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对高句丽的影响_第1页
元朝对高句丽的影响_第2页
元朝对高句丽的影响_第3页
元朝对高句丽的影响_第4页
元朝对高句丽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朝对高句丽的影响

13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元朝统一中国事业的结束,辽东局势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元朝与高句丽之间的关系也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高丽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随之受到元朝的干涉和控制,元朝不仅对高丽在政治上横加干涉、在经济上大肆盘剥,而且在社会习俗等方面指手划脚,严重损害了高丽的独立自主,从而使高丽后期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另一方面,元朝和高丽之间交往之频繁也是古代中韩关系史上极为罕见的,除官方往来外,双方还有广泛而密切的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一、古代韩关系史上的绝对元朝对高丽的政治干涉,其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在古代中韩关系史上堪称空前绝后。元朝统治者对高丽的政治干涉,从国王的册封、地方大员的任命,到各级官衙的具体施政过程,无处不及、无孔不入。1.征东具体行为主体,争议编码、诉讼制度公元1280年(元至元十七年,高丽忠烈王六年),元朝为了筹备征伐日本事宜在高丽设立了征东行省,后来元朝的征日计划取消,但征东行省却在高丽保留下来。征东行省的设置,标志着高丽至少在形式上成为元朝众多行省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元朝的官修地志和政书都以征东行省之名记述高丽。不过,高丽的征东行省与蒙元本土之行省不同:高丽国王拥有比较完整的“自治”权力,可自辟行省官署,高丽国内原有的机构和制度基本不变,财政亦保持相对独立。不过,高丽的这种半独立地位和局部主权也并非稳固。公元1299年(元大德三年,高丽忠烈王二十五年),元使哈散从高丽归元后,奏称忠烈王无能,不能服众,于是元朝任命原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阔里吉思为征东行省平章政事、耶律希逸为行省左丞,与忠烈王“共理”高丽国事。阔里吉思等人来到高丽后,对高丽朝制横加指责,百般挑剔。他在上书元朝皇帝的奏章中说:“高丽国王自署官府三百五十八所,官四千五十五员,衣食皆取之民,复苛征之。又其大会,王曲盖龙扆警跸,诸臣舞蹈山呼,一如朝仪,僭拟过甚。”又说:“佥议司官不肯供报民户版籍、州县疆界。本国横科暴敛,民少官多,刑罚不一。若止依本俗行事,实难抚治。”(卷208)高丽忠烈王迫于元朝的压力被迫“革官府九十余所,汰官员二百七十余员”(卷280)。高丽方面在征东行省问题上的态度也非常矛盾。从理论上说,高丽当然反对元朝在高丽设置征东行省,但是高丽国内一旦出现权力斗争,“行省”问题就成为斗争双方巴结元朝、打击对手的重要手段。公元1323年(元至治三年,高丽忠肃王十一年),高丽大臣柳清臣、吴潜上书元中书省,请求在高丽建立行省,“比内地”。元朝对此建议颇为重视,马上制定了将征东行省改为“三韩省”的计划。当时,在元大都的高丽人士纷纷上书表示反对,而且元朝的一些官员在此问题上也颇有异议,认为“高丽去京师四千里,地瘠民贫,夷俗杂尚,非中原比。万一梗化,疲力治之,非幸事也,不如守祖宗旧制”(卷178)。结果,元朝取消了这一计划。