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西桂林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西桂林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西桂林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广西桂林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广西桂林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2-2023学年广西桂林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唐朝时期的《元和郡县图志》写道,大运河“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由此可知作者认为隋朝开凿大运河()A.导致隋朝灭亡 B.加强南北交流 C.利于后世发展 D.巩固国家统一2.《中国官制大辞典》对科举制度的解释:“一种允许士人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根据成绩选拔人才、分别任官的制度。”说明该制度的特点()A.看重门第 B.注重才能 C.面向全民 D.考察推荐3.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A.提倡节俭 B.爱民如子 C.善于纳谏 D.勤于政事4.杜甫的诗歌有“诗史”之称,通过以下两首他创作的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开元到天宝年间,唐朝的社会变化是()《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因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A.由繁荣转衰落 B.由开放到封闭 C.由开明到专制 D.由尚武到轻文5.唐朝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材料直接反映出唐朝()A.社会风气的开放 B.经济的繁荣 C.文学艺术的兴盛 D.政治的清明6.唐朝人充满自信和活力,他们以博大的胸怀学习和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下列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A.鉴真受邀到日本传授佛法 B.玄奘游学天竺带回佛经

C.白居易的诗关注人民疾苦 D.文成公主入藏带去技术和书籍7.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政权是()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8.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A.强干弱枝 B.分解相权 C.民贵君轻 D.重文轻武9.史料是研究历史的根据。史料根据载体的不同,可分为口述史料、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历史纪录片等。下列关于研究宋辽关系的史料中最真实可靠的是()A.陶晋生著《宋辽关系史研究》 B.纪录片《中华战争通史•州之战》

C.宋辽边关古战道遗址 D.元修《辽史》10.南宋词人辛弃疾曾经担任军事将领,他的词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描述的情景是抗击()A.金 B.辽 C.西夏 D.蒙古11.下图是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手工业的进步 B.农业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城市的繁荣12.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里指的是()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13.“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该书是()A.《红楼梦》 B.《梦溪笔谈》 C.《史记》 D.《资治通鉴》14.《元史》中记载:“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反映出元朝()A.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B.建立统一多民族政权

C.修建四通八达驿站 D.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15.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诗体现了()A.英勇不屈的精神 B.廉洁正直的精神 C.自强不息的精神 D.克己奉公的精神16.“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专权乱政”的教训,采取的措施是()A.设置转运使 B.设立三省六部 C.设置行省 D.废除丞相17.“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材料反映的是明朝的()A.政治腐败 B.文化繁荣 C.法律严酷 D.八股取士18.“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由此评价可见郑和下西洋()A.时间之长 B.技术先进 C.获利丰厚 D.和平交往19.明朝中期景泰至成化这几十年,王府庄田比明初增加了7.5倍,勋戚贵族庄田比明初增加4.7倍。这一现象导致明朝出现()A.皇室内部纷争 B.大臣结党营私 C.满洲威胁加重 D.土地大量兼并20.在明朝的一部科学名著中,记载药物1892种,分为16部62类,附方11096则,附图1160幅。这一科学名著是()A.《农政全书》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21.清朝时期,对于皇帝而言,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据此可知,军机处的设置()A.服从皇帝意志 B.掌握军事大权 C.制定重大决策 D.监察文武百官22.清朝时期,瓷都景德镇的制瓷业中,有烧窑工、淘泥工等13个工种,各工种之下有不同专业,如画坯工中有画者、染者之分。根据材料分析制瓷工艺的进步得益于()A.分工细 B.人员多 C.市场大 D.技术新23.1757年清政府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知清朝实行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 B.轻徭薄赋 C.闭关锁国 D.强化皇权24.京剧的前身徽剧,原以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四平调等,后来又吸收了京调、秦腔等地方戏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可见京剧的发展是因为()A.贴近生活 B.博采众长 C.剧目齐全 D.政府扶持25.中国传统节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和人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下列作品可了解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是()A.《岁朝图》 B.《元宵灯市图》 C.《清明戴柳图》 D.《龙舟盛会图》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在宋代,复种技术也得到推广,江南种稻普遍分“早禾”和“晚禾”两种,种植和收获的时间不同。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也得到大面积推广。复种是农业史上的重大变革,使耕地的利用率提高,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识别劳动工具。图一______,图二______。(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主要的粮食作物。(3)根据两则材料,比较唐朝和宋朝两个时期粮食生产发展的不同,谈谈你从唐宋时期粮食生产发展中总结的经验。27.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观察地图,找出元朝陆路交通的中心和两个对外贸易港口。(2)依据材料,概括元朝交通的特点,进一步分析这一交通局面产生的影响。(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元朝交通局面出现的条件。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七年级某班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史后,做了以下笔记:阶段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朝代:1.______笔记一笔记二主题:文学巨著主题:5.______内容:2.______内容:6.______3.______7.______4.______8.______(1)请选择下面的历史事件补全“时期”和笔记一中的内容《窦娥冤》《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2)请从下列提供的学习内容中参照笔记一完成笔记二。戚继光抗倭设台湾府设伊犁将军

