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件(34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5720af075f14d7c4561c96bb34bed2/655720af075f14d7c4561c96bb34bed21.gif)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件(34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5720af075f14d7c4561c96bb34bed2/655720af075f14d7c4561c96bb34bed22.gif)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件(34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5720af075f14d7c4561c96bb34bed2/655720af075f14d7c4561c96bb34bed23.gif)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件(34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5720af075f14d7c4561c96bb34bed2/655720af075f14d7c4561c96bb34bed24.gif)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件(34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5720af075f14d7c4561c96bb34bed2/655720af075f14d7c4561c96bb34bed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课标要求掌握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区分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核心素养1.科学精神:正确理解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等相关知识。2.公共参与:自觉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让思维合乎逻辑。2023/9/253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目
录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甲与乙的对话中有没有逻辑问题?谈谈你的理由“你们这样通宵达旦、吵吵闹闹地在宿舍打牌,影响别人休息。”“影响别人,又不影响你。别人没有怨言,你有什么不平的?”甲乙探究与分享1指“除打牌者之外的人”指“除打牌者和甲之外的人”结论: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这种没有保持概念同一性的思维,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1.同一律的内容●通常用公式“A是A”表示同一律的内容。即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应使用同一个概念或论断“A”。甲: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乙:开发商出售的房子是商品丙:工人生产的产品也是为了交换,所以也是商品符合同一律要求这里的“好茶”是指质量好的茶你这里有好茶吗?我这儿全是好茶,从来不卖变质茶?这里的“好茶”是指没变质的茶2.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偷换概念例题:警察:“你为什么骑车带人,懂不懂交通规则?”骑车人:“我以前从没骑车带人,这是第一次。”下述哪段对话出现的逻辑错误与上述对话最为类似?()A.审判员:“你作案后跑到什么地方去了?”被告:“我没作案。”B.母亲:“我已经告诉过你准时回来,你怎么又晚回来一小时?”女儿:“你总喜欢挑我的毛病。”C.老师:“王林同学昨天怎么没完成作业?”王林:“我爸爸昨天从法国回来了。”D.张三:“你已经停止打你的老婆了吗?”李四:“我从来就没有打过老婆。”【解析】选B。在题干中,骑车人并没有回答警察的问题,而是寻找借口希望得到警察的谅解,犯了“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A和D中的问句都包含有预设,回答则直接针对预设。C中,答者的回答与问者的问题相关。只有B中女儿所答非所问,转移了论题。偷换论题3.注意事项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发展。我国逻辑学家金岳霖曾有以下通俗说明:“西红柿是由苹果绿变红的,当它是由绿变红的时候,它就是由绿变红的。当它是绿的时候,它就是绿的。而当它成为红的时候,它就是红的了。当然,它会有不绿不红的时候,不错,可是当它是不绿不红的时候,它就是不绿不红的。”
有人在讨论中学生需不需要学习地理时说:“我认为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一个国家的地形和位置完全可以和这个国家的历史同时学习。我主张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是方便的。因为这样做所占的时间较少,而获得的效果却很好。如果一个国家的地理归地理,历史归历史,就会导致地理和历史不能互相联系起来。”运用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知识,简要说明该中学生的逻辑错误。①该中学生违反同一律的要求。②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最初提出的论题是“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而随后所论述的却是另一个论题,即“可以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显然,该中学生是把后一个论题与前一个论题混淆起来了,因而他就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后一个论题去偷换前一个论题,这就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韩非子,难一》载:“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日:‘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这位楚人为什么“弗能应”?探究与分享2楚人的论断“此矛可戳穿此盾”和“此矛不可戳穿此盾”自相矛盾类似:一位青年满怀信心地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后问他:“你想用什么器皿来装这种万能溶液呢?”