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3》第三讲-古代学校汇总课件_第1页
《国学3》第三讲-古代学校汇总课件_第2页
《国学3》第三讲-古代学校汇总课件_第3页
《国学3》第三讲-古代学校汇总课件_第4页
《国学3》第三讲-古代学校汇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讲座

——传统文化与智慧人生(3)

任课教师介绍西北工业大学

黄迪民教授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学讲座1

前言中国高校应以孔子为友

2010年3月29日《光明日报》世界上办得最成功的一些大学,都有自己悠久的教育传统,其办学理念中有深厚的人文精神。这是中外教育共同的规律。如哈佛大学以“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以真理为友”为办学理念。而中国高校应以孔子为友。孔子提出和建立的教育理念是学以“求道”。就是追求真理,寻求智慧。孔子说“朝闻道,夕可死矣”。他提出一个为学的纲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志于道就是立志求道获得人生的最高真理和智慧。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据于德是要以人的内在德性为依据,发挥人的固有潜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生的真理和智慧。依于仁是说仁是德性的核心,是最高的理想境界,即以仁为核心价值。所以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游于艺是指文化知识教育,“六艺”(西周)礼、乐、射、御、书、数,用今天的话说,是指学习掌握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一切文化知识。这四句话表达了孔子教育理念的全部内容。他所追求并要求学生的是人生智慧,而不是单纯的知识。孔子要求读书人成为君子,就是有远大理想和高尚人格,要修德、讲学、在实践中培养。志于道就是立志求道获得人生的最高真理和智慧。这是教育的根本目3第三编传统文化的摇篮——古代教育与古人治学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学校的源流和特点

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来就是与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同时,正是因为有了教育,有了育才的学校,才使得某一特定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得以传播、弘扬、发展和更新。中国古代早就产生了学校,先后出现了官学和私学两种办学形式。有时此消彼长,更多的时候则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唐代以后又产生了书院办学的形式。

第三编传统文化的摇篮——古代教育与古人治学4一、古代学校的产生与发展1、原始社会与学校的萌芽。中国古书记载:“(燧人氏)钻燧取火,教民熟食”;“伏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神农氏……教民农作”等等,都属于教育活动。只有当人类文明和语言文字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从“第一次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的大分工,进入到“第二次大分工”:农业和手工业的大分工,特别是社会劳动产品有了相当的剩余,保证一部分人可以脱离体力劳动成为脑力劳动者,而这部分人又觉得有必要将某些专门知识和经验有目的地、有计划地传播给下一代时,这时候才有可能出现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一、古代学校的产生与发展52、奴隶社会与官学盛衰。夏朝,距今4000多年已出现了学校。《孟子•滕文公上》说:“夏曰校”;《礼记•王制》称:“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商朝的学校名称除“庠、校、序”外,还出现“学、大学、瞽宗”等称谓。《礼记•王制》称:“殷曰学”。殷商时期不仅出现了正式的学校,而且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殷人除了进行基本的书写、算数传授外,还十分重视宗教、军事、礼乐等方面的教育,其中对乐教尤为重视。殷人素来重鬼佑神,他们在发动战争之前或进行祭祀活动时常配有相应的仪礼和音乐,这就必然对礼、乐教育特别是乐教予以相应的重视。2、奴隶社会与官学盛衰。6

西周时,学校制度初具规模。西周学校包括国学和乡学两个系统,国学是中央官学,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那里;乡学则是地方官学,设在郊外的乡、州、党、闾等地方行政区域之中。关于国学可以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类。周王城所设的大学称“辟雍”或称“学宫”、“大池”、“射庐”等。诸侯国中所设的大学叫“沣宫”。关于乡学,《周礼》称:“乡有庠,州有序,闾有塾”;《学记》谓:“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这种“学在官府”的情况下,形成了“官师合一”,国学中的教师由大司乐、乐师、师氏、保氏、大小胥、大小师等官吏担任;乡学中的教师由大师使、乡师、乡大夫、州长、党正、文师、少师等官吏担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西周时,学校制度初具规模。西周学校包括国学和乡学两个系统,7西周时期形成了以“六艺”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

“礼”是政治伦理课;“乐”是综合艺术课;

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核心和基石。“射、御”则是军事训练课;“书、数”是基础文化课。

西周时期形成了以“六艺”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即“礼、乐、射、御8西周建立了初步的教学管理制度。《学记》记载,西周国学中的大学已建立了隔年一次的考核制度。考核兼重学业和德行两个方面,为后世学校考试提供了很好的范式。天子一年之中有四次亲临学校,祭奠先圣先师,视察学校规制和教学情况,谓之“视学”。官学在西周时已达到极盛。但到西周末期,由于王室衰弱,诸侯纷争,“学在官府”的局面开始动摇,文物、典章也开始从官守的秘府中流向民间,官学亦趋衰废。春秋时期出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新局面。到春秋中后期,私家讲学次第崛起,并很快出现了初步繁荣的景象。西周建立了初步的教学管理制度。《学记》记载,西周国学中的大学93、“大一统”封建社会与多样化学校网络。在中国封建社会2000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创造了许多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和文明成果,并善于通过学校不断传播、发展和更新。中国封建社会的办学形式有:官学、私学、书院三种。3、“大一统”封建社会与多样化学校网络。10二、中国古代官学战国时期齐国(田齐威王)在稷下办的“稷下学宫”是一次很好的新官学尝试,它吸收了当时私学自由办学的优点,并加以创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崇尚“以法为教”,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都受到排斥。中国封建官学制度初步形形成是从汉武帝兴学开始,经历代王朝不断发展,趋于完善。汉代太学盛行的是经师大班讲课,与学生课外进修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宋代官学在教育实践中推出新的教学形式——分科教学,这是胡瑗在苏州、湖州创造的“苏湖教学法”。宋代专科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也颇具特色,如医学已运用模型教学、实物教学和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明代国子监的“历事志”也是一种教学制度。二、中国古代官学11封建社会的官学还建立了较为严格的学校考试制度。汉代太学就很重视考试,因为考试结果的好坏与学生出路有关。唐代官学考试效率明显加快,当时中央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和律学普遍实行三种考试:旬试、岁试、毕业考试,考试合格者可送礼部考核录用。封建社会的官学还建立了较为严格的学校考试制度。12

