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名校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海南省海口市名校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海南省海口市名校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海南省海口市名校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海南省海口市名校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省海口市名校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语文试卷(解析版)海南省海口市名校2023-2024学年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土地是承载万物的媒介。《礼记》云:“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因为土地的重要性,对土地的依恋也成为人类的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心理情结。尽管“恋土情结”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世界上的各个民族也都有对土地的崇拜和依恋现象,但在中国文化中,这种“恋土情结"却表现得最为鲜明、最为持久。在费孝通先生看来,传统中国就是乡土社会,如《乡土中国》一书所描述的:“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乡土"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底色。可以说,对土地的依恋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基因,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逻辑。

作为一种物质和元素,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传说,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共识和集体记忆。早在先秦流行的中国传统“五行”观念中,土就是居中的,最为尊贵也最为重要。中国人不仅把土地看作是一切生命的母体,也把土地看作是死亡和灵魂的归宿。在中国传统社会,“入土为安"也是一种重要的死亡和丧葬观念。选择一方“风水宝地”,不仅能够护佑自己,也可以护佑整个家族。中国人信仰的“风水观念"也与土地密切相关。

中国人对土地的崇拜和依恋在汉语和汉字中也有鲜明的体现。“乡土”“风土人情"“土生土长”等词语都体现了对土地的依恋。中国古代常常用“社稷"来代表国家,“社”,即土地神,“稷"则是谷神。在中国文化中,土地及其所生的谷物成为“国家”的代表,这当中体现的即是农业民族的土地崇拜观念。

在中国传统社会,几乎每个村落都有土地庙,里面伺奉着“土地公公"或“土地奶奶”。在乡民的眼里,土地神是一方乡土的保护神。“一方水土一方人",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对土地的崇拜观念和祭祀仪式,日复一日,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就形成了一个共同体“社会”。可以说,中国文化饱含了对土地的历史记忆,从神话传说到民间信仰再到我们的语言词汇,处处可见“恋土情结"的印记。

对土地的依恋和崇拜伴随了中国文化的始终,并沉淀为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不论游子、战士还是商人或移民,他们都会带一包家乡的泥土在身边。“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中,土地既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也是一种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土地给中国人带来的不仅是财富,也是一种安全感和稳定感。正是千百年来对土地的辛勤耕耘,形塑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影响到了士人的价值观,“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一向是中国圣贤先哲所倡导的一种精神。

中国人对土地的情感也造就了另一个文化基因,那就是平和。固守土地使中国人变得十分温和,乐天知命,安土重迁,这样的民族本能地反对暴力和侵略,追求和平。“安土敦乎仁,故能爱。”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更是把“安土"和“修身”联系在一起,如《礼记》中所言:“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土地与“乡土”情结也影响着中国人的交往观念。远亲不如近邻,中国人的社交圈子往往局限在他们生长的那块土地上,“乡土情谊"在中国人的交往观念中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乡谊网络”同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浙江的温州人就用“一人带一人去,一家带一家去"的方法,把很多同乡和产业带到了世界各地。“乡土文化资本”“乡谊关系"成为华人交往实践和交往理念的重要特色。

在人与土地的关系中,中国文化主张“天、地、人”的和谐共处,这种观念无疑是一种中国智慧,对于今天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而言,也极富启示价值。立足新时代,只有深刻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对中国文化中的“恋土情结"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我们才能真正地建立“文化自信”,并在社会层面实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发展。

(摘编自潘祥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恋土情结”及其扬弃》)

材料二:

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体制造成了文化体制的高度集中,也造成了中华文化凝聚力的高度集中,因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性非常强烈,这是由我们的历史文化决定的。余光中经历了“双重放逐",先是到因政治因素与大陆相隔的宝岛台湾,后来又赴美留学,在另一个不同文化的海外生活,他先是接受台湾另一种政治形态的熏陶,后又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他也曾对传统文化产生怀疑,但是思维中固存的“落叶归根”的想法让多愁善感的诗人的乡土情结尤为浓重,以致后来他意识到他的西化是苍白和空虚的,然后清醒地回归并坚定传统文化的路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一种乡愁情结中对传统文化的皈依和坚守。

余光中对于乡愁的看法是:“所谓乡愁,原有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层次,不必形而下地系于一乡一镇。地理当然不能搬家,民族何曾可以改种,文化同样换不了心,历史同样整不了容。乡愁并不限于地理,他应该是立体的,还包含时间。一个人的乡愁如果一乡一镇就可以解,那恐怕只停留在同乡会的层次。真正的华夏之子潜意识深处耿耿不灭的,仍然是汉魄唐魂,乡愁则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径横纬,而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辱同当。"这段话映射出他认为乡愁中应包含的“文化回归”和对中华民族血脉的认同。“真正的华夏之子潜意识深处耿耿不灭的,仍然是汉魄唐魂,乡愁则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径横纬,而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辱同当。"这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投射于他的诗中,更是表现出余光中对故园的渴念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摘编自傅天虹《诗国的游子—论余光中诗歌的原乡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恋土情结”普遍存在于世界上的各个民族,但在中国文化中,表现得最为鲜明、最为持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

