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的环评_第1页
海洋工程的环评_第2页
海洋工程的环评_第3页
海洋工程的环评_第4页
海洋工程的环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洋工程/海水综合利用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简介:海水综合利用工程海水综合利用工程seawatermulti—purposeutilizationengineering:将海水水体作为资源以各种方式进行有效利用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

注:本标准中海水综合利用工程主要指海水淡化工程、海水冷却工程、海水脱硫工程、大生活用海水工程、海水化学资源利用工程以及其他一切利用海水水体资源的工程,不包括盐田制盐和海水养殖工程。海水综合利用工程海水淡化工程seawaterdesalinationengineering将海水经脱盐处理转化为淡水的海水利用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海水冷却工程seawatercoolingengineering以海水作为冷却工艺用水的海水利用工程,包括海水直流冷却和海水循环冷却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海水综合利用工程海水脱硫工程seawaterdesulfurizationengineering利用天然海水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海水利用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大生活用海水工程domesticseawaterengineering将海水作为生活杂用水的海水直接利用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海水化学资源利用工程seawaterchemicalresourceutilizationengineering从海水中提取各种化学元素(化学品)及其深加工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是从海水中提取各种化学元素(化学品)及其深加工技术。主要包括海水制盐、苦卤化工,提取钾、镁、溴、硝、锂、铀及其深加工等,现在已逐步向海洋精细化工方向发展。我国经过“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在天然沸石法海水和卤水直接提取钾盐、制盐卤水提取系列镁肥、高效低毒农药二溴磷研制、含溴精细化工产品及无机功能材料硼酸镁晶须研制等技术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五"期间正在开展海水直接提取钾盐产业化技术、气态膜法海水卤水提取溴素及有关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海水淡化、海水冷却排放的浓缩海水,开展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形成海水淡化、海水冷却和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体现。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是实现沿海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方向海水直接利用,是直接替代淡水、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措施海水直接利用技术,是以海水直接代替淡水作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相关技术的总称。包括海水冷却、海水脱硫、海水回注采油、海水冲厕和海水冲灰、洗涤、消防、制冰、印染等。海水直流冷却技术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有关防腐和防海洋生物附着技术已基本成熟。目前我国海水冷却水用量每年不超过141亿立方米,而日本每年约为3000亿立方米,美国每年约为1000亿立方米,差距很大。

简介:海水工程海洋工程:是指工程主体或者工程主要作业活动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或者需要借助、改变海洋环境条件实现工程功能,或其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作用于海洋环境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

海洋工程主要包括:围海、填海、建闸、筑堤、筑坝等工程;海上机场、海上工厂、人工岛、跨海桥梁、海底隧道、海上储藏库、海底物资储藏设施以及其他海上、海底人工构造物等工程;人工鱼礁、海水养殖等工程;海洋排污管道(污水海洋处置)、海中输送物质管道、海底电缆(光缆)等工程;码头和航道开挖与疏浚、冲(吹)填、海洋建筑物拆除等工程;海洋工程还包括: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工程、海洋油(气)开发及其附属工程等;潮汐电站、波浪电站、温差电站等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工程;盐田、海水淡化等海水综合利用等工程;海上娱乐、运动及景观开发等工程;核电站及核设施工程;其他一切改变海水、海岸线、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与范围1、评价内容依照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类型及其对海洋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海洋水动力、海洋水质、海洋沉积物、海洋生态及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等。2、评价范围

具体要求确定各单项评价内容的评价范围。建设项目的总评价范围应覆盖各单项评价范围。3、评价工作等级(1)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工程规模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将各单项评价内容和综合评价划分为1级、2级、3级三个评价等级。(2)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定