公元1342年(元至正二年,高丽忠惠王后三年),高丽附元势力派李芸、曹益清、奇辙等与高丽忠惠王之间矛盾激化,故上书元中书省,以“王食淫不道,请立省以安百姓”(卷36)。结果也不了了之。这些“立省”事件虽然没有得逞,但由于元朝始终没有放弃“内属”高丽的企图,所以对高丽的国家独立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2.高丽的形态被废置公元1275年(元至元十二年,高丽忠烈王元年),元朝强制高丽更改与元朝名称相同的官职和官衙名称,“凡省院台部官名爵号,与朝廷相类者改之。”(卷8)于是,高丽废除了太师、太傅和太保的官称,中书、尚书和门下三省合并为佥议府,六部中的吏部和礼部合并为典理司,兵部改为军簿司,户部改为版图司,刑部改为典法司,工部则被废置。枢密院改为密直司,翰林院改为文翰署,宝文阁改为宝文署,国子监改为国学等,高丽的官职名称也相应改变。其结果,造成高丽官制涣散无统,政事难以处理,“自事元以来,事多仓卒,佥议密直每于都评议司会议,而商议之名又起,与国政者至六七十人,于是六部徒为虚设,百司涣散无统,而政事不复修举矣。”(卷76)另外,与高丽国王有关的用语也被迫做了更改,“改宣旨曰王旨,朕曰孤,赦曰宥,奏曰呈”(卷19)。国王的庙号从忠烈王开始,一律不得使用“祖”或“宗”,而改用“王”,并且在其前冠“忠”字,以示对元朝皇室的忠诚。3.高丽王朝后期的宗室婚姻元朝为了加强对高丽国王的控制,规定凡被元朝确定为继任高丽国王,必须先赴元朝见、受命,然后才能回到高丽正式登上王位。不仅如此,元朝还可以任意废黜高丽国王。在元朝的干涉下,高丽有三位国王(忠宣王、忠惠王、忠定王)被废黜过,有四位国王(忠烈王、忠宣王、忠肃王、忠惠王)有两次即位的特殊经历。另外,在高丽王朝后期的七位国王中,除未到适婚年龄而夭折的忠穆王和早废的忠定王之外,都与蒙古公主结为夫妻。这种王室婚姻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政治婚姻,也是“元朝政治控制和干涉高丽内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92)。在这样的婚姻关系中,元朝公主一旦下嫁则立即册为正宫,所生子嗣亦可越过长幼之序优先立为世子。由于下嫁高丽的蒙古公主背后都有元朝撑腰,所以在高丽宫廷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她们不仅可以建宫府、置官阙,而且参加朝会、宴享、巡幸、接见使臣,甚至擅自进行人事任免,强迫国王采纳自己的意见。4.达鲁花赤在高丽政权内部事务“达鲁花赤”系蒙古语,相当于地方官,有监督之意。公元1232年(蒙太宗四年,高丽高宗十九年),蒙古军队开始从高丽境内撤军,同时按其对征服地区的惯例,在高丽国都开京、西京(平壤)及西北面的重镇共14个城镇设置了“达鲁花赤七十二人监之”(卷208),对高丽进行监领统治。后来,蒙帅撒礼塔撤回辽东后,又任都旦为“都统高丽国事”,派其至高丽国都开京,为72个达鲁花赤的首领,干预高丽国政。蒙古在高丽设达鲁花赤,是古代中韩国家关系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高丽前期曾先后臣服于辽、宋、金,向这些国家的皇帝称臣纳贡,而这些国家的皇帝大都遵循“王者不治夷狄”的古训,没有干涉高丽内部事务。然而随着“达鲁花赤”的设立,蒙古对高丽从中央到地方的施政得以进行监督,蒙古开始干预其藩属国高丽的国内事务,实际上高丽已经失去了政治自主。二、经济掠夺1.或向高丽勒索财物高丽和元朝建立朝贡关系后,按时向元朝派遣贺正、贺节、陈奏、谢恩等使节,进献大批物品,然而元朝向高丽的回赐却很少。虽然元朝向高丽派出的诸如册封、告哀、赐祭等的礼仪性使节很少,但以干涉高丽内政或向高丽勒索财物为目的而派往高丽的使节次数却很多,“时两国使节往来无定限,或一岁而四五焉。蒙使之来,一行至数十百人,赠遗供亿不可胜记。”(1055)另外,高丽国王、世子、公主经常赴元省亲,每次也都进献大批物品。