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_第1页
第九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_第2页
第九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_第3页
第九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_第4页
第九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述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通过定量揭示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影响及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确定一个地区的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2.基本概念和术语1、优势种2、生态系统3、生物量4、异制性(heterogeneity)5、景观6、生物多样性7、生境8、生态因子9、生态演替10、生态制图11、敏感区12、植被覆盖率13、湿地14、承载能力环境与生态环境

环境:人类以外的整个外部世界,包括大气、水、土壤和生物圈。

生态环境:人类的地球生物圈环境。人生物圈水、气、土生态环境物化环境生态环境学传统环境学生态学生态系统组成生态系统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1.生产者–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和化能细菌等2.消费者–动物草食动物-一级消费者一级肉食动物–二级消费者二级肉食动物–三级消费者杂食动物–杂食消费者腐食消费者,其他消费者3.还原者–微生物(细菌、真菌等)4.非生物环境能源–太阳能、其他能源气候–光照、温度、降水、风等介质与媒介–岩石、土壤、水、空气等物质代谢原料CO2、HCO、O2、N2等无机盐(矿物营养物)腐殖质、脂肪、蛋白、碳水化合物等自然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流水生态系统(江河、集流)静水生态系统(湖泊、池塘)急流缓流滨岸带表水层深水层海岸带(<100m)岩石岸沙岸浅海岸(水深200m以内的大陆架)海岸带(>200m)远洋中层远洋深层远洋表层远洋底层上涌礁珊瑚礁热荒漠冷荒漠冻原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草原干草原稀树干草原(热带草原)森林生态系统针叶林阔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环境功能(一)生态系统环境功能(二)生态系统环境功能(三)生态系统类型(一)生态系统类型(二)生态系统类型(三)生态系统类型(四)生态系统类型(五)三、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原理1、保护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地域连续结构完整物种多样组成协调生产力高环境功能强2、保持生态系统的再生产能力3、以生物多样性为核心:遗传、物种、生态系统4、缓解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自然灾害5、保护重要资源:水、土、景观、生物……6、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7、保持生态系统的再生产能力第二节我国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一、中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和规定⒈有关生态保护的法规、规定⒉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有关规定⒊香港的有关法规

二、生态环评指导思想与原则要求

1、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与战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功能的可持续性2、贯彻执行政策和法规的要求环境政策与法规

资源政策与法规社会经济政策与法规3、遵循生态科学原理4、强调针对性:针对具体建设项目针对具体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针对具体影响和特点三、中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三、中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⒈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级别和范围⑴评价级别的划分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⒉生态环境影响识别⑴影响因素识别⑵影响对象识别⑶影响后果与程度识别

影响的性质影响的程度⒊生态环境现状调查⑴自然环境状况调查自然环境基本特征调查图件收集和编制⑵社会经济状况调查社会结构情况调查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移民问题的调查自然资源量的调查⒋生态现状评价⑴生态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⑵生态现状评价要有大量数据支持评价结果,常用的方法有图形叠置法、系统分析法等⒌生态影响预测⑴预测内容⑵生态影响预测的方法⒍生态影响的减缓措施和替代方案⑴制定减缓措施的原则:制定生态影响减缓措施时要遵守如下原则:①凡涉及到珍稀濒危动物和敏感地区等类生态因子发生不可逆影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保护措施和方案凡涉及到尽可能需要保护的生物物种和敏感地区,必须指定补偿措施加以保护对于再声周期较长,恢复速度教慢的自然资源损失要制定补偿措施对于普遍存在的再生周期短的资源损失,当其恢复的基本条件没有发生逆转时,不必制定补偿措施需制定区域的绿化规划⑵实施减缓措施的途径①保护②恢复③补偿④建设⑶替代方案生态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1、目的:鉴别拟建工程与潜在的生态受体之间的关键联系,确保评价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方法:将拟建工程和受影响生态系统分解为各自的组成部分,鉴别可能的交互作用,并寻求合适的表征因子和参数。3、注意:识别与筛选建立在一定的调研基础上(文献查阅、实地考察与咨询、访问)生态环境影响识别要点