三、中国古代私学

私学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它繁荣了学术文化,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主政者虽然热衷于官学建设,但对私学基本上也不禁绝,使私学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得以绵延和发展,形成了与官学不同的办学特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封建王朝国家办学的承受力。封建社会私学的特色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1)形成了自由的办学方针和独特的教学风格。这种相对自由的办学方针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学术思想和科技文教事业的综合发展。三、中国古代私学13

私学大师孔子以博大的胸怀,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体现了来者不拒、诲人不倦的大教育家风范。墨子亦不甘落后,进而提出了“主动往教”的流动教育形式,以扩大自己学术教育思想的影响层面。一时孔墨显学,传为私学佳话。西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后,儒家学说成为历代统治思想。儒学对社会影响的主要途径即是通过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特别是私学教育。私学较少政治干预和思想控制,在传播儒学时更注重学理论或学术的研究探讨,与官学中过于直陈的伦理政治说有所不同。宋代儒家学派林立,正是与私人讲学兴盛有关。

14在教学方式上,汉代经诗讲学中的“高徒相授”形式就颇具特色。汉代私学人数经常是数百上千,故这种形式很受经师青睐,递相效法,蔚然成风。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收程颢、程颐为弟子就常“令寻颜子(颜回、渊,七十二贤之首)、仲尼乐处,所乐何事”,启发学生作进一步的哲理思考。朱熹则常常在集体教学之后,带领学生徜徉于山水丛林之间,一边漫步,一边讨论。在教学方式上,汉代经诗讲学中的“高徒相授”形式就颇具特色。汉15中国封建私学在内容上为多样化,同时兼容了旨趣相异的儒、佛、道诸学,使私家办学出现百家竞放的可喜现象。私学不只限于儒家经学,还有传播道学的宋纤、张忠、张讥、杜家严等,也有传播佛学的支遁、慧远等。私学在传播中国古代科技、文艺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如汉代的鸿都门学(中国最早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专科学校,在洛阳),唐宋的医学、算学、画学等。中国封建私学在内容上为多样化,同时兼容了旨趣相异的儒、佛、道16(2)承担了封建社会的启蒙教育。私学承担了启蒙教育的任务,弥补了国家官方办学的不足,并在实践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如宋代地方州县一级的官学已十分普遍。但地方官学也只能实行到州(府)、县,县以下的初级启蒙教育,官方已很难顾及,主要由私学承担,统称“蒙学”。“蒙学”作为封建教育的基础,历来为许多教育家所重视,他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融知识性、理论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启蒙读物。

(2)承担了封建社会的启蒙教育。17中国古代启蒙读物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综合性的读物,如《急就篇》、《三字经》、《百家姓》、《十字经》等;另一类是专门性的读物,如《千字诗》(诗歌)、《十七史蒙术》(历史)、《名物蒙术》(自然常识)、《增广性理字训》(伦理道德)等。无论是综合性还是专门性的启蒙读物,都十分重视将知识性、伦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既获得文化知识,又不知不觉的接受了传统美德的熏陶。中国古代启蒙读物可划分为两大类:18四、中国古代书院书院是唐末以后逐渐兴起的具有独特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在五代末期基本形成,经北宋的初步发展和南宋的突飞猛进,一些著名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河南登封嵩山之阳)

、石鼓书院(唐[公元810]衡阳石鼓山)、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河南商丘,五代后晋创)等脱颖而出,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

早期书院多属自由办学的私学性质,办出成绩后亦常受到政府嘉奖和帮助,元代以后的书院则多走向官学化,为官府所操纵,书院能够绵延一千多年,本身说明书院的某些优良传统始终是存在的。中国书院既不同于官学,又与一般私学有所区别,是私学发展的高级形态,有其独到的办学特色。四、中国古代书院19

古代书院的办学特色:第一,注重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形成了学术研究的自由争鸣风气。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是以儒家教育为主线,书院也离不开对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的教学。宋代的福建武夷山、江西的庐山、湖南的岳麓山、江西的婺源之所以成为研究中心,是因为当时学术带头人朱熹、张栻、吕祖谦等理学大师在这些地方分别创建、修复或主持众多书院,如沧州精舍、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丽泽堂等。古代书院的办学特色:20第二,注重学生自修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着眼于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书院除集体讲学外,教师更多的是指导学生自己读书和自修,教师是“做得个引路的人,做得个证明的人,有疑问共商量而已。”(《朱子语类辑略》)朱熹指导学生的方式,经常是带领学生到野外漫游、考察,在自由自在的优美环境中随机指导学生。朱熹特别强调读书须有疑,有疑而自己深思未得者,即可去询问书院的教师。这就叫做“质疑问难”。朱熹在指导学生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读书法”,其门人把它概括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记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六条,颇为后世读书人所推重。第二,注重学生自修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着眼于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21第三,注重优美的自然环境(校园建设)与和谐的人文环境(师生关系)相结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的著名书院大多建立在山水优美的宁静高远之处。如白鹿洞书院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岳麓书院在湖南长沙岳麓山抱龙洞下,嵩阳书院在河南登封嵩山,沧州精舍、竹林精舍和考亭书院在武夷山中,学海堂在粤秀山等。书院注重养成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早在先秦,孔子就为人们树立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师楷模,并在“求道”基础上与弟子们结成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后代的书院师生之间以学问为重,真诚相待,日常有情感交流和问学之乐。朱熹与弟子蔡元定之间的师生关系在中国教育史上被传为佳话。中国封建社会学校制度是官学与私学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构成了多样化的学校网络,共同承担中华民族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第三,注重优美的自然环境(校园建设)与和谐的人文环境(师生关22第十二章、传统教育与传统文化一、传统教育概述孔子最先在教学上倡导伦理本位的课程论思想。他在政治上主张周礼,故在教育上提出继承西周鼎盛时期的“六艺”教育传统。他的“复礼”是主张根据春秋战国之际的时代要求进行有所“损益”的改革。孔子改革教育的根本思想是提出以“举贤才”为目的的“学而优则仕”。其中的“贤”和“优”又是以能否达到道德完善——“仁人”为标准。因此,孔子在教学上便自然地突出了伦理本位的课程结构,注重德育。他花了毕生精力把自己所收集到的文献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进行系统整理和修订,编成教学用书,世称“六经”。第十二章、传统教育与传统文化23《诗》即《诗经》是西周以来的诗歌,本有3000篇,经孔子删订后只留305篇。依据乐调的不同,这个诗歌选集又可分为“风”、“雅”、“颂”三类,而贯穿《诗》核心思想内容则是合乎“礼”的伦理道德精神——思无邪。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在他看来,学习《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贷》)就是说,学习《诗》不只是为了抒发个人情感志向(兴),观察社会了解人生(观),也可以增强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怨),而关键是可以从中学会“事父”和“事君”的做人道理。孔子总是不厌其烦地教诲学生:“颂《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读了三百多篇诗应该会政治、会外交,如果把政事交给他,而他不能通达,派他到国外办事,在辞令方面,不能专对,读诗虽多,又有何用?)《诗》即《诗经》是西周以来的诗歌,本有3000篇,经孔子删订24在2010年的德国莱比锡书籍评比大会上,《诗经》被评为“世界上最美的书”。现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终于叫出了国门,古老的“窈窕淑女”终于让欧洲“君子”“好逑”起来了。无论给它一个什么名字,