例如,公元1284年(元至元二十一年,高丽忠烈王十年),高丽忠烈王及王妃、世子赴元省亲,带去物品有:“银六百三十余斤、苎布二千四百四十余匹、楮币一千八百余锭”(卷20)。这些沉重的朝贡负担由高丽朝廷转嫁给百姓,家抽户敛,甚至向官吏摊派,“敛银布于百官有差,以充亲朝之盘”(卷27)。2.效率与高丽的盘剥元朝曾在高丽驻扎大量镇边军、屯田军,为此每年都向高丽索要巨额军费和军需物资。例如,公元1271年(元至元八年,高丽元宗十二年),蒙古派兵援助高丽朝廷讨伐三别抄起义,当时进入高丽境内的蒙古兵总数为6千,马1.8万匹,这些人马在高丽驻屯期间所需物资皆由高丽负责供应。元朝先后两次远征日本,更是加剧了对高丽的盘剥。元朝第一次远征日本时(公元1274年),要求高丽为元军渡海建造九百艘船,一切费用均由高丽筹措,此外高丽提供大批士兵、水夫、军粮等。元朝第二次远征日本时(公元1281年),高丽负担九百艘战船,提供梢工水手1.5万人、正军1万人、兵粮以汉石计11万石,“什物机械不可缕数”(卷29)。如此苛重的经济掠夺,使得高丽百姓陷入悲惨境地,如高丽忠烈王上书元朝的奏章中所言:“小邦近因扫除逆贼,唯大军之粮饷既连岁而户收,加以征讨倭邦,修造战舰,丁壮悉赴工役,老弱仅得耕种,早旱晚水,禾不登场,军国之用敛于贫民,民之凋敝莫甚此时。”(卷19忠烈王元年春正月条)3.派人至高丽要解捕鹰元朝经常向高丽索要一些珍奇物品。在中国民间自古就有一种传说,即东夷人长寿,因为那里有三神山,山上长着奇异药材,服用后即可长生不老,后来有人便附会三神山在朝鲜半岛,长生不老草就是人参。元朝统治者受这种传说的影响,经常派人前往高丽索要人参。鹰(俗称海东青)也是元朝贵族经常向高丽索要的珍奇物品之一,元朝多次向高丽索要海东青,为此高丽不得不特设鹰坊,委派专人负责捕鹰。此外,元朝还经常派人索要毛皮(熊羔皮、獭皮)、酥油、鸦鹘、香樟木、虎、金、珠、大米、牛肉等。元朝派来的诸如捉虎使、捕鹰使、采珠使,以征集贡品为名,横行乡里,鱼肉百姓,骚扰吏民尤甚。4.对高丽的目的国政策高丽的贡女制度始于公元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高丽元宗十五年)。当时,元朝为了给南宋降附军人选配妻室,派人到高丽强买妇女,下令选“无夫妇女一百四十名”。于是,高丽专设结婚督监经办此事,“自是至秋,穷搜闾井独女、逆贼之妻、僧人之女,仅盈其数,怨咨大兴。例给一女资妆绢十二匹,分与蛮子,蛮子即率北还。哭声震天,观者莫不凄唏”。(卷27)公元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高丽忠烈王二年),元朝又遣使“为归附军五百人聘妻”。高丽忠烈王派寡妇处女推考别监正郎(后改称为归附军行聘别监)金应文等五人到各道“採女”(卷28)。公元1275年(元至元十二年,高丽忠烈王元年),元朝遣使诏令高丽向元朝献美女,“尔国诸王氏娶同姓,此何理也?既与我为一家,自宜与之通婚。不然,岂为一家之义?且我太祖皇帝征十三国,其王争献美女、良马、珍宝,尔所闻也。”高丽随即派人“献处女于元,禁国中婚嫁”。(卷28)此后,元朝王室贵族不断向高丽索要处女、童女。高丽朝廷上下对此极为不满,但又不敢公开违抗,只好或隐匿其女,或极早嫁女,“时元诸王、宰相及使臣各请童女,国家又选私献于帝。士大夫家生女则辄秘之,虽亲戚不相见。”(1061)为保证贡女制度的有力推行,元朝和高丽曾几次颁布禁令。公元1287年(元至元二十四年,高丽忠烈王十三年),元世祖颁诏:“良家处女先告官然后嫁之。违者罪之。”(卷27)公元1307年(元大德十一年,高丽忠烈王三十三年),高丽忠烈王颁令:“女年十六岁以下十三岁以上毋得擅嫁,必经申闻而后许嫁。违者罪之。”(卷32)据统计,在近百年之久的贡女历史上,史书明确记载的贡女批次达六七十次,其中明确人数达1500人。(38)贡女制度给高丽百姓带来了无比的灾难,对元丽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影响可谓深远。