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术教案_第1页
心肺脑复苏术教案_第2页
心肺脑复苏术教案_第3页
心肺脑复苏术教案_第4页
心肺脑复苏术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肺脑复苏术教案一、心肺复苏的概念与发展简史心肺复苏的概念原始心肺复苏的历史回顾近代心肺复苏术的发展1、心肺复苏的概念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指对心脏骤停所采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和智能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血液循环停止10秒钟就可导致大脑缺氧而失去意识,2~4分钟后脑内葡萄糖和糖原储备耗竭,4~5分钟ATP耗尽;“时间就是生命”在心肺复苏中得到了恰当的诠释,心肺复苏术的确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技术和艺术。

2、原始心肺复苏的历史回顾心肺复苏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几乎一样悠久,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已经提到复苏方法:“救自缢死…徐徐报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安被卧之”是指平卧位,“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是指连续胸外按压,这应该是世界上领域最早有关心肺复苏的详细描述。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写到:“塞两鼻孔,以芦管内其口中至咽,令人嘘之。”这更直接描述了人工呼吸。唐代孙思邈所撰《千金要方》对复苏术在方法与细节上有所改进…

在回顾先辈的业绩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国内在现代心肺复苏中的落伍3、现代心肺复苏术的形成上个世纪50至60年代,西方国家首先建立了现代心肺复苏理论和技术体系;

3、现代心肺复苏术的形成1956年ZOLL应用电除颤成功抢救了一例心室颤动的患者,1958年美国PeterSafar证实了口对口人工呼吸优于“压胸抬臂通气法”;1960年Kouvenhoven发表了第一篇关于胸外按压的文章,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

口对口呼吸法,胸外心脏按压,配以体外电击除颤构成了现代心肺复苏的三大要素。

二、现代心肺复苏技术

1、基本生命支持(BLS)

2、高级生命支持(ACLS)

3、持续生命支持(PLS)

美国心脏协会(AHA)1974年开始制定了美国的心肺复苏指南,并于1980、1986、1992年多次修订再版。

2000年2月,AHA主持召开了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并于2000年8月在美国《循环》杂志颁布了国际心肺复苏2000指南。经过5年使用之后,2005年元月国际复苏理事会再次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召开指南修订会议,修订后的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新指南已于2005年11月再次发表在《循环》杂志。

现代心肺复苏经过近40多年的发展,CPR的操作步骤已经形成了国际通用的九步法,即按英文字母词前顺序缩写而排列为:A:airway开放气道B:Breathing人工呼吸C:Circulation人工循环D:Drug药物治疗E:ECG心电监护F:Fibrillation除颤G:Gauge估价分析H:Hypothermia低温保护脑I:Intensivecareunit重症监护基本的ABCD

重点:基本的CPR和除颤判断神志反应启动急诊反应系统通知拿除颤器A=气道:打开气道B=呼吸:判断呼吸,提供正压通气C=循环:判断循环,给予胸外按压D=除颤:评估,并对室颤/无脉室速除颤心肺复苏在临床和发病现场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技术。复苏质量是提高复苏实际效率的关键。国外资料显示,院外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36/10万人至128/10万人,34%-86%的患者接受了CPR,其中恢复自主循环并送达医院者占17%-49%,复苏后住院患者中能够存活出院且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者占11%-48%。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2002年公布的资料表明,1999年美国全年心脏病死亡人数为728743人,其中心源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462340(63%)。2003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发生在院外的SCD患者中,95%来不及到医院救治而死在院外。美国西雅图King县,1997~2001年在医院外12591例心跳骤停的急救中4681人(37%)心脏骤停时无他人在现场,该类病人存活率为零;6590人(52%)发生心脏骤停时有他人在场,其中4190(64%)例为心室颤动和(或)室性心动过速,经抢救2218例(53%)心肺复苏后送到医院,最后1343例(60%)存活出院,其余的2400例为心电静止或心脏电机械分离,562例(23%)经现场抢救后送到医院进一步救治,最后161例存活出院(28.6%)。其复苏成功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全社区的参与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对公众进行CPR知识普及教育培训;在公共场所配置非医务专业人员使用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我国心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很低,尤其是生存率更低。有资料报道,我国院外心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2%。上海市医疗救护中心所属市区11个分站在1998年急救的全部4564例患者中进行CPR者4375例,初期复苏成功46例(1%),未成功4329例,最后仅有1例康复出院。1999年抢救猝死和心搏骤停4374例,现场复苏成功59例,最后康复出院者也仅为1例。即使是院内发生的心搏和呼吸骤停,其复苏成功率也只有12~24%。