“诗三百”,还是“十五国风”、“风雅颂”?都摆不脱一个事实,它的主要成分是中国二千多年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最通俗易懂的民歌。在2010年的德国莱比锡书籍评比大会上,《诗经》被评为“世25《书》即《尚书》,指春秋以前的官方政治资料汇编,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重要史实,相传有百篇今存28篇。学习《书》不只是为了丰富历史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把握先王是如何以伦理精神来治理国家政事。孔子说:“《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以为政,奚其为政?”(《论语·为政》)。这句话意思是,你听过《书》中所说的孝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又能将此孝友之心作为管理家族的指导思想,使长幼都能和睦相处,没有不归于正道的。以《尚书》看法来说,人处在家庭之间,能带领家人正心修身,就是为政了。何必非要求个一官半职,才叫做为政呢?将孝施于政事,那也便是政治了,不然什么叫做为政呢?显然,孔子最关心的是《尚书》中所蕴藏的“孝悌”人伦道理。《书》即《尚书》,指春秋以前的官方政治资料汇编,记载了夏、商26《礼》即《礼经》,又称《士礼》,后称《仪礼》,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孔子对夏礼、殷礼和周礼都有过仔细的研究,并做出“从周”的理性选择。但孔子所选择的“周礼”是注入“仁”的精神的,“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孔子最反对礼的表面化和虚伪化。孔子精心选择了“士”必须学习的“礼制”17篇,简称《士礼》,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并领会其中的做人根本——“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礼》即《礼经》,又称《士礼》,后称《仪礼》,与《周礼》、《27《乐》指《乐经》,系音乐方面的典籍。孔子订《乐》与其坚持伦理准则是一致的,他指责新乐“郑声谣”,而认为《韶》、《武》等雅乐可以提高人的精神修养境界。孔子认为最好的音乐,应是美与善的和谐统一。遗憾的是《乐经》自秦后即亡佚,其具体内容已不得详知。《乐》指《乐经》,系音乐方面的典籍。孔子订《乐》与其坚持伦理28《易》,即周易,也叫《易经》,是儒家经典之一,为六经之首。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构成。从总体上看,它是一部指导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著作。其组成部分为:阴阳;爻(组成卦的基本单位,有阳爻、阴爻);卦(阳爻、阴爻按一定规律分别组合而成);八卦:乾(天)、坤(地)、坎(水)、艮(山)、震(雷)、离(火)、兑(沼泽)巽(风);六十四卦(八个单卦以不同次序两两重合产生,分别由六个爻组成)。《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长期观察,以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高度总结概括后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规律。《易传》是对《易经》进行解说,阐发义理的哲学典籍。《易》,即周易,也叫《易经》,是儒家经典之一,为六经之首。由29孔子习《易》较晚,但他晚年读《易》竟至“韦编三绝”,足见之用功之勤。孔子及弟子在学习研究过程中撰写了传注,统称《易传》,以阐明儒家伦理、政治和哲学。相传有三种易学:一曰《连山》又叫伏羲易,是夏代的易学,以艮卦为首,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二曰《归藏》也叫神农易,以坤卦为首,象征“万物莫不归藏其中”;三曰《周易》以乾坤两卦为首,象征“天地之间,天人之际”。《周易》易经和易传的说法有三,即伏羲画八卦,周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传,历经三圣而成周易。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先生说:“周易是生命的学问,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价值的源泉”。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孔子习《易》较晚,但他晚年读《易》竟至“韦编三绝”,足见之用30《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孔子笔削后,该书蕴含着浓厚的伦理政治色彩。他所采用的笔法是“微言大义”,其字里行间隐藏着“正名分”、“寓褒贬”、“明善恶”的良苦用心。把它作为教材,这对教养儒家所希望的德治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后,《五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和私学的基本教程。但不同时代的儒家教育家对“五经”常有不同的注解和理解,从而推动了儒学教育思想不同形态的递进和发展。但“五经”作为学校的基本教材是一以贯之,只是各个朝代所强调的侧重点略有不同而已。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孔子笔削后,该书蕴含着浓厚的伦理政31宋朝以后的儒家教育家又进而在“五经”基础上新增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四书”,作为官学和私学的基本教程。私学中的蒙学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经》、《十七史蒙术》等,也是有意渗透进儒家伦理的基本常识,并求通俗易懂,易于接受。道德教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教育也容纳了一定程度的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内容。儒家经书中本身就包含了一定成分的自然科学知识,如《诗经》中广泛涉及到鸟、兽、花、草之名;《尚书》中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载,《春秋》中记载哈雷彗星的情况等。历史上曾出现过鸿都门学、书学、算学、画学、律学、礼学等多种专科学校,对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多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宋朝以后的儒家教育家又进而在“五经”基础上新增了《大学》、《32王安石提出:“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无不在学者”的主张,对诸子百家之学持兼容并蓄的态度。明末清初的教育家顾炎武、黄宗羲、颜元等。在不脱离儒学教育伦理本位精神的前提下,也容纳和提倡实用科技教育。伦理本位的课程结构,即德育,在中国传统教育内容中占据了主体地位。但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专门知识的教育也长期绵延发展,有时因多种因素的促成而发展得更快一些,出现了一些专科学校;更多的时候是通过民间传播或家学私学传递形式进行。这种教育结构的形式与2000多年宗法封建社会的相对稳定是符合的;但随着近代世界的科学兴起和工业文明的传入,中国传统教育开始落后,它不能不接受新的时代挑战。王安石提出:“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无不在学者”的主张,对33国际上学者认为,“东方古文化”体系有四种:(1)以阴阳统一对立为主体的《易经》文化。(2)以孔子、孟子思想为基础的儒家文化。(3)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教文化。(4)以印度为发源地的佛教文化。这四种古文化称为“东方文化”核心,从它创造形成至今,是中国文化遗产。但今天,在东南亚国家弘扬和应用更为广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促进了历代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李瑞环(前全国政协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大会上讲过: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创建的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包括了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教育、艺术等方面的思想和主张。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了极其重要贡献,有着超越时代,超越国界的深远影响。儒学的许多重要论著,特别是做人、处事、立国的至理名言,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国际上学者认为,“东方古文化”体系有四种:34二、传统教与学的经验和特点

