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雪草堂刻本《隋唐演义》版本考述_第1页
四雪草堂刻本《隋唐演义》版本考述_第2页
四雪草堂刻本《隋唐演义》版本考述_第3页
四雪草堂刻本《隋唐演义》版本考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雪草堂刻本《隋唐演义》版本考述

《魏唐虞义》是清代由朱仁贵主编、出版的《四雪草》20卷和100卷的书。它是隋唐历史系列的通俗小说之一。又由于这部刻于康熙年间的《隋唐演义》,带有绘画雕刻俱属上乘的金陵派版画插图50页共100幅,更显珍贵,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向为学术界及藏书家珍重。不过,褚人获四雪草堂《隋唐演义》的初刻本究竟具体刊印于康熙哪一年,学术界却一直众说纷纭,不同的说法竟有五六种之多,迄今尚无定论。尤有甚者,一方面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尚无定论;另一方面有的错误说法,却得到学术界相当认同,成了权威观点,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褚人获四雪草堂《隋唐演义》初刻本疑年问题作一次认真的考辨。关于褚人获四雪草堂《隋唐演义》初刻本的具体刊行年代,有10几位学者的观点影响较大,可归纳为5种说法。为考辨的明晰起见,以下依各家判定此书刊行年代的先后为序作简要评介。第一种为康熙乙卯说。此说首见于鲁迅写于1930年的《中国小说史略》。文曰:“《隋唐志传》原本未见,清康熙十四年(1675)长洲褚人获有改定本,易名《隋唐演义》”1。康熙十四年为乙卯年,为简明计,可称此本为康熙乙卯本。其后,1988年9月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Ⅱ》也持此说。其文曰:“清代康熙十四年(1675)原刊本作者序云《隋唐志传》创自罗氏,纂辑于林氏,可谓善矣”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虽未明言康熙乙卯本《隋唐演义》为是书初刻本,但在所有褚人获四雪草堂刻本《隋唐演义》的刊行年代中,康熙乙卯说是最早的。而日后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Ⅱ》则明言这一《隋唐演义》的康熙乙卯本为“原刊本”了。第二种为康熙乙丑说。《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改定稿》著录有日本本京都大学图书馆藏康熙二十四年四雪草堂刊本《隋唐演义》3。康熙二十四年为乙丑年,此本可称为康熙乙丑本。第三种为康熙乙亥说。刘世德等编著的《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修订本)认为现存的“二十卷一百回褚人获四雪草堂刊于康熙乙亥(34年)的《隋唐演义》”是“原刊本”4。欧阳健等编《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的《隋唐演义》条目,著录了康熙年间刊印的褚人获《隋唐演义》共两部,版心均刻有“四雪草堂”字样,然一为“文盛堂梓行”的“重刻本”;一为“四雪草堂重订通俗隋唐演义”本。虽然两者都载有褚人获康熙乙亥冬的自序,但两者最大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四雪草堂重订通俗隋唐演义”本的100幅版画插图全集中在“发凡”之后,而“文盛堂”重刻本的版画则在每回之前。二是两者的行格字数不一样,前者为正文半页10行,行23字,“文盛堂”本则为正文半页10行,行20字。依欧阳健《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体例,相关小说版本著录,依现存该书的刊刻年代先后为序。故褚人获四雪草堂刻本被著录在最前面,并特别注明此书“现藏北京图书馆,为郑西谛旧藏。”3王清原等编著的《小说书坊录》(增订本)著录的现存最早的“四雪草堂重订通俗隋唐演义”二十卷一百回本为“康熙三十四年刻”5。张俊著《清代小说史》著录的褚人获四雪草堂《隋唐演义》为康熙三十四年乙亥(1695年)所刻印,并认为“书当写于康熙乙亥之前”6。以上4家著录现存的褚人获四雪草堂《隋唐演义》,均刊刻于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可称为康熙乙亥本。第四种为康熙己亥说。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褚人获“四雪草堂隋唐演义”的最早刊本为“首有康熙己亥(五十八年)自序”的二十卷一百回本7。齐裕焜著《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著录年代最早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二十卷一百回为“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刻本”8。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四册),认为褚人获《隋唐演义》二十卷一百回“最早有四雪草堂刊本,卷首有康熙己亥(1719)自序”9(为康熙五十八年,引者识)。王伯敏主编的《中国美术全集·版画》卷著录的《隋唐演义》二十卷一百回首有版画一百幅的本子,为“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己亥)四雪草堂刊本”,同时注明此“原本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10。史树青主编、黄燕生著《古籍善本》一书更明确认定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四雪草堂刻本,首有版画一百幅,曾收入《中国美术全集·版画》卷的《隋唐演义》版本“属初刻初印本。”11姜寻编的《中国拍卖古籍文献目录》所载《隋唐演义》一书的提要,也认为“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的四雪堂刻本,曾收入《中国美术全集·版画》图203,当属初刻初印”12。以上各家,均以刻于康熙五十八年己亥的褚人获四雪草堂刻本为最早刻本。就中,袁行霈、黄燕生及姜寻3家均明确认定此一刻于康熙五十八年己亥的四雪草堂《隋唐演义》为“最早刊本”,“属初刻初印本”。这一版本可称为康熙己亥本。第五种为认同褚人获《隋唐演义》刊行于康熙年间、但具体时间未确定说。