那位青年无言以对。1.矛盾律的内容●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表示矛盾律的内容。即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时肯定,不能两可,即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2.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自相矛盾”。某电站外高挂警示牌,上面用醒目的大字写着:“严禁触碰电线!千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该告诉牌上的话是否成立材料中“千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的论断存在逻辑矛盾,这个告示牌隐含着两个相互矛盾的论断:“一触即死,违者法办”“一触即死,无法法办”,这两个论断不能同时都成立。3.注意事项⑴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事物的客观矛盾。⑵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此事物可以变成彼事物。从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并不是自相矛盾的。判断:下列论断哪些是自相矛盾的,哪些不是?①小明想画一个方的圆
。
②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③人类的认识能力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④这几周的军训太紧张了,但已经不知不觉地过去了。①和④论断都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要么画圆,要么画方,不存在“一个方的圆”;既然“太紧张”,就不可能“不知不觉”。②和③论断没有自相矛盾。“噪”与“静”“鸣"与“幽”是对立统一的;认识能力的“无限"与“有限”也是对立统一的。他过去是我们的敌人,现在是我们的朋友三、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在一次讨论会上,关于某部古典作品是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意见。有人认为它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有人认为它不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讨论结束时,会议主持人表态说:“我反对第一种意见,也反对第二种意见。”●会议主持人的话是否合乎逻辑,为什么?探究与分享3主持人的话不符合逻辑。因为两个判断构成矛盾关系,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之一加以否定,必须对另一判断予以肯定。逻辑思维反对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在矛盾关系的论断之间持“两不可”的态度。1.排中律的内容●通常用公式“A或者非A”来表示排中律的内容。即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时否定,不能“两不可”,不能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即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2.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两不可”、骑墙居中
甲:下周去香山看红叶,你去吗?
乙:谁说我不去?甲:你去,请登记吧!乙:我要是去,早就登记了。甲:那么,你是不去呀?乙: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乙的回答同时否定了“去”与“不去”,违背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例题:“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当下最热的教育话题。家长甲说:“我不赞成‘双减’,因为孩子的学习时间变少了,课外的专门辅导也没了。可是,我也不赞成‘不双减’,毕竟政策的目的是减轻家长和学生的压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家长甲(
)①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
②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③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④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②③:排中律表明,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否则就会犯“两不可”的错误。材料中家长甲说的“我不赞成‘双减’”和“我也不赞成‘不双减’”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二者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故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犯了“两不可”的错误,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例题:某班在民主决策是否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两位同学的对话如下:小明:“你投了赞成票吗?”小亮:“没有。”小明:“你投了反对票吗?”小亮:“也没有。”上述对话中的回答(
)A.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
B.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C.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D.并不违反形式逻辑的要求材料中两位同学的对话得知:小亮既没有投赞成票,也没有投反对票,表明小亮投的是弃权票,没有违反矛盾律的要求,没有违反排中律的要求,没有犯“两不可”的错误,故不违反形式逻辑的要求,ABC错误,D正确。故本题选D。规律名称基本内容公式要求逻辑错误矛盾律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A不是非A一致性(不能同真必有一假)自相矛盾(两可)排中律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A或者非A明确性(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两不可骑墙居中同一律思想自身同一A是A确定性(自身同一)偷换概念偷换论题【知识整合】比较三大逻辑基本规律张三这节课,来了,也没来张三这节课,没有来,也没有不来分析两个情境违反了排中律还是矛盾律吗?12对来与不来,同时肯定,违背矛盾律对来与不来,同时否定,违背排中律1、合乎逻辑的思维必须是具有确定性、一致性和明确性的思维,违反上述要求就会犯逻辑错误。情景:一教室门前,就学生迟到问题,师生对话。下面学生的回答,违反逻辑规则要求的是(