关于教师如何教和学生怎样学方面,中国传统教育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其特点如下:(1)尊师爱生一个成功的教育活动往往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结合在一起,中国古代“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表现得十分突出。孔子最懂得爱护学生,他能够不顾“贫贱”、“富贵”地招收一切愿意学之士,以一颗真诚的爱心善待每一个学生。孔子的教育态度是:“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意思是说即使是一个坏人,他能够反省过去,等于洗了一个澡一样,把自己弄得很干净,来求进步,只要能这样不就好了吗?孔子不仅注重学生的学问道德进步,而且十分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弟子有病不忘探问,学生有困难则主动设法帮助。二、传统教与学的经验和特点35孔子的人格力量赢得了弟子们的尊敬和爱戴。他逝世时,不少学生守丧悲痛欲绝,决心克服困难传播孔子学说。自孔子开了“尊师爱生”的风气后,历代教育家相沿成习,逐渐熔铸成中国传统教育的优良传统。教师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职责,学生尊敬师长留下不少佳话。如程颢教书亲切自然,常能让弟子有“如坐春风”之感,而程颐素有严毅之风,弟子拜访,见老师瞑目静坐,则恭恭敬敬地立于门外,以至雪积尺余,留下了“程门立雪”的佳话。孔子的人格力量赢得了弟子们的尊敬和爱戴。他逝世时,不少学生守36(2)启发诱导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十分重视观察和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并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其心智,比较成功地运用了启发式教学。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及,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朱熹注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能达到“愤”、“悱”的心理状态,教师则不宜越俎代庖,只有在学生“心愤口悱”的情况下,教师才能启而发之,以收举一反三之效。孔子启发式教学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他十分重视利用各种方式去激发学生的灵觉心智,创造自由活泼的氛围,提供平等谈话的机会,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等。孔子用“叩其两端”(即从某个问题的首尾两头去反诘)的方法教学,与苏格拉底在教学中所采用的“产婆术”有异曲同工之妙。苏格拉底最反对把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用反诘的方法使之自相矛盾,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结论。

(2)启发诱导37除孔子外古代许多教育家对启发式教学都有研究如《学记》中:“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高明的教师的教学,在于善于引导:要引导学生,但绝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绝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教师施教就是启发诱导,【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强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则师生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学生才能感到学习容易;启发而不包办,学生才会自己钻研思考。能做到师生融洽,使学生感到学习容易并能独立思考,可以说就是做到善于启发诱导了。除孔子外古代许多教育家对启发式教学都有研究如《学记》中:“君38(3)因材施教教师对每位学生心理特征了如指掌,才能因材施教。孔子最懂因材施教的教学法。一次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好的主意,是不是应该马上行动呢?”孔子答:“有父兄长辈在上,应该先请教他们才是,怎么好匆忙行动呢?”过了一会冉求也问:“听到一个好主意是不是应该马上动呢?”孔子回答:“对,应该马上行动。”作为旁观者的公西华便疑惑起来,特询问孔子:“为什么同样的问题,您的回答不同呢?”孔子诚恳地解释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是说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要加以抑制。

(3)因材施教39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就是指教师平时要注意考察学生如何待人接物,观察如何为学做人,这样才能及时把握住心理和思想状况,从而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天赋潜能。后人对孔子“因材施教”的教法多有推崇。程颐总结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二程遗书》)程颐自己也常用这个方法去指点四方求学之士,做到“强猛者当抑之,畏缩者当充养之。”不可否认,这种教法今天仍有重要作用。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40(4)循序渐进从教学理论上讲,循序渐进必须考虑到教材难易程度、编排逻辑和学生接受能力的一致性,且在教学上需注意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层层推进原则。孔子在教学中就很善于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精神。颜渊深有感触地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对学生来说,学习只能是积累渐进,因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学记》把循序渐进的“教”与“学”形象地概括为:“不陵节而施”(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教育),和“学而不躐(lie)之弊”。(学习不能超越次序、等级)朱熹强调每读一本书都不可囫囵吞枣,须一本一本地读,对书中的篇章、文、句均须依次细读,他指出:“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改精。”许多教育家不只把“循序渐进”当作教学原则,也常常视为修养方法。(4)循序渐进41(5)学思结合学与思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离开思考的学习只能是知识的堆砌,而脱离学习的思考则无异于虚妄的空想。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即说,只学习不思考,必然消化不良而无益;只思考而不学习,必然流于空幻而有害。孔子关于学思关系的见解十分精要,成为后世教育家共同遵循的思想基础。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下》)在他看来,不重视思考的学习免不了要上当受骗,他强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5)学思结合42古代教育家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特别是书院讲学。师生间辩论是习以为常之事。朱熹就特别强调读书致疑的重要性,“读之又读,而于其无味之处益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续近思录》卷Ⅱ)他甚至认为:“如其可取,虽世俗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有可疑,虽或传以为圣贤之言,亦须更加审择。”(《朱文公文集》卷31)王充在学习上最反对“信师是古”,主张通过博习群书,敢于向相沿成习的圣贤言论提出挑战,王充写下了许多诸如《问孔》、《刺孟》等不朽篇章。正是这种读书致疑的优良传统,推动了中国传统教育理论和学术文化思想的不断递进和发展。王夫子说:“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而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船山遗书·四书训义》)只有把学与思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学生学业的真正进步,这是古代教育家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古代教育家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43(6)由博返约(广博与精约结合)博与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没有精约的广博是不得要领的,而离开广博作为基础的精约是不可靠的。孔子平时教人颇重博闻多见,但他强调在适当的时候要由博返约,对所闻所见能够“一以贯之”,“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亦(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论语·雍也》)孟子更是明确指出:“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后返归到简约去。即深入浅出)。”(《孟子·离类下》)突出了博学与精约的逻辑关系,强调在“博”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回归于“约”。朱熹说:“博文功夫虽头项多,然于其中寻将去,自然有个约处。”(《朱子语类》卷33)朱熹本人就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但他的博学并非杂学,而是博而有约,最终要返回到伦理本位上来。(6)由博返约(广博与精约结合)44(7)温故知新