(1)高丽境内百姓“一遇使者,国中骚然,虽鸡犬不得宁焉…既在其选,则父母宗族相聚哭泣,日夜声不绝。及送于国门,牵衣顿仆,拦道呼号,悲痛愤懑,有投井而死者,有自缢者,有忧愁绝倒者,有血泣丧明者,如此之类,不可殚记”(卷109),“虽无子女者亦被惊扰,怨泣之声,遍于闾巷。”(卷21忠烈王十三年九月条)三、保护高丽及其周边地区元朝之所以能够对高丽国政进行全面干涉,是基于对高丽的军事高压政策之上,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禁止高丽民间持有武器,从而瓦解高丽军民的反抗斗争。元朝在高丽颁布了一系列法令,禁止高丽私人拥有武器、马匹及特殊军用物资。公元1271年(元至元八年,高丽元宗十二年)3月,蒙古中书省移文,“禁国人贸易上国兵器及马”。10月,监督高丽国政的元副达鲁花赤焦天翼下令高丽:“兵器不可蓄于私家,收国人攻珍岛兵仗,悉输于盐州屯所”(卷27)。公元1275年(元至元十二年,高丽忠烈王元年),元达鲁花赤黑的下令:“禁人挟弓矢”(卷28)。次年11月,元朝在高丽的达鲁花赤下令:“军士外禁持弓箭兵器”(卷28)。公元1285年(元至元二十二年,高丽忠烈王十一年),元世祖下令高丽:“除法物、钟、磐、铜镜、古瓶、瓶鼎等铜器物外,其余应有铜钱、生铜器物,以圣旨到限百日,悉纳所在官”。(卷28)第二,将高丽军事要地划为元朝直辖地,并在那里驻扎大批军队,从而保持对高丽及其周边地区的强大军事压力。从地理位置来看,朝鲜半岛堪称东北亚的心脏。在其东北,曾有女真人建立的金王朝;在其西北,契丹人也曾建立过强大的国家。到13世纪中叶,这两个国家虽说已经衰落,但其遗民如果与高丽联手对抗元朝,则不啻为元朝的心腹大患。为了防止这种局面的形成,元朝于公元1258年(蒙古宪宗八年,高丽高宗四十五年)将图们江南岸的朝鲜半岛东北部地区划为其直辖地,并以和州为中心设双城总管府。公元1269年(蒙元至元六年,高丽元宗十年),高丽武臣林衍擅废元宗,并立元宗之弟王淐为王,引起高丽统领崔坦、李延苓等人强烈不满,随后此二人以西京在内50余城镇附元。翌年,元朝改西京为东宁府,属元朝辽阳行省管辖。(卷30)公元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高丽忠烈王二年),元朝又将东宁府升为东宁路,其治所为西京。直至公元1290年(元至元二十七年,高丽忠烈王十六年),经高丽多次遣使赴元要求归还这块领土,元世祖才下诏“罢东宁府,复归我西北诸城”(卷30)。高丽西南海上的耽罗岛,北连日本,南通南宋,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公元1273年(元至元十年,高丽元宗十四年),元朝在与高丽联手镇压三别抄起义之后,在耽罗岛设耽罗招讨司,后改为军民都达鲁花赤总管府和军民安抚司,由元朝实行直接管辖。公元1294年(元至元三十一年,高丽忠烈王二十年),元世祖病逝,高丽忠烈王利用元婿之身份,趁机向元奏请归还耽罗,新即位的元成宗表示同意,“此小事,可使还属高丽”(卷208),于是耽罗才得以复归高丽。此外,元朝还在高丽的西京平壤、合浦、耽罗驻有镇戍军、镇边军,并以屯田名义先后在高丽的风州、处州、白州、盐州、海州等地驻屯田军。这样,元朝在高丽的西北、东北、西南三面军事要冲都建立了直接统治的殖民地,这不仅有利于对高丽保持强大军事压力,而且有助于分割东北亚地区的异己势力,各个击破。四、元初期学术与政局的影响元朝和高丽之间交往之频繁,在古代中韩关系史上极为罕见,除不平等的官方往来外,双方还有广泛而密切的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高丽中后期战乱不断,很多高丽百姓入居元朝,先后至少有二三十万人口迁入中国,主要分布在以辽东-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由于许多高丽人移居中国辽东地区,元朝还任命“沈阳王”对其进行专门管理。另外,在元末战乱频仍之际,不少元朝人也移居高丽。