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3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含解析)_第1页
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3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含解析)_第2页
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3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含解析)_第3页
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3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含解析)_第4页
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3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m/s,比水中传播慢

B.正常人耳能听到振动频率范围约为20赫兹到20000赫兹

C.蜜蜂每分钟扇动翅膀18000次,频率为30赫兹

D.声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但保持原有的频率不变

2.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展现出中华文明强大的精神力量,下列唐诗中与声音

有关的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笛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我们能分辨“钟”和“磬”,是因为响度不同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传入耳,这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3.快速路两侧安装有玻璃墙,用来减弱噪声污染。下列减弱噪声的途径与此相同的是

()

A.关闭门窗减弱噪音B.学校附近禁止鸣笛

C.机器上安装消音器D.戴上防噪声的耳罩

4.在物理课上举行的“自制乐器,唱响未来”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利用几根粗细

不同的橡皮筋等器材自制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古筝",并利用它进行了演奏。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古筝”发出的声音是由橡皮筋的振动产生的

B.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细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音调低

C.“古筝”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周围同学的耳中

D.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相同

二、多选题

5.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甲图: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乙图:刻度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C.丙图: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D.丁图: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小,推知真空不能传声

6.1827年,人类第一次测定了水中的声速。实验人员分别在相距为上(1远大于船的长

度)的甲、乙两条船上。甲船上的实验员在水面下方放一只钟,并在船上准备了一些火

药,他在敲钟的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乙船上的实验员在水面下方放一个接收声音的装

置,当他看见甲船上的火药闪光后,经过时间,后装置接收到钟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不考虑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上等于水中的实际声速

t

B.若不考虑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则人小于水中的实际声速

t

C.若考虑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自小于水中的实际声速

t

D.若考虑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大于水中的实际声速

t

三、填空题

7.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选填“响

度”“音调”或喑色”)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选填“响度”喑调”或“音

色”)特性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该特性还与声源振动的有关。一个

声源2min内振动了960次,该声源发出的声音属于(选填“超声波”或“次声

波”)。

8.我国已经建成多条“音乐公路”,路面上刻有一条条凹槽,整条路面看成是一张留声机的

碟片,而汽车的轮胎就像是唱针,“音乐公路”的音乐声是由轮胎产生的,凹槽之间留

不同的间距,是为了使“音乐公路”的音乐声(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9.蝴蝶飞行时,翅膀5s振动20次,人类(填“能”或“不能”)听到蝴蝶翅膀振动发

出的声音。

10.某种昆虫的翅膀在5s时间内共振动20次,则它翅膀振动的频率是Hz,我们人耳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昆虫翅膀振动的声音;一般女生唱歌的(填声音的三要

素)比普通男生高。

11.对着山崖喊话,声音会被山崖___回来。如果山崖离人较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一

以上,人耳就能区分开原声与回声。

12.在50m短跑测试现场,考生听到发令声立刻起跑,说明声音能传递(选填

“信息”或“能量”);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是利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使

清洗液发生剧烈振动达到去污的效果。

13.用超声测距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6s收到回波,若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

为1500m/s,则此处海水深m,超声测距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14.在50m短跑测试现场,考生听到发令声立刻起跑,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能

量),考生听到发令声是靠传过来的,发令声是由物体产生的。

四、实验题

15.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乒乓球(系细线)、皮筋、鼓、纸张、

小锤.请你任选器材,设计一个有关声现象的实验.

提出问题:_________

猜想或假设:

器材:_______

设计实验:

16.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一个乒乓球(系着细线)、橡皮筋、

鼓、一张纸、小锤.你任选器材(一种或两种以上器材),设计三个有关声现象的探究实

验,按下表要求填写.

