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_第1页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_第2页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_第3页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烟台烟是叶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上部烟主要包括上、下、左叶和总叶,占总叶数的1.3%,占总叶产量的30%45%,对整个检察官烟的质量和产量有显著影响。近几十年来,烟草科技工作者从农业措施、烘烤技术等方面就提高上部叶可用性方面做了许多研究。贾琪光指出,成熟度是烟叶多项品质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与其香味和可用性密切相关,是国际评价烤烟中普遍使用的重要品质要素。近20年来,我国一直强调成熟度的重要性,可至今对成熟度的认识与国外仍有差距。朱尊权院士认为,20世纪90年代为了抓成熟度而采取的“成熟1片采收1片”的做法,只适用于中下部烟叶,不适用于上部烟叶。上部烟叶由于烟碱含量偏高,糖碱比值低,因此影响了烟叶的利用价值。一般认为,烟碱含量应小于3.5%、糖碱比值(总糖/总烟碱)应为8.0左右[6~7]。但目前我国不少烟区烤烟的上部烟叶显著偏厚,烟碱含量偏高。因此针对上部烟叶的利用率低等问题,开展了本项研究,旨在为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1.1优质烟栽培技术云烟87,为当地主栽品种。供试烟叶为同一烟草品种的16~22位叶,烟田土壤质地疏松,地势相对平坦,按照优质烟栽培技术规范进行栽培。试验地点:恩施州咸丰县,海拔800m,属中亚热带季风型山地润湿性气候,有明显山地小气候特征。1.2叶至正性分配T1(CK):常规采收,即成熟1片收1片;T2:上部6片叶在顶1片叶达到成熟标准时,一次性摘叶采烤,按下3片和上3片叶放入两个烤房烘烤;T3:上部6片叶在顶1片叶达到成熟标准时,带茎采收进行烘烤。1.3营地栽培管理措施按当地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方案执行。烟叶采收后按3段式烘烤工艺烘烤,烤后取1kg等级为B2F的把烟进行检测分析。1.4总碱、总糖、总氮的测定烟碱的测定:蒸馏准确称取烘干样品1.00g,放入250mL凯氏烧瓶中,加入20gNaCI、2gNaOH和30mL水,立即安装到蒸馏装置上进行蒸馏。用内含10mL,1mol·L-1硫酸溶液的250mL的容量瓶作接收器,收集220~230mL馏出液;移取10mL馏出液于50mL容量瓶中,用0.025mol·L-1的硫酸溶液定容至刻度。以0.025mol·L-1的硫酸溶液作为参比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在259、236、282nm波长处的吸光度。烟碱(%)=[1.059(A259-0.5(A236+A282))100VF)/(34.3×1000m)],式中,1.059:校正系数,F:稀释倍数,A259,A236,A282,在波长259,236,282的吸光度;34.3:烟碱的比吸光度值;m:样品的重量(g)。总氮的测定采用YC/T161-2002。总糖的测定:准确称取烟草粉末0.25g,放在锥形瓶中,加入10mL6mol/L盐酸,15mL水,在沸水浴中加热30min,取出1~2滴置于白瓷板上,加1滴碘-碘化钾溶液检查水解是否完全。如已水解完全,则不呈蓝色。冷却后加1滴酚酞指示剂,以1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溶液呈微红色,过滤并定容到100mL。再精确吸取上述溶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到刻度,混匀备用。取1.0mL待测样品,加入1.0mL蒸馏水和1.5mL3,5-二硝基水杨酸然后在520nm进行检测。还原糖的测定:准确称取烟草粉末0.25g,放在100mL烧杯中,先以少量水调成糊状,然后加工50~60mL蒸馏水,于50℃恒温水浴中保温20min,过滤,将滤液收集在100mL容量瓶中,再定容至100mL。取1.0mL待测样品,加入1.0mL蒸馏水和1.5mL3,5-二硝基水杨酸然后在520nm进行检测2结果与分析2.1逐叶采收对叶片生长的影响烟叶的采收时间对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李广才研究指出传统的上部叶采烤方法基本上与中部叶相同,即成熟1片,采收1片,易造成上部烟叶因营养过剩而导致叶片偏厚,组织紧密,可用性降低。由表1可知:T1处理由于逐叶采收,因此顶1~3片叶的采收时间推迟了9d,顶4~6片叶推迟了16d;处理T2、T3由于在顶1片叶达到成熟标准时在采收,因此烟叶成熟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2.2实际用途和实际实际大量的采集用工量和用工成本是检验烟叶生产的一个重要指标,由表2可知,装烟量和用工量T1和T2基本相当,分别为8.5和8.7个;T3总用工量为14.1个是T1和T2总用工量近1.6倍;在装烟量上,由于T3处理采用带茎采收,所以装烟量少,仅为2383.7kg,约是T1和T2处理的60%左右,而实际用工量为5.92个/1000kg烟叶,是处理T1、T2的2.8倍左右。