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与其相应的文化。英语和汉语是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体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一个民族的语言势必反映该民族的文化,中西方不同的语言决定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交流上的障碍,即文化差异。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年)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由此可见,文化的覆盖面极为广泛,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反映了该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都拥有大量的习语。习语具有形象、简练、寓意深刻、机智幽默等特点。换句话说,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因而习语在体现语言的文化差异上,比其它语言成份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一、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生存环境的差异习语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其中很多不乏本国人们生活环境或本土人都熟知的事情,本土人无疑能明白其中的内涵,而外国人就不知所云。例如: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的英国渔业十分发达,因而,英语中出现了大量有关航海的习语,然而中国人对航海知识所知甚少。如:adropintheocean“沧海一粟”;plainsailing"—帆风顺”;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betweenthedevilanddeepsea"进退两难";steerclearofalldoubtfulquestions"避免一切暧昧的事情";feelunderthewater“感觉不适";Whileitisfineweathermendyoursail."未雨绸缪。"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业人口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成语与习语很大一部分与农业有关。例如:"瑞雪兆丰年、”"枯木逢春、”“拔苗助长、”“顺藤摸瓜、”“瓜熟蒂落、”“斩草除根、”“解甲归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等等。另外,就地理位置而言,中国地处亚欧大陆,地域辽阔。由于地域条件的差异,导致英汉两个民族对"东风”与"西风”的理解截然不同。在英汉两种文化中,"东风”和"西风”指的是相同的自然风力,但其文化内涵是不同的。在汉语中“东风”常是褒义词。东风吹后大地回春,万物吐绿,象征着进步、蓬勃向上。女口:“东风夜放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青玉案元夕》),而“西风凛冽”,象征着荒凉。女『'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在英语中,"东风”与"西风”的象征意义与汉语恰恰相反。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吹绿了英伦诸岛。雪莱(P.B.Shelly。在《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中讴歌了预示着革命风暴即将到来的西风,表现了他对人类美好未来的乐观态度。而东风从欧洲大陆吹来,正如中国的西风。口"HowmanywinterdayshaveIseenhim,standingbluenosedinthesnowandeastwind.(CharlesDickens)."风俗差异英汉两个民族的习俗差异表现在不同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甚至生态环境上。这一点从两个民族的人们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可见一斑。两个民族都有养狗的习惯,但在中国,人们从心理上讨厌这种动物。因此,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女口:"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狗头军师、”“狼心狗肺、”“狗急跳墙、""丧家之犬、”“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我国著名文人鲁迅就曾经号召人们要“痛打落水狗。”由此可见中国人对狗讨厌之至,对狗没有任何赞美之意。然而,对西方人而言,狗既可以看门或打猎,也可以视作人类的宠物、朋友或伴侣。所以西方人对狗有极其哀怜的情感。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绝大多数没有贬义。法国大革命时期名人罗兰夫人有句名言:“我越观察人,我就越爱狗。”可见“狗”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中是一种为人钟爱的动物,是“忠实”的象征。英语中带“狗”的词语多含褒义,其中既有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atopdog(优胜者,左右全局的人);agaydog(快活人);aseadog(老练水手);awaterdog(水性好的人);tohelpalamedogoverastile(助人于为难)的真情流露,也有Youarealuckydog.(你真幸运)的由衷赞叹。更有Betterbetheheadofadogthanthetailofalion.(宁为鸡头,勿为牛后)的警示格言。如此看来,汉语中狗的形象与英语中狗的形象差距实在太大了,这在英汉习语的互译上造成一定困难。如将痛打落水狗”译成“beatadoginthewater”,而无上下文释义的话,不但不能传达汉语的本意,而且可能在英语读者中引起与原意不符的感受。当然就谈不上使译语读者有相同的感受。可见了解和掌握习语背后体现的社会习俗是非常必要的。宗教信仰不同宗教对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有些习语带有深厚的宗教色彩。英国长期以来深受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而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佛教和道教。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在习语上也有明显的反映,例如:asoldasAdam直译是“与亚当一样老”,因为亚当是最早的人类,这一习语译为“很久以前的、极古老的”;nottoknowsomeonefromAdam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是“不知道某人与亚当有什么区别",同样,由于亚当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没有什么人见过他。所以,这个习语的意思就成了“完全不知道(他是什么人)”;toraiseCain译为“若恼该隐,大发脾气,找麻烦”。