B.中国人对土地的依恋在语言文字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如用“社稷"来代表国家,就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土地的崇拜观念。

C.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体制造成了中华文化凝聚力的高度集中,表现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性非常强烈,余光中的经历生动地体现这一点。

D.余光中认为乡愁不是系于某人出生地的具体的那个乡镇,而是立体多层次的,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径横纬,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辱同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材料一多处引经据典,不仅分析了“恋土情结”在中国文化中的表征,同时也阐释了其对中国文化及国民心理的影响,论证精当有力。

B.在中国传统社会,人在死后也会选择“风水宝地"作为归宿,这既体现了中国人把土地看作是死亡和灵魂的归宿的理念,也体现了迷信落后的一面。

C.中国古代有“春祈秋报”的祭祀仪式,即春耕前举行祭祀,祈祷土地神保佑丰收,秋收后举行仪式报答土地神的恩德,这是“恋土情结"的一种体现。

D.中国文化主张“天、地、人”的和谐共处,如能对其中的“恋土情结"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必然会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中国人“安土重迁”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云闲望出岫,叶落喜归根。——(宋)陆游《寓叹》

B.三轮世界犹灰劫,四大形骸强首丘。——(宋)范成大《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

C.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D.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宋)李觏《乡思》

(4)请结合材料一概括“恋土情结"对中国文化及国民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为建设好“美丽乡村”,某地拟“乡情为骨,乡韵为魂"为主题的座谈活动,请根据上述材料为他们提两点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II

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拿得出手的本领

高明昌

最近几年,母亲时不时感叹,说我没有学得父亲的本领。父亲的本领有捉鲻鱼、砌灶头、兜水田。老母亲一一道来,我想了想,确实一样也没有学会。身旁的姊妹说:“学了做啥?现在样样不需要了。”可母亲觉得,随便做啥,要防三年风、四年雨的。我晓得这“三年风、四年雨"指的是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事情,这“防”是指人最好要学得吃饭的真本事。比如有一门手艺,万一需要时拿得出手,可以养家糊口。

父亲的独门手艺是有点的,我领教过。我十来岁时就被父亲拉在身边,他捉鲻鱼时我也去的。捉鲻鱼是靠海吃海的一种表现。我们家、我们村,靠近东海二三公里。家里如果几天不开荤了,父亲就去海里走一遭。他右肩上搭一条渔网,一只手反扣着鱼篓,赤着脚啪嗒啪嗒地走路。沙泥地上全是脚趾头张开的印记,有时浅,有时深。问父亲为什么这样急?父亲说是为了赶潮水。

父亲一出门,就有一帮人悄悄地、慢慢地尾随着他。捉鲻鱼真的需要技巧。一是要吃准潮汛。鲻鱼只在退潮的时候出现,只能在潮头里撒网,而把握退潮时间需要智慧,不懂潮汐知识的父亲,不知从哪儿学会看潮的;二是要看得出鱼在哪里。我们这里的潮水是泛黄的、浑浊的、涌动的,如何看得出、看得准水里有鲻鱼,眼睛要亮,眼法要准。而父亲,每每撒网每每有收获。

父亲的这门技术教给了一个人,那人姓叶,是小学体育老师,小父亲几岁。叶老师放学后总是一脚奔到我们家,与父亲一起烧饭、烧菜,然后一起喝酒。时间一长,两人成了好朋友,父亲开始向他传授捉鲻鱼经验。

父亲的教法与众不同,他来到潮水里,教叶老师学看潮水,看潮水里涌起的水头,看水头的条数、速度、大小,然后断定这潮水下面就有鲻鱼,命令叶老师马上撒网出去。试了几次后,父亲就让叶老师自己观察、自己判断、自己撒网。父亲说,别人说十遍不如自己练一遍。就这样,赶一趟潮汛,教一个方法,叶老师学会了。父亲的这个教法,让我辨出来许多滋味,我教学生语文也用这个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叶老师像高音喇叭,逢人便喊,说自己学会了捉鲻鱼,是我父亲教的。许多人都来向父亲学习,父亲像个英雄,站在大门口,“拔挺"喉咙说:“去问叶老师吧,他的网撒得比我好。”说完就回屋喝酒去了。

