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试卷】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高三试卷】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高三试卷】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高三试卷】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高三试卷】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小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我国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神话底蕴丰富,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神话故事数以万计,内容多姿多彩,其中有关汉字起源的神话传说也很多。结绳记事说。文字起源于结绳,这种说法早已有之。《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上古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通过结绳记事的。八卦说。伏羲在结绳记事的基础上,“画八卦造书契”(朱熹《通鉴纲目》)。《史记》中还说“太昊(伏羲氏)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纹)章,地应以龙马负图。始画八卦,卦有三爻,因而重之,为六十有四,以通神明之德,作书契以代结绳之政”。河图洛书说。《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黄河鱼龙献“图”,洛水灵龟献“书”,这个神话反映了古人的书画同源观念。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说:“文字起源于绘画,到统一的国家出现后,和语言结合,就产生了可诵读的真正文字。”同时他也指出:“文字的产生,是自然的趋势,而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创造的。”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仓颉造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前言中说黄帝的史官仓颉发明了文字,由于《说文解字》的权威性,这一传说在古代被广泛认可。当然,现代考古已经证明,中国的汉字至少有9000多年的历史,比黄帝时期还要早4000多年。(摘编自易国杰《汉字的起源传说》)材料二: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古代传说中把文字的创制归结为一时一人,显然是不恰当的。实际上,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肯定是个长期的过程,绝不可能无所依据地造出来,也绝非凭一人之工就能完成。根据考古发现,在距今大约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地方,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它们整齐规范,具备了简单文字的特征,学者们认为这可能是汉字的萌芽。汉字形成为系统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中国文字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中国的汉字形体演变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下图详细地展示了字形演变。商代的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见到的形成体系的汉字中最古老的一种。它是以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而得名。其内容多“卜辞”,也有少数“记事辞”。可见的四千多个甲骨文字,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但其字体形态变化极大,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金文也叫“钟鼎文”,是指铸刻在钟、鼎等器物上的铭文。西周时期的金文从文字结构到笔画都与殷商的甲骨文相近,只是由于金文铸造和甲骨文镌刻方法的差异,使金文显得更加圆润、肥厚。篆书,也叫篆体。“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广义的篆体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以及延属,如金文、石鼓文、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等。狭义主要指“大篆”和“小篆”。隶书起源于秦,兴盛于汉。汉隶是到了两汉中晚期在秦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隶书字较方正、厚实,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隶变的完成,是汉字形体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汉隶完全抛开古汉字的象形因素,使得汉字变成抽象的符号,这无疑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结束了几千年的古汉字阶段,形成了近两千年的今汉字的格局,并为楷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楷书也叫真书或正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方正,是在汉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楷体有笔体平稳、结构匀称、章法整洁、便于阅读的特点,成为汉字的标准字体。草书产生于秦汉时期,有“章草”和“今草”两种,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章草是早期的一种草体,其横竖古朴如隶,字字独立,撇捺分明,不相连属,有些横笔的尾部写成捺脚状,向右上方挑出,颇有“燕尾”笔意。今草为后汉时期张芝由章草演变而成,其书写较章草更快,且整篇连绵不断,字字顾盼呼应、贯穿一气。行书为东汉末年刘德升所创,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吸收了草书放纵的特点,突破了楷书用笔的严谨,形体灵活多变。(摘编自许小霞《汉字形体的演变》)材料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汉字记录方式——“纸+笔”,逐渐被“主机+键盘”所取代,而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载体——汉字,变成了26个英文字母的组合,人们只要不断敲击键盘上的英文字母,就可以将汉字输入电脑,手书汉字似乎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在新技术冲击的背后,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汉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早已钝化了对具有独特美感的汉字书法的审美能力,早已忽视了手书汉字也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而仅仅把汉字视作表意符号和交流工具。绘画大师毕加索曾说:“如果生为中国人,我会做书法家,而不是画家。”数千年来,汉字被视作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甚至被看做人格的标记,“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就像电子读物永远无法替代纸质书一样,手书写是不能被替代的,手写汉字可以彰显汉字的形态美,还可张扬书写者的个性。与此同时,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光大,不仅仅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的精华,更取决于这个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摘编自王志顺《键盘时代,该给汉字书写留个啥位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古代典籍记载,传说中上古以结绳记事,后来伏羲在结绳记事的基础上,画八卦造书契,而渐成文字。