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研所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三)、章培垣、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下卷及周心慧著的《中国古版画通史》等书,均认同褚人获的《隋唐演义》问世于康熙年间,而最早具体刊刻年代均未明确标示13。以上5种关于褚人获四雪草堂《隋唐演义》的最早刊行年代的说法,各家的共同点为均认同是书问世于康熙年间,唯具体为康熙哪一年,则有很大分歧。时间跨度,从康熙十四年乙卯,到最晚的康熙五十八年己亥,之间相差了整整44年。不仅如此,连褚人获的堂号及四雪草堂刻本《隋唐演义》那100幅珍贵版画插图的绘者和雕刻者的名号也各说各话,造出许多异说。如李致忠《古代版印通论》即认为褚人获的号为“四雪堂主人”14。同样的,姜寻编撰的《中国拍卖古籍文献目录》,也以康熙五十八年己亥本《隋唐演义》为“四雪堂刻本”12。实则,褚人获的号为“四雪草堂主人”,有四雪草堂刻本《隋唐演义》康熙三十四年乙亥本“发凡”之后褚人获的署款“四雪草堂主人谨识”字样可证。至于这部书版画插图的画家和雕刻者,李致忠《古代版印通论》认为绘者为“赵澄”,而刻者之一为“郑子文”14。周心慧《中国古版画通史》则认为绘者为“赵同之”,刻者为“王详宇、郑子文”15。而绝大部分论及这部书版画插图的著作,包括王伯敏的《中国美术全集·版画》卷,均认定版画插图雕刻者之一是“郑宇文”10。然细检褚人获四雪草堂康熙乙亥本《隋唐演义》原书,即可证明,以上这些说法都不正确。康熙乙亥本《隋唐演义》原书插图第50页最后一幅版画右上方刻有“康熙甲子年仲春古吴赵登笔”署款,后面并有小圆印一枚,印文为“登”,下面又有小方印一枚,印文为“同文”。同时,褚人获在康熙乙亥本的“发凡”中也写道“兹集图像五十页,为赵子同文所写。”可证这部《隋唐演义》的100幅插图的绘者实为赵登,字同文。李致中文中认为这100幅插图刻于康熙二十三年,是对的。因为赵登在插图中署款的时间是“康熙甲子”,正是康熙二十三年。实则,褚人获在康熙乙亥本《隋唐演义》的“发凡”中,已把这部书100幅插图的绘者与刻者都介绍得清清楚楚了。其原文曰:兹集图像计五十页,为赵子同文所写,意景雅秀。又刊自王子祥宇,郑子予文之手,镌刻精工,似当为识者所赏。同时,在这50页版画中第二页“逞雄心李靖诉西嶽”一回的总第三幅插图的右下角,就刻有“郑予文刻”字样的署款;而第三页总第六幅“五花阵柴嗣昌定姻”插图的左下角则刻有“王祥宇刻”字样的署款,这就应该清楚地证明了,褚人获四雪草堂康熙乙亥年刻本《隋唐演义》100幅精美版画插图的绘者应当是赵登,字同文,而刻者当是王祥宇和郑予文。至于褚人获四雪草堂康熙年间的《隋唐演义》的刻本,哪一个是最早的初刻本,可议的重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康熙早期所刻的乙卯本、乙丑本是否有版本实物证明其为真实存在;二是康熙己亥本是否真是“最早的”、“初刻初印本”。先看康熙十四年的乙卯说。认为刻于康熙十四年乙卯,首为鲁迅所主张,并得《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Ⅱ》的赞同附议。但不论是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还是《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Ⅱ》都没有提供存世的此书乙卯版本依据。更重要的是褚人获自己在康熙乙亥本《隋唐演义》的“发凡”中的一段话,可以证明这部书刻印于康熙十四年是不可能的事。其文曰:是编草成已久,刊刻过半,因末二十余回偶尔散轶,遂至中止。兹幸得之一友人箧中,始成全帙。付之剞劂,以公同好,倘有翻刻者,千里必究。于此可知,褚人获重编《隋唐演义》固早于康熙三十四年乙亥,但并未付梓刻印行世,故是书也就不可能刻印于康熙十四年乙卯,且流行于市了。而《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改定稿》所著录的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藏有康二十四年乙丑四雪草堂刊本《隋唐演义》,欧阳健《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认为不可靠,此一判断当可信。盖康熙乙丑说与上述乙亥本褚人获在“发凡”中的说法矛盾。这部书的版画绘毕时间确是在康熙二十三年甲子,但是否就可以以此认定这部书一定会刊刻于下一年的二十四年乙丑?这就需要进一步提出现存版本实物的证据了,否则是不能成立的。第二个可议的重要问题是,褚人获四雪草堂刊于康熙晚期五十八年的己亥本,是否如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册)和上述其他几位学者所以认定那样,康熙己亥本就是“最早的”、“初刻初印本”呢?答案是否定的。理由很明白,按古典文献学关于古籍版本鉴定的惯例,只要有比被称为“最早的”、“初刻初印本”刊刻年代更早的同书版本实际存在,那么那个刊刻年代后出的版本即不是“最早的”、“初刻初印本”。褚人获四雪草堂刊印的《隋唐演义》康熙乙亥本,早于康熙己亥本整整24年,且有现存版本实物为证。其中,见之公开著录确为康熙乙亥本的《隋唐演义》就已有两部:一为北京图书馆(现为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康熙乙亥本,该本的特别之处,是其原为郑振铎旧藏,更显珍贵。二是广东中山图书馆所藏康熙乙亥本《隋唐演义》。而其他经《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或为国内外学者曾寓目或著录过的《隋唐演义》康熙乙亥本,就更多于两部以上。尤其应当说明的是,褚人获四雪草堂康熙五十八年刊行的己亥本是“最早的”、“初刻初印本”的说法,由于为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四册)和《中国美术全集·版画》卷等认定,同时又得几部社会影响广泛的古籍拍卖目录著作的认同採信,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这个错误的说法,是应该实事求是地纠正过来的。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对褚人获四雪草堂《隋唐演义》初刻本疑年论题,作一简要的结论了。以现存的版本实物为据,褚人获四雪草堂《隋唐演义》的初刻本应当是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