通过对总用工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值为3028,P(0.0001)<0.01,可知T1和T2用工量差异不显著,T3用工量与T1和T2差异极显著,表明T3处理极大增加了用工量。2.3干烟能耗总成本方差分析不同处理烘烤能耗统计结果(表4)表明:在烘烤能耗上,处理T1和T2能耗总成本分别为1.14和1.18元/kg,差值仅为0.04元/kg;处理T3总成本为1.63元/kg,其值明显高于T1和T2,干烟能耗总成本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值为22.21,P(0.0017)<0.01,3个试验处理存在差异,且差异显著;其中T3能耗总成本与T1和T2差异极显著,而T1和T2之间差异不显著。2.4产量和产出表现烟叶烘烤经济性状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由表可知:不同处理烟叶单叶重大小顺序为T1>T3>T2,最大值为13.15g,最小值为12.37g,差值为0.78g;各处理产量和产值表现趋势与单叶重一致,其顺序均为T1>T3>T2;上等烟比率,中等烟比率和均价均表现为T3>T2>T1,其中上等烟,中等烟和均价最大值分别为22.53%,54.62%和21.86元/kg。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值为2.51,P(0.1613)>0.05,表明3个试验处理间亩产值差异不显著;上等烟比率T3,T2和T1处理相比,差异显著;烟叶均价表现为T3,T2和T1处理差异显著,而处理T3和T2间差异不显著。2.5总糖和总碱含量由表6可知,不同处理间烟叶烟碱含量大小顺序为T1>T3>T2,烟碱最高含量为3.56%,最低含量为2.96%;总氮则与烟碱含量有所差异,具体表现为T2处理最高,为2.64%;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表现为:T2>T3>T1,其最大值分别为27.92%和23.70%。氮碱比与糖碱比比值与糖含量一致,同样表现为T2最大,T1处理值最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总氮,总糖和糖碱比3个处理差异显著,烟碱,还原糖TI与T2和T3差异显著,而T2和T3之间差异不显著;氮碱比T2与TI和T3差异显著,而T1和T3之间差异不显著。3快速采收与高度采收上部烟叶是烟叶产量和产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烟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上部烟叶由于烟碱含量高,由此引起总氮含量偏高、糖碱比值偏低,严重影响到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协调性,从而导致上部烟叶工业利用。朱尊权院士(2010)指出,上部烟叶在重点品牌中的使用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不同处理之间,T2和T3烟叶成熟度得到明显提高。本试验表明,上部6片烟采取不同采收方式,有助于烟叶成熟度的提高。朱尊权研究指出(1988),在烟叶等级划分的诸因素中,实质上是以成熟度为核心。可见,集中采收比逐叶分次采收更助于提高烟叶的成熟度,同时也有助于烟叶等级的提高。朱尊权指出(1999)指出,集中采收,顶部1~5片叶物理特性接近于第6片叶,更符合烟叶可用性对组织结构疏松的要求。刘勇等(2010)等报道,集中采收上部烟叶片与逐片采收,叶片发育更好。用工量和烟叶烘烤能耗是烟叶生产的重要成本之一,汤明等指出:随着能源价格的逐步上涨,烟叶烘烤用煤成本随之上升,成为烟叶种植者的沉重负担,可见,在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同时,降低能耗。在本试验中,不同处理间,T3用工量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处理,这是因为T3采用带茎采收,烘烤,因此用工量和装烟量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处理,而T3实际装烟量则是其两个处理的50%左右;T3在烘烤能耗上也高于其他两个处理,可知T3处理在用工量和降低烘烤能耗方面不具优势。不同处理间,烟叶经济性状上等烟比率,中等烟比率和均价均表现为T3>T2>T1,但方差分析显示:T3与T2差异不显著,T2,T3与T1之间存在差异,且差异显著;可见在不同处理中,T2处理对于提高烟叶的经济性状更为突出。何承刚在研究了烤烟新K326不同采收方式和采收时期对上部叶等级、产量、产值和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发现上部叶片采用5~8片一次性采收方式,烟叶等级、产值、烟叶内在化学品质和外观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不同的采收技术表明,T2处理(顶叶第一片成熟)和其他两个处理相比,能够降低烟叶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