“温故”和“知新”也是学习上常遇到的矛盾统一体。《论语》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达了孔子对日常学习和温习学业的极端重视。他提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朱熹解释说:“温,寻绎(理出头绪、线索)也;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朱子语类》卷24)古代教育家实际上是提倡一种务实创新的教风和学风。朱熹巧妙地把“温故知新”所蕴含的求新创造精神,凝练成一句著名的诗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7)温故知新45(8)身体力行中国传统教育是以伦理本位为主旨,儒学教育家所提倡的教育思想最终都必须落实到人生的伦理实践中。身体力行既是教师进行德育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又是学生开展学习所完成的必要环节。孔子素来反对“巧言令色”,认为夸夸其谈,不能躬行实践,这是读书人的最大毛病。他强调君子应该以言而不行为可耻;“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强调教师衡量一个学生的道德水准,不能只“听其言而信其行”,而应该“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8)身体力行46荀子进而认为,学习不能仅停留在“入乎耳,出乎口”的表层阶段,而应该由“问”、“见”、“知”,最后上升到“行”的阶段。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中庸》把学习过程述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成了后代为学教人的基本准则。朱熹说:“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朱子语类》卷13)王夫子也说:“方学、问、思、辩之时,遇着当行,便一力急于行去,而不可曰吾学,问、思、辩之不至,而俟之异日。若于五者第一不容缓,则莫如行。”(《读四书大全说》卷3)∴把读书为学与身体力行结合起来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特色。荀子进而认为,学习不能仅停留在“入乎耳,出乎口”的表层阶段,47(9)教学相长教和学本是相辅相成的,师生即是通过教学这个实践活动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学记》对“教学相长”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即是说,学生经过学习实践之后,才发现自己知识水平不足;教师经过教学实践之后,才知道自己教学能力的局限。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方能反省自己,并加倍努力以提高学习水平;教师知道自己的局限,便要督促自己并加强学习以提高教学艺术。

(9)教学相长48教师与学生一样始终把再学习当作提高自己教学艺术的前提,并十分重视向学生学习。孔子说:“学无常师”,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他对学习和再学习的终身提倡。韩愈认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虽闻道在后,但在某一术业有其专攻钻研的精神,就不一定比不过年岁在先的教师,故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关键是师生在教学上应当紧密配合,做到教学相长。中国古代私学特别是书院教学,除集体讲学外,师生们常在一起讨论学术问题,相互启发,使教与学相得益彰、共同进步。

以上九方面的教学经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教师与学生一样始终把再学习当作提高自己教学艺术的前提,并十分49

思考题1、中国古代学校最早出现在哪个时代?历史上办学的主要形式有那些?2、试述古代私学、书院的办学特色。3、孔子的“六经”教学是什么?“四书”、“五经”包括那些?4、概述中国传统教育的经验与特点。思考题50第十三章、先秦两汉南北朝时期的教育思想与学人的治学精神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孔子3岁丧父,随母移居曲阜,家境贫寒,故自称“吾少也贱”。鲁国是周公封地,所以他幼时深受周朝礼乐文化的熏陶,对他以后思想影响极大。青年时代的孔丘,以好学而闻名。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了学习他远离家乡,四处寻师。20岁以后他做过管仓库和牛羊的小官,30岁开始创办私学。他虽在51岁时做了中都军,后升为司寇,并一度代理宰相职,但从未断过讲学活动。56岁后用了十三、四年时间“周游列国”。68岁在鲁国专门从事和整理文献“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他一生教育成就显著,其理论主要有:第十三章、先秦两汉南北朝时期的教育思想与学人的治学精神51(1)教育的作用。第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孔子认为庶、富、教是国家强大的三要素。他提出“为国以礼”的治国方案。礼的实质是按一定准则摆正人之间位置,处理好人与人间的关系。第二,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先天素质无大区别,只由于后天教育影响才有了差别。他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好古,敏而求之者”。子夏说“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表达了教育在塑造人、改造人及从政中的作用。(2)教育的对象。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即不管贫富贵贱都可受到教育。他的弟子确实多是平民,时人称“杂”。(1)教育的作用。52(3)教育的目的。孔子提出教育目的是培养三个等级的人才:一是“仁人(圣人)”、二是“君子”、三是“士”。仁人是完美人格的象征。君子是高尚道德和高超才能的人才,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士指从事政治、军事、外交、财务、司仪活动的辅佐人才。(4)教学的内容。孔子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六艺”,即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教材。(5)教学思想。启发诱导。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教育的目的。53启发诱导包含两个含义:一是实行启发式必须抓住时机、把握火候,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实行启发式必须有明确的要求,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材施教。朱熹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才”。一是发挥学生特长;二是补偏救弊;三是同一问题不同回答。学、思、习、行四环节学习途径。学:多闻、多见、增加感性认识,“每事必问”、“不耻下问”。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习:“温故而知新”。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强调躬身实践,学行统一。启发诱导包含两个含义:54(6)德育思想。