父亲是个泥水匠,他有个看家的独门功夫,就是砌灶头。老家人造新房子都要砌灶头。大户人家分家了也要砌灶头。大家都爱请父亲砌灶头,只个别人家不相信父亲,请别人砌。但过了几个月就怨灶头火头温暾,烧的饭菜不香,又想起父亲来。父亲说好的,我一定相帮砌好。

父亲砌的灶头是有特点的。最明显的是灶身小,省砖头,也少占面积,而且灶面清爽漂亮;灶膛火头集中,出火快、出火旺,省柴、省力,烧饭烧菜的时间短,即使外面疾风骤雨,烟囱也绝不会烟火倒流。一句话,就是好看又实惠。人家砌的灶头用了3年后要翻新,父亲砌的灶头5年后照常使用。这使得父亲的名气很响。父亲砌好灶头后,夜饭是不在别人家吃的,这个做法也是替东家省钱。省钱,是所有农家的习惯。

海边村的男人都是学手艺的。每年的“三抢大忙",若是都靠妇女们干活,是会拖节气的。村上有句谚语: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脱时脱一季,脱季脱一年。村上要求所有男人回村一周,帮忙“三抢”。父亲插秧也是快手。母亲说父亲的快是“邋遢快",意思是邋遢了才会快,他不邋遢就快不了。父亲不承认,他的不承认是有道理的,因为他还有一个本事,他会耙水田。

耙田,确实是一身水一身泥的,想不邋遢也不行。海边村的耙田是指耙种植水稻的水田,在水田中放满水,适时浸泡后用牛和耙把秧田耙成松软浆泥的活儿,通常叫兜田。干这活儿的经验,首先要兜到田里的每一块泥都不出现僵块,这个是棘手的难题,泥块在水里,是看不见的,需要感觉,需要技术;其次是整个水田要齐平,不管田大田小,都要平整得像一面镜子。做到这些,非有十年的兜田实践不可,而且也不是人人都能学会的。但父亲学会了,而且学得很到位。

也不知道父亲如何学会的,有人说,村上一位老者见父亲心诚、手巧、善良,就手把手地教会了他。也有人说,父亲的手艺是神仙点化的。我不相信,有一回问母亲,母亲说:“哪来的神仙,还不是自己的父亲教儿子的?”就此一句话,我听明白了,明白了也不说,要替父亲保守秘密。因此父亲每年都显得很神气、很自得。

有一个晚上,我与母亲对坐对望。母亲轻轻地对我说:“你父亲除了捉鲻鱼、砌灶头、兜水田以外,还为我烧了60多年早饭。"她说,父亲喜欢吃饭,她喜欢吃粥,所以一顿早饭要烧两次,要烧一镬子粥、半镬子饭,烧到自己烧不动为止,辛苦的。母亲泪眼蒙眬地问我:“这应该也是拿得出手的东西,是不是?”我答道:“是的,应该是的,完全是的。"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母亲感叹“我”没有学到父亲的本领,“我"知道母亲是想让我有一门手艺,在需要时可以养家糊口,而姊妹们则认为那些手艺已经不适合现在生活了。

B.第三段补叙了捉鲻鱼的技巧,既照应了上文父亲的本领,也表现了父亲本领之高超,同时为下文父亲教姓叶的体育老师看潮水做铺垫。

C.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写“我”的眼中事、心中事,更具真情实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易于代入故事,产生共情心、同理心。

D.文章语言质朴平实,带有浓郁的乡村气息,有方言农谚,还有农村生活生产场景的描述,令人读起来饶有兴味。

(2)关于文中“拿得出手的本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父亲看潮汛的方法,让“我”辨出来许多滋味,“我"教语文时也用这个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B.砌灶头是父亲的一样本领,父亲砌的灶头既好看又实惠,他砌好灶头后不在别人家吃饭有为了给人家省钱的因素。

C.父亲耙田可以使兜到田里的每一块泥都不出现僵块,而且能把整块水田做齐平,平得像一面镜子。

D.对于父亲如何学得本领,人们传说不一,母亲认为不是老者教的,也并非神仙所授,而是家传的。

(3)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拿得出手的本领”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4)本文以“我"和母亲的对话结尾,有何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间而轼①之,其仆曰:“君何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②;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其仆曰:“然则君何不相之?”于是文侯请相之,段干木不肯受。则文侯乃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于是国人皆喜,相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案兵,不攻之。魏文侯可谓善用兵矣。尝闻君子之用兵,莫见其形,而攻已成,其此之谓也。野人之用兵也,鼓声则似雷,号呼则动地,尘气充天,流矢如雨,扶伤舆死,履肠涉血,无罪之民,其死者量③于泽矣,而国之存亡、主之死生,犹未可知也,其离仁义亦远矣!魏文侯见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及见翟璜,踞于堂而与之言。翟璜不悦。文侯曰:“段干木,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今汝欲官则相至,欲禄则上卿至。既受吾赏,又责吾礼,无乃难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