作用主体:全面性(主、辅、配、公、环)(建设项目)全过程(勘、选、设、施、运、闭、退)作用特点(集中?长期?物理?…)

影响受体:类型与组成(主导因子)(生态系统)特点与状态(整体性、脆弱性)敏感问题(限制因子、敏感目标…)资源问题(经济意义、特色资源…)

影响效应:性质(正负?可逆?累积?)程度(强度、长短…)范围(直接、间接)可能性敏感目标某公路项目环境影响因子与影响程度识别自然生态系统评价因子筛选植被类型、面积、覆盖率、分布生物多样性植物种、密度、优势度、频度动物种及生境、种群、密度保护物种种类、保护级别、分布与生境珍稀濒危种珍稀度或濒危度特有物种种类、种群、分布与生境、价值、公众关心度资源物种种类、生产力、生境、动态系统整体性景观破碎度等系统生产力生物量、生物生长率系统稳定性生物资源采补平衡、系统发展趋势、土壤侵蚀气候恶化(大风日、干燥度等)、区域自然灾害、外来物种敏感目标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自然遗迹地、景观因子参数城市生态环境评价因子筛选规划体系城市性质、规划目标、功能区划环境大气质量、大气功能区划、水系、规划功能、水源、地下水声环境功能区划、敏感目标绿化体系绿化指标、绿地面积、绿地结构与布局景观体系城市风貌、空间资源、景观敏感目标(区、段、点)风景名胜区及其他景观敏感目标安全体系重要生态功能区、城市灾害、污染隔离带城市气候热岛效应(极端温度等)、湿度区域环境城郊生态(城乡关系)、城市环境调节带(区)可持续性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可持续性城市生态功能与城市生态稳定性因子参数生态环境评价标准含义1、反映生态系统不同层次的特点如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2、反映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的状态如结构:空间结构、物种多样性过程: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功能:水源涵养力、生产力……3、反映不同区域生态系统的“理想状态”如区域背景、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4、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会有不同的表征方式常用的生态环境评价标准1、环境标准(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的标准)2、规划目标与指标、功能区划如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风景区3、科学研究确定的承载力、容量、阈值4、法规定值(资源法、环境法、环境标准)5、行业规范与产业政策6、背景值(现状)或本底(理想状态)如生物量、生产力、生物多样性、森林覆盖率7、特定生态问题的限值

土地沙漠化程度景观判别(标准)土地沙漠化发展的生态学特征(标准)评价范围确定原则1、必须包括所有作用因子(建设项目全过程、全部活动空间)2、必须包括全部受影响受体(受影响生态系统,可以阐明类型、组成、结构、过程、特点)3、必须包括所有影响(直接的、间接的、显在的、潜在的)评价范围确定考虑因素1、建设项目:时空分布2、生态系统:整体性要求、相关关系3、敏感目标:保护范围与目标物要求4、地理或水文等环境界域5、技术可达性6、行政管辖界域7、工作需求:调查范围由大到小影响距离由近及远(含所有影响可及范围)评价等级含义:对评价工作深度和广度的要求等级:根据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大小分为三级一级:全面深入评价

有很重要环境影响或敏感环境问题二级:有重点问题评价(或专题)三级:一般问题,可分析确定注意:一个项目只定一个级别有多个影响点时,按级别最高的一个定级遵循评审意见主要生态影响及其变化程度>50km220~50km2<20km2生物群落生物量减少(<50%)生产量锐减(≥50%)异质性程度降低相对同质物种的多样性减少(<50%)物种的多样性锐减(≥50%)珍稀濒危物种消失2121211

3

2

3

2

3

2

1

/

3

/

3

/

3

1区域环境绿地数量减少,分布不均,连通程度变差绿地减少1/2,分布不均,连通程度变极差

2

1

3

2

/

3水和土地荒漠化理化性质改变理化性质恶化

1

2

1

2

3

2

3

/

3敏感地区111评价范围对于1、2、3级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一般不能小于8-20km,2-8km,1-2km评价期限生物对环境污染和环境状况的变化的反应随物种和生态条件不同而异,有时反应迅速灵敏,有时反应迟钝和滞后,就整体而言,生态系统对环境因子的反应有滞后性,因此,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应分为两期:近期和远期。近期:对开发项目施工期和投产运行后的几年内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远期:对项目运行较长后的影响做预测和评价,对与一级自然资源开发项目中的生态影响还应作事后评价,并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生物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论证。生态环境调查内容