孔子办教育,说到底是实施道德教育。孔子道德教育以“仁”为核心;以“孝悌”为本;以“礼”为规范;以“忠恕”为一贯,以“中庸”为准绳。提倡“智、勇、信、义”;以“文、行、忠、信”四教育为要素。立志乐道。孔子要求学生“志于道、志于人、志于学”。他说:“志士仁人,无求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是立志的最高要求。为此要“乐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把道德化为内在感情。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自省自克。孔子认为一要主动防范,消灭不良杂念于萌芽状态,如“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焉”;二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责备自己重些,责备别人轻些。身体力行。即知行统一,言行一致。道德要成于内而形于外,“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要求学生“讷于言而敏于行”、“慎言”、“言必信,行必果”。他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6)德育思想。55改过迁善。即勇于改正缺点,学习他人长处。孔子提出,一要“过勿惮改”,“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二要“择善而从之,见恶戒之”。在修养中一要正确对待自己错误;二要正确对待别人的错误和优点。(7)为师之道。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走到那,学到那,“每事问”,“不耻下问”。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之”。孔子说:“教不倦,仁也。”他本人是“诲人不倦”的典范。热爱学生,平等待人。孔子有一句格言:“当仁不让于师”。以身作则,模范表率。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改过迁善。即勇于改正缺点,学习他人长处。孔子提出,一要“过勿56二、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前372~前289)名柯,鲁国邹人。其父早亡由母教养,“孟母三迁”广为流传。自幼好学,拜孔子孙子思为师,崇拜孔子,聚徒讲学,游说诸侯,晚年专心著书立说,从事教学,把“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看作人生乐趣。(1)教育的作用。第一,教育是巩固统治的根本。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政”思想。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才,善教得民心。”他认为,教育可使人“明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第二,教育可以使人的固有善性得以发扬。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由此产生“仁、义、礼、智”四道德。得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结论。二、孟子的教育思想57(2)德育论。孟子认为道德修养没有其他途径,只不过把人们所有的善心寻找回来,所以要做到“存其心,养其性”,则必须:1)寡欲。性是善的,欲望是恶的,欲望多的人难养善心,最好办法是寡欲。2)持志养气。“仁义”为志;“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强调理智与情感的统一。3)反求诸己。就是检查自己。“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强调自我反省、严格规己、“慎独”。4)意志磨砺。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德育论。58(3)教学论。1)自求自得。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是说获得高深学问关键靠自己钻研,才能知识牢固、积蓄很深,才会取之不尽、运用自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他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教学上主张引而不发。学习靠自得,教师不越俎代庖,只启发引导。3)学习上主张专心致志,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孟子认为学习上的差异乃决定于人对学习的专心与否,而不是决定于人的天资高低。他强调学习循序渐进,不可“揠苗助长”,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3)教学论。59三、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主要活动于齐、楚两国,三次游学于“稷下学宫”期间三为祭酒(主持会的公认学术领袖)。晚年任楚国兰陵令,后失官著书立说。其学虽出自儒家,但吸收“百家”之长,倾向法家,是先秦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他的教育思想在继承孔、孟观点基础上融各家所长,提出了较为全面且理论化的教育观。(1)性恶论。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快,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他特别强调后天转化,指出圣人所以为圣是后天努力的结果,“涂(道路)之人皆可以为禹”。(2)教育教学观点。荀子强调改变人的本性,在教育上更注重外铄的锻炼。三、荀子的教育思想601)渐与积。

渐指环境影响,积指个人主观努力。荀子认为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一是潜移默化的环境,“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二是主观努力,即看到积的力量,“积土为山,积水为海,旦暮积谓之岁……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他认为知识和道德都是积累而成的,“习俗移志,安久移质”。积久努力能改变人的本质。2)解弊。这是荀子提出的思维原则。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人们往往只注意一面,“有见于一而无于二”,“弊于此而不知彼”局限了眼光。荀子认为,首先要笃实,“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以诬己,外不自以欺”。他提出“兼陈中衡”,即分析事物掌握各方面材料,权衡、比较而确定适当地、中正地看法。3)虚一而静。这是荀子倡导的学习态度。虚指虚心,这是学习知识的前提。“一”指目标专一;“静”指不受外物引诱牵累,定心安静;虚心,专一,有恒,客观冷静。1)渐与积。渐指环境影响,积指个人主观努力。614)善假于物。这是荀子倡导的学习方法。荀子认为学习时要善于运用前人的知识和经验,“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5)行乎动静。

荀子认为“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是学的最高阶段,学体现在行动上。(3)论教师。1)教师的作用。