操作流程:、A-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和通畅呼吸道1.1判断意识轻拍或摇动双肩靠近耳旁呼叫:“喂,你怎么了!”无反应成人:指压人中穴手拍面颊婴儿:拍打足底10秒钟内完成操作流程1.2呼救高声呼救拨打120操作流程

1.3摆放体位仰卧位放在地面或硬板床脊椎外伤整体翻转头、颈身体同轴转动操作流程1.4开放气道解开衣领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异物或义齿开放气道:托颌法仰头抬颏法仰头抬颈法操作流程1.5判断呼吸一看:胸部起伏二听:耳听(气流)三感知:面感(气息)操作流程:B人工呼吸2.1口对口呼吸要点开放气道、口张开、捏鼻翼吹气方法:口包口密闭缓慢吹气吹气时间:2秒吹入气量:800~1000ml有效标准:胸部抬起吹气后:松鼻、离唇、眼视胸部操作流程2.2口对鼻呼吸指征:口腔外伤,牙关紧闭方法:仰头抬颏,封闭口腔口包鼻吹气操作流程C:人工循环

3.1判断心跳两次人工呼吸评估循环体征:触摸颈动脉有无搏动(限医务人员)时间不超过10秒操作流程3.2胸外按压要领

有力、连续、快速按压部位:胸骨中下段1/3交界处

按压深度:4~5CM按压频率:100次/min按压姿势按压方式心脏按压部位确定法1步骤2中指触到剑突,步骤1中指食指沿肋弓向中间滑移,步骤3:另一手掌根部紧贴食指放在胸骨上,步骤4:四指交叉抬起不接触胸壁进行按压。操作流程操作流程操作流程按压与呼吸比30:2(无论单双)连续五个周期模拟演示

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流程(BLS)D判断环境是否危险有危险合理转移患者无危险从正面接近,表明身份R检查患者反应患者不清醒立即启动EMSS,寻找AED清除口腔分泌物(头侧位)A开放气道A开放气道按额抬颏法、抬举下颌法判断有无呼吸<10秒(一看、二听、三感觉)B人工呼吸无呼吸:立即吹两口气>1秒/次,见到胸廓上抬查大动脉搏动<10秒(限医务人员)C心脏按压C心脏按压用力压、快速压尽量不间断30:2每2分钟(5组)查动脉搏动<10秒(限医务人员)每2分钟查动脉搏动<10秒(限医务人员)无呼吸无大动脉搏动有呼吸无大动脉搏动复原卧位,等待救援,每2分钟检查一次B/C注意保暖无呼吸有大动脉搏动持续CPR,直至救护车到来有呼吸有大动脉搏动C心脏按压B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有效指征:触到脉搏瞳孔逐渐缩小口唇转红开始有自主呼吸等。神志恢复不复苏原则:复苏不成功而放弃继续复苏的原则是:从发现患者无生命征象或急诊救助开始后持续进行复苏30分钟,在复苏期间未出现一次正常的心跳。不进行CPR的原则是:①患者已出现死亡的继发特征,如尸斑、身体僵硬;②患者被发现时已无生命征象,并且心脏无起始收缩节律;③已超过15分钟未对患者进行任何方式的复苏治疗,患者心脏已无起始收缩节律;④患者为创伤性,心脏已无起始收缩节律;⑤患者携带禁止复苏的文件;⑥患者为疾病的终末期。除颤器使用早期除颤的理由心搏骤停1min内电击除颤存活率达90%,4-6min内除颤存活率为50%,每延迟1min,除颤成功率降低7-10%。因此推荐院内患者最好在3min内实施电除颤,院外患者在5min内实施电除颤。电量选择单向波:一直使用360J直线双向波:120J(首次)方形双向波:150~200J(首次)电极位置前电极放在胸骨上部,右锁骨下方侧电极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的中心适在腋中线复苏药物肾上腺素:a及b受体兴奋,主动脉舒张压改善,冠状动脉及脑血流灌注增加。推荐静脉推注肾上腺素标准剂量为1mg,且两次应用肾上腺素的间隔为3—5min,如1mg肾上腺素无效,使用更大剂量肾上腺素可能会有效,应逐渐增加剂量(1mg,3mg,5mg)。复苏药物主张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素是基于其可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血管紧张度从而促使自主循环恢复。但有9000多例心跳骤停患者入选的8个随机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与标准剂量组相比初始大剂量组对患者出院存活率和神经系统恢复均无明显改善作用,故是否需要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素至今尚无定论,但肾上腺素仍是复苏的一线选择用药纳洛酮有效的拮抗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介导的各种效应脑复苏人工亚低温术:体表降温结合头部重点降温。33~34C婴儿、儿童CPR压头抬颏法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