B.河图洛书说反映了古人的书画同源观念,有学者认为,文字起源于绘画,后来与语言结合形成真正的文字。C.汉字形体依次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每种形体都有其鲜明的艺术特征。D.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着汉字的记录方式,从汉字的信息传递功能看,如今手书汉字似乎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多认可仓颉造字的说法,但据现代考古,汉字出现的历史远早于传说中的仓颉时代。B.甲骨文虽已形成体系,但其一字多体等现象,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还没有统一。C.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为汉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D.作为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具有极大魅力,连毕加索都想放弃绘画做书法家。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一段的观点的一项是()A.《韩非子·五蠹》:“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B.鲁迅《门外文谈》:“但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C.宋代郑樵《起一成文图》中认为,所有的汉字都是由“一”演化而来的,一即为“横”,可演变出“点、竖、撇、捺”等形状。D.许慎《说文解字·叙》:“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4.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汉字的起源创制问题,二者的论述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5.在当今计算机时代,手书汉字真的不重要了吗?为什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二)现代文阅读Ⅱ(本小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逃跑铁凝二十多年前,老宋从北部山区来到这个城市,这个剧团。老宋在团里的任务是传达、收发,兼烧开水锅炉。每天,锅炉不仅定时定点烧开,温度也绝对可靠。那时,老宋还会站在当院,亮起大嗓喊几声:“老师们,水开了!”老宋将全团干部、演员、职工家属统称为老师。演员听了高兴,领导和职工家属也不会挑礼。老宋并不是一个喜爱喧闹的人,他的语言似是很金贵的,不像他的两条腿那样勤快。每天,他按时出入各个办公室分发报纸、杂志、信件。他步履轻捷,悄无声息,把报纸、杂志分送给该送的人,从未出过差错。除了分内的事,分外的事也没少做。团里唱小生的老夏是老宋的好友。他只向老夏说一些家事。他那嫁了人的闺女,嫁的是一个更穷的地方的懒人。前几年那人忽然扔下老宋的闺女和一个刚满月的孩子走了,不知去了哪里。闺女的日子很难,处处得老宋接济。光阴像箭一样。老夏要退了,老宋也更老了。他走路不再是快步,有点拖着腿的样子。当他走过来,人还没到眼前,你就能听见鞋底蹭着地面的嚓嚓声。他的记性也差了,有时候会把张三的信送到李四的办公室去。但剧团没有辞退他。直到有一天,老宋的腿不争气地真出了大毛病。从前老夏替老宋瞒着,现在是瞒不过去了。老夏用自行车驮着老宋去了医院,医生为老宋检查后说尽快手术吧,保腿要紧。老宋问手术得多少钱,医生说,一万五左右。老宋对老夏说,咱们回去吧。他全部的积蓄连一百五十元也不到。老夏走家串户,挨门敛钱,共筹集到一万五千八百六十二元人民币。为此,他专门找到现任团长一道去给老宋送钱。一来显得郑重,二来也算有个旁证。老宋一夜没睡,他数了一夜钱。他一张一张地抚摩,一张一张地在灯下照,一张一张地把鼻子凑上去闻。一些新钱嘎巴嘎巴响得很脆,一些旧钱散发着微微辛辣的油泥味儿。或者黏黏的霉潮气。即便一张两块钱的旧票,压在掌上也是沉甸甸的。老宋数完钱就开始想心事,他想,难道他的腿真有病吗?难道他真的要把刚刚数过的这些都扔给医院吗?想着想着,他决心不再相信这条腿是条病腿。为证实自己的见解,单用那病肿的左腿撑起全身的重量,他竟然站住了。他又做了几下其它动作,居然也做出了。接着他想起演员,练功时做出的高难动作,他依次模仿起来。直到稀里哗啦掉在地上,一个形容才确凿地来到他的脑海:这哪儿还是一条腿啊,分明是一条烂冬瓜。传达室的灯亮了一夜。第二天老宋就从这个剧团和这个城市消失了。老夏终于气愤起来,团里的老师们也气愤起来。他们那一片爱心呢?他们的钱是血汗钱!尤其让老夏不能容忍的是,人们纷纷在他面前发些抱怨,好像是老夏骗了大伙儿的钱,并且协助了老宋的逃跑。老夏想起当年老宋来团是靠了一个住在本市的亲戚的介绍。找到那亲戚后,那人说,老宋回老家第二天就去把腿锯了,两千不到。剩下一万多又有什么不好?又是穷闺女,又是穷外孙。老夏愤怒难平。疑惑难平。不久,团里有人从北部山区演出回来,告诉老夏说在一个旅游景点看见老宋了,老宋坐在一个小铁皮房里卖胶卷。老夏决心去亲眼目睹那逃逸的老宋之现状,让他尴尬、难堪和愧疚。他很快就发现,在一个小铁皮屋子旁边,老宋拄着双拐,左腿那儿空着。老夏心中涌上一股酸涩,一时竟想不好到底该不该去和老宋打招呼。老宋也看见了老夏,顿时木呆呆地愣在那里。突然间,老宋撒腿便跑,他那尚是健康的右腿拖动着全身,拖动着双拐奋力向前,他佝偻着身子在游人当中冲撞,如一只受了伤的野兽,他跳跃着直奔一条山间小路而去,眨眼之间就没了踪影。(有删改)文本二:文学伦理和生活伦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生活伦理是对人或事做出道德评判,能够表明主体一定的道德倾向;而文学伦理呈现的情况就比较复杂,创作主体的道德倾向可以是明确的,当然更可以是模糊的,甚至不做道德判断或无法做道德判断还可能是最好的。因为文学伦理关注的是个体生命在历史长河中的生存故事和心灵的细微颤动。“叙事伦理学不探究人的生活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观念,而是通过个人经历的叙事提出关于生命感觉的问题,营构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新世纪带给作家对生活和艺术新的思考,他们突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用一种全新的叙事伦理塑造人物,作者和读者都无法评判人物是非,不是不做判断而是无法做出判断。作者不是从传统道德的角度揭示这些人物的不道德,而是从文学伦理出发,关注每个人的生命故事。(节选自吴玉杰《新世纪中短篇小说的叙事伦理》)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使用了白描手法,简要地勾勒出了老宋的性格特征:虽不善言谈,但勤快可靠,且待人有礼。B.老宋向老夏讲述自己的家事,重点谈到了他女儿的遭遇。这一段情节为后文老宋的选择提供了合理性。C.在老宋年纪大腿脚不便后,剧团对老宋的态度是很包容的,不仅没有辞退他,反而积极帮他凑钱治病。D.老夏费力寻找逃跑了的老宋,一方面是因为不能接受老宋骗自己,另一方面是他得给捐钱者一个交代。7.关于文本一中老宋刚拿到捐款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万五千多块钱,老宋数了一整夜,这一情节背后的合理性在于:捐款额老宋前所未见,且很多是零钱。B.排比手法的运用,强调了老宋对每一张钱币都无比珍惜,而夸张手法则使钱币承载的深情厚谊凸显出来。C.捐款的钱足够治病了,老宋却“决心不再相信这条腿是条病腿”,这表明他已经想好如何使用这笔钱了。D.老宋尝试使用左腿做一些由易而难的动作,成功的部分源于精神力量,而惨败则让他又陷入了两难境地。8.请结合文本一谈谈题目“逃跑”的含义。9.请结合文本二中“创作主体的道德倾向可以是明确的,当然更可以是模糊的,甚至不做道德判断或无法做道德判断还可能是最好的”这一句话,赏析铁凝的《逃跑》。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僖公二十五年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退一舍而原降。迁原伯贯于冀。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昭公元年正月乙未,楚公子入郑,逆①而出,遂会于虢,寻宋之盟也。祁午谓赵武曰:“宋齐婴楚人得志于晋,今令尹之不信,诸侯之所闻也子弗戒,惧又如宋,子木②之信称于诸侯,犹诈晋而驾焉,况不信之尤者乎?楚重得志于晋,晋之耻也。子相普国以为盟主,于今七年矣!再合诸侯,三合大夫,服齐、狄,宁东夏,平秦乱,城淳于,师徒不顿,国家不罢,民无谤讟③,诸侯无怨,天无大灾,子之力也。有令名矣,而终之以耻,午也是惧。吾子其不可以不戒!”文子曰:“武受赐矣!然宋之盟,子木有祸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是楚所以驾于晋也。今武犹是心也,楚又行僭,非所害也。