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设驻藏大臣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根据“大运河‘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隋朝大运河对后世发展的作用。605年起,隋炀帝下令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中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故C符合题意;大运河的开通是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但不是题干表达的主旨,排除A;加强南北交流是大运河的作用,但题干没有涉及,排除B;大运河的开通巩固了国家统一,但题干没有涉及,排除D。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大运河开通的作用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大运河开通的作用。2.【答案】B【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根据“一种允许士人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根据成绩选拔人才、分别任官的制度。”可知,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重视才能,根据成绩选拔人才,故B符合题意;九品中正制看重门第,排除A项;科举制面向读书人,不是面向全民,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的察举制使用考察推荐,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科举制的特点,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科举制的特点。3.【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直接说明了魏征和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名言,这表明唐太宗善于纳谏。魏征以敢于直谏著称,他曾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

本题考查了唐太宗善于纳谏。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题干中的人物魏征,并大体理解唐太宗这段话的意思。4.【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开元”“天宝”分别是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年号,但是唐朝国力和社会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A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了唐朝国力由盛转衰,不能体现由开放到封闭、由开明到专制、由尚武到轻文,排除BC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答案】A【解析】据题干“当时(唐朝)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可知,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唐朝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射箭等,尚武风气盛行,所以题干说明唐朝的社会风气开放活泼包容,A是正确的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要掌握盛唐的社会气象的表现,依据课本内容分析材料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6.【答案】B【解析】唐朝人充满自信和活力,他们以博大的胸怀学习和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玄奘游学天竺带回佛经。鉴真受邀到日本传授佛法是传播佛教和唐朝文化,不是吸收外来文化。排除A;CD与对外交往无关,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光耀千古的唐诗,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光耀千古的唐诗,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7.【答案】C【解析】A.隋朝在五代十国之前,排除A。

B.唐朝在五代十国之前,排除B。

C.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北宋。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和后继者们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局面,C符合题意。

D.1271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五代十国的更替。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东京,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局面。

本题以五代十国的更替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8.【答案】D【解析】据题干“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可知,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重文轻武,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故选:D。

本题考查宋代的重文轻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宋代的重文轻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9.【答案】C【解析】据所学知,宋辽边关古战道遗址属于原始史料或第一手史料是研究宋辽关系最真实可靠的史料,C项符合题意;后人编写的史书、文章、纪录片等都带有主观色彩,属于第二手史料,可靠性要低一些,排除ABD三项。

故选:C。

本题考查史料的分类,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能力,要掌握史料的分类,知道原始史料或第一手史料最可靠。10.【答案】A【解析】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把苏轼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辛弃疾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一生力主抗金,一直胸怀恢复中原的壮志,显示了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他的词题材广阔,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抒写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据“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可知,这是词人辛弃疾写的词句,它描写的是南宋抗击金军的情景。A项正确;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辽被金所灭,排除B项;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西夏被蒙古所灭,排除C项;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蒙古最终被明朝所灭,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南宋抗金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辛弃疾词的创作背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南宋抗金的相关史实。11.【答案】C【解析】根据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示意图可知,从秦半两钱到唐朝的开元通宝最后到北宋时期的纸币拓片,我国货币的演变反映了我国商业的繁荣发展,以及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C符合题意,ABD与题干货币演变无关,排除。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与视频经济繁荣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与视频经济繁荣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2.【答案】B【解析】“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反映的是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大大提高了印刷的速度史实。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为切入点,考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本题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13.【答案】D【解析】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史学地位与司马迁齐名。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书名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是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的,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的相关史实。对比掌握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异同点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的相关史实。14.【答案】B【解析】根据“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可知,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蒙古族兴起于漠北草原;“并西域”指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的西征;“平西夏”是指蒙古破兴庆府,灭西夏;“灭女真”指蒙古破蔡州,灭金之战;“臣高丽”指的是征服朝鲜;“定南诏”指忽必烈采用战略包围战术,灭大理国之战;“遂下江南”指元1279年崖山灭南宋之战;“而天下为一”指的是最终元朝统一了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此,题干材料反映出多民族政权由并立到统一,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多民族政权由并立到统一,与经济和交通无关,排除AC项;材料描述的是元朝先后消灭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实现大一统,不是对边疆地区管理,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多民族政权由并立到统一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相关史实。15.【答案】A【解析】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抗战派大臣文天祥继续抗元,兵败被俘后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这是非常值得赞扬的,A符合题意;廉洁正直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克己奉公的精神从题干信息中无法体现,排除BCD。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文天祥抗元的事迹。文天祥坚持抗元斗争,他至死不屈、誓死效忠朝廷。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文天祥抗元的事迹。16.【答案】D【解析】A.宋太祖时期,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排除。