)①老师:“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学生:“我一向守时,这是第一次迟到。”②老师:“你今天迟到了吗?”学生:“我既没有迟到,也没有早到。”③老师:“你经常迟到吗?”学生:“以往我都很守时,但今天迟到了。”④老师:“说说你今后应该怎样做?”学生:“我今后一定会按时到,偶尔会迟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详解】①:老师问迟到的原因,学生回答有没有迟到。所以学生违反了同一律即思维的确定性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做“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故①符合题意。④:学生的回答违反了矛盾律即思维的一致性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做“自相矛盾”。故④符合题意。②③:学生的这两个回答没有逻辑错误。故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以下说法违反了同一个逻辑思维基本要求的是(
)①甲、乙讨论一块地种什么庄稼好。甲一会儿说种小麦,一会儿说不种小麦。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②甲说:“你会做饭吗?”乙说:“我会呀!”甲继续问:“那你会做什么菜啊?”乙说:“我只会做饭!”③甲对乙说:“这件事情我不会参与,我只会在必要的时候指导一下你们。”④甲说:“我的记忆完全消失了。”乙问:“什么时候开始消失的呢?”甲说:“去年3月13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详解】③④:选项③中,甲既说不参与这件事,后面又说参与,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违反了矛盾律;选项④中甲说自己的记忆完全消失了,但却记得记忆消失的时间,因此其说法也是自相矛盾的,违反了矛盾律,这两个选项都违反了矛盾律基本要求,③④符合题意。①选项中甲一会儿说种小麦,一会儿说不种小麦,是互相矛盾的论断,但是乙断定上述两个判断都是假的,违反了排中律。①与题意不符。②选项中甲刚开始问的是“做饭”,后面又说“做什么菜”,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违反了同一律。②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3、某金银首饰店被盗,现查明罪犯是赵、钱、孙、李中的一人,四人口供如下:赵:“不是我偷的。”钱:“李是罪犯。”孙:“钱是罪犯。”李:“不是我偷的。”⑴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请问罪犯是谁?为什么?罪犯是钱,因为:钱的话“李是罪犯”和李的话“不是我偷的”相互矛盾,根据矛盾律,二者不能同真,必有一假。赵和孙的话都是真的,按照孙的话,钱是罪犯。⑵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请问罪犯是谁?为什么?罪犯是赵,因为:钱的话“李是罪犯”和李的话“不是我偷的”相互矛盾,根据排中律,二者不能同假,必有一真。赵和孙的话都是假的,按照赵的话,赵是罪犯。重要启示一人为假用矛盾律分析一人为真用排中律分析4、某仓库物资被盗,现查明罪犯是张、王、李、赵中的一人,四人口供如下∶王∶赵是罪犯。张∶不是我偷的。赵∶不是我偷的。李∶王是罪犯。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罪犯应该是(
)A.根据排中律,说真话的非王即赵,若王的话为真,按照张和王的话,赵是罪犯B.根据矛盾律,说假话的非张即赵,则王和李的话都真,按照赵的话,张是罪犯C.根据排中律,说真话的非张即李,若张的话为真,按照赵和张的话,李是罪犯D.根据矛盾律,说假话的非王即赵,则张和李的话都真,按照李的话,王是罪犯同类题强化训练D5、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血型各不相同,他们的血型是A、B、O、AB型四种中的一种。甲说:“丙是A型。”乙说:“丁是O型。”丙说:“如果我是A型,丁就是O型。”丁说:“我不是O型。”经核查,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的说法不真实。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和乙两人的判断是不一样的,必有一假,可得出结论:丁不是O型B.排中律表明,甲和乙两人的判断必有一真,可得出结论:丁是O型C.矛盾律表明,乙和丁两人的判断必有一假,且四人中只有一人讲话是假的,可得出结论:丁是O型D.如果甲的说法是真的,可得出结论:丙是A型,丁是B型同类题强化训练C6、如果同时否定“小周或小王独舞表演”和”小周或小王都不独舞表演”,则A.违反同一律要求
B.违反矛盾律要求C.违反排中律要求
D.不违反逻辑规律要求C7、亚里土步德认为:“一切都无分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五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下模版(三篇)
- 2025年二手房中介购房合同标准版本(三篇)
- 2025年中外来料加工或来件装配合同样本(三篇)
- 住宅小区石材装修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安全风险评估与费用预算合同
- 民航器材物流承揽合同模板
- 贵州球场塑胶跑道施工方案
- 保险公司单项装修合同
- 宠物医院装饰协议
- 艺术顾问提成方案
- 国开行政管理论文行政组织的变革及其现实性研究
- 运动技能学习中的追加反馈
- 高中体育与健康-足球-脚内侧传球射门技术(第二课时)教学课件设计
- 《淄博张店区停车问题治理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开题报告+正文】15000字 》
- 常用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演示
- GB/T 32918.4-2016信息安全技术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第4部分:公钥加密算法
- 2023年药事法规教学案例库及案例分析
- 北京市水务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指南
- 吸引器教学讲解课件
- 医学心理学人卫八版66张课件
- 仿古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