材料二:

段干木者,晋人也。少贫且贱,守道不仕。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其逾墙而避。文侯以客礼待之,出过其同而轼。其仆问曰:“干木布衣也,君何轼?”文侯曰:“段干木,贤者也。不移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驰千里。吾敢不轼乎?干木先乎德,寡人先乎势;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势不若德贵,财不若义高。"又请为相,不肯。夫文侯名过齐桓公者盖能尊段干木敬卜子夏友田子方故也。

(节选自皇甫谧《高士传》)

【注】①轼:凭轼,古人乘车时表示敬意的动作。②地:指地位、权势。③量:满。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夫文侯A名B过C齐桓公者D盖能尊E段干木F敬G卜子夏H友I田子方J故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相,解释为“让……做相国”,和《鸿门宴》中“使子婴为相"中的“相”用法相同。

B.以为,解释为“认为",和《过秦论》中“铸以为金人十二”中的“以为"词义不同。

C.责,解释为“要求”,和“求全责备"“责人从宽,责己从严”中的“责"词义相同。

D.布衣,指粗布做成的普通衣服,常用来代指平民百姓;文中指段干木是个平民百姓。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魏文侯听从车夫的建议,请段干木做国相,但段干木不肯接受。魏文侯就送给段干木优厚的俸禄,并且时常前往看望他,此举受到国人的称赞。

B.和魏文侯用兵不同,鄙陋无知之人用兵,在战场上和敌人奋勇拼杀、一争高下,使无辜百姓尸横遍野,即便如此,也未必能挽救国家之亡、国君之死。

C.魏文侯对段干木敬重有加,而对翟璜却傲慢无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段干木是个看轻官位、俸禄的贤者,而翟璜却要官得官,要俸禄得俸禄。

D.魏文侯认为,段干木虽隐处穷巷,却声名远扬,而自己虽然地位显赫,富有财富,但声名远远比不上段干木,理应对他凭轼以表敬意。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

②少贫且贱,守道不仕。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其逾墙而避。

(5)君子用兵,为什么能够做到“莫见其形,而攻已成”?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从叔尉①渑池

顾非熊

同登科第皆清列②,尚爱东畿一尉闲。

虽有田园供海畔,且无宗党在朝班。

甘贫只为心知道,晚达多缘性好山。

白首青衫犹未换,又骑羸马出函关。

【注】①尉:县尉。这里指担任县尉。②清列:高贵的官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首联暗含着对比:从叔的同年进士都已官居高位,他还只是一名小小县尉。

B.颔联下句写从叔没有宗族、乡党在朝为官,这就是他久久不获提拔的原因。

C.颈联下句中的“性好山",语出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性本爱丘山”。

D.尾联写从叔年老而官职卑微,骑着一匹瘦马上任,叙事中不无同情之意。

(2)本诗刻画了“从叔"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以“固本浚源”为喻,自然引出文章的主要观点“,"。

(2)曹植才高八斗,却备受猜忌,有志难展,后世文人常借他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感慨,如李白《将进酒》中的“,”。

(3)小刚耽于游玩,不珍惜时间,为此老师引用古诗词中的名句如“,",规劝他,希望他珍惜时间。

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11分)

6.(11分)阅读回答问题。

钟扬是从未止步的“跨界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基础课程结束,17岁的钟扬选择转入无线电电子学系学习。这个专业横跨“无线电"和“电子学”两大学科,需要敏锐的跨学科领悟力和持之以恒的坚持力,而这两点正是钟扬的特质,这种“跨界"的学科也给予他更宽广的想象和驰骋空间。

然而钟扬自己也没有想到,学了无线电电子学,后来分配到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那时的植物学界习惯于传统的植物学研究方法,对数量分类学嗤之以鼻。钟扬出于自己的无线电电子学专业知识背景,不但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问题,从而自己的发展方向也迅速找到了——将无线电电子学的知识应用到分子生物学、进化和生态学的研究中。至今,像钟扬这样突破学科界限、耕耘交叉地带的学者仍属少数。

更为难得的是,钟扬在科学追求的路上,没有放弃一直钟爱的诗歌创作,他的一颗“文艺心”填平了科学与文学之间的沟壑。他翻译的科普读物《大流感》,语言生动,广受欢迎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钟扬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结合文段,分析划波浪线子的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