教师是决定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荀子说:“礼,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他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正礼”,为学必近贤师,仰承师训,才可成才。“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4)善假于物。这是荀子倡导的学习方法。62教师是国家命运的关键。荀子视教师为圣人、君子。他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2)对教师的要求。荀子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可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3)师生关系。荀子既要求学生不违师训,又指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在对诸子学说的批判中丰富了自己的学术思想,他的天道观是道家的天道观改进而来的,明辨思想中有墨家、名家的成分,他重礼而不轻法,形成由儒到法之间的一个桥梁。法家的李斯、韩非皆出于荀子门下。荀子极力推荐孔子、子贡所提倡的上古至贤之道,充当了秦始皇思想文化统一、汉武帝“罢黜百家”的理论先导。教师是国家命运的关键。荀子视教师为圣人、君子。他说:“天地者63四、墨家、道家、法家的教育观1、墨家的教育观墨家的首创者墨子名翟,小孔子61岁,早年受孔子之术,后出儒家自成学派。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墨子宣布“以匹夫徒步之士”为教育对象,培养“兼士、兼爱者”(爱人若爱其身)。他主张:“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他热望有一个“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社会。因此主张人人受教育,个个要学习。墨家反对礼乐教育,重视科技、武艺教育及辩论学、逻辑学,《墨经》中涉及几何学、物理学、光学、数学等知识。墨家的认识论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墨子认为知识来源于亲知(接触、感觉)、闻知(见闻、读书)、说知(用逻辑思辨类推而知)他提出检验知识的“三表法”:一要“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二要“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三要“观其中国家人民之利”。这个认识影响后来教育,出现了重事实、重实践、重应用的教育特色。四、墨家、道家、法家的教育观642、道家的教育观道家创始人为老子,以后发展为两派:一是庄子所倡导的老庄学派;二是稷下学宫形成的黄老学派。道家出于隐士(多为没落贵族),有知识但不愿做官,所以主张培养“上士、隐君子”。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士是能体会自然之道的人,道家称“自然无为”。老子说:“道恒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家培养人才的目标是“能辅万物之自然与弗敢为”的人。道家的理想人格是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倡“知足、不争”。道家的认识论中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变化的,对立双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且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提出了事物转化的规律。老之依据“柔弱胜刚强”的观点,提出了“贵柔尚弱”处世哲学,主张人们经常要保持柔弱的姿态,不能太满、太盛、太强。2、道家的教育观653、法家的教育观法家代表人物始于齐国管仲、郑国子产,后有李悝、吴起、商鞅、韩非等。韩非是法家集大成者。法家主张依法治国,要求教育也“服之以法”以培养“法术之士”为教育目的。法家认为历史是发展的,每一时代都有不同特点。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明确反对儒家“法先王”的观点。韩非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为改革教育推行法制,法家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方针。韩非说:“无书简文,以法为教”,他认为只有坚决实行法制教育,才有利于人性改造。他从性恶论出发,指出要去恶从善,只能靠法制而不能靠道德感化。他说:“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厚德之不足以止乱也”。“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但法家忽视历史文化传承,带有文化专制主义。3、法家的教育观66五、《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它堪称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全面阐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师等问题。1、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是“化民成俗”、“建国君民”。《学记》开宗明义讲:“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把教育看着治理国家的先导。2、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过程。《学记》认为师生要各自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学生学而“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另一方面教师教而“知困”,然后“能自强”。由此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这就是“教学相长”。3、提出了学校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学记》认为学制以九年为宜,前七年为“小成”阶段,后两年为“大成”阶段。在学期间隔年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包括道德修养与学业两部分。要造成庄穆气氛,保证教学有秩序地进行。“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做到上课与自习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五、《学记》中的教育思想674、提出了教与学的关系。《学记》认为:“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为人师也。”即教师懂教学规律才能任教。《学记》针对当时教学存在的“呻其占毕(死记硬背)”、“多其讯言(提问灌输)”、“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赶进度不顾能否接受)”、“使人不由其诚(从教者愿望出发,不顾学生内心要求)”、“教人不尽其才”五个弊端提出“豫、时、孙、摩”的四个教学原则:豫即预先准备,时是抓住恰当时机施教,孙是有教学计划不杂乱和超越学生能力,摩为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学记》提出了“喻”的教学原则,即启发诱导不包办代替。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鼓励学生探求而不强迫,启发而不包办代替,让学生愉快轻松、乐意地探索式学习。4、提出了教与学的关系。《学记》认为:“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685、尊师是重道的前提,只有重道才能敬学,才能达到化民成俗。《学记》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职责为“长善救失”即发挥学生优点,克服学生缺点。还认为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高深的综合素质,高超的教学技巧,才能达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的教育效果。6、要求学生“善学”。《学记》指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即善于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的力气不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多,又归功于教师,对教师感激不尽。不善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力很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少,反而把责任推给老师,埋怨教师。《学记》提出善学者应从基本功练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断提高,学会运用“比物丑类”的方法,举一反三,扩大知识面,训练思维能力。《学记》对古代教育教学工作作了全面论述,其观点今天仍可借鉴,是一份珍贵的教育遗产。5、尊师是重道的前提,只有重道才能敬学,才能达到化民成俗。69六、两汉南北朝的教育思想1、董仲舒的教育思想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著名儒学家,被称为“汉代孔子”。曾做过宗室贵族易王相、胶西王相。晚年去职家居,专门著书讲学。著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他的学说被称为儒家神学。他主张“君权神授”,强调“屈民而伸君,屈君而神天”。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天人感应”的迷信学说,刑德并用以德治为主的统治原则,完成了“纳法入儒”。他的教育思想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1)人性与教育的作用。董仲舒说:“性者,天资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他强调善是教育的结果。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的人性观:一是不教即善的“圣人之性”;二是虽教难善的“斗霄之性”;三是可善可恶的“中民之性”。前两者是不可变的,只有第三种可通过教育而为善。六、两汉南北朝的教育思想70(2)文教政策三大建议。1)兴太学。他提出“兴太学以养士”的建议。他认为,兴教化的根本是培养人才,没有人才国家之治就是一句空话。2)重选举。他认为,养士和选士是分不开的。应通过选举、贡贤把那些真正有德有才的人推荐上来,“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使人才充分发挥作用。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认为养士和选士都须在统一思想下,实现人心归顺,天下统一。他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三大建议对巩固统一,发展文化教育,选拔人才具有进步意义,它被汉武帝采纳,并经历代推广和实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教政策和封建教育制度。(3)实施“三纲、五常”教育董仲舒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妇为阴。”后者必须服从前者,以前者为纲。他又提出了五常: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他说:“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易春秋明其知,六经皆大而各有所长。”(《诗》志道;《礼》制节;《乐》咏德;《书》著功;《易》本天地;《春秋》正是非。)(2)文教政策三大建议。712、王充的教育思想王充(27~约100年)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出身贫寒,好博览,一生大在乡里教书、著述之中。他敢于“违儒家之言,和黄老之义”。主要著作是《论衡》。(1)反对儒家独尊,主张博通百家。王充认为,独尊儒术给教育带来的最大弊病是“好信师而是古”,一味迷信儒家,知古不知今。他写《问孔》、《刺孟》等文,打破了盲目崇拜孔孟的迷信。他反对专攻一经,信守一学的学风,主张博览群书,“通百家之言”。在学习方法上他主张“问难、距师”,敢于提出质疑、论争、弄清是非。(2)反对培养“死守章句”的儒生,主张造就“兴论立说”的鸿儒。王充说:“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其善者故自善矣,其恶者故可告率勉,使之为善。”他强调“教导、锻炼、渐渍”,这就可“反情治性”、“尽才成德”。他把人才分为四种:鸿儒、文人、通人、儒生。2、王充的教育思想72儒生只说一经,最没用;通人虽“能通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而以教授为人师”用处不太大;比较好的是文人,能“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即能用知识研究现实问题;最理想是鸿儒,可“精思著文,连接篇章”,创造性地“兴说立论”。他们有才能,敢直言,有权谋,懂“治道政务”。(3)反对“生而知之”主张“学而知之”。王充说:“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知识的获得全靠后天学习,“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王充认为学习知识的途径是“凭耳目、开心意”两个环节。“凭耳目”是靠见闻和经验,“如无闻见,则无所状”,“不目见口问,不能尽知也”。“开心意”是通过理性思维把感性知识加以提高,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王充主张对所学知识要经过“效验”加以鉴别,“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他认为知识的正确与否,一定要经过验证,取决于实效。这就要做到学用一致,重视实行效果。儒生只说一经,最没用;733、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颜之推(531~595)字介,琅琊临沂人。先后在梁、北齐、北周、隋等朝做官,是学问渊博、颇有见识的大学问家。主要著《颜氏家训》。他提出了士大夫家庭教育的普遍问题,成为教育子孙的一面镜子。(1)家庭教育要从幼儿开始。他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成长以后,思虑复杂,顾须早教,勿失机也”。(2)家教的主要内容是语言、道德和立志。正确使用语言是基础;形成良好品德特别是孝、悌是内容。他说要立志做到:行尧舜之道,继承家业;不依附权贵,不屈节求官。(3)家庭教育要处理好爱与教的关系。颜之推认为,父母对子女不能没有爱护,也不能没有教育,教育本身就是爱护。他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而生孝矣”。3、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74(4)家庭应以行为教,以学为教,以身为教。一是以行为教,就是要求下一代的行为举止符合伦理规范。他赞成孔子“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认为“当及婴稚,识人颜色,识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二是以学为教,就是鼓励孩子读书以提高道德认识。他说“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有志于学之人不断磨练斗志,锻炼毅力,终可造就。三是以身为教,就是教育者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他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一种风气的养成,关键在教育者本身。(4)家庭应以行为教,以学为教,以身为教。75第十四章、唐宋至明清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一、韩愈的师道观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阳(孟县)人,祖籍昌黎人称昌黎先生。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3岁而孤,养于兄嫂,自幼刻苦读书,尽读六经百家学。35岁做官,为人亢直,鲠言无所忌,几度贬官,差一点丢了性命。他写了《师说》、《进学解》等教育名著,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丰富了传统教育理论。

