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的干扰及消除方法_第1页
原子吸收的干扰及消除方法_第2页
原子吸收的干扰及消除方法_第3页
原子吸收的干扰及消除方法_第4页
原子吸收的干扰及消除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子吸收的干扰及消除方法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郑永章火焰原子吸收的原子化过程干扰分类物理干扰:基于溶液黏度、比重变化引起的干扰。化学干扰:基于与共存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干扰。光谱干扰:吸收线重叠产生的干扰。电离干扰:基态原子电离造成的干扰。传输干扰:基于溶液提升速率、雾化效率、雾滴粒度分布造成的干扰。凝聚相干扰:基于雾滴干燥、盐类熔融汽化产生的干扰。气相干扰:基于化合物解离、基态原子激发、电离造成的干扰。物理干扰

物理干扰主要是指因溶液的比重、粘度等物理性质的差异产生的干扰,发生在溶液雾化过程,也被称为传输干扰。主要体现为溶液提升速率的变化和雾化效率的降低和雾滴粒度加大。一般情况下,物理干扰的幅度并不很大。溶液比重和粘度的变化是溶液化学组分变化的结果。当溶液中化学组分的变化足以使溶液比重和粘度发生变化时,很难区别是共存化学成分引起的干扰还是物理干扰。化学干扰

由于试样溶与标准溶液的化学组分不同所致。在火焰中共存成分与测定元素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导致待测元素原子化效率的变化,称为化学干扰。化学干扰有时体现为测量信号降低,有时体现为测量信号升高。人们通常将前一种情况称为负干扰,将后一种情况称为正干扰。由于正干扰实际上提高了测定灵敏度,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人们刻意追求的,往往不把他们看作是干扰。化学干扰的机制化学干扰发生在火焰中,所以也被称为气相干扰。关于产生化学干扰的机理,主要的解释是共存成分与待测元素生成难解离的化合物。人们最常提到的例子就是硫酸根、磷酸根对钙的干扰,从各种形态钙的熔点得到解释。氯化钙:772oC;硫酸钙:1450oC过磷酸钙:1677oC磷酸钙的溶融、蒸发和解离要比氯化钙困难得多。

磷酸根也对其它一些元素的测定有干扰,这些干扰也可以从它们的磷酸盐与硝酸盐或氯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得到解释。阳离子有时也对待测元素产生干扰。如有大量的铝或铁共存也对钙和镁的测定有干扰,研究表明,这些元素与测定元素生成难熔化合物MgAl2O4、CaAl2O4。对化学干扰还有另一种解释,一些金属离子虽然不与待测元素生成难熔化合物,但这些金属元素在火焰中生成难熔氧化合物,当这些元素的浓度很高时,待测元被这些难熔氧化物包裹,使得待测元素不能充分原子化。最终体现为对待测元素的干扰。实验表明,化学干扰直接与化合物的熔融、解离有关,也就是与火焰温度有关。

空气乙炔火焰的温度分布

富燃化学计量火焰空气乙炔火焰中Cu和Ca的基态原子分布

CuCa实验证明,火焰的组分和火焰的不同部位干扰程度有很大差别。通过改变火焰组分和观测高度,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或消除干扰。当然,实际工作中不能指望完全用这种方法消除化学干扰。消除干扰的方法主要有:消除化学干扰的方法改变火焰组分改变观测高度添加相应的化学试剂基体匹配标准加入法改变分析线

A,使用高温火焰

使用高温火焰能够抑制和消除很多化学干扰。常用的高温火焰主要是一氧化二氮-乙炔火焰,能使一些在空气-乙炔火焰中难力解离的化合物解离。用一氧化二氮-乙炔火焰测定钙、镁磷酸根离子的共存浓高达200微克/毫升也没有干扰。在盐酸溶液中有1000微克/毫升铁共存时,铬的吸光度降低20%,在0.1mol/L硫酸介质中,铬的吸光度降低50%。如果改用一氧化二氮-乙炔火焰测定,可以完全消除铁的干扰。氧-乙炔火焰也有很高的温度,有用富氧空气-乙炔火焰和氧屏蔽火焰

B,添加干扰抑制剂

所谓干扰抑制剂是一个统称,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又把它们细分为释放剂、保护剂、助熔剂、缓冲剂释放剂:将待测元素从难熔化合物中释放出来,测定钙、镁时添加镧锶。磷的浓度在20微克/毫升时,钙的吸光度降低20%,10微克/毫升铝存在,钙的吸光度降低50%,50微克/毫升铝降低90%,加镧盐后,铝、磷的共存量达200微克/毫升也不干扰。据考察,是由于镧与干扰离子生成了磷酸镧、铝酸镧,将钙从磷酸盐状态释放出来。

保护剂:与待测元素形成络合物加EDTA可抑制磷酸根对钙的干扰。加八羟基喹啉可抑制铝对钙镁的干扰。利用相应的有机络合剂与金属离子形成有机络合物,避免了生成难解离的化合物。常用的还有:水扬酸、乙二醇、乙酰丙酮等。助熔剂:氯化铵、高氯酸盐等其作用在于使分析元素氯化、助熔、盐类颗粒粉碎等作用。缓冲剂:使干扰程度趋于迟钝。几种试剂同时加。C,基体匹配法