海洋水动力、海洋水质、海洋沉积物、海洋生态的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级别以及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级别,依据工程类型、工程规模、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按照表1判定。同一建设项目中包含多个工程类型时,应分别判定,并以对海洋环境产生最大影响的工程类型为评价等级判定标准。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的影响评价等级按表2判定。A:海水综合利用工程评级判据A:海水综合利用工程评级判据A:海水综合利用工程评级判据A:海水综合利用工程评级判据A:海水综合利用工程评级判据A:海水综合利用工程评级判据A:海水综合利用工程评级判据B:海洋工程评级判据B:海洋工程评级判据B:海洋工程评级判据B:海洋工程评级判据属1级、2级和3级评价等级的工程建设项目,应按照评价工作程序的要求,编报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于单项评价工作等级均低于3级的工程建设项目,只需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于建设项目中个别评价工作等级低于3级的单项影响评价,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叙述、分析或不做叙述、分析。(3)评价工作等级的调整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较为特殊或对环境质量有特殊要求时,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各单项评价内容的评价等级可作适当调整,调整幅度应为一个等级。二、工程概况

应阐明:

项目的名称、地点,地理位置(应附平面图),建设规模与投资规模(扩建项目应说明原有规模)、总体布置(应附平面图,包括附属工程);占用海域面积,涉及的沿海陆域面积,占用海岸线和滩涂等情况;利用海水的方式和工程类型,取、排海水海域的海洋功能区类型;工程建设方案,生产工艺及水平,取水量及排水量,运行成本;工程施工方案、工程量及建设周期;生产物流特点与工艺流程,原(辅)材料、燃料及其储运等概况。工程分析海洋工程:—生产工艺过程分析。应详细分析生产工艺过程(附工艺流程图),分析建设项目资源、能源、废物等的运输、储运、预处理等环节的环境影响及来源,分析项目的建设和运行给当地和周围海域带来的环境问题,分析并阐明建设项目利用海洋完成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类型和利用方式、范围和面积,分析并阐明建设项目控制或利用海水、海床、海岸线和底土的类型和范围等。一染环境影响分析。应详细分析建设项目施工、生产运行、维护检修和事故等各阶段中的产污环节和各种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排放去向和排放方式等,分析各种废物的治理、回收和利用措施以及工程运行与污染物排放间的关系,核算各阶段的污染源强并列出污染要素清单。一非污染环境影响分析。应详细分析建设项目施工、生产运行、维护检修和事故等各阶段中产生的非污染环境要素,确定其主要影响方式、内容、范围和可能产生的结果,分析其主要控制因素,核算并列出非污染要素清单。海水综合利用工程: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工程分析: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工程分析:三、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应对建设项目施工、生产和环境事故等各阶段的环境影响要素(包括污染要素和非污染要素)和评价因子筛选提出详细的识别与分析要求明确建设项目各阶段环境影响要素的识别范围、分析内容和评价因子等,筛选出主要环境影响要素、环境敏感区、环境敏感目标和主要环境保护对象,确定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给出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和方法等具体要求(本条内容可并人工程分析中)。四、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概况主要内容包括:阐明区域环境质量概况,主要包括海洋水文动力环境概况,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概况,海域水质概况,海域沉积物质量概况和海洋生态环境概况等。应阐明建设项目所在海域和区域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经济活动现状,主要包括城市(或城镇)规模,行政区划及人口,现有工矿企业和生活居住区的分布状况,人口密度,交通运输状况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等内容。应阐明建设项目周围海域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阐明海洋经济开发利用的内容、类型和程度,海域开发使用现状,现有海洋工程和设施的分布状况等。应阐明海洋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渔业资源、油气资源、矿产资源、景观资源、湿地和滩涂资源、野生生物资源等)现状和开发利用现状。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应制定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实施方案。根据已分析确定的各单项评价的内容、范围和等级,结合环境特点和现状评价及影响预测的需要,尽量详细地制定包括调查项目、调查范围及调查方法、调查时期、调查地点、站位布设、调查次数等内容的现状调查实施方案,并明确调查所应执行的技术标准。