7.(9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怎样读《红楼梦》?这绝不是只有一种答案。读的方法可以因人因条件而异,不必拘于一途,你完全可以甲_____,抵达书中绝妙深奥之处。但这不等于说,不需要听别人的指点。(①),刚从山上下来的人或游过此山的人,他的指点切实可靠得多。

就我多年的阅读经验而言,知人论世是读《红楼梦》的起点。曹雪芹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怎样的特点……(②),你可能无法理解作者、读懂作品。对一般的读者,要知人论世,读一些红学家的研究成果就可以了;对想要深入研究的读者,那就必须读相关的原著,如《清史稿》《清实录》。

读《红楼梦》,自然还应该认真地反复地读,乙_____地读一二遍,是不可能对此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苏东坡读书有“八面受敌法",在他看来,每一书都要读之数遍,每次应精读一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击破,在读了若干遍后,方有其成。这样看起来似乎有点笨,耗时耗力,(③),读成之后就能经得住各方面的考验。这与不作深入钻研的读书方法比较起来,效果会丙_____。

这样说来,读《红楼梦》又只能拘于一途,听人所指、融我所思,即能有所悟、有所得。

(1)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四、作文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语言文字运用Ⅰ为我们讲述了“跨界者”钟扬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有勇敢的“跨界者",也有兀兀穷年做好一件事的“守界者”。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反映你的权衡与取舍。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语言文字运用Ⅰ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

1.【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诗句及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材料内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诗句,正确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1)D.“不是系于某人出生的具体的那一个乡镇"说法错误,文中说的是“不必形而下地系于一乡﹣﹣镇”,是“不必",不是“不是”。

故选D。

(2)B.“也体现了迷信落后的一面"于文无据,原文“在中国传统社会,‘入土为安’也是一种重要的死亡和丧葬观念。选择一方‘风水宝地’,不仅能够护佑自己,也可以护佑整个家族。中国人信仰的‘风水观念’也与土地密切相关”并没有体现这是迷信落后的依据。

故选B。

(3)C.主要表达了诗人的抱负,不能体现中国人“安土重迁"。

故选C。

(4)根据“对土地的依恋和崇拜伴随了中国文化的始终,并沉淀为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可知,沉淀为一种中国特色的特别重视故乡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

根据“正是千百年来对土地的辛勤耕耘,形塑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可知,形塑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根据“中国人对土地的情感也造就了另一个文化基因,那就是平和”可知,造就了中国人“平和"的文化基因;

根据“土地与‘乡土’情结也影响着中国人的交往观念”可知,影响了中国人“乡土情谊"的交往观念。

(5)根据“对土地的依恋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基因,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逻辑”可知,宣传好“乡土情结",留住本地人建设家乡;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乡谊网络’同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浙江温州人就用‘一人带一人去,一家带一家去’的方法,把很多同乡和产业带到了世界各地。‘乡土文化资本’‘乡谊关系’成为华人交往实践和交往理念的重要特色”可知,利用好“乡谊网络"吸引在外地发展成功的老乡回乡投资;

根据“中国文化主张‘天、地、人’的和谐共处,这种观念无疑是一种中国智慧,对于今天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而言,也极富启示价值”可知,挖掘好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建设“天、地、人"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环境,吸引人才回归。

答案:

(1)D

(2)B

(3)C

(4)①沉淀为一种中国特色的特别重视故乡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②形塑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③造就了中国人“平和”的文化基因;④影响了中国人“乡土情谊"的交往观念。

(5)①宣传好“乡土情结”,留住本地人建设家乡;②利用好“乡谊网络"吸引在外地发展成功的老乡回乡投资;③挖掘好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建设“天、地、人”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环境。

【点评】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

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10.断章取义。

二、现代文阅读II

2.【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题目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根据题干的提示,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结尾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解答】(1)B.“第三段补叙了捉鲻鱼的技巧"说法有误。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意义是填补故事情节上的漏洞。文中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叙述了捉鲻鱼技巧的内容,是插叙并非补叙。

故选B。

(2)A.“父亲看潮汛的方法”张冠李戴。根据原文内容“就这样,赶一趟潮汛,教一个方法,叶老师学会了。父亲的这个教法,让我辨出来许多滋味,我教学生语文也用这个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知,是父亲教叶老师看潮头捕鱼时的教授方法给我启发,而不是他看潮头的方法。

故选A。

(3)原文第一段,作者通过与母亲对话“最近几年,母亲时不时感叹,说我没有学得父亲的本领。父亲的本领有捉鲻鱼、砌灶头、兜水田”这一方式,引出父亲三项拿得出手的独门手艺。由此可知:“拿得出手的本领",指父亲掌握的三种独门手艺,即捉鲻鱼、砌灶头、耙水田,是本文的核心内容。

