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1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2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3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4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同步练习(含解析)朝花夕拾七三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关于《朝花夕拾》中的文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B.《朝花夕拾》中的人物长妈妈和鲁迅是同一门的邻居,鲁迅在她的影响下,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不能释怀的事:在父亲临死的时候大声喊父亲的名字让父亲走得不安生。

C.《二十四孝图》批判了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封建孝道。

D.《狗·猫·鼠》中,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了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

2.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写的虽然大多是群体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状况与风气,这对我们了解当时社会有所帮助。

B.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二者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C.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D.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3.《五猖会》一文中写“我”去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的书是()

A.《鉴略》B.《二十四孝图》C.《山海经》D.《圣经》

4.阅读《朝花夕拾》选出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

A.《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其中收录有《狗·猫·鼠》《孔乙己》《琐记》《社戏》《无常》等篇目。

B.《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C.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读书时,藤野先生对他很严肃。

D.《二十四孝图》里,鲁迅不相信卧冰能求鲤,恶心“老莱娱亲”的举动,揭示了“郭巨埋儿"的虚伪,比较认可其他21种孝顺行为。

5.请选出与原著内容相符的一项()

A.鲁迅在《琐记》中提到在矿路学堂,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鉴略》,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B.范爱农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他内心爱国,有进步的思想,追求自由平等,却长期受到封建思想及封建主义的压迫。

C.在《二十四孝图》里,作者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故事,揭示了古代孝道的重要性。

D.衍太太“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从中可看出衍太太是一个关爱孩子、为他人着想的人,是作者极力赞扬的对象。

二、填空题

6.《》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创作的回忆性散文集。

7.为下面两位同学的读后感选择合适的篇名。(填写字母)

标题(1)童年看赛会·背诵《鉴略》这一段——读《》有感(2)东京·仙台·北京——读《》有感

篇名A《五猖会》B《琐记》C《藤野先生》D《范爱农》

8.《》写“讲义事件”和“幻灯事件",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自己“"的动因。

9.《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它原来的集名是《》。《五猖会》一文中,作者记述了儿时在迎神赛会开始前被父亲强迫背诵《》的痛苦感受,指出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10.阅读完《朝花夕拾》后,你能根据以下提示写出相应人物吗?

(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2)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3)她睡觉摆成一个“大”字,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语段阅读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②“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③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1.第①段中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2.第③段中写“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请分析“刺耳"的原因?

13.第③段中写道:“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意见"指代什么?“变化”指代什么?

14.画线句子表现了闲看者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猖会(节选)

①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

②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化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都都”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

③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大。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

……

④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⑤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⑥“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⑦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⑧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⑨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⑩“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15.选文出自鲁迅先生散文集《(1)》,曾名《(2)》请你再写出三篇出自这本散文集的文章:《(3)》《(4)》《(5)》。选文中父亲要“我”背诵的书名叫《(6)》。

16.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段末尾的“完了"一词既写出了那没有看到的神像走了,也写出了孩子的失望的心情,也为下文写自己想看赛会蓄势。

B.选文第段说“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表明了五猖会虽然热闹,但其实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玩、那么有趣,写出了自己的失望之情。

C.选文全篇都是叙述,结尾出语似极平静,感情却很强烈,在文字背后隐藏着那种父亲的不讲理、父亲的不理解孩子、父亲的专制在孩子内心造成的创伤和带来的痛苦。

D.选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如,“我"在背书前盼望观看五猖会的兴奋心情,与背书后的扫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批判了强制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17.选文中作者对于他那时迎龙王的场面,仅以“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一笔带过。但我们每天都有着丰富的课余活动,相信你一定有许多难忘的镜头,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活动场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将它生动地描绘出来。(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识记。

B.根据《阿长与》原文“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可知,长妈妈并非和鲁迅是同一门的邻居。此项“长妈妈和鲁迅是同一门的邻居”说法有误;

故选B。

2.A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和文化常识。

A.“《朝花夕拾》写的虽然大多是群体生活"表述不正确。《朝花夕拾》写的是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