武将信以为本,循而行之。譬如农夫,是镳④是衮⑤,虽有饥馑,必有丰年,且吾闻之‘能信不为人下’。吾未能也,《诗》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信也。能为人则者,不为人下矣。吾不能是难,楚不为患。”

昭公八年春,石言于晋魏榆。晋侯问于师旷⑥曰:“石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或冯焉。不然,民听滥也。”抑臣又闻之曰;“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而言。’今宫室崇侈,民力凋尽,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于是晋侯方筑虒祁之宫。叔向曰:“子野之言,君子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诗》曰‘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唯躬是瘁,哿⑦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其是之谓乎?是宫也成诸侯必叛君必有咎夫子知之矣。”(选自《左传》,有删改)【注】①逆:迎亲。②子木:楚国的令尹。③讟:诽谤。④镳:田中除草。③衮:培土。⑥师旷:字子踩。⑦哿:表示称许,可嘉。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答案标号涂黑。是A宫B也C成D诸E侯F必G叛H君I必J有K咎L夫M子N知O之P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舍,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的“三舍”指行军九十里。比喻对人让步或回避。B.“寻宋之盟也”与《陈情表》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两句中“寻”含义不相同。C.“有令名矣,而终之以耻”与“便言多令”(《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令”含义相同。D.“故怨咎及之”与《氓》中的“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两句中的“咎”含义不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侯率军包围原国,带了三天军粮,到了三天原国没有投降,即便听到原国要投降的消息,也毅然退兵。B.在宋国的盟会楚国人占了晋国的先,在虢地的会见,赵武担心楚国会再次占晋国的先,会给晋国带来耻辱。C.师旷认为宫室高大奢侈,百姓财力用尽,即是做事不合时宜,百姓就会怨愤,就会有石头说话。D.这三段文字都谈到诚信,分别从取信于民,诚信对维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诚信是个人立身之本的角度进行阐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2)今武犹是心也,楚又行僭,非所害也。14.赵武是如何表达对诚信的不倦追求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秦州杂诗·其十八杜甫地僻秋将尽,山高客未归。塞云多断续,边日少光辉。警急烽常报,传闻檄屡飞。西戎外甥[注]国,何得迕天威。[注]外甥:开元年间,吐蕃王上表给唐玄宗,自称是唐朝皇帝的外甥。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地僻”“山高”表现戍边环境的艰苦,“客未归”表达将士归家无期的忧伤。B.颔联明写阴云多现、日光变少的边塞景象,暗写战事频仍、朝廷的声威不足。C.“常”“屡”以频度之密凸显军情紧急,渲染吐蕃不断侵扰边境带来的紧张气氛。D.诗人深切关注着秦州的动态,写景叙事,抒情感怀,前后呼应,似断实连。16.本诗尾联与杜甫《登岳阳楼》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在情感上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中,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为由,用比喻的手法向晋武帝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请求,言语恳切、谦抑,措词委婉、得体。(2)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所种的树生命力强、结果实多的秘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诗词中,常借斑白的鬓发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对于抗战历史,人们通常的进入角度是受难——尸体啦、暴行啦、轰炸啦……而在《国家记忆》中,我惊讶地发现人们在苦难中微笑。①是一种态度,笑容满面也是一种态度。在《国家记忆》一书中,微笑弥漫在许多画面中。那是什么年代?轰炸机像雨季不散的乌云一样,到处是炮火硝烟,餐桌旁边有人随时死去,但人们在微笑。封面是一位暗含笑容的士兵,他刚刚笑过或者就要微笑。在②的战争环境中,怎么可以笑呢?我以为大约只是强调一下战士在面对死亡时的③。我试图把这本书中“面带微笑”的图片找出来,结果发现我错了——我应当把没有笑容的图片找出来,因为它们太少。我不得不说,微笑,是《国家记忆》中的普遍表情。编者在第136页忍不住用了“面带微笑”一词。第6页,全体在笑。第17页,18个孩子在笑。第15页,全体在笑。第137页,全体在笑。第245页有27个人,看得清表情的有15个,其中8个人在微笑着。第324页,全体在笑。第330页,7个人一齐笑。第338页,5个人在笑。第339页,继续笑。第343页,10位女士在笑。第396页,笑得非常灿烂。第397页,笑得满幅都是牙齿。就是在“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一章,笑容也频频出现。第579页,一位伤兵在微笑……似乎人们在嘲笑那个没有笑容的战争魔鬼,这是一种微笑的反讽?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20.第三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国家记忆》中人们的笑?请指出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愿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立夏过后,小满翩翩而至。“小满”名称的由来,①。《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此时,农作物小有收获,北方地区的小麦等夏熟作物正是籽粒灌浆饱满、将熟未熟的“小得盈满”之际,所以称之为“小满”。小满,是一时物候。时至小满,乳熟后期青黄相接的麦穗,籽粒刚刚灌浆饱满,但只灌了个半饱,还没有成熟,正羞答答微微低头,在温风中翻腾。小满时节,农田管理也十分重要,不仅要防旱,②。大旱则插秧困难,大风雨则易使夏收作物泡汤。小满,既是一种节气,③。天道忌盈,卦终未济,业不求满。大满、太满,自满、完满,都不符合国人的处世哲学。《说文解字》将“满”字释为“盈满”,“小满”,有着“满而不足”“满而不盈”的含义。犹如绘画之留白,不经意间之小满,才是为人处世的最好状态。麦已小熟,天未大热,小得圆满,人生佳境。21.下列各句中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引号作用相同一项是()A.近期多所高校发布“双一流”建设专家评议结果,一些学校已经建成世界一流大学。B.一个木牌将这些“乡下小姑娘”和外面的世界隔离开来。C.福临路工房的两千个左右的包身工,是顺从地替带工赚钱的“机器”。D.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三千年前,我们的先祖观察尺蠖软且细长的身体屈伸而行,触发灵感,留下了“尺蠖之屈,以求信(通‘伸’)也”的哲思。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科技人员,创造性地设计了“祝融号”火星车的主动悬挂系统,模拟尺蠖的运动,提高了火星车在复杂地形自主脱困的能力。最近有信息传出,美国宇航局最新设计的月球车借鉴了中国火星车的设计,将以一种像尺蠖爬行一样的协调方式移动轮子,中国科学家回应:欢迎共享。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尺蠖”这小小的自然之物,给古人以灵感,给今人以创造,让科技在世界共享。复兴中学将在五四青年节组织以“灵感·创造·共享”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平遥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小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我国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神话底蕴丰富,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神话故事数以万计,内容多姿多彩,其中有关汉字起源的神话传说也很多。