此后,根据第一段内容,作者在第1﹣5段介绍了父亲捉鲻鱼的高超本领,以及教人学会捉鲻鱼的独到;在第6﹣7段集中描写了父亲砌灶头的本领,在第8﹣10段集中描写了父亲耙水田的高超本领。所以,围绕文章开头所说的“拿得出手的本领”这一核心,按照次序介绍了有关父亲掌握这三种手艺的细节,每一部分都同“拿得出手的本领"相关。

根据文章最后一段“你父亲除了捉鲻鱼、砌灶头、兜水田以外,还为我烧了60多年早饭”“母亲泪眼蒙眬地问我:‘这应该也是拿得出手的东西,是不是?’我答道:‘是的,应该是的,完全是的。’"可知,作者又介绍了父亲的一项新“本领”。而这项本领除了体现父亲心灵手巧之外,更重要的是体现他对于家人的关系爱护。作者展现父亲的这一面形象,更体现了我们对他的难忘。所以,文章最后写母亲追忆父亲烧早饭,认为这也是拿得出手的本领,表达出"我”和母亲对父亲怀念之情,呼应题目,升华主题。

(4)在内容上来说,作者在前文主体部分集中展现了父亲捉鲻鱼、砌灶头、耙水田这三项高超技艺。单从这三项技艺来说,作者主要想要展现的是一个心灵手巧、本领高超、为人善良的父亲形象。这里的父亲,与“我"们关联性可能没那么高。而文章最后,父亲的一项新的本领,是“一顿早饭要烧两次,要烧一镬子粥、半镬子饭”,并且心甘情愿烧了60多年,“烧到自己烧不动为止,辛苦的"。这极大丰富了父亲的形象,展现了父亲除了生产生活能力强之外还有对家人充满温情的一面。

在文章结构上来说,文章开头“最近几年,母亲时不时感叹,说我没有学得父亲的本领。父亲的本领有捉鲻鱼、砌灶头、兜水田”以“拿得出手的本领"领起,结尾“这应该也是拿得出手的东西,是不是?”也以“拿得出手的本领"结尾。首尾相互照应,而且充分照应了文章标题“拿得出手的本领”,使文章结构严整,首尾圆合。

文章主体部分对父亲三项本领的叙述与描绘,大部分是较为客观地去直接描写展现父亲的形象。而在最后一段,父亲依然去世,此刻他的形象是在“我"与母亲谈话的语言里侧面展现的。从我们的对话里写父亲对家人的关心爱护,这表现我们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余味悠长。而且,也升华主旨,前文主要表现对父亲本领的称颂,结尾处母亲和“我”的对话表现出我们对父亲浓浓的爱意。

答案:

(1)B

(2)A

(3)①“拿得出手的本领",指父亲掌握的三种独门手艺,即捉鲻鱼、砌灶头、耙水田,是本文的核心内容;②围绕这一核心,按照次序介绍了有关父亲掌握这三种手艺的细节,每一部分都同“拿得出手的本领”相关。③最后,写母亲追忆父亲烧早饭,认为这也是拿得出手的本领,表达出“我"和母亲对父亲怀念之情,呼应题目,升华主题。

(4)①丰富了父亲的形象,展现了父亲除了生产生活能力强之外还有对家人充满温情的一面。②照应题目和开头,使文章结构严整,首尾圆合。③通过“我”和母亲的对话,表现我们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余味悠长。④升华主旨,前文主要表现对父亲本领的称颂,结尾处母亲和“我"的对话表现出我们对父亲浓浓的爱意。

【点评】解答对文本赏析的选择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具体要求概要作答。

【解答】(1)句意:魏文侯的名声超过齐桓公,大概是他尊重段干木、敬重卜子夏、以田子方为友的缘故啊。

“者……也”表判断,应在“者"后D处断开;

“尊段干木”“敬卜子夏"“友田子方”都是动宾结构,应在“木"后F处和“夏”后H处断开。

故在DFH处断句。

(2)A.错误。使动用法,让……做相国。/名词,丞相。句意:于是魏文侯就请段干木做国相。/让子婴做丞相。

B.正确。认为。/用……做成。句意:秦君认为司马唐说得很对。/冶炼它们铸造成十二个铜人。

C.正确。都是“要求"。句意:又要求我礼遇你。/对人对事过分挑剔,要求完美无缺。/对别人要求要宽,对自己要求要严。

D.正确。

故选A。

(3)D.“声名远远比不上段干木,理应对他凭轼以表敬意”错误,魏文侯礼敬段干木是因为段干木是个贤者,富有德义,并非因为自己“声名远远比不上段干木";而且原文也没有“声名远远比不上段干木”的意思。

故选D。

(4)①“礼",礼敬;“莫”,没有谁;“无乃……乎",恐怕……吧;“加兵”,用兵。译文:魏君礼敬他,天下没有谁不知道,恐怕不能对魏国用兵吧?

