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自然文学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实用类文本自然文学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实用类文本自然文学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实用类文本自然文学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4页
实用类文本自然文学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何谓自然文学?在我看来,把自然作为书写对象的文学作品皆可称之为自然文学。自然文学不是不关注人,而是与人相比,对自然的关注更多一些。文学是人学,但自然文学是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关系学。在自然文学中,人不一定是主角,但自然一定是主角。这个主角表现在自然的坚韧与野性,自然的爱与美,自然的神秘与传奇。自然文学首先有慰藉的功能。当一个人失意甚至落魄的时候,自然文学能使他的心灵得到慰藉。寒山三次科举不第,家人、朋友对他冷眼相待,他被迫出走,栖身天台山的寒岩里,才创作了那么多书写自然的诗。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缪尔,跟父亲关系闹僵,双目一度失明,陷入人生低谷。双目重见光明后,他决心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上最美的东西一—自然。于是,他到美国西部的森林和荒野中寻找慰藉。自然文学还有科普的功能。《徐霞客游记》是自然文学经典之作。徐霞客在没有任何官方资助的背景下,用了四十余年的时间,上千次游历,踏访过无数山峦河流,“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写出了260万字的旅行日记。他的日记涉及地质、地貌、山脉、水系、火山、温泉、植物、动物、气候、宗教、风俗等博物学知识,还勘误并纠正了前人许多错误的结论和认识。《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著作、一部科学著作,更是一部自然科普著作。自然文学还有完善人格的功能。苏东坡一生遭受了种种磨难。才华成就了他,也几乎毁了他。然而,他终究活得通透,洒脱,其乐陶陶。“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是苏东坡自然文学作品中的主角。苏东坡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也许,对外物的欲望会占据人的内心。因为,欲望是无边的,人会在无边的欲望中迷失自己。虽然自然文学有如此这般的功能,但自然文学并非时髦的文学。自然文学与众声喧哗及穷奢极欲背道而驰,它拒绝一切与美无关的事物。自然文学的美,不仅仅是指作品的辞藻和句式,也不仅仅是指描述的对象,它更意味着一切都应该是美的无论是我们置身的大地,享用的食物和空气,还是人的思想和灵魂。(摘编自李青松《自然文学垫高人的精神世界》)材料二:自然写作应该呈现三个方面:首先是要呈现对这个事物研究观察的过程、研究的结果,要梳理并吸收当前知识界对这个事物的已有研究成果。其次,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主人公,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是谁在观察,是谁在思考?中国有一句话,叫天人感应,我认为这一点在真正的自然观察中是可以建立起来的,我们姑且称为“感于自然”。这是一种了然于胸的微妙的感觉。最后,我们不必考虑具体的文体定义,如它是科普还是报告文学。我觉得好的文章是不断突破旧有成规的。如果今天的科普写作一定要坚持一种状态,那是狭隘的,文体是在不断变化的,非虚构的写作也在不断写出新的样式。我认为科普写作不要急于命名,急于定标准,有时候最有魅力的地方刚好是溢出标准的地方,这种文体得到新的生长空间,探索了新的写作路径。苏东坡说的文无定法,是就创作本质而言的。自然写作中,知识性的内容一定要有,但这不是唯一要追求的,我们过去的科普写作过于追求知识而忽略了其他。我自己也经常带着相机在高原上拍花看花,从镜头中看见的哪怕是一朵小小的野花,它的色彩、样式可能让你有两种情愫产生。一是那种纯粹的对于生命奇迹的礼赞,那种纯粹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另一个是你抽身于世的感悟。等下一年再去看会不一样。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知识的部分可以自己学,在习得后一定要有深化。这深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生命的感受,你面对的是生命体,不是一部冰冷的手机,它是自然演化的奇迹,这个生命体中包含了一些我们可以语言化的内涵,比如你与它发生的某种共振的感应。另外,这种纯粹的美来源于我们观测的对象本身。我想强调的是,在中国的美学中,精神层面的东西通过我们语言的工具来承载,但现在我们对语言的处理不够尊重,对它的美学内涵挖掘得不够。西方博物学家洛克在云南丽江住过很多年,他还写过一本关于丽江历史文化的书;徐霞客也到过丽江,也写过关于周围地理的书。与洛克所写的丽江相比,徐霞客的文字显得细节太少。洛克了解这个地方的地质演化历史,所以他知道某一种岩石意味着什么。但是,为什么徐霞客的书写我们今天还愿意读,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文字。在描述景物时,他的文字非常优美,这是中国一直以来的抒情写景的传统,很多时候知识会过时,但好的文字永远不会过时。我们现在的博物方面的书,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经典意义的,比如梭罗、利奥波德和缪尔的,还有一类是工具性的。我们工具性的博物读物做得比较差,实用且高质量的地方性植物观赏手册、国家公园手册很少,有些过于专业,不是普通爱好者可以用的。我相信高质量的读物慢慢会出现。(摘编自阿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与书写》)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自然文学更多的是关注自然,自然取代人而成为作品的主角,可见“文学即人学”的观点并不适于自然文学。苏东坡虽历经磨难却能过得洒脱,得益于他从竹子那里得到的启迪。因为心中有竹,他在物欲社会中才没有迷失。人只要用心地观察自然,就能建立起天人感应。这种属于主人公的微妙感觉,是应该在自然写作时呈现出来的。尽管洛克写丽江比徐霞客多了一些具体的内容,但徐霞客的文字体现中国抒情写景的传统,是至今仍被喜欢的重要原因。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从寒山及缪尔的创作经历可以看出,自然文学可以让一个人受伤的心灵得到抚慰。随着人们对自然与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自然文学未来将会成为一种时尚的文学样式。科普写作不应急于定出标准,就创作的本质而言,这与苏东坡“文无定法”意思相符。—些博物读物过于专业,不适合普通爱好者,这体现出我们工具性博物读物做得较差。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属于自然文学功能的一项是(3分)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让广大读者感受到了人性的纯洁与善良。一些优秀的动物小说帮助儿童认识动物并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梭罗写《瓦尔登湖》可以帮助人们从丑恶的现实生活中解脱出来。杜甫在《望岳》诗中表现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5•在自然写作中,为什么要有对知识的深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D(A“文学即人学的观点并不适于自然文学”曲解文意;“自然取代人而成为作品的主角”不准确,原文说的是“在自然文学中,人不一定是主角”。B以偏概全并强加因果。C“人只要用心地观察自然,就能建立起天人感应”,过于绝对,材料二说的是天人感应“在真正的自然观察中是可以建立起来”。)B(“自然文学将会成为一种时尚的文学样式”与文意不符。原文说“自然文学并非时髦的文学。自然文学与众声喧哗及穷奢极欲背道而驰”。)A(A《百合花》非自然文学。B项符合自然文学的科普功能。C项符合自然文学的慰藉功能。D项符合自然文学完善人格的功能。)4•①层次清晰。先阐释了自然文学的概念,然后用并列式结构论述了自然文学的功能,最后辩证写出自然文学与美的关系。(如果学生从材料一整体论证结构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酌情给分)②论证方法得当:举例论证,论据充实;引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