元亡以后,明太祖曾于公元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高丽辛禑十二年)遣使赴高丽,要求“刷己亥(公元1359年)避寇东来沈阳军民四万余户”(卷136)。由此可见,当时移居高丽的元朝人其数甚巨。在移居高丽的元朝人中,有不少人在高丽抗倭斗争中表现英勇,青史留名(卷114;卷126;卷112;卷112)。两国之间的文人互访也相当频繁,不少中国学者前往高丽,为高丽王室所重用,而来到中国的高丽学者更多。高丽忠宣王逊位后,长期居住在元大都,“构万卷堂,招致大儒阎复、姚燧、赵孟頫、虞集等,与之交游,以参究自娱”(卷34)。忠宣王和他的万卷堂广集古今中外书籍,招鸿学巨儒共研,朱子学能扎根于高丽,其功劳不可低估。随从忠宣王入元的官员和学者中,先后有安珦、白颐正、李齐贤等,他们在向高丽介绍和引进程朱理学方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而理学的传入与发展,对高丽后期的学术与政局均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李齐贤与元朝文人的接触最为广泛,在元时间最长,游历地区最广。他在中国一共生活了26年,期间先后游历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江苏、浙江等地,足迹遍及名山大川,所到之处广泛结交中国学者,与他们谈学论道,彼此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被传为高丽与元朝友好交往的佳话。伴随频繁的人员往来,元丽之间的经济交流十分密切。朝贡贸易是两国进行官方贸易的主要渠道。高丽向元朝朝贡的物品主要有:金银铜铁制器、丝布织品(绫绢、纻布)、药材(人参)、毛皮、海产品、动物、黄漆、樟木、香茶、水果、纸张、书籍等。元朝回赐高丽的物品则有:高级服饰、金银器皿、丝织品、名贵瓷器、钱币、武器、动物、香药、马具、书籍等。两国政府也经常专门遣使进行贸易。例如,元朝曾数次派人持官绢到高丽购买耕牛和粮食。(卷27、28)同样,高丽也多次遣使赴元购物。(卷28、34、36)两国的民间贸易也很活跃。元代海商前往高丽的主要港口是浙东的庆元港(即明州)。即使是在元末张士诚、方国珍割据江浙沿海时期,这一带海商赴高丽的海上贸易也从未中断过。元朝海商输往高丽的货物主要有:丝织品、金银玉器、书籍、文具等。由高丽通过海商输往元朝的主要以人参、高丽青瓷、高丽铜器等土特产品为主。为了满足双方频繁交流的需要,高丽忠烈王即位后不久即设“通文馆”,在禁内学官之中选拔未满40岁的学者,学习古汉语和汉语应用文章,培养翻译人才,后来又设“司译院”专门负责翻译事宜。对此,《高丽史》记载道:“通文馆,忠烈王二年始置之。令禁内学等参外年末四十者学习汉语。时舌人多其微贱,传语之间多不以为责,怀奸济私,参文学事金丘建议置之。后置司译院以掌译语。”(卷76)这两个机构为高丽培养了大批翻译人才,推动了两国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提高。另外,高丽还创有两本学习汉语的教科书,即《老乞大》和《朴通事》,前者写的是高丽商人到元大都经商的沿途用语,后者则介绍了元大都的风俗、礼仪、生产、买卖、游艺、词讼、宗教等情况,这两本书是研究元末明初汉语口语史料极为珍贵的史料。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元朝统治阶级的主体是迥异于汉族的游牧民族———蒙古族,所以在两国的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在高丽王室与蒙古贵族频繁接触的过程中,蒙古的文化和礼俗也影响到高丽,这主要表现在取蒙古名字、留蒙古的发式、穿蒙古式样的服装、行蒙古礼俗等。高丽自忠王至恭愍王,都取蒙古名字,如忠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