②“贱",地位低下;“仕”,做官;“造",拜访;“逾”,翻越。译文:(段干木)年少时贫穷且地位低下,坚守道义而不做官。魏文侯相见他,登门拜访。他翻墙躲避。

(5)材料一中魏文侯对待段干木很尊敬,“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间而轼之",并且请段干木做国相,被拒绝后“文侯乃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受到国人称赞,“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当秦军想要攻打魏国时,司马唐劝谏秦君说“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案兵,不攻之"。由此可见,君子用兵,能够做到“莫见其形,而攻已成”,是因为君子礼遇贤者,心怀仁义,不战而屈人之兵。

答案:

(1)DFH

(2)A

(3)D

(4)①魏君礼敬他,天下没有谁不知道,恐怕不能对魏国用兵吧?

②(段干木)年少时贫穷且地位低下,坚守道义而不做官。魏文侯相见他,登门拜访。他翻墙躲避。

(5)因为君子礼遇贤者,心怀仁义,不战而屈人之兵。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魏文侯从段干木居住的里巷经过,手扶车轼表示敬意,他的车夫说:“您为什么要扶轼致敬?"魏文侯说:“这不是段干木住的里巷吗?段干木是个贤者,我怎么敢不致敬呢?段干木在德行上显耀,而寡人只是在地位上显耀;段干木在道义上富有,而寡人只是在财物上富有。”他的车夫说:“既然如此,那么您为什么不让他做国相呢?"于是魏文侯就请段干木做国相,段干木不肯接受。文侯就送给他丰厚的俸禄,并且时常到他家里去探望他。于是国人都很高兴,共同吟咏道:“我们的国君喜欢正道,于是敬重段干木;我们的国君喜欢忠诚,于是推崇段干木。”过了没多久,秦国想出兵攻打魏国,司马唐劝谏秦君说:“段干木是个贤者,魏君礼敬他,天下没有谁不知道,怕不能对魏国用兵吧?"秦君认为司马唐说得很对,于是让军队停下,不再攻魏。魏文侯可以说是善于用兵了。曾听说君子用兵,没有看见军队的举动,而大功却已告成,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啊。鄙陋无知的人用兵,则是鼓声如雷,喊声动地,烟尘满天,飞箭如雨,扶救伤兵,抬运死尸,踩着尸体,踏着血泊,无事百姓尸横遍野,而国家的存亡、君主的生死仍然不可预料,这种做法离仁义实在是太远了!魏文侯见段干木,站得很疲倦了也不敢休息。等到见翟璜的时候,就蹲在朝堂和他交谈。翟璜不高兴。魏文侯说:“段干木,我给他官住他不接受,我给他俸禄他不接受。现在你想做官就让你做了国相,想要俸禄就给了你上卿的俸禄。已经接受了我的赏赐,又要求我礼遇你,恐怕太难了吧?”

材料二:

段干木,是晋国人。(段干木)年少时贫穿且地位低下,坚守道义而不做官。魏文侯想见他,登门拜访。他翻墙躲避。魏文侯以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他,外出经过他的住处,抚轼而立表示敬意。他的车夫问:“段干木是一介平民,您为什么对他扶轼致敬呢?"魏文侯说:“段干木,是个贤者,他不因为权势、利益而改变节操,心怀君子之道,虽隐居在偏僻的里巷,声名却远驰千里。我怎么敢不表示敬意呢?段干木以德行为先,而寡人以权势为先;段干木在德义上富有,而寡人在财富上富有。权势不如德行高尚,财富不如道义贵重。”文侯又请求段干木做国相,段干木不肯。魏文侯的名声超过齐桓公,大概是他尊重段干木、敬重卜子夏、以田子方为友的缘故啊。

【点评】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1)B.“这就是他久久不获提拔的原因"错误。结合全诗可以看出,从叔为人淡泊,喜爱清闲,性好山水,不在意官位高低,这才是他久久不获提拔的主要原因。朝中无人援引,只是次要原因。

故选B。

(2)“同登科第皆清列,尚爱东畿一尉闲”首联写从叔早登科第却淡泊荣利。上句并未直接写从叔,而是写当年和从叔同时及第的人都已身居显位。这样写,一方面暗示了从叔登第之早,间接表现了从叔非凡的才华;一方面,用从叔同年的身居高位,暗示了从叔对于名利富贵的淡泊。从叔的同年进士都已官居高位,但他毫无歆羡之情,安心做一名县尉,乐享清闲自在的生活,体现出从叔淡泊名利、喜好清闲的性格特点。