结绳记事说。文字起源于结绳,这种说法早已有之。《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上古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通过结绳记事的。八卦说。伏羲在结绳记事的基础上,“画八卦造书契”(朱熹《通鉴纲目》)。《史记》中还说“太昊(伏羲氏)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纹)章,地应以龙马负图。始画八卦,卦有三爻,因而重之,为六十有四,以通神明之德,作书契以代结绳之政”。河图洛书说。《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黄河鱼龙献“图”,洛水灵龟献“书”,这个神话反映了古人的书画同源观念。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说:“文字起源于绘画,到统一的国家出现后,和语言结合,就产生了可诵读的真正文字。”同时他也指出:“文字的产生,是自然的趋势,而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创造的。”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仓颉造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前言中说黄帝的史官仓颉发明了文字,由于《说文解字》的权威性,这一传说在古代被广泛认可。当然,现代考古已经证明,中国的汉字至少有9000多年的历史,比黄帝时期还要早4000多年。(摘编自易国杰《汉字的起源传说》)材料二: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古代传说中把文字的创制归结为一时一人,显然是不恰当的。实际上,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肯定是个长期的过程,绝不可能无所依据地造出来,也绝非凭一人之工就能完成。根据考古发现,在距今大约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地方,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它们整齐规范,具备了简单文字的特征,学者们认为这可能是汉字的萌芽。汉字形成为系统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中国文字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中国的汉字形体演变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下图详细地展示了字形演变。商代的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见到的形成体系的汉字中最古老的一种。它是以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而得名。其内容多“卜辞”,也有少数“记事辞”。可见的四千多个甲骨文字,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但其字体形态变化极大,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金文也叫“钟鼎文”,是指铸刻在钟、鼎等器物上的铭文。西周时期的金文从文字结构到笔画都与殷商的甲骨文相近,只是由于金文铸造和甲骨文镌刻方法的差异,使金文显得更加圆润、肥厚。篆书,也叫篆体。“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广义的篆体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以及延属,如金文、石鼓文、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等。狭义主要指“大篆”和“小篆”。隶书起源于秦,兴盛于汉。汉隶是到了两汉中晚期在秦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隶书字较方正、厚实,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隶变的完成,是汉字形体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汉隶完全抛开古汉字的象形因素,使得汉字变成抽象的符号,这无疑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结束了几千年的古汉字阶段,形成了近两千年的今汉字的格局,并为楷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楷书也叫真书或正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方正,是在汉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楷体有笔体平稳、结构匀称、章法整洁、便于阅读的特点,成为汉字的标准字体。草书产生于秦汉时期,有“章草”和“今草”两种,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章草是早期的一种草体,其横竖古朴如隶,字字独立,撇捺分明,不相连属,有些横笔的尾部写成捺脚状,向右上方挑出,颇有“燕尾”笔意。今草为后汉时期张芝由章草演变而成,其书写较章草更快,且整篇连绵不断,字字顾盼呼应、贯穿一气。行书为东汉末年刘德升所创,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吸收了草书放纵的特点,突破了楷书用笔的严谨,形体灵活多变。(摘编自许小霞《汉字形体的演变》)材料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汉字记录方式——“纸+笔”,逐渐被“主机+键盘”所取代,而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载体——汉字,变成了26个英文字母的组合,人们只要不断敲击键盘上的英文字母,就可以将汉字输入电脑,手书汉字似乎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在新技术冲击的背后,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汉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早已钝化了对具有独特美感的汉字书法的审美能力,早已忽视了手书汉字也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而仅仅把汉字视作表意符号和交流工具。绘画大师毕加索曾说:“如果生为中国人,我会做书法家,而不是画家。”数千年来,汉字被视作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甚至被看做人格的标记,“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就像电子读物永远无法替代纸质书一样,手书写是不能被替代的,手写汉字可以彰显汉字的形态美,还可张扬书写者的个性。与此同时,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光大,不仅仅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的精华,更取决于这个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摘编自王志顺《键盘时代,该给汉字书写留个啥位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古代典籍记载,传说中上古以结绳记事,后来伏羲在结绳记事的基础上,画八卦造书契,而渐成文字。B.河图洛书说反映了古人的书画同源观念,有学者认为,文字起源于绘画,后来与语言结合形成真正的文字。C.汉字形体依次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每种形体都有其鲜明的艺术特征。D.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着汉字的记录方式,从汉字的信息传递功能看,如今手书汉字似乎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多认可仓颉造字的说法,但据现代考古,汉字出现的历史远早于传说中的仓颉时代。B.甲骨文虽已形成体系,但其一字多体等现象,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还没有统一。C.