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程标准: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课标解读

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要有辩证的认识,既要看到北洋军阀统治的反动性,也要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仍然在艰难中进步的历史事实。考情分析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21(2021·河北高考·8)辛亥革命后的民主革命(2021·河北高考·6)(2021.1·浙江高考·2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022(2022·广东高考·8)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社会现状(2022.1·浙江高考·11)一战时期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2022.1·浙江高考·26)新文化运动

2023(2023·河北高考·16)新文化运动复习建议

本课近三年高考考查频率较高,主要考查了新文化运动和民族工业的发展等,因此复习时要留意这些知识。阶段特征

随着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迅速广泛地开展起来。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这场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法令,其中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为重要。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后,逐步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进行了不懈斗争。这一时期,特殊的内外环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短暂的发展机会。1915年,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动了反封建、倡导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时空坐标思维导图学习任务1、从时空观角度,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2、通过史料实证,从唯物视角正确认识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黑暗与曙光3、通过史料实证,全面认识新文化运动。学习任务一1、从时空观角度,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时期时间重大事件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1912年3月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总统,正式确立北洋军阀统治1913年3月制造“宋教仁案”1915年5月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1916年3月取消帝制1916年6月袁世凯病逝皖系军阀统治时期(1916-1920)1916年6月黎元洪就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1917年6月张勋复辟帝制12天1919年1月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巴黎和会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皖系战败,段祺瑞下台直系统治时期(1920~1924)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奉系统治时期(1924~1928)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1928年6月8日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北洋军阀统治最后结束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全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学习任务一(1)政治上:北洋军阀时期形式上一直维持着中华民国的民主体制,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两次复辟帝制的失败表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经济上:初步建立现代经济法制体系。颁布发展工商业的经济法规,鼓励利用外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3)外交上:出席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后来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山东主权,赎回胶济铁路。表现出了妥协与抗争的两面性。(4)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5)社会生活上:“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6)教育:推进教育的改革发展。(北大学术自由,大师云集)1、从时空观角度,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北洋军阀政府时期(1912—1928)时代特征即时小练1.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向袁世凯面交“二十一条”,并威胁说:“如把秘密(指‘二十一条’)泄露出去,日本当断然采取行动。”之后,袁世凯不顾日本的威胁,把“二十一条”的内容透露给了美国,深深地震惊了美国政府。袁世凯此举的主要意图是()A.揭露日本的侵华野心B.借助欧美的力量来牵制日本C.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D.为复辟帝制争取列强的支持B2.民国十四年,鲁迅写道:“试将记五代、南宋、明末的事情的,和现今的状况一比较,就当惊心动魄于何其相似之甚,仿佛时间的流逝,独与我们中国无关。”鲁迅在此抨击的时局是()A.昏君当道、国家分裂 B.强敌压境、内战不休C.统治腐朽、政治黑暗 D.政权更替、国土沦丧C即时小练3.1912年的《民国服制》规定:男子礼服分为大礼服和常礼服,其中大礼服分晨用、夜用,晨用大礼服为西式大氅式,夜用大礼服类似燕尾服,但后摆呈圆形,裤用西式长裤;常礼服分西式和袍褂式两种。这反映出当时()A.西式礼服成为主流服饰B.传统文化受到政府重视C.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趋势D.中西融合观念深入人心CB学习任务二2、通过史料实证,从唯物视角正确认识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黑暗与曙光观点一北京政府的军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为了支付巨额的军费和行政费用,支付对外国的“赔款”和外债本息,北京政府和各地军阀、各级政府任意加征各种苛捐杂税,并滥发公债、滥铸铜币、滥发纸币,对人民进行变相掠夺。