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中国书法_第1页
【语言文化】中国书法_第2页
【语言文化】中国书法_第3页
【语言文化】中国书法_第4页
【语言文化】中国书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书法概

述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同时,唐代一群书法家蜂拥而起,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名家。在书法造诣上各有千秋、风格多样。经历宋、元、明、清,中国书法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甲骨文发现于一八九九年(清光绪二十五年)。

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

经过巫史加工过的古汉

字。严格地讲,只有到

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

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

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

本要素:用笔,结字,

章法。金文

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时期的著名青铜器,内壁有铭文,长达291字,为

西周青铜器中所少有。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

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

德政。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

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是西周

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大盂鼎石鼓文

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

字,世称“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分别刻有四言诗一首,径约三尺余。内容记述秦国君游猎,故又称“猎碣”。因被弃于陈仓云野,也称“陈仓十碣”。所刻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石原在天兴(今陕西宝鸡)三畤原,唐初被发现。石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

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

障碍。秦始皇兼并天

下,臣相李斯主持统

一全国文字,使之整

齐化一,这种文字就

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泰山刻石》秦小篆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

“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

顶峰。

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

“……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由于作为

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

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张迁碑曹全碑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俱臻完善的一代。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它们的定型,美化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

这一书法史上了不起的时代,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巍然绰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的新的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朝历代,乃至东邻日本,学书者莫不宗法“钟王”。盛称“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甚至尊王羲之为

“书圣”。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

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初唐书家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陆柬之等,此后有创造性的还有李邕、张旭、颜真卿、柳公权、释怀素、钟绍京、孙过庭。欧阳询(557—641)颜真卿<颜家庙碑>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

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由於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

公,因此後人也称他「柳河

东」。他是颜真卿的後继者,後世以「颜柳」并称他们,

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柳公权<金刚经>柳公权<神策军碑>《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并序》,崔铉撰文,为柳公权68岁时所书楷书。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原碑久佚。柳公权楷书的代表作之一。其笔法与结构极精炼而凝重,保留了左紧右舒的传统结构。运笔方圆兼施,运用自如。笔画敦厚,沉着稳健,气势磅礴。读此碑可以使人加深对“颜筋柳骨”这句话的艺术特征的理解。《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刻。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