《师说》为中国第一篇论述教师教育的专著。第十四章、唐宋至明清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76(1)韩愈提倡师道的背景。韩愈生活在唐中叶后,佛教泛滥、道教盛行,中央集权遭到削弱。他以继承孔孟“道统”自居,主张复兴儒学,认为传道统的关键在教育,而传道的关键则在教师。韩愈提倡师道是为了抵制当时耻于从师的风气。当时有两种偏见:一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二是“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是耻,官盛则近谀”。便自我陶醉,自我欣赏。他的好友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1)韩愈提倡师道的背景。77(2)关于教师的论述。教师的作用。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圣人之所以聪明是因为“从师而问”;巫师乐师百工之人所以智力超前是因为“不耻相师”。因而耻于从师是一种愚昧的表现。教师的任务。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韩愈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生关系。韩愈以孔子拜师为例,阐述了三条见解:第一,“弟子不必不如师”。第二,“师不必贤于弟子”。第三,“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生相互学习很必要。。(2)关于教师的论述。78二、北宋的教育思想1、胡瑗的教育思想胡瑗(993~1059年)字翼之,江苏如皋人。北宋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因祖籍陕西安定堡,故称为安定先生。他集教育理论、实践、教学于一身,开宋代理学先河,被王安石誉为“天下杰魁”。胡瑗自幼聪敏好学,勤奋读书,曾在山东泰山读书“十年不归”,30岁在家乡开始讲学。42岁到苏州传授经术,被郡守范仲淹聘为君学教授,其“苏学为诸郡倡”。后到湖州主持州学朝廷派人总结经验,称“苏湖教法”其为太学令,后为太子中舍、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等官员,67岁病故赐谥“文昭”。胡瑗毕生从事教育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他教法完备,形成“沈潜(沉潜)、笃实、醇厚、和易”的学风,其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具首创精神。(1)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经千年历史检验仍然熠熠生辉。概括起来有以下八方面:二、北宋的教育思想791)注重教育目的,培养“治天下之致”的人才。胡瑗说:“治天下之致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揭示了人才、教化、学校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独到见解:一是重视教育;二是“师儒”——以孔孟之道管理、教育;三是地方长官兴办学校,建立“敦尚实行”的学校。2)力纠社会时弊,坚持体用为本。胡瑗说:“圣人之道有体、有文、有用。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历世不可变者,其体也;举而措之天下,能润泽斯民,归于皇极者,其用也。”即教育不为科举考试、获功名,而培养精通儒学且能在实践中运用的人才。3)大胆改革教育,首创分科教学。中国教育史上胡瑗首创分斋教学制度。他设经义、治事二斋,经义主要学六经;治事分为治民、讲武、堰水(水利)、历算等科。4)推广普及教育,主张州县办学。面对宋初“轻教育”、学风不正,他用历史对比法阐述了“师儒、兴校”的重要性。1)注重教育目的,培养“治天下之致”的人才。80他疾呼“弘教化而致子民者在郡邑之任”,主张“广设痒序之教”,大兴地方官学使人才“继踵而出”“正以民心”,达太平盛世。5)探索办学新路,严立规章,言传身教。胡瑗在苏、湖执教二十年,亲手制定了一系列教育规章制度,他的弟子“皆循循雅饬(谨慎、恭敬)”,“衣冠客止,往往相类”。他的独特学风校风推广全国,影响甚大。6)注意体、美、音乐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胡瑗要求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