B.隋统一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三省六部制,排除。

C.元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设置行省,排除。

D.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属于政权二号人物,最容易对皇权形成威胁,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加强皇权,朱元璋杀掉丞相胡惟庸后,废除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既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又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使明朝的君主专制大大加强,据题干关键信息“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专权乱政”的教训,采取的措施是废除丞相,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明朝废除丞相,解答的关键信息是“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7.【答案】D【解析】据材料“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可知,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答卷分为死板的八个部分,八股取士脱离实际,禁锢了思想;应试之人成为皇帝意旨的顺从者,D是正确的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八股取士。八股取士使中国的考试制度在走向标准化同时,也固定化和模式化了,加强对士人思想的控制,严重阻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八股取士,才能做出正确选择。18.【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可知,材料重点强调了郑和下西洋过程中的和平交往,与西方航航家们的强盗行径以及殖民者们的野蛮掠夺相比,郑和的和平与平等是难能可贵,故D项正确;郑和下西洋的确时间长、规模大,当时明朝造船技术与非常先进,但题干材料重点强调的是郑和下西洋和平与平等的特点,也没有表明郑和下西洋获利丰厚,排除ABC三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朝的郑和下西洋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朝的郑和下西洋。19.【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王府庄田比明初增加了7.5倍,勋戚贵族庄田比明初增加4.7倍”可知,明朝中后期,藩王和勋贵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兼并,这成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C项正确;皇室内部纷争和大臣结党营私也都是明朝灭亡的原因,但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项;满洲威胁加重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出现土地大量兼并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朝出现土地大量兼并的相关史实。20.【答案】B【解析】《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的著作。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中国古代汉医集大成者。李时珍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B符合题意;《农政全书》是农学著作,排除A;《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排除C;《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的地理名著,排除D。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本草纲目》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本草纲目》的相关史实。21.【答案】A【解析】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帝时撤销,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直接听命与皇帝。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据题干“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设置服从皇帝意志,加强了君主专制,A项正确;军机处与掌握军事大权无关,排除B项;军机处只是传达皇帝的旨意,排除C项;监察文武百官不是军机处的职责,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军机处的设置,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军机处的设置的相关史实。22.【答案】A【解析】据题干“清朝时期,瓷都景德镇的制瓷业中,有烧窑工、淘泥工等13个工种,各工种之下有不同专业,如画坯工中有画者、染者之分”可知,景德镇的制瓷业分为许多工种,每一工种有分为不同专业。这说明制瓷工艺的进步得益于分工细致。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明制瓷工艺的进步得益于分工细,不是人员多、市场大、技术新,排除BCD。

故选:A。

本题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制瓷工艺的进步得益于分工细。23.【答案】C【解析】清朝前期,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又限制商民出海,只开广州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政府特许设立了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闭关锁国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最终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故C符合题意;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排除A;题干“1757年清政府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反映的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轻徭薄赋和强化皇权与题意不符,排除BD。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影响。24.【答案】B【解析】京剧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北京土语,逐渐融合发展。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B符合题意;贴近生活、剧目齐全、政府扶持都不能从题干信息中体现出,排除ACD。

故选:B。

本题考查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京剧艺术得到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25.【答案】D【解析】宋朝时,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故D符合题意;《岁朝图》反映的是春节,排除A;《元宵灯市图》反映的是元宵节,排除B;《清明戴柳图》反映的是清明节,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等。26.【答案】【小题1】曲辕犁【小题2】筒车【小题3】【解析】(1)根据材料一识别劳动工具。图一是曲辕犁,图二是筒车。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

(2)根据材料二“在宋代,复种技术也得到推广,江南种稻普遍分‘早禾’和‘晚禾’两种,种植和收获的时间不同。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也得到大面积推广”可知,宋代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或冬麦、水稻。

(3)根据两则材料可知,唐朝和宋朝两个时期粮食生产发展的不同是唐朝侧重生产工具的改进;宋朝侧重种植技术的创新。唐朝扩大耕地面积,宋代提高土地利用率。我从唐宋时期粮食生产发展中总结的经验有发展农业技术;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利用率。

故答案为:

(1)图一:曲辕犁;图二:筒车。

(2)小麦或冬麦、水稻。

(3)不同:唐朝侧重生产工具的改进;宋朝侧重种植技术的创新。唐朝扩大耕地面积,宋代提高土地利用率。经验:发展农业技术;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利用率。

本题考查唐朝经济的繁荣、宋代农业的发展等相关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