故选A。

3.A

【详解】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

《五猖会》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此文匠心独运,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据原文“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可知,父亲强迫“我"背的是《鉴略》;

故选A。

4.B

【详解】考查名著阅读。

A.《孔乙己》《社戏》出自小说集《呐喊》;

C.“藤野先生”有误,应为:寿镜吾老先生;

D.“比较认可其他21种孝顺行为"有误,作者对《二十四孝图中的孝顺行为都不认可,重点描写了在他本人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的强烈反感;

故选B。

5.B

【详解】此题考查名著内容。

A.鲁迅在矿路学堂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C.“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故事揭示了古代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D.从中可以看出衍太太是一个阴险狡诈、自私自利、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人,是作者极力批判的对象;

故选B。

6.朝花夕拾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常识的把握。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创作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以记事为主,前七篇反映作者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作品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7.AC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A.《五猖会》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鉴略》,“我”失望、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B.《琐记》介绍了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文章从作者切身感受出发,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

C.《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其中有东京“中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由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住情况,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从而弃医从文,回到北京。

D.《范爱农》主要塑造了范爱农的人物形象。范爱衣是一个内心爱国,有进步思想,追求自由平等,但因为长期受到封建思想及封建主义的压迫,无法表达内心的新青年。

据此可知,分别填入AC。

8.藤野先生弃医从文

【详解】考查文化文学常识的识记。

第一空,结合“写‘讲义事件’和‘幻灯事件’,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的内容可知,此处文章是《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今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另外,文中热烈赞颂藤野严九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

第二空,匿名信事件:鲁迅在考试中没有挂科,而当时的日本人认为中国人不可能不挂科,认为是藤野先生给鲁迅提前看过卷子,就写匿名信嘲讽鲁迅。说明了当时日本人对中国人的鄙视和偏见,鲁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看电影事件:鲁迅和一群中国人在日本留学的时候看电影,播放的是日本人在打中国人,但是鲁迅旁边那群中国留学生却在拍手叫好。鲁迅极为沉痛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自己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撼,以及改变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据此可概括为:弃医从文。

9.旧事重提鉴略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五猖会》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鉴略》,“我"失望、郁闷至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10.寿镜吾藤野先生阿长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把握。根据题干中提到的人物特点分析作答。

(1)从句中人物的“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写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是很慈祥的老师。

(2)这句话出自《藤野先生》一文,选文描写的是藤野先生的外貌,故他是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是日本仙台医专的老师,对鲁迅格外关心照顾,鲁迅退学离别的时候,藤野先生还送给鲁迅一张自己的像片,并且在背后题字。

(3)“她生的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出自《阿长与<山海经>》,表达的是对长妈妈的感激与赞美之情,“她”指的就是长妈妈。

11.反语极为愤慨的感情12.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13.学医救国弃医从文14.愚昧麻木

【解析】11.本题考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并分析作者的情感。

根据原文相关故事情节可知,选文第①段第一句是在考试风波一事使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人格受到极大伤害后写下的一句极为愤慨的话。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歧视中国的日本人的心理来写的:在他们看来,贫弱中国的国民是低能儿,分数六十分以上,就是老师漏题,而不是个人能力所能达到的。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的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为个人的人格遭到侮辱,更因为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

所以这句话运用反语,表现了作者当时极为愤慨的心情,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企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12.本题考查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理解。作答时要结合本文主旨和上下文分析。

结合第①自然段相关故事情节可知,当时学生们正在看电影,而且是“看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有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对于日本人这是一种胜利,但作为中国人这是一种耻辱。当听到日本学生叫万岁并鼓掌时,作者心里很不好受,使得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所以鲁迅觉得这些日本人发出的欢呼时刺耳的。同时鲁迅也为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同胞感到悲伤和难过。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与概括。

根据选文第①段中“考试风波”及“看电影事件"可知,句中的“那时”指在日本仙台学医,看电影的时候,“那地"具体指仙台医科专门学校的讲堂上;联系全文可知,“我的意见”是指医学救国;“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弃医从文。强调我也是中国人;说明作者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