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为汉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D.作为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具有极大魅力,连毕加索都想放弃绘画做书法家。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一段的观点的一项是()A.《韩非子·五蠹》:“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B.鲁迅《门外文谈》:“但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C.宋代郑樵《起一成文图》中认为,所有的汉字都是由“一”演化而来的,一即为“横”,可演变出“点、竖、撇、捺”等形状。D.许慎《说文解字·叙》:“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4.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汉字的起源创制问题,二者的论述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5.在当今计算机时代,手书汉字真的不重要了吗?为什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C2.D3.B4.①同: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同文字的产生有个过程,非一时一人之工所能完成。

②异:材料一论述了有关汉字起源的几种神话传说,材料二论述了汉字创制的意义和考古发现的汉字萌芽。5.依然很重要。

因为:①汉字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手书汉字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有助于传承和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②汉字各种形体都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汉字书法具有独特美感,手书汉字可以彰显汉字的形态美,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③汉字被看做人格的标记,手书汉字可以张扬书写者的个性,有助于人格的培养。【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C.“依次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错误,材料二中是说“汉字形体演变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阶段”“主要包含了”并不意味着“依次经历了”,且并非先有楷书再有草书,楷书和草书都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D.“连毕加索都想放弃绘画做书法家”错误,曲解文意,材料三引用的毕加索的话是“如果生为中国人,我会做书法家,而不是画家”,毕加索只是作了一种假设,肯定了汉字的魅力,并不是说真的想“放弃绘画做书法家”。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第一段的观点是“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肯定是个长期的过程,绝不可能无所依据地造出来,也绝非凭一人之工就能完成”。A.强调仓颉一人造字;B.强调造字者不止一人;C.强调所有的汉字都是由“一”演化而来;D.强调庖牺氏造字。B项与材料二第一段的观点相合。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同:分析材料一“同时他也指出:‘文字的产生,是自然的趋势,而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创造的。’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和材料二“实际上,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肯定是个长期的过程,绝不可能无所依据地造出来,也绝非凭一人之工就能完成”可知,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同文字的产生有个过程,非一时一人之工所能完成。异:分析材料一“结绳记事说”“八卦说”“河图洛书说”“仓颉造字”可知,材料一论述了有关汉字起源的几种神话传说;分析材料二“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考古发现,在距今大约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地方,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可知,材料二论述了汉字创制的意义和考古发现的汉字萌芽。【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分析材料三“就像电子读物永远无法替代纸质书一样,手书写是不能被替代的,手写汉字可以彰显汉字的形态美,还可张扬书写者的个性”后首先明确观点:手书汉字在当今计算机时代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分析材料三“与此同时,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光大,不仅仅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的精华,更取决于这个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可知,手写汉字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手书汉字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有助于传承和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分析材料三“手写汉字可以彰显汉字的形态美,还可张扬书写者的个性”可知,汉字各种形体都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汉字书法具有独特美感,手书汉字可以彰显汉字的形态美,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分析材料三“数千年来,汉字被视作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甚至被看做人格的标记,‘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可知,汉字被看做人格的标记,手书汉字可以张扬书写者的个性,有助于人格的培养。(二)现代文阅读Ⅱ(本小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逃跑铁凝二十多年前,老宋从北部山区来到这个城市,这个剧团。老宋在团里的任务是传达、收发,兼烧开水锅炉。每天,锅炉不仅定时定点烧开,温度也绝对可靠。那时,老宋还会站在当院,亮起大嗓喊几声:“老师们,水开了!”老宋将全团干部、演员、职工家属统称为老师。演员听了高兴,领导和职工家属也不会挑礼。老宋并不是一个喜爱喧闹的人,他的语言似是很金贵的,不像他的两条腿那样勤快。每天,他按时出入各个办公室分发报纸、杂志、信件。他步履轻捷,悄无声息,把报纸、杂志分送给该送的人,从未出过差错。除了分内的事,分外的事也没少做。团里唱小生的老夏是老宋的好友。他只向老夏说一些家事。他那嫁了人的闺女,嫁的是一个更穷的地方的懒人。前几年那人忽然扔下老宋的闺女和一个刚满月的孩子走了,不知去了哪里。闺女的日子很难,处处得老宋接济。光阴像箭一样。老夏要退了,老宋也更老了。他走路不再是快步,有点拖着腿的样子。当他走过来,人还没到眼前,你就能听见鞋底蹭着地面的嚓嚓声。他的记性也差了,有时候会把张三的信送到李四的办公室去。但剧团没有辞退他。直到有一天,老宋的腿不争气地真出了大毛病。从前老夏替老宋瞒着,现在是瞒不过去了。老夏用自行车驮着老宋去了医院,医生为老宋检查后说尽快手术吧,保腿要紧。老宋问手术得多少钱,医生说,一万五左右。老宋对老夏说,咱们回去吧。他全部的积蓄连一百五十元也不到。老夏走家串户,挨门敛钱,共筹集到一万五千八百六十二元人民币。为此,他专门找到现任团长一道去给老宋送钱。一来显得郑重,二来也算有个旁证。老宋一夜没睡,他数了一夜钱。他一张一张地抚摩,一张一张地在灯下照,一张一张地把鼻子凑上去闻。一些新钱嘎巴嘎巴响得很脆,一些旧钱散发着微微辛辣的油泥味儿。或者黏黏的霉潮气。即便一张两块钱的旧票,压在掌上也是沉甸甸的。老宋数完钱就开始想心事,他想,难道他的腿真有病吗?难道他真的要把刚刚数过的这些都扔给医院吗?想着想着,他决心不再相信这条腿是条病腿。为证实自己的见解,单用那病肿的左腿撑起全身的重量,他竟然站住了。