所谓基体匹配法就是通常说的标准溶液打底,往标准溶液中添加试样组分,使标准溶液的组分与试样溶液的组分相同。这种方法是待测元素在标准溶液中所受的干扰与在试样溶液中所受的干扰程度一致。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组分简单的试样的分析。对基体物质的纯度要求较高,往往不易获得。D,采用标准加入法

采用标准加入法消除干扰的原理与基体匹配法相同,也是为了使待测元素在标准溶液中和在试样溶液中所受的干扰程度一致。具体作法是将试样溶液分成四等份,在其中三份中加入不同量的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一定体积后测定。由于这种方法是将标准溶液加入试样溶液之中,标准溶液与试样溶液的组分完全一致,对于组分复杂的试样的分析更为有利。同时也不需要寻求高纯物质。标准加入法应用标准加入法必须注意的问题1,标准曲线必须是直线。因此不能消除与浓度有关的干扰和电离干扰。2,有背景吸收时必须校正背景吸收。3,空白也必须用标准加入法校正。4,标准溶液的添加量要合理。

A2=2A1、A3=3A1、A4=4A1。E,化学分离

大家都知道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干扰少的分析方法,这是与其它分析方法比较而言,如发射光谱法、分光光度法。这并不是说原子吸收分析没有干扰。尽管可以采取以上各种简单的方法消除许多干扰,但仍有不少情况需要化学分离。常用的微量金属元素分离富集方法有共沉淀法、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流动注射在线分离富集是一种新方法。操作简单速度快节约试剂电离干扰

原子吸收分析是基于基态原子对特征光谱的吸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测量灵敏度取决于待测元素的原子化效率。火焰即是待测元素原子化的能源,也是基态原子的载体。由于常用的火焰种类有限,火焰温度的可选性也有限。当火焰温度不能使待测元素完全原子化时,测定灵敏度降低。另一方面,如果火焰温太高,基态原子进一步获得能量电离成离子,也会导致测定灵敏度降低,这就是电干扰。一些易电离元素在不同火焰中的电离度电离干扰的消除在常用的空气乙炔火焰中电离干扰主要发生在电离电位低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使用一氧化二氮乙炔火焰时,一些电离电位较高的元素也会电离。消除电离干扰的方法是添加消电离剂。所谓消电离剂是指电离电位比待测元素电离电位更低的元素。理想的消电离剂当然是碱金属铷、铯等。消电离剂的添加量通常在每毫升1-3毫克级。要指出的是碱金属中其它碱金属的含量不容忽视。在校正空白时,由于电离干扰,所以必须采用标准加入法确定空白值。光谱干扰

原子吸收分析中光谱干扰并不多见,但如果不警惕有时也会出现问题。吸收线重叠示意分析线重叠例

分析线干扰线分析线干扰线Al308.215V308.211Sb217.023Pb216.999Sb231.147Ni231.097Cd228.802Ag228.812Ca422.673Ge422.657Co252.136In252.137Cu324.754Eu324.753Ga403.298Mn403.307Fe271.903Pt271.904Mn403.307Ga403.298Hg253.652Co253.649Zn213.856Fe213.859石墨炉原子化过程干燥灰化原子化清除

蒸发溶剂组分分馏待测元素原子化净化石墨管

防止溶液爆沸盐类挥发确保待测元素清除石墨管测定元素不损失原子化充分内残存物质120-150400-12001600-2500200-2600

斜坡升温斜坡升温、保持快速升温快速升温基体干扰和基体改进剂影响待测元素的原子化效率形成易挥发化合物的损失、形成难解离化合物、对分析元素的包裹等、基体成分导致的气相干扰等。产生强烈的背景吸收碱金属氯化物的吸收光谱基体改进的机理基体形成易挥发化合物除去………....降低背景基体形成难挥发化合物………….减少挥发损失分析元素形成易分解化合物……….易于原子化分析元素形成热稳定性化合物….减少挥发损失分析元素形成热稳定性合金…….减少挥发损失形成氧化性或还原性气氛……….易于原子化常用基体改进剂举例Cd:磷酸氢二铵、硝酸铵、硫化铵、柠檬酸、硫酸铵、氟化铵

Pb:磷酸氢二铵、硝酸铵、硝酸钯As:铜、镍、钯Cu:硫酸铵、硝酸铵、硫脲Zn:硝酸铵、柠檬酸、EDTA原子吸收中的背景校正背景吸收的产生校正背景的方法各种校正背景方法比较背景吸收的种类火焰背景分子吸收光散射线性吸收影响背景吸收的因素与波长有关与共存物质的形态与共存物质的浓度有关与仪器结构有关大多是宽带吸收校正背景的方法利用临近线校正背景利用连续光源校正背景利用塞曼效应校正背景利用空心阴极灯自吸收校正背景氘灯校正背景的原理

氘灯校正背景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