依据已界定的各单项评价内容的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明确资料收集的目的、内容、范围等要求。应明确环境质量现状的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并提出具体要求。应明确环境敏感区(例如渔业资源区、海水养殖区或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区等)的调查与评价内容,对已界定的环境敏感区、敏感目标和重点环境保护对象提出调查内容、范围和方法的具体要求,并界定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和评价范围六、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a)各单项评价内容的预测的目的和要素,预测的范围、时段,参与预测的污染要素和非污染要素的特性,采用的主要预测方法和模式,边界条件、初始条件、计算域、计算参数等计算条件的选GBJT19485-2004取及简化,有关参数的估值方法等,同时应明确预测精度。b)应对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生产阶段、废弃阶段等各阶段的影响要素、影响内容、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等,提出具体预测要求。预测的准确度指标应满足主管部门管理和指导环境保护设计等要求。c)应明确环境影响预测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标准,提出评价的具体要求。1、海洋水动力环境影响评价1.1评价工作等级划分1.2资料收集与使用应收集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尽可能长时问的历史监测调查资料和最新图件。图件应标明等深线、周边海域、主要岛屿、港口、航道、海岸线和海上建筑物等内容,应涵盖评价范围和调查范围,并能容易地识别工程项目所在位置。收集的资料应包括:水温、盐度、潮流(流向、流速)、波浪、潮位、气象要素(气压、气温、降水、湿度、风速、风向、灾害性天气)等。冰区还应包括冰量、冰型、冰表面特征、冰状、最大浮冰块水平尺度、浮冰密集度、冰期、冰范围、冰脊等项目的海冰要素资料。引用历史资料时必须注明来源和产生时间,并按GB17378.2和GB/T12763.7中海洋调查资料处理的方法和要求处理后方可使用。1.3现状调查与评价1.3.1调查评价范围评价建设项目的水动力环境调查和评价范围。应符合:a)垂向(垂直于工程所在海区中心点潮流主流向)距离:一般不小于5km,3km和2km;b)纵向(潮流主流向)距离:1级和2级评价项目不小于一个潮周期内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2倍,3级评价项目不小于一个潮周期内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c)1级评价项目应进行水动力环境现场调查;d)2级评价项目在三年内的历史资料不能详尽全面地表明评价海域水动力环境现状时,应开展c)3级评价项目在现有历史资料不能详尽全面地表明评价海域水动力环境现状时,应开展现场调查;f)评价范围应大于现场调查范目,历史监测调查资料范围应大于评价范围;g)当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有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自然保护区时,调查评价范围应适当扩大,将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自然保护区涵盖其中,以满足评价和预测敏感区和自然保护区所受影响的需要;h)调查与评价范围应以平面图方式表示,并给出控制点坐标。1.3.2调查内容与方法:调查内容视工程情况应包括水温、盐度、水深、潮流(流向、流速)、波浪、潮位、悬浮物、气压、气温、降水、湿度、风速、风向、灾害性天气等项目。冰区还应包括海冰冰量、冰型、冰表面特征、冰状、最大浮冰块水平尺度、浮冰密集度、冰期、冰范围、冰脊等项目的调查。调查方法应按照GB/T12763.1、GB/T12763.2、GB/T12763.3和GB/T14914等的要求执行。1.3.3调查断面和站位布设根据随机均匀、重点代表的站位布设原则,调查断面和站位的布设应基本均匀分布于整个评价海域或区域,同时应重点考虑有代表性的位置。沿主潮流方向布设的断面,1级评价项目应不少于3条,每条断面应不少于2个站位;2级评价应不少于2条,每条断面应不少于2个站位;3级评价可适当减少调查断面和站位。1.4环境现状评价应详细分析和评价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所在海域的海洋水动力环境现状,详细、全面地阐述海洋水文、气象要素的分布与变化特征。主要应包括:各季节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平面分布、垂直断面分布及周Et变化;潮汐性质及类型;潮流、余流性质及类型,涨、落潮流和余流的最大值及方向,涨、落潮流和余流历时,涨、落潮流和余流随潮位(涨、落潮)变化的运动规律及旋转方向;最大风速、最小风速、平均风速及变化规律,主导风向、风速、频率及典型日平均风速等,并附以图表说明。