器材实验目的操作过程发生现象

示例:鼓、小锤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用小锤敲击鼓鼓发声且鼓面在振动

17.小华和小兰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

(1)如图甲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着的乒乓球反复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塑料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在这个实验中应用了物理学中的

法。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乒乓球弹起,说明空

气可以传声;若将乙装置搬上月球实验,则乒乓球(选填“能”或“不能”)被弹

起;

⑶如图丙所示,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音乐芯片的铃声逐渐,

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

论:真空(选填“能”或“不能”)传声。用到的物理探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科学推理法”)

18.口琴是用嘴吹或吸气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是一种自由簧气鸣乐器。它

有上下两排小方格孔,装有多组自由振动的簧片,气流强迫通过时,灵活的金属舌簧振动

发声,来回移动,吹吸不同的孔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如图甲所示为将口琴拆开后

其内部的琴芯结构,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A区的较薄、

较短、振动快,而C区的较长、较厚、振动慢。

(1)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发生变化的是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

色”)。

(2)口琴的高音区为图甲中的_____区,口琴的低音区为图甲中的_____区。(均填字母)

(3)演奏时,人能听出是口琴演奏的是依靠声音的辨别的。

(4)如图乙所示,小漫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这哨声

是由管内的振动而产生的,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音调最高的是图丙中的

(填字母)。

五、简答题

19.一只蜜蜂从耳边飞过,我们能听到它的声音,请问为什么一只蝴蝶从耳边飞过,我们

却听不到它的声音?

六、计算题

20.在一次实弹演练中某舰发射火箭弹,发射后经过1.7秒火箭弹击中目标,再经过了

4.7s才听到爆炸声(声速v=340m/s,不计光的传播时间):

(1)该舰距爆炸目标有多远?

(2)火箭弹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21.火车正在以%=144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运行,这时司机发现正前方出现隧道,火车

鸣笛后就立即开始减速,经过4s听到由隧道口反射回来的回声,此时观察到速度仪表盘上

的速度显示为修,有匕紧接着司机再次鸣笛,并保持为匀速直线运动下去,3.5s

后司机再次听到回声(v声=340m/s),求:

(1)%为多少m/s?

(2)车第一次鸣笛时距离隧道口的距离为多少m?

(3)火车第二次听到回声后,再经过多少秒后火车开始进入隧道?

«2025年1月10日初中物理作业》参考答案

题号123456

答案CAABADAD

1.C

【详解】A.一般来说,声音在液体中传播比气体中快,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

340m/s,比水中传播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同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不同,正吊人耳能听到振动频率氾围约为20赫兹到20000赫

兹,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蜜蜂每分钟扇动翅膀18000次,频率为

/.=^8000=30()HZ

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声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但保持原有的频率不变,声音的频率由声源的振动

频率决定,与速度无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A.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人们与玉笛之间是通过空气连接的,所

以人们听到的笛声是通过空气到我们的耳朵,故A正确;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我们能分辨“钟”和“磬”,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错

误;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传入耳,这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故D错误。

故选Ao

3.A

【详解】在快速路两侧安装玻璃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A.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

B.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喊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安装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喊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配戴上防噪声的耳罩是在人耳处喊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4.B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古筝”发出的声音是由橡皮筋振动产生,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粗的橡皮筋比短的橡皮筋更难振动,所以振动频率低,

因此发声时的音调要低,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古筝”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同种介质不同声音传播速度相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D

【详解】A.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这表明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

动,故A正确;

B.刻度尺振动得越快,振动的频率越高,则音调越高,故B错误;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C错误;

D.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小,可以推理假如玻璃罩内是真空,将不能听

到声音,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D正确。

故选AD。

6.AD

【详解】AB.若不考虑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则上等于水中的实际声

t

速,故A正确,B错误;

CD.若考虑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则测得的时间偏小,根据速度公式可知,测得的水中

的声速偏大,则,大于水中的实际声速,故D正确,C错误。

t

故选AD。

7.音色响度振幅次声波

【详解】口][2][3]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同时还可以根

据声音的响度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4]物体在1s内振动1次,称为1Hz,如果2分钟振动960次,说明120s振960次,那么

在1s内振动了8次,称为8Hz,属于次声波,超出人耳的听觉范围,是听不到的。

8.振动音调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乐公路”的音乐声是由轮胎的振动产生的。

⑵凹槽之间留不同的间距,当车速一定时,相同时间内车辆经过的凹槽数量不相同,轮胎

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9.不能

【详解】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

,20,

f=—=4AHTz

5s

人耳听觉频率为20〜20000Hz,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人耳听觉频率的下限,所以,人类