颈联写从叔“知道"和“好山”。这一联其实是对上联的回答:既不是生活所迫,又不是权贵的援引或自己谋求的,那么,从叔为什么要接受担任渑池县尉的官职?在颈联中,诗人指出,从叔之所以常年安于贫贱,一直到晚年才得到一官半职,实在是从叔在本性上就是一位“好山"的仁者和质性自然的高洁之士,实在是因为从叔掌握了天道和人情的准则和真谛。换言之,从叔不是不争,而是不屑于争,和谁争他都不屑罢了,进一步表现了从叔高洁通达的人生态度。从叔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因此甘于贫穷,体现出从叔甘贫乐道的性格特点。他性好山水,不汲汲于仕进,直到很晚才踏入仕途。

所以本诗刻画了从叔淡泊名利、喜好清闲、甘贫乐道、热爱自然的底层官员形象。

答案:

(1)B

(2)①本诗刻画了从叔淡泊名利、喜好清闲、甘贫乐道、热爱自然的底层官员形象。②尽管同年进士都已显贵,但他毫无歆羡之情,安心做一名县尉,乐享清闲自在的生活。他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因此甘于贫穷。他性好山水,不汲汲于仕进,直到很晚才踏入仕途。

【点评】诗歌鉴赏选择题解题方法:

选择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等,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本题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5.【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书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故答案为:

(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重点字:德)

(2)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重点字:谑)

(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重点字:淹)

【点评】高考默写答题时要关注四点:

1.理解题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词语语句的指向。

3.体会涉及词句的暗示。

4.细致分析各种手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11分)

6.【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修改能力。答题时要熟知常见的病句类型,认真阅读题干中的语段,找出病因,作出正确的修改。

(2)本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的句子,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1)一是搭配不当。“出于”和“知识背景"不能搭配,可把“出于”改为“凭借"。

二是关联词搭配不当。应该把“从而”改为“而且"。

三是中途易辙,应该把“自己的发展方向也迅速找到了”改为“也迅速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2)作答时,首先判断句子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修辞特点进行分析。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然后找出本体和喻体,从生动形象的角度分析表达效果。

答案:

(1)钟扬凭借自己的无线电电子学专业知识背景,不但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问题,而且也迅速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2)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把“科学和文学之间的界限”比喻为“沟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钟扬在科学和文学方面做出的贡献。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

7.【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要依据文体确定中心,理清层次确定类型,在进行筛选整合遣词造句,最后再读文段查漏补缺。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结合语境读懂句段的意思,根据前后联系,选用意思相符的成语。

【解答】(1)①由“刚从山上下来的人或游过此山的人,他的指点切实可靠得多”可知,这里是在用登山打比方,可填:譬如登山。

②结合“曹雪芹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怎样的特点……"及“你可能无法理解作者、读懂作品”的假设可知,此处提出一些问题,可填:不弄清这些问题。

③结合“每一书都要读之数遍,每次应精读一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击破,在读了若干遍后,方有其成"的语境及“读成之后就能经得住各方面的考验”这一假设结果的提示可知,此处与“看起来似乎有点笨,耗时耗力"形成转折,强调如何读,可填:但读得扎实。

(2)甲处:形容自己可以找一种方法,可填“另辟蹊径”。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乙处:此处与“认真地反复地读"相反,形容读得粗浅,可填“浮光掠影”。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丙处:形容与不作深入钻研的读书方法比较效果更好,可填“更胜一筹"。更胜一筹:技艺或技能比较起来,比别人更好一些。

答案:

(1)①譬如登山;

②不弄清这些问题;

③但读得扎实。

(2)甲:另辟蹊径

乙:浮光掠影

丙:更胜一筹

【点评】正确使用词语(成语),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四、作文

8.【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分为两层,第一层结合语言文字运用Ⅰ“跨界者”钟扬的故事引出“跨界者"这一话题,对于这一层材料,我们主要通过阅读语用的材料来进行理解,主要就是理解钟扬故事的核心内容,就是“跨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无线电电子学系——将无线电电子学的知识应用到分子生物学、进化和生态学的研究中;科学追求——诗歌创作。这里既有学科的跨界,又有研究对象的跨界,还有个人爱好的跨界。通过钟扬的故事,我们可以了解“跨界者"的内涵、特点与精神。第二层指出“在我们身边有勇敢的‘跨界者’,也有兀兀穷年做好─件事的‘守界者’”,这一层给“跨界者"一个修饰语,就是“勇敢”,当然“跨界者"并不止“勇敢”这个特点,但是“勇敢"是“跨界者”跨出第一步必须要具备的心理特质,这一层引出另外一个话题“守界者",让其与“跨界者”形成一对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