生态系统调查:类型、结构、特点;植被、群落、物种生境条件(地理、气候、土壤)

生态功能调查:生产力、主要环境服务功能

自然资源及利用:水土资源、动植物资源其他资源

敏感保护目标及其保护要求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区域自然灾害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

区域生态环境:历史变迁及动态功能变化

其他问题:人类主要干扰及干扰方式经济发展规划对生态资源的利用人文景观等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要点:分辨层次、类型评价质量、状态、功能、重要性等内容评价要求方法区域生态结构、状态、质量景观生态学稳定性、生产力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功能规划、景观、…….重要性问题指标分析系统、群落生物多样性样方、指数质量:生产力景观、传统实测重要性:物种、生境指标评分排序物种重要性及保护要求法规+科学评价生境质量与功能指标综合重要度综合评分排序资料来源1、野外调查(含样方调查)2、室内模拟或实验分析3、定位或非定位观察4、地图、航片、卫片(RS-GIS-GPS)5、有关部门收集的资料:科研院校、设计院、行政6、专家咨询生态现状评价要求是在区域生态基本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对区域生态功能状况进行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规定:2级以上项目的生态现状评价要在生态制图的基础上进行;3级项目的生态现状评价必须配有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基本图件。评价生态现状应选用植被覆盖率、频率、密度、生物量、土壤侵蚀程度、荒漠化面积、物种数量等测算值、统计值来支持评价结果。影响预测内容1.生态系统整体性影响:系统是否毁灭、替换、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系统是否分割、简化,功能受损?系统是否可正向演替或恢复?2.生态系统因子影响:是否影响关键生态因子?有无替代或可否恢复?3.敏感保护目标影响4.主要自然资源影响是否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是否导致重要或稀缺资源影响?5.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灾害等)是否使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趋于恶化?定义: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显著性、重要性、长远后果进行人为的判断指标:生态学意义的影响评估可持续发展战略影响评估经济与资源价值得失社会文化价值影响评估遵循政策和法律的评估其他方面影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估)

四、技术方法(通用)

类比法

列表清单法

综合评价法

图形叠置法

生态机理分析法

景观生态分析法

生产力评价法

系统分析法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态环境评价方法选择

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针对评价对象特点与要求系统整体性与区域生态:生态制图,景观生态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流失方程等自然景观:敏感度、美感度评定草地资源:五等、八级(产草量的遥感估测)草群组成变化(样地调查)

同一评价对象可用多种方法评价生态环评图件1、图件收集:地形图、规划图、水系图、卫片2、基础图件:土地利用图、植被图、土壤侵蚀图3、图件编制:敏感目标分布图动植物资源分布图生境质量现状图等生态监测目的:认识背景,验证假说跟踪并采取补救措施内容:明确监测因子与项目(参数)明确监测点位与频率规范监测方法估算监测费用规定监测实施保障措施注意:只限于环评确定的问题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基本要求1、体现法规的严肃性2、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战略3、体现产业政策与环保政策、资源政策4、满足服务对象要求:服务建设者(注意针对性)服务设计者(注意科学性)服务管理者(注意协调、全面)5、符合生态科学原理(可行、有效)6、全过程评价与管理勘探、选址选线、方案设计、施工、运营、退役7、针对性:重点目标、因地制宜、措施到位8、可行性:技术可行、管理可达、经济可及减少生态影响的工程措施(以青藏铁路为例)方案:选点选线规避环境敏感目标选择减少资源消耗的方案(如收缩边坡)采用环境友好方案(如桥隧代填挖)建设环保方案(如生物通道、屏障、移植等)施工:规范化操作(如控制施工作业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