1.5环境影响预测1.5.1基本要求应重点预测潮流和余流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包括涨、落潮流和余流的最大值及方向,涨、落潮流和余流历时,涨、落潮流和余流随潮位(涨、落潮)变化的运动规律及旋转方向等。应预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和生产阶段水动力环境的变化可能对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海洋水环境、海洋生态等的影响内容、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1.5.2预测方法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海洋水动力环境影响预测:a)模型实验法,包括数值模拟法和物理模型实验法;可根据建设项目条件和需要任意选择一种或两种方法。潮流数值模拟法的具体要求见附录c。b)近似估算法,适用于评价等级较低的影响预测项目。1.5.3环境影晌评价海洋水动力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结果应符合以下要求:a)评价建设项目导致的评价海域水文环境要素的变化与特征;b)根据建设项目引起的流场、水位场、波浪场等变化情况,结合泥沙冲淤、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等预测结果,评价和给出项目建设对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海洋水质、海洋生态等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的定量或定性结论;c)给出建设项目对海洋水动力环境影响的评价结论,给出建设项目是否满足预期的水动力环境要求的结论。应根据海洋水动力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提出水动力环境的保护措施和建议。若评价结果表明建设项目对海洋水动力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时,应提出修改建设方案或重新选址等建议。1.5.4二维浅海环境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海水垂向混合比较充分的浅海和海湾水域。控制方程:在Cartesian坐标系,传统的垂直积分浅水波动方程是:式中:η-平均海平面以上的水位,单位为米(m);H—总水深(H=h十η,单位为米(m);u,v—深度平均速度的东分量和北分量,单位为米每秒(m/s);x,y—空间坐标,单位为米(m);t—时间坐标,单位为秒(s);h—净水深,单位为米(m);f-一Coriolis参数,单位为秒-1(s-1);g—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2);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1)潮波边界条件潮波计算,采用下列边界条件。沿闭边界,垂直海岸的流通量等于零:沿开边界,用水位控制:关于对流项,在开边界当海水向计算区域流进时,法向流速的导数等于零。风海流边界条件:风海流计算,采用下述边界。风应力可表示为:计算结果验证(1)潮波系统验证以计算结果绘出的同潮时线和等振幅线与实测资料的分析结果或已有的工作成果相比较,验证潮波系统。(2)潮位验证将潮位验证点的计算潮位过程曲线与实测潮位过程曲线进行对比验证。(3)潮流验证潮流验证可采用下述方法之一:—将潮流验证点的潮流流速、流向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验证计算与实测的潮流玫瑰图,主要验证最大流的大小、方向、发生时刻。旋转流还应验证旋转方向。海洋数值模式OGCM(OceanGeneralCirculationModel普通海洋环流模式)简单的说就是把海洋原始方程组离散求解的过程。鉴于实际观测资料较少,无法满足研究需求,用数值模式进行数值模拟是实用的研究方法之一。目前海洋学界较为常用的OGCM有POM、FVCOM、HAMSOM、HYCOM等。这些模式有些适用于近岸海域,有些适用于大洋,各有其自身的特点。POMPOM(PrincetonOceanMode1)由美国普林斯顿(Princeton)大学Blumberg和Mellor于1977年共同建立起来的一个三维斜压原始方程数值海洋模式,后经过多次修改成为今天的样本。是被当今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河口、近岸海洋模式。|i亥模式现已被成功应用国内外的许多区域:20世纪80年代该模式就被相继应用j-墨西哥湾、哈得逊河口和北冰洋,进入20世纪9O年代后,该模式又被应用于地中海。POM对于中国海的数值模拟研究也有巨大贡献。主要特点(1)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Blumberg和Mellor于1977年共同建立起来的一个三维斜压原始方程数值海洋模式,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海洋模式之一。主要特征为:垂直方向采用

