,而大多数学生没有营生手段,在资金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导致学生产生创业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资金多少这种不准确的观念。本文认为创业能否成功更多因素应该在创业者自身,包括创业者自身的经验,创新创业知识及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5.2创业者自身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关系和创新创业能力调查显示,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是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关系。这充分说明大学生创新创业对创业实践经验的需求较高。由于在学校大多时候接收的都是书面知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创新创业的经验,甚至有些同学连兼职实践经验都没有。另外,在学校的交际圈较为狭窄,交际关系较为简单,社会交际圈几乎没有涉及。这也是创业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最后,受到较为封闭的环境文化影响,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端,学生自身缺乏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5.3创业学生缺乏专业技术指导和支持调查显示,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最需要高校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和支持。由于贵州省创新创业事业的发展正处于初期开始阶段,各高校亦是如此。这就导致了在专业技术方面处于匮乏状态,5.4创业学生缺乏资金和场地支持资金缺乏和场地有限也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因为对于大学生而言,经济还未独立,所以资金困难是必然需要去面对的。另外,创新创业处于探索发展期,一切都还未完善,场地有限就是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5.5创新创业审批流程复杂,待审批事项多调查显示,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最需要政府优化创新创业审批程序。在创新创业初期阶段,政府创新创业审批程序也处于探索期,难免存在审批事项多,流程复杂,各部门协调难度大等缺陷,这样就导致了创业学生在提交申请审批相关部门的审批时效率低。6促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对策建议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本文从端正创业动机、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认识、高校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政府提供资金帮助、创业者自身积累经验等方面给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6.1创业者应端正创业动机以及树立正确创新创业观念一个人参与实践的动力来自于他的思想观念,能够激励他去尝试去努力也是正确观念的作用。在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之前,学生个人应该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对创新创业有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才可能积极地激励自身去热爱这份创业事业,为做好这份事业去奋斗努力。如果一味地将进行创新创业的目的定位为获得财富或是解决就业,这样的创新创业往往都是低效率的,甚至可能导致创新创业失败。6.2创业者应加强自身经验积累,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扩展社会关系网创业者认为,他们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自身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在经验方面,创业者或是其他在校大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包括学校社团,俱乐部,或是课余时间做兼职之类的活动都可以获得一定的经验积累,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能死读书或是读死书,这样会导致自身动手能力缺乏。参与社会实践,不仅能学到相关技能,也能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还能对自己以后创业或是就业提供很大的帮助。对于社会关系这块儿,学校或是政府可以为创业者提供一定的资源,学生自身也要做出一定的努力。首先,创业者本人或是其他学生都应有一个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其次,学生应确定自己目前拥有的社会资源,包括人脉资源,物质资源等;最后,在平时的活动或是兼职过程中积累自己的社会资源,逐渐扩展自己的社会关系网。6.3高校应加强重视并积极为创业者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与支持高校在创造现实条件的同时,也要积极关注创业学生的创业过程,并在创业者创业过程中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比如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与支持,提供资金支持,创业政策解读等。对此,各高校应该设置专门的机构,成立专业的创新创业指导团队,为创业学生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支持。6.4高校及政府应为创业者积极提供资金和场地支持高校及政府在加强政策宣传与落实的同时,也应该密切关注创业学生,了解他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需求,想办法为他们拓宽融资渠道,提供场地支持。高校方面,一方面应积极引进企业合作,为创业学生提供资金融合机会,学校可以就自身状况设置一定的资金帮扶部门,或是设置一定额度的创业基金;另一方面,为学生设定一定的创业场地,比如创新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政府方面,应注重创新创业基金的利用,尽可能的落实在创业者身上,为其创新创业提供便利;另外,政府应该重视创业者的场地需要,积极制定相关政策为其解决问题。6.5政府应积极优化设置审批部门,优化审批程序创新创业的审批程序繁杂,审批事项多,无疑是给创业者设置了一定的障碍。拖拉的审批程序,只会让创业者浪费时间和精力。优化审批程序,政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精简审批程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审批事项,为审批相关部门和创业者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二是加强审批各部门之间协调,加大对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监督和奖惩,避免审批部门的无作为或低效率作为。7结语本文是在创新创业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选取贵州省花溪大学城高校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为研究内容,依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编制了《贵州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调查问卷》。通过随机抽样选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整理并分析所得数据,同时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到当前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现阶段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几点主要问题,并且从端正创业动机、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认识、高校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政府提供资金帮助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