他又做了几下其它动作,居然也做出了。接着他想起演员,练功时做出的高难动作,他依次模仿起来。直到稀里哗啦掉在地上,一个形容才确凿地来到他的脑海:这哪儿还是一条腿啊,分明是一条烂冬瓜。传达室的灯亮了一夜。第二天老宋就从这个剧团和这个城市消失了。老夏终于气愤起来,团里的老师们也气愤起来。他们那一片爱心呢?他们的钱是血汗钱!尤其让老夏不能容忍的是,人们纷纷在他面前发些抱怨,好像是老夏骗了大伙儿的钱,并且协助了老宋的逃跑。老夏想起当年老宋来团是靠了一个住在本市的亲戚的介绍。找到那亲戚后,那人说,老宋回老家第二天就去把腿锯了,两千不到。剩下一万多又有什么不好?又是穷闺女,又是穷外孙。老夏愤怒难平。疑惑难平。不久,团里有人从北部山区演出回来,告诉老夏说在一个旅游景点看见老宋了,老宋坐在一个小铁皮房里卖胶卷。老夏决心去亲眼目睹那逃逸的老宋之现状,让他尴尬、难堪和愧疚。他很快就发现,在一个小铁皮屋子旁边,老宋拄着双拐,左腿那儿空着。老夏心中涌上一股酸涩,一时竟想不好到底该不该去和老宋打招呼。老宋也看见了老夏,顿时木呆呆地愣在那里。突然间,老宋撒腿便跑,他那尚是健康的右腿拖动着全身,拖动着双拐奋力向前,他佝偻着身子在游人当中冲撞,如一只受了伤的野兽,他跳跃着直奔一条山间小路而去,眨眼之间就没了踪影。(有删改)文本二:文学伦理和生活伦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生活伦理是对人或事做出道德评判,能够表明主体一定的道德倾向;而文学伦理呈现的情况就比较复杂,创作主体的道德倾向可以是明确的,当然更可以是模糊的,甚至不做道德判断或无法做道德判断还可能是最好的。因为文学伦理关注的是个体生命在历史长河中的生存故事和心灵的细微颤动。“叙事伦理学不探究人的生活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观念,而是通过个人经历的叙事提出关于生命感觉的问题,营构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新世纪带给作家对生活和艺术新的思考,他们突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用一种全新的叙事伦理塑造人物,作者和读者都无法评判人物是非,不是不做判断而是无法做出判断。作者不是从传统道德的角度揭示这些人物的不道德,而是从文学伦理出发,关注每个人的生命故事。(节选自吴玉杰《新世纪中短篇小说的叙事伦理》)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使用了白描手法,简要地勾勒出了老宋的性格特征:虽不善言谈,但勤快可靠,且待人有礼。B.老宋向老夏讲述自己的家事,重点谈到了他女儿的遭遇。这一段情节为后文老宋的选择提供了合理性。C.在老宋年纪大腿脚不便后,剧团对老宋的态度是很包容的,不仅没有辞退他,反而积极帮他凑钱治病。D.老夏费力寻找逃跑了老宋,一方面是因为不能接受老宋骗自己,另一方面是他得给捐钱者一个交代。7.关于文本一中老宋刚拿到捐款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万五千多块钱,老宋数了一整夜,这一情节背后合理性在于:捐款额老宋前所未见,且很多是零钱。B.排比手法的运用,强调了老宋对每一张钱币都无比珍惜,而夸张手法则使钱币承载的深情厚谊凸显出来。C.捐款的钱足够治病了,老宋却“决心不再相信这条腿是条病腿”,这表明他已经想好如何使用这笔钱了。D.老宋尝试使用左腿做一些由易而难的动作,成功的部分源于精神力量,而惨败则让他又陷入了两难境地。8.请结合文本一谈谈题目“逃跑”的含义。9.请结合文本二中“创作主体的道德倾向可以是明确的,当然更可以是模糊的,甚至不做道德判断或无法做道德判断还可能是最好的”这一句话,赏析铁凝的《逃跑》。【答案】6.A7.C8.①“逃跑”在文中指的是老宋带着大家筹集的为他治腿的钱离开,以及后来由于无法面对老夏,老宋再一次选择逃离。②“逃跑”同时也指老宋面对生命困境时的艰难选择,面对众人的爱心和父亲的职责,面对老夏的道德审判和自身的羞愧,他难以承受,唯有逃离。9.①铁凝的《逃跑》对于老宋的携款潜逃和老夏、剧团的愤怒,没有给出明确的道德倾向,甚至是无法轻易做出道德判断。②铁凝的笔墨更多倾注在个体的生存境遇和心灵的细微体验,使得道德评判变得艰难。比如,交代老宋的勤劳、老宋女儿的悲惨遭遇、老宋数钱时那些细微动作背后心灵的挣扎、老宋锯腿的举动、老宋逃跑时内心的难堪与羞愧,使得老宋在携款潜逃之余又引人同情;交代老夏对老宋的无私、剧团对老宋的宽容、每一张捐献的钱币的来之不易,让人在同情老宋的同时又对老夏和剧团产生理解与共情。(“比如”后面举例部分的内容点到即可,不要求完整叙述)③道德评判的艰难和模糊,使得小说充满了“留白”的意味,引起了读者的深度思索,使读者关注到他人生存境遇的不易,从而引发宽容和悲悯。【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小说开头使用了白描手法”错误,小说开头并没有使用白描手法,“亮起大嗓喊几声”“他步履轻捷,悄无声息”等都是细节描写。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这表明他已经想好如何使用这笔钱了”错误,从原文中“老宋数完钱就开始想心事,他想,难道他的腿真有病吗?难道他真的要把刚刚数过的这些都扔给医院吗?想着想着,他决心不再相信这条腿是条病腿”可以看出,老宋此刻只是不想把这些钱“扔给医院”,他舍不得。而从后文他的尝试以及“传达室的灯亮了一夜”可以看出,他的纠结矛盾是一个艰难而长久的过程。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根据“传达室的灯亮了一夜。第二天老宋就从这个剧团和这个城市消失了”“老宋也看见了老夏,顿时木呆呆地愣在那里。突然间,老宋撒腿便跑”可知,“逃跑”在文中指的是老宋带着大家筹集的为他治腿的钱离开,以及后来由于无法面对老夏,老宋再一次选择逃离。根据“老宋数完钱就开始想心事,他想,难道他的腿真有病吗?难道他真的要把刚刚数过的这些都扔给医院吗?想着想着,他决心不再相信这条腿是条病腿”“他那嫁了人的闺女,嫁的是一个更穷的地方的懒人。前几年那人忽然扔下老宋的闺女和一个刚满月的孩子走了,不知去了哪里。闺女的日子很难,处处得老宋接济”“突然间,老宋撒腿便跑,他那尚是健康的右腿拖动着全身,拖动着双拐奋力向前,他佝偻着身子在游人当中冲撞,如一只受了伤的野兽,他跳跃着直奔一条山间小路而去,眨眼之间就没了踪影”可知,“逃跑”同时也指老宋面对生命困境时的艰难选择,面对众人的爱心和父亲的职责,面对老夏的道德审判和自身的羞愧,他难以承受,唯有逃离。【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根据“传达室的灯亮了一夜。第二天老宋就从这个剧团和这个城市消失了”“老夏终于气愤起来,团里的老师们也气愤起来。他们那一片爱心呢?他们的钱是血汗钱!尤其让老夏不能容忍的是,人们纷纷在他面前发些抱怨”可知,老宋携款潜逃,老夏、剧团愤怒,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的道德倾向,甚至是无法轻易做出道德判断。根据“每天,他按时出入各个办公室分发报纸、杂志、信件。他步履轻捷,悄无声息,把报纸、杂志分送给该送的人,从未出过差错。除了分内的事,分外的事也没少做”“他那嫁了人的闺女,嫁的是一个更穷的地方的懒人。前几年那人忽然扔下老宋的闺女和一个刚满月的孩子走了,不知去了哪里”“老宋一夜没睡,他数了一夜钱。他一张一张地抚摩,一张一张地在灯下照,一张一张地把鼻子凑上去闻。一些新钱嘎巴嘎巴响得很脆,一些旧钱散发着微微辛辣的油泥味儿。或者黏黏的霉潮气。即便一张两块钱的旧票,压在掌上也是沉甸甸的”“老宋数完钱就开始想心事,他想,难道他的腿真有病吗?难道他真的要把刚刚数过的这些都扔给医院吗?想着想着,他决心不再相信这条腿是条病腿”“老夏心中涌上一股酸涩,一时竟想不好到底该不该去和老宋打招呼”等可知,铁凝的笔墨更多倾注在个体的生存境遇和心灵的细微体验,使得道德评判变得艰难。“不做道德判断或无法做道德判断还可能是最好的”,可以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使小说充满了“留白”的意味,引发读者的深度思索,使读者关注到他人生存境遇的不易,从而引发宽容和悲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僖公二十五年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退一舍而原降。迁原伯贯于冀。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昭公元年正月乙未,楚公子入郑,逆①而出,遂会于虢,寻宋之盟也。祁午谓赵武曰:“宋齐婴楚人得志于晋,今令尹之不信,诸侯之所闻也子弗戒,惧又如宋,子木②之信称于诸侯,犹诈晋而驾焉,况不信之尤者乎?楚重得志于晋,晋之耻也。子相普国以为盟主,于今七年矣!再合诸侯,三合大夫,服齐、狄,宁东夏,平秦乱,城淳于,师徒不顿,国家不罢,民无谤讟③,诸侯无怨,天无大灾,子之力也。有令名矣,而终之以耻,午也是惧。吾子其不可以不戒!”文子曰:“武受赐矣!然宋之盟,子木有祸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是楚所以驾于晋也。今武犹是心也,楚又行僭,非所害也。