-坐标;垂直混合系数由二阶湍流闭合方案确定;水平时间差分为显式,垂直差分为隐式。模式具有自由表面,包含完整的热力学过程。采用静力近似和Boussinesq近似。(2)湍流闭合方案即为通常所说的Mellor-Yamada模型,它能很好地模拟混合层动力性质。

-坐标系对于处理有显著地形变化的海盆是非常必需的。拥有以上两点,模式就能再现真实的底边界层,而这对研究海岸水和由潮驱动的河口很重要(Oey等,1985a,b,c)。底边界层不仅关系到深水形成过程,而且与海盆斜压性的维持密切相关。(3)采用时间分裂算法主要是为了提高模式的计算效率。海平面高度(SSH)和垂直平均速度在正压模方程中计算,而各层密度和速度通过斜压模方程来求。它们通过如下方式耦合,正压模给斜压模提供海面压力梯度,斜压模向正压模提供底摩擦应力以及水平扩散项和内压力梯度。这样,在正压模方程中也包含了斜压效应。(4)POM是一个比较经典传统的海洋模式,其模式结构清晰,模式说明书简明扼要,模式物理过程完善,是海洋数值模式初学者学习海洋模式的首选。POM基本控制方程浅水流动和输运三维数学模型垂向空间的离散通常在笛卡儿坐标系或σ坐标系下进行,为适应不规则的床面地形,在笛卡儿坐标系下可以对床面做阶梯化近似处理,但这样会带来床面计算精度降低。此外,笛卡儿坐标下常采取垂向固定分层的做法,即任意一水平位置的分层数与水深成正比,显然,这种网格系统对高剪切应力的浅水区的分辨率不高,且在给定底边界和水面边界条件时会遇到很大困难。为克服笛卡儿坐标的不足,浅水流动和输运三维数学模型多采用σ坐标变换,即:POM模式的垂向积分方程(外模式)FVCOMFVCOM(AnUnstructuredGrid,Finite—VolumeCoastalOceanMode1)是由美籍华人陈长胜及其所领导的美国佐治亚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生态动力学实验室和美国麻省大学海洋科学和技术学院海洋生态模型实验室人员于2000年成功建立的海洋环流与生态模型。此模型至今仍在不断升级,目前的最新版本为2.6。FVCOM控制方程:笛卡尔坐标系下的原始控制方程组如下,其分别为动量方程、连续方程、温度方程、盐度方程和密度方程:HAMSOM(HamburgShelfOceanMode1)是一个由德国汉堡大学开发的三维斜压原始方程数值海洋模式,该模式使用伯斯尼斯克近似,水平方向采用基]、显格式的c格。HAMSOM是深度坐标Z的垂向分层模式,控制方程建立在分层上。这样做是为了简化计算,通过对原始方程进行层内积分,得到层积分方程,从而把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问题;控制方程:

河口数学模式及其推荐本条的河口特指河流感潮段,其它形成的河口预测计算问题分别参见河流、湖库或海湾相关模式。河流感潮段:长江下游(鄱阳湖湖口以下)多年平均最大流量为多年平均最小流量的10倍20倍,因此,该河段受感潮的影响,在洪水期常波及到芜湖(距河口500km)感潮河就是流量及水位受潮汐影响的河流。而一般情况下,整条河流在下游平缓宽阔,有河湖补给关系的河段最容易出现,称为感潮河段落潮时最大断面平均流速与涨潮时最小断面平均流速之差等于0.05m/s的断面作为河流感潮段与河流的界限假设某断面A就是题中所说的赶潮段与河流的界限,现仅考虑断面A。在断面A处,一年365天,每天都有落潮,其中落得最少的一次,也就是所有落潮中断面最大的一次的流速为U1,在断面A处,一年365天,每天都有涨潮,其中涨得最少的一次,也就是所有涨潮中断面最小的一次的流速为U2,

U2-U1=0.05

持久性污染物a. 充分混合段一级大河可以采用一维非恒定流方程数值模式(偏心差分解法)计算流场,采用一维动态混合数值模式预测任意时刻的水质;小河和中河采用欧康那(O‘c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