由于本人知识水平和能力有限,对贵州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研究尚有不完善和不成熟之处,提出的对策和建议还不够深入和具体,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够不断去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1]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黄兆信,王志强.地方教育转型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2[3]李东.大学生创业教育[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8.8[4]李浩然.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路径—以燕山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为例[J].人民论坛,2013年29期[5]高文兵.新业态下大学生的灵活就业和创业[J].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17期[6]李辉.内涵发展视界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向[J].高教探索,2013年4期[7]增禛,刘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论坛,2013年1期[8]邓淇中,周志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与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年1期[9]李亚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原则及路径优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5年10期[10]李敏.基于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革新策略[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11):130.[11]杨乐宁,郑贵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分析及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8(40):7-8.[12]毕宇龙.大学生创业探索期核心动力的形成与维持关系研究[J].农家参谋,2018(21):270-272.[13]刘继安,高众.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情况、问题与对策——基于2012—2017年“国创计划”项目信息的计量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11):78-84.[14]丁玉斌,刘宏达.大数据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挑战、问题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1):72-76.[15]崔冉,梁秀芳,庞进,刘海媛,张建.“双创双服”视角下大学生创业就业促进模式研究[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04):81-83.[16]刘翠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J].电脑迷,2018(12):172-173.[17]彭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探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10(05):62-66.[18]孟娇,杨安琪.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反思[J].学周刊,2018(31):8-9.[19]王纯,罗力强,李彦.论共享经济下大众创业模式的创新[J].特区经济,2018(10):66-68.[20]于红慧.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成才路,2018(30):1-2.[21]付焕森,李元贵,蒋进,于晶晶.“竞赛+项目+创业”递进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20):225-227.[22]隋姗姗,钱凤欢,王树恩.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探析——基于国外经验比较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角度[J].科学管理研究,2018,36(05):105-108.[23]刘莎.校园文化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43):30-31.[24]周辉,张欣鹏.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化[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5):106-108.[25]郭银萍,赖湘洁,缪丽兰.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调查分析——以南京九所高校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8(29):162-163.[26]教巍巍.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41):115-116.[27]李庆勤.青年当是创新创业的主角[N].新疆日报(汉),2018-10-25(004).[28]葛萌萌.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29]刘建岐.内蒙古本科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30]张美叶.黑龙江省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问题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31]丁海宁.促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政策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8:5-6[32]陈丹丹.广西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和对策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7[33]HH.Stevenson,M,J.Robertsand.H.Grousbeek,NewBusinessVenturesandtheEntrepreneur,Irwin,1989

[34]Jeffry

A.Thomas.New

Venture

Creation[M]Mc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

[35]HART

D.The

Emergence

of

Entrepreneurship

Policy:Governance,Start-ups,and

Growth

in

the

US

Knowledge

Econom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3-15

附录贵州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问卷调查表亲爱的同学:

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抽出时间来填写这份调查问卷。此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填写,希望您根据您自身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

填表说明:请在对应的选项打“√”,除特别标明的题目处,其他都为单选题。多选题限选两项。谢谢!

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A.贵州师范大学

B.贵州医科大学

C.贵州财经大学

D.贵州民族大学

E.贵州中医学院

F.贵州理工学院G.贵州城市职业学院

H.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I.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J.贵州大学科技学院K.贵州大学明德学院L.贵州警察学院

就读年级:

A.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