武将信以为本,循而行之。譬如农夫,是镳④是衮⑤,虽有饥馑,必有丰年,且吾闻之‘能信不为人下’。吾未能也,《诗》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信也。能为人则者,不为人下矣。吾不能是难,楚不为患。”

昭公八年春,石言于晋魏榆。晋侯问于师旷⑥曰:“石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或冯焉。不然,民听滥也。”抑臣又闻之曰;“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而言。’今宫室崇侈,民力凋尽,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于是晋侯方筑虒祁之宫。叔向曰:“子野之言,君子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诗》曰‘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唯躬是瘁,哿⑦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其是之谓乎?是宫也成诸侯必叛君必有咎夫子知之矣。”(选自《左传》,有删改)【注】①逆:迎亲。②子木:楚国的令尹。③讟:诽谤。④镳:田中除草。③衮:培土。⑥师旷:字子踩。⑦哿:表示称许,可嘉。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是A宫B也C成D诸E侯F必G叛H君I必J有K咎L夫M子N知O之P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舍,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的“三舍”指行军九十里。比喻对人让步或回避。B.“寻宋之盟也”与《陈情表》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两句中的“寻”含义不相同。C.“有令名矣,而终之以耻”与“便言多令”(《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令”含义相同。D.“故怨咎及之”与《氓》中的“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两句中的“咎”含义不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侯率军包围原国,带了三天的军粮,到了三天原国没有投降,即便听到原国要投降的消息,也毅然退兵。B.在宋国的盟会楚国人占了晋国的先,在虢地的会见,赵武担心楚国会再次占晋国的先,会给晋国带来耻辱。C.师旷认为宫室高大奢侈,百姓财力用尽,即是做事不合时宜,百姓就会怨愤,就会有石头说话。D.这三段文字都谈到诚信,分别从取信于民,诚信对维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诚信是个人立身之本的角度进行阐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2)今武犹是心也,楚又行僭,非所害也。14.赵武是如何表达对诚信的不倦追求的?【答案】10.DHL11.D12.B13.(1)信用,是国家宝贝,百姓靠它庇护。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用什么庇护百姓?所损失的东西更多。(2)现在武还是这样的心,楚国又不守信用,这可不是他所能伤害的了。14.①首先直接表明自己以信为本的观点。

②运用比喻,写农夫只要坚持除草、培土最终会有收获,来表明自己会一直坚持,最终收获诚信。

③引用,引用《诗经》名言,证明待人诚信,就会成为别人的典范。【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这座宫殿落成,诸侯必然背叛,国君必然有灾殃,师旷先生已经知道这一点了。“是宫也成”是主谓句,“诸侯必叛”,“诸侯”本句主语,D处断开;“君必有咎”,“君”本句主语,H处断开;“夫子知之矣”,“夫子”本句主语,L处断开;故DHL三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以及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B.正确。“寻宋之盟也”的“寻”,重温。句意:重温宋国盟会的友好。/“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的“寻”,不久。句意: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的侍从。C.正确。“令”,美好。句意:有了好名声了,反而用耻辱来结束。/口才很好文才也比别人强。D.“‘咎’含义不相同”错误。“咎”含义相同。都是“不吉利,灾祸”。句意:所以怨恨和灾祸来到他身上。/你算了卦,占了卜,没有不吉利的征兆。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赏析的能力。B.“赵武担心”错误。应该是“祁午担心”。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信,国之宝也”,判断句;“庇”,庇护;“何以”,宾语前置句,“以何”;(2)“犹”,还是,仍然;“行僭”,行为僭越,意为“不守信用”。【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武将信以为本,循而行之”可知,首先直接表明自己以信为本的观点。

由“譬如农夫,是镳是衮,虽有饥馑,必有丰年,且吾闻之‘能信不为人下’。吾未能也”可知,运用比喻,写农夫只要坚持除草、培土最终会有收获,来表明自己会一直坚持,最终收获诚信。由“《诗》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信也。能为人则者,不为人下矣”可知,引用,引用《诗经》名言,证明待人诚信,就会成为别人的典范。参考译文:僖公二十五年冬季,晋文公率军包围原国,命令携带三天的粮食。到了三天原国不投降,就下令离开。间谍从城里出来,说:“原国准备投降了。”军官说:“请等待一下。”晋文公说:“信用,是国家的宝贝,百姓靠它庇护。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用什么庇护百姓?所损失的东西更多。”退兵三十里,原国投降。晋文公把原伯贯迁到冀地。任命赵衰作为原地的地方官,狐溱作为温地的地方官。昭公元年正月十五日,公子围进入国都,迎娶后出来,于是就在虢地会见,这是为了重温宋国盟会的友好。祁午对赵武说:“在宋国的盟会,楚国人占了晋国的先。现在令尹不守信用,这是诸侯都听说的。您如果还不戒备,怕的是又像在宋国一样。子木的信用为诸侯所称道,尚且欺骗晋国而要驾凌在上面,何况是不守信用的突出人物呢?楚国再次占了晋国的上风,是晋国的耻辱。您辅佐晋国作为盟主,到现在已经七年了。两次会合诸侯,三次会合大夫,使齐国、狄人归服,使华夏的东方国家安宁,平定秦国造成的动乱,在淳于修筑城墙,军队不疲弊,国家不疲乏,百姓没有诽谤,诸侯没有怨言。天不降大灾,这是您的力量。有了好名声了,反而用耻辱来结束,午就是害怕这个,您不能不警惕。”赵文子说:“武接受您的恩赐了。然而在宋国的结盟,子木有害人之心,武有爱人之心,这就是楚国所以驾凌在晋国上面的缘故。现在武还是这样的心,楚国又不守信用,这可不是他所能伤害的了。武将要用信用作为根本,按照这去做。譬如农夫,只要勤于除草培土,虽然有一时灾荒,最终必然获得丰收。而且我听说,能守信用就不会在别人下面,我还是不能做到守信用啊。《诗》说:‘待人以信,很少不能做榜样。’这是由于守信用的缘故。能够做别人典范的,不会在别人的下面了。我的难处在不能做到这一点,楚国不能造成祸患。”昭公八年春季,在晋国的魏榆有块石头说话。晋平公向师旷询问说:“石头为什么说话?”师旷回答说:“石头不能说话,有的东西凭借着它。否则,就是百姓听错了。下臣又听说:‘做事情违背了农时,怨恨诽谤在百姓中发生,就有不能说话的东西说话。’现在宫室高大奢侈,百姓的财力用尽,怨恨诽谤一齐起来,没有人能确保自己的性命。石头说话,不也是相宜的吗?”当时晋平公正在建造虒祁之宫,叔向说:“子野的话真是君子啊!君子的话,诚实而有证明,所以怨恨远离他的身体。小人的话,虚伪而没有证明,所以怨恨和灾祸来到他身上。《诗》说,‘不会说话多么伤心,话不能从他舌头上出来,只有劳累他自己。会说话的多么美好,漂亮话好像流水,使他自己安居休息’,说的就是这个吧!这座宫殿落成,诸侯必然背叛,国君必然有灾殃,师旷先生已经知道这一点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秦州杂诗·其十八杜甫地僻秋将尽,山高客未归。塞云多断续,边日少光辉。警急烽常报,传闻檄屡飞。西戎外甥[注]国,何得迕天威。[注]外甥:开元年间,吐蕃王上表给唐玄宗,自称是唐朝皇帝的外甥。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地僻”“山高”表现戍边环境的艰苦,“客未归”表达将士归家无期的忧伤。B.颔联明写阴云多现、日光变少的边塞景象,暗写战事频仍、朝廷的声威不足。C.“常”“屡”以频度之密凸显军情紧急,渲染吐蕃不断侵扰边境带来的紧张气氛。D.诗人深切关注着秦州的动态,写景叙事,抒情感怀,前后呼应,似断实连。16.