亚当和夏娃的长子该隐是个性情狂暴、容易发怒的人,由于耶和华看中了亚伯的供物,而没有看中他的,该隐为此嫉妒,杀死了弟弟亚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谋杀者,因此该习语表示'大发雷霆”;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意为上帝帮助自助的人。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汉语里便随之出现了一些来自佛教或与其有关的习语。如:“一尘不染”、“不二法则、”“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回头是岸、”“借花献佛、”“在劫难逃、”“大慈大悲、”“不看僧面看佛面、”“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同样,道教对我国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汉语中有一些习语直接或间接源自道教。如:“灵丹妙药、”“脱胎换骨、”“回光返照、”“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又如,同样是afterlife一词,中文意为“来生”、或“来世”,指人的生死轮回;而西方基督教无此概念,所以其英文含义为“人死后的那段时光。”历史典故典故是利用神话、寓言、传说、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的词语构成的语句。典故结构凝练、言简意赅,能使文章语言洗练、形象生动、含蓄幽默,然而典故都具有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源自希腊神话的Achille'sheel使人联想到“唯一致命的弱点”。Achille'sheel"阿基里斯的脚后跟”讲的是这样的故事: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的一名英雄。小的时候,阿基里斯的母亲提着他的脚后根把他浸入水中。使他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无懈可击,唯独他的脚后跟因被他母亲抓着而没能浸如水中,后来在特洛伊战争中他的死敌用一支毒箭射中了他的脚后跟----全身上下唯一能致他于死的地方,使他在悲愤中死去。因此,阿基里斯的脚后跟便成为一个人致命的弱点或某一事物的要害部位的代名词;cat'spaw直译为猫爪子,源于《伊索寓言》,用来比喻“被人当作工具使用的人”或“受人愚弄的人”;betweenScyllaandCharybdis译为“进退维谷”,出自荷马史诗;Pandora'sbox直译为潘多拉的盒子,意为,无穷的灾难。”汉语中的习语和成语主要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中国的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例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愚公移山、”“黔驴技穷、”“刻舟求剑”等源于寓言故事。“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画龙点睛”、“精卫填海”等出自神话传说。这些成语、习语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等的习语,表现了与英语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对客观事物的不同认识汉英民族虽生活在同一客观环境里,但对客观事物都各持己见,赋予那些事物的语言以不同的意义。例如:“竹”在汉语里用来喻人,表示人坚强、正直的性格,而英语中bamboo没有任何象征意义。因为“竹”这种植物不是英国土生土长的植物,而是舶来品。中国人对“花”的看法也与英国人不同,人们用“花花公子”表示“只追求享受、过纸醉金迷生活的轻浮阔少爷”,用“拈花若草”表示作风不正派的男人。而英语的flower却无汉语中提到的含义。又如:“松”为中国最常见的就一种树,它象征“坚贞、高风亮节,”古今人士均以此托物言志。早在《论语》中就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的赞辞。陈毅亦有诗咏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又直。要知松高节,待到雪化时。”而英语里的pine并无任何联想意义。英语中也有许多词汇具有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汉语中无对应的词汇,如daffodil汉语中是“黄水仙,”仅仅是一种花而已。但在英语中它是春天、欢乐的象征。对数字的不同认识汉语成语和、习语有一些显著的特征:较普遍地使用数词、成分的对称等等。汉语成语、习语中的数词多是对举使用的,有的有数词的实际意义,女『'一刀两断”等;更多的是虚指多或少口:一知半解、九死一生、一干二净、一窍不通、千方百计;有的只虚表先后顺序,如一清二白、三令五申、四分五裂、七嘴八舌。汉语成语、习语数目对举使用还表现为:和“一”对举的是“一”、“二”、“三”、“四”、“五”、“九”、“半”、“十”、“百”、“千”、“万”,却及少用与“六”、“七”、“八”对举,例如:一举一动、一干二净、一岁三迁、一谦四益、一夕五起、一言九鼎、一目十行、一呼百应、一泻千里、一碧万顷、一官半职;和,三”构成对举的有“一”、“二”、“三”、“四”、“五”、“六”、“八”、“九”,如:三位一体、三心二意、三从四德、三年五载、三姑八婆、三媒六证、三灾八难、三教九流;和四”对举的有“一”、“五”、“八”,如四海为家、四分五裂、四平八稳;和“五”对举的有“四”、“六”、“七”、“八”、“十”,如五湖四海、五颜六色、五劳七伤、五光十色;和“七”对举的有“八”,如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七上八下;“十”一般与“九”、“十”对举,如:十拿九稳、十全十美。由此可见,汉语数词对举使用数量之大已构成汉语的一大特色。在英语习语中不存在这种数字的对举,然而也可以找到与汉语成语相同、相似或对应的英语习语,如astone'sthrow"—箭之遥",fallinloveatthefirstsight''—见钟情",killtwobirdswithonestone"—箭双雕",aslikeastwopeas"—模一样",beonthevergeofbreakingout“一触即发”,getsomethingdoneonceandforall"—劳永逸”,inacompletemess"一塌糊涂”,intwominds,half-hearted"三心二意",againandagain"三番五次",abundantharvestofallfoodcrops"五谷丰登",atsixesandsevens"乱七八糟",beperfectineveryway"十全十美"。二、习语的翻译方法大部分习语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有的意思一目了然、有的意在言外、有的有多层意思,翻译时必须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它的意义。王左良先生说过:"翻译工作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译者在翻译习语时,不仅要忠实地传达原文的语言意义,还要准确地阐述原作的文化内涵。通过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尽可能地保证原文与译文等效或等值,使译文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读者如出一辙或大致相同的感受。