经济上的横征暴敛,政治上的黑暗统治,加上军阀战争造成的破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无穷的灾难,使广大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观点二军阀是民初制度建设不完善的产物,是制度造就了军阀,非尽关乎军阀个人品性之不良。就人员构成论,军阀可谓薰莸同器,一些军阀祸国殃民,一些军阀却忧国忧民,在国家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为抵御外敌侵略,为捍卫民主共和制度作出贡献。在地方层面,一些军阀涂炭生民,一些军阀却重视民生,保境安民,殊难一概而论。——摘编自杨天宏《北洋军阀形象的“另类”书写》学习任务二2、通过史料实证,从唯物视角正确认识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黑暗与曙光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黑暗与曙光黑暗:政治上是黑暗统治,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独裁专制、复辟帝制、出卖国家主权、军阀割据混战、镇压民主革命运动、外交羸弱、经济萧条曙光:新的力量在增长,出现引导中国走向光明的新思想、新力量(1)政治上①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发动一系列革命运动。②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③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2)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3)思想上:新文化运动兴起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都得到广泛的传播。(4)外交上:收回一些国家主权。即时小练1.(2021·河北高考)《顾维钧回忆录》记载:1912年的北京由“废帝宣统管辖之下的紫禁城”“东交民巷和民国首都三部分组成”;1913年,“(袁世凯)对国民党的活动采取了坚决镇压手段”“临时国会被解散了”“袁(世凯)下令逮捕许多重要的国民党党员”。据此可知,当时()A.推翻君主专制迫在眉睫B.军阀统治丧失基础C.帝国主义势力异常强大D.民主革命任务艰巨D2.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宣布实行革命的16个省出现了25个都督,其中军人占14个。1912年3月,北京政府建立时,“二十二省的都督,十五个是军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后()A.国家存在军阀割据隐患B.军人政府顺应了时代潮流C.政府治理能力日益增强D.革命党人掌握了地方政权A即时小练3.1913—1918年间,外国出口到中国的货物数量变化,分别是:英国出口量由9600万两降到4900万两,法国出口量由520万两降到150万两,德国出口量由2800万两降到零。中国的外贸赤字从1913年的1.66亿两降到1919年的1600万两。这一变化说明()A.内忧外患使中国现代化的成功成为泡影B.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有利时机C.资本不足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D.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B学习任务三3、通过史料实证,全面认识新文化运动。观点一。五四运动本身也是有缺点的。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观点二新文化运动确实将矛头对准传统儒学,但并未指向中国全部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批判以“尊君”为中心的专制主义和以“三纲”为中心的封建礼教,着力批判君主专制主义、“吃人”礼教、家庭制度等,但并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新文化运动对儒学进行批判之时,肯定了孔子及儒学的历史价值。陈独秀反对孔教,反对以“三纲”为中心的传统道德在现代社会中起的消极作用,对孔子及儒家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和作用则是肯定的,并不赞同新文化阵营中那些过分偏激的意见。——摘编自左玉河《反传统、激进主义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习任务三3、通过史料实证,全面认识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文化氛围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启迪了民智,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国对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个层次思想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国现代文人自由主义思想,并使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政治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大批关心国事、图存图强的现代人才,同时也形成了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第三条道路”政治势力,对钳制当政者专制冲动,推动中国政治民主作出了重大贡献学习任务三(2)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①将改造国民性作为优先地位,新文化运动没有与工农运动相结合,使其只局限在知识分子群体中,阶级上存在一定局限性。②新文化运动没有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任务,回避了对军阀政府的斗争。③新文化运动对古典文学的批判和对西学的全盘肯定具有片面性,是古典文化走向没落的开端。④新文化运动中倡导批判孔学思想,为的是给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但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没有对中国社会进行有效的改造。学习任务三1.1919年,24岁的恽代英在日记中写道:“阅《新青年》,甚常长益心智。我很喜欢看《新青年》和《新潮》,因为他们是传播自由、平等、博爱、互助、劳动的福音的。”美国学者莫里斯认为:“聚集在《新青年》周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计的。”这说明《新青年》()A.体现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B.源于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C.为五四运动提供了领导力量D.最早在中国传播民主与科学A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把批判的对象分三种:孔子的学说、历代封建统治者、封建卫道士。其中心思想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孔子学说,为此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