本诗尾联与杜甫《登岳阳楼》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在情感上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答案】15.A16.同:忧国伤时。异:一为怒,《秦》诗尾联痛斥吐蕃冒犯大唐天威,表达对其以下犯上、背盟扰边行径的愤怒;一为痛切,《登》诗尾联写听闻北方战事,凭轩流泪,抒发对吐蕃入侵、国破家亡的悲痛哀切。【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客未归’表达将士归家无期的忧伤”错误。“山高客未归”是说“眼下秋季将近而我尚未回归”,可见,“客未归”是诗人自叹流离,表达的是诗人归家无期的忧伤。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西戎外甥国,何得迕天威”,是说“吐蕃是大唐的外甥国,怎么能如此忤逆天威?”,表达了对吐蕃不断侵扰大唐边境的愤慨,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是说“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我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写诗人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可见,这两首诗的尾联在情感上有相同之处,都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不同之处在于:结合注释“开元年间,吐蕃王上表给唐玄宗,自称是唐朝皇帝的外甥”可知,“西戎外甥国,何得迕天威”,诗人痛斥了吐蕃多次冒犯大唐天威,表达了对其以下犯上、背盟扰边行径的愤怒;而“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则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诗人忧国忧民,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表现了诗人听闻北方战事,凭轩流泪,抒发对吐蕃入侵、国破家亡的悲痛哀切。(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中,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为由,用比喻的手法向晋武帝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请求,言语恳切、谦抑,措词委婉、得体。(2)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所种的树生命力强、结果实多的秘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诗词中,常借斑白的鬓发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乌鸟私情②.愿乞终养③.能顺木之天④.以致其性焉尔⑤.艰难苦恨繁霜鬓⑥.潦倒新停浊酒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愿、致、焉、繁、衰、镜。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对于抗战历史,人们通常的进入角度是受难——尸体啦、暴行啦、轰炸啦……而在《国家记忆》中,我惊讶地发现人们在苦难中微笑。①是一种态度,笑容满面也是一种态度。在《国家记忆》一书中,微笑弥漫在许多画面中。那是什么年代?轰炸机像雨季不散的乌云一样,到处是炮火硝烟,餐桌旁边有人随时死去,但人们在微笑。封面是一位暗含笑容的士兵,他刚刚笑过或者就要微笑。在②的战争环境中,怎么可以笑呢?我以为大约只是强调一下战士在面对死亡时的③。我试图把这本书中“面带微笑”的图片找出来,结果发现我错了——我应当把没有笑容的图片找出来,因为它们太少。我不得不说,微笑,是《国家记忆》中的普遍表情。编者在第136页忍不住用了“面带微笑”一词。第6页,全体在笑。第17页,18个孩子在笑。第15页,全体在笑。第137页,全体在笑。第245页有27个人,看得清表情的有15个,其中8个人在微笑着。第324页,全体在笑。第330页,7个人一齐笑。第338页,5个人在笑。第339页,继续笑。第343页,10位女士在笑。第396页,笑得非常灿烂。第397页,笑得满幅都是牙齿。就是在“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一章,笑容也频频出现。第579页,一位伤兵在微笑……似乎人们在嘲笑那个没有笑容的战争魔鬼,这是一种微笑的反讽?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20.第三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国家记忆》中人们的笑?请指出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答案】18.①愁眉苦脸/愁眉不展②枪林弹雨/炮火连天/炮火纷飞③从容自若/泰然自若/淡然处之19.示例一:轰炸机像雨季的乌云一样不散,到处是炮火硝烟,餐桌旁边随时有人死去,但人们在微笑。示例二:轰炸机像雨季的不散乌云一样四处轰炸,到处是炮火硝烟,餐桌旁边随时有人死去,但人们在微笑。20.第三段采用铺陈手法,大量铺排了书中各页码里人们的“笑”,突出强调“面带微笑”是《国家记忆》一书里的普遍表情,集中体现了人们面对苦难和死亡的乐观精神,具有感染力。【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后文“笑容满面也是一种态度”可知,前文应该说的是和后文“笑容满面”相对的内容,可填“愁眉苦脸”或“愁眉不展”。愁眉苦脸:指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形容愁苦的神色。愁眉不展:由于忧愁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第二空,语境是形容战争环境的恶劣,可填入“枪林弹雨”,或“炮火连天”,或“炮火纷飞”。枪林弹雨:意思是枪杆像树林,炮弹像下雨。形容战斗激烈。炮火连天:意思是形容炮火非常猛烈。炮火纷飞:指战场上战争激烈。第三空,语境强调微笑是战士在面对死亡时的一种沉着镇定,可填入“从容自若”,或“泰然自若”,或“淡然处之”。从容自若:意思是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态度镇静,一点也不慌乱。淡然处之:意思指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事物。【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像雨季不散的乌云一样”语序不当,可改为“像雨季的乌云一样不散”。二是“餐桌旁边有人随时死去”语序不当,可改为“餐桌旁边随时有人死去”。【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由“第6页,全体在笑”“第17页,18个孩子在笑”“第15页,全体在笑”“第137页,全体在笑”“第245页有27个人,看得清表情的有15个,其中8个人在微笑着”“第324页,全体在笑”“第330页,7个人一齐笑”……“第579页,一位伤兵在微笑”可知,第三段采用铺陈手法,大量铺排了书中各页码里人们的“笑”。由第一段“而在《国家记忆》中,我惊讶地发现人们在苦难中微笑”“在《国家记忆》一书中,微笑弥漫在许多画面中”,第二段“我不得不说,微笑,是《国家记忆》中的普遍表情”可知,第三段大量铺排书中各页码里人们的“笑”,是为了突出强调“面带微笑”是《国家记忆》一书里的普遍表情,集中体现了人们面对苦难和死亡的乐观精神,具有感染力。(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愿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立夏过后,小满翩翩而至。“小满”名称的由来,①。《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此时,农作物小有收获,北方地区的小麦等夏熟作物正是籽粒灌浆饱满、将熟未熟的“小得盈满”之际,所以称之为“小满”。小满,是一时物候。时至小满,乳熟后期青黄相接的麦穗,籽粒刚刚灌浆饱满,但只灌了个半饱,还没有成熟,正羞答答微微低头,在温风中翻腾。小满时节,农田管理也十分重要,不仅要防旱,②。大旱则插秧困难,大风雨则易使夏收作物泡汤。小满,既是一种节气,③。天道忌盈,卦终未济,业不求满。大满、太满,自满、完满,都不符合国人的处世哲学。《说文解字》将“满”字释为“盈满”,“小满”,有着“满而不足”“满而不盈”的含义。犹如绘画之留白,不经意间之小满,才是为人处世的最好状态。麦已小熟,天未大热,小得圆满,人生佳境。21.下列各句中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引号作用相同一项是()A.近期多所高校发布“双一流”建设专家评议结果,一些学校已经建成世界一流大学。B.一个木牌将这些“乡下小姑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