要翻译好习语,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具体方法:直译法直译法就是指在译文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是保持原文的比喻以及形象的民族和地方色彩等。英汉虽属于不同的民族,但人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对许多事物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英汉互译时可采用直译法。如:sourgrapes来自希腊的伊索寓言,汉译时就直译为,酸葡萄”;英语的togointothered被直译为"出现赤字”;tobreaktherecord译为"打破记录”;tobeonthethinice译为“女口履薄冰";tostrikewhiletheironishot译为“趁热打铁“;atoothforatooth译为“以牙还牙";first-handmaterial译为"第一手材料";acastleintheair译为“空中楼阁";toburntheboat译为"破釜沉舟”;tohavesomethingatone'sfinger'send译为“了如指掌”等。同样,英语中也有许多词以及习语是从汉语翻译引进过去的,例如:tositonthemountainandwatchthetigerfight".坐山观虎斗;”topouroilontheflame"火上加油。”等等意译法意译法是指译者在受译语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以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方法。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相矛盾而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应采用意译的方法。汉英民族属于不同的民族,由于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思想表达方式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在许多情况下是不一致的。如都采用直译法,就不能把原文所表达的思想准确地反映出来。从而引起译语读者的误解,导致翻译失败。此时应根据原词的真正意义而不是原始意义进行翻译,即采用意译法。例如:aseasyaspie“易如反掌”;bewiseaftertheevent“事后诸葛亮”;Eachhasitsownmerits."各有千秋";Stillwaterrunsdeep.“大智若愚";Don'tcountyourchickensbeforethey'rehatched.“夜长梦多"等。音译兼加注法添加解释性文字既可保持原文特殊的语言形式,也可以通过恰当文字说明译文,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意图。这是一种形、义并用,简洁而直接的变通方式。例如汉语中有许多概念化的人名,由于涉及两种不同的文化内涵,翻译时不妨采用人名音译,加注释的方法来处理。女口“班门弄斧”译为:toshowoffone'sproficiencywiththeaxebeforeLuBanthemastercarpenter,其中LuBanthemastercarpenter属于增译文字。鲁班在中国是能工巧匠的代名词,但英语读者却不一定知道。在中国鲁班是木匠的鼻祖,加了注释性文字后,原语中的文化信息得到了充分体现,虽然英语中也有一个近似说法:teachone'sgrandmothertosuckeggs,如果选择此说法加以翻译,那么原语的文化色彩则荡然无存。4、代换法英汉语言中有些词的形象意义不同,但其文化内涵及交际意义是一样的或相近的。为了不使译文较之原作逊色,译者在翻译时常常使用代换法来克服这些障碍。例如:在文学语言中,形象比喻比比皆是,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同一比喻在不同的语言中往往使用不同的喻体。应根据各自民族文化特点,在翻译时运用替换原喻体的方法,使其做到形不似而神似,殊途而同归。下面仅以带动物喻体的英语习语与汉语翻译作一比较。指狮为虎:alionintheway译为“拦路虎;"beardthelion译为“虎口拔牙;"asmajesticasalion译为“虎虎生威;"inlikealion,outlikealamb译为“虎头蛇尾。"指鹅为鸡:gooseflesh译为“鸡皮疙瘩;"killthegoosethatlaysgoldeneggs译为“杀鸡取卵。"指鸡(鸽、兔)为鼠:chicken-hearted,pigeon-hearted和asscaredasarabbit均可译为“胆小如鼠。"指鸭为鱼:likeaducktowater译为“如鱼得水。"指虎为龙:the"fourtigers"ofAsia为“亚洲'四小龙'"。指猫为蚁likeacatonhotbricks译为“热锅上的蚂蚁。”指鼠为鸡:likeadrownedrat译为“象只落汤鸡。”指羊为马:blacksheep译为“害群之马。”指鱼为牛:drinklikeafish译为“牛饮。"由此可见,一般习语都具有比喻意义,并能让人产生联想,但这种比喻和联想是由各民族的现实环境和社会状况决定的。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对同一概念,英汉用不同的动物作比喻,而对同一动物,英汉民族又有着不同的联想。又如,中国人常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的迅速发展壮大。英语中的同义习语是"likemushroom"(象蘑菇一样)。前面提过英国不出产竹子,连bamboo也是舶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24664:2024 EN Refrigerating systems and heat pumps - Pressure relief devices and their associated piping - Methods for calculation
- 职业生涯规划礼仪
- 建设银行人民币贷款合同注意事项
- 工程建设年度借款合同书模板
- 期货交易代理合同格式
- 培训班后如何汇报
- 肺癌手术后心理护理
-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吉林双苯爆炸》课件
- 肿瘤护理及化疗药物
- 2023-2024年司考刑法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 上肢血管超声检查
- pep人教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Unit 6《Meet my family!》单元作业设计
- 高寒地区陆上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工法文本
-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解读)(教学课件)高二历史系列(选必1)
- ISTA-6-AMAZON-亚马逊测试标准(快递包裹运输)
- 施工方案abcd类分类
- 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 情绪管理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科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第一单元初识数据与计算1.2数据的计算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 李大钊人物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