不能听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10.4不能音调

【详解】[1]翅膀振动的频率

/=—Hz=4Hz

5

[2]人耳的听声范围为20至20000Hz,所以人耳不能听到该昆虫翅膀振动的声音。

[3]女生唱歌时,声带振动的频率高于男生,所以声音的音调高于男生。

11.反射0.1s

【详解】臼当对着山崖喊话时,声音会沿着直线传播出去,当遇到山崖这样的障碍

物时,声音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2]一般来说,当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时,人耳就能区分开原声与回

声。

12.信息超声波

【详解】口]考生听到发令声立刻起跑,这是因为声音传递了起跑的信息给考生,使考生知

道何时开始跑步。所以,这里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⑵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振动能力。

当超声波作用于清洗液时,会使清洗液发生剧烈的振动,这种振动能够将眼镜上的污垢和

油脂分离下来,从而达到清洗的效果。

13.4500信息

【详解】[1]海水的深度

6s

s=vt=l500m/sx—=4500m

2

[2]声能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测距,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14.信息空气振动

【详解】[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考生听到发令声立刻起跑,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⑵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考生听到发令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因此发令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5.音调与什么有关与振动的快慢有关钢尺,木梳见解析

【详解】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

慢,音调就会越低,用钢尺拨动木梳齿,改变拨动的速度,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据此探

究音调与什么有关.

[1]提出问题:音调与什么有关?

[2]猜想或假设: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3]器材:钢尺,木梳;

[4]设计实验:主要步骤:使用相同的力用钢尺拨动木梳齿,第一次用力慢慢拨动梳齿,第

二次用相同的力快速拨动梳齿,比较声音的高低.

16.利用声音的产生原因,影响声音的响度、音调因素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如下:

翻躲目的操作过程发生艘

都鼓、,随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用小管敲击鼓鼓发声

的庐音是怎样用小锤敲

音叉、小锤音叉发声

产生的击音叉

将婚K解居洒

鼓、小锤、纸度与声图就在微面上,用不蛔幅度不同

幅度有关同的力敲击戢面

将氮片以不

木捺纸木板发出声音

的音调不同

任B有关3^5

【详解】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

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

快,音调就越高.

利用声音的产生原因,影响声音的响度、音调因素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如下:

翻躲目的操作过程发生醵

觎鼓、住探渊音是怎样产生的用小馋敲击薮鼓发声

用小锤敲

则庐音是怎样音叉发声

音叉、

4®产生的击音叉

将婚K图"洒

鼓、小锤、纸度与声谢ab在微面上,用不蛔幅度不同

幅度有关同的力葭击戢面

将纸片

木捻纸木被发出声音

的音调不同

蒯醉有关

17.(1)振动放大音叉的振动,便于观察转换

⑵不能

⑶减弱不能科学推理法

【详解】(1)如图甲,实验中采用转换法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为乒乓球的运动方

便观察,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着的乒乓球反复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根

据转换法可知,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是

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如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

可以传递能量,空气可以传声;若将乙装置搬上月球实验,则乒乓球不能被弹起,因为月

球是真空状态,真空不能传声。

(3)口][2][3]如图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传播声音的介质越来越少,罩内

音乐芯片的铃声会越来越小,进一步推理可知,若内部抽成真空,则将听不到传声,即真

空不能传声,用到的探究方法是科学推理法。

18.(1)响度

(2)AC

⑶音色

(4)空气柱A

【详解】(1)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金属簧片的振幅不同,发出的响度不同。

(2)由题意可知,A区的较薄、较短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属于高音区。C区

的较长、较厚振动慢,频率低,音调低,属于低音区。

(3)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演奏时人能听出是口琴演奏的是依靠声音的音

色来辨别的。

(4)[1]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哨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哨

内空气柱小,空气柱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故音调最高的为图丙中的A。

19.见解析

【详解】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波声,高于

20000Hz叫超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在

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蝴蝶飞行时,扇动翅膀的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

围内,所以人能听到蜜蜂飞行发出的声音,而听不到蝴蝶飞行发出的声音。

20.(l)1598m

(2)940m/s

【详解】(1)该舰距爆炸目标的距离为

s=vt=340m/sx4.7s=1598m

(2)火箭弹的飞行速度为

s1598m__..

v—=---------=940m/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