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南北朝官印的初步鉴别_第1页
秦汉南北朝官印的初步鉴别_第2页
秦汉南北朝官印的初步鉴别_第3页
秦汉南北朝官印的初步鉴别_第4页
秦汉南北朝官印的初步鉴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汉南北朝官印的初步鉴别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被广泛使用。几千年来,它一直不断使用。有许多特别的文物。这就需要科学的识别方法,区分时代和类别,并将各种假冒产品排除在外。秦汉南北朝官印在古印中属于同一印系,纽式、印体大小、印文风格乃至印文内容大同小异,属于最难区分的一类,更需有一种正确的鉴别方法。鉴别秦汉南北朝时期的官印,最根本的是要把握住构成这类印章的基本因素的时代特征。一、金质官印:“诸侯王玺”、“督摄万机”我们鉴别印章,最先接触到的是制作这方印章的材料。战国官玺的质地并无严格的等级规定,然至秦,官印质地的使用就开始有了等级限制,汉以后,这种等级区别则相当明确了。所以,我们鉴别秦汉南北朝官印,首先要了解有关当时官印质地的等级制度。秦汉南北朝官印的质地有如下几种:1.玉:在秦汉南北朝官印系统中,玉是帝后印的专用材料。《后汉书·徐璆传》:“卫宏曰:‘秦以前以金、玉、银为方寸玺,秦以来,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群下莫得用’。”《汉旧仪》:汉帝六玺“皆白玉,螭虎纽。”“皇后玉玺,文与帝同。”《后汉书·伏后纪》注引蔡邕《独断》也说:“皇后,赤绶玉玺。”《晋书·舆服志》:“乘舆六玺,秦制也。”《宋书·礼志》:“乘舆六玺,秦制也。”所谓秦制,不仅指六玺的印文与秦相同,材料也应相同,所以,吴玺用金不用玉,与秦制相悖,史籍就作为例外而特加说明,《宋书·礼志》:“吴无刻玉工,以金为玺,孙皓造金玺六枚是也。”至北齐,皇帝用玺与前世有所不同,《隋书·礼仪志》说:“河清中,改易旧物,著令定制云:天子六玺,文曰‘皇帝行玺’,封常行诏敕则用之;‘皇帝之玺’,赐诸侯书则用之;‘皇帝信玺’,下铜兽符,发诸州征镇兵,下竹使符,拜代征召诸州刺史,则用之,并白玉为之,方一寸二分,螭兽纽;‘天子行玺’,封拜外国则用之;‘天子之玺’,赐诸外国书则用之;‘天子信玺’,发兵外国,若征召外国,及有事神鬼,则用之,并黄金为之,方一寸二分,螭兽纽。又有传国玺,白玉为之,方四寸,螭兽纽,上交五蟠螭,隐起鸟篆书,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凡八字。在六玺外,唯封禅以封石函。又有‘督摄万机’,印一纽,以木为之,长一尺二寸,广二寸五分,背上为鼻纽,纽长九寸,厚一寸,广七分。腹下隐起篆书为‘督摄万机’凡四字。此印常在内,唯以印籍缝。用则左户郎中、度支尚书取,印讫输内。”尽管北齐帝印有玉、金、木三种质料,但玉仍然为帝后印所专用,其他百官印是不可用玉制作的。皇后玺用玉料从近年出土的“皇后之玺”可得到证实。由于秦汉南北朝时期的百官印不可用玉,所以,这个时期的玉质“官印”都不可能是实用印。事实上,今存世的“淮阳王玺”、“仔妾娋”都是殉葬印。2.金:秦汉南北朝时期,金质官印的使用仅限于少数贵族和高官。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绶。”“彻侯,金印紫绶。”“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太尉,秦官,金印紫绶。”“绥和元年,初授大司马金印紫绶。”“绥和元年,(御史大夫)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绶。”“太傅,古官,高后元年初置,金印紫绶。”“太师、太保,皆古官,平帝元始元年皆初置,金印紫绶。”“前后左右将军,皆周末官,秦因之,位上卿,金印紫绶。”又《汉官旧仪》卷下:“皇太子,黄金印龟纽。”蔡邕《独断》:“贵人,缤金印。”《汉旧仪补遗》:“匈奴单于,黄金印驼纽。”由上所记,西汉时期金印的使用大抵限于王、侯、太子、贵人、丞相、太尉、大司马、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等贵族和高官,以及赐少数民族王印。而这些人均无秩级.其地位比西汉最高秩级二千石要高。东汉以后各朝使用金质官印的制度,有些史籍记载较详,有的则甚简略。今择其中几朝的有关记载摘录于下:东汉:《后汉书·舆服志》:“‘诸侯王,赤绶’注:徐广曰:太子及诸王金印龟纽,纁朱绶。”同书注引《东观书》:“建武元年,复设诸侯王金玺綟绶。公、侯,金印紫绶。”注引《汉官仪》:“窦宪为车骑将军,始加金印,次司空。”《后汉书·灵帝纪》:中平四年,“卖关内侯爵,假金印紫绶。”晋:《晋书·职官志》:“文武官公皆假金章紫绶。”“左右光禄大夫,假金章紫绶。”《晋书·舆服志》:“皇太子,金玺龟纽。”“诸王,金玺龟纽。”“贵人、夫人、贵嫔是为三夫人,皆金章紫绶。”“皇太子妃,金玺龟纽。”“诸王太妃、妃、诸长公主、公主封君,金印紫绶。”刘宋:《宋书·礼志五》:“皇太子、金玺龟纽,朱绶。”“诸王金玺龟纽,朱绶。”“郡公金章,玄朱绶。”“太宰、太傅、太保、丞相、司徒、司空,金章紫绶。”“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凡将军位从公者,金章紫绶。”“侯,金章青朱绶。”“骠骑、车骑将军、凡诸将军加大者、征、镇、安平、中军、镇军、抚军、前、左、右、后将军,征虏、冠军、辅国、龙骧将军,金章紫绶。”“贵嫔、夫人、贵人金章。”“皇太子妃金玺龟纽朱绶。”“诸王太妃、诸长公主、公主封君,金印紫绶。”“诸王太子金印紫绶。”“县、乡、亭侯,金印紫绶。”陈:《隋书·礼仪志》:“皇太子,金玺龟纽。”“诸王,金玺龟纽。”“开国公,金章龟纽。”“开国侯、伯、金章龟纽。”“开国子章,金章龟纽。”“县、乡、亭、关内、关中及名号侯,金印龟纽。”“诸王嗣子,金印珪纽。”“太宰、太傅、太保、司徒、司空,金章龟纽。”“大司马、大将军、太尉位从公者,金章龟纽。”“骠骑、车骑、卫将军、中军、冠军、辅国将军、四方中郎将,金章紫绶。注引陈令:镇、卫、骠骑、车骑、中军、中卫、中抚军、中权、四征、四镇、四安、四翊、四平将军,金章兽纽,其冠军、四方中郎将,金章豹纽。”根据以上记载,从东汉至南朝,使用金印的范围比西汉扩大些,特别是南朝,拥兵的征、镇、安、平等将军也在使用金印之列,这在汉代是不可能的。遗存于世的金印不多,今举例与史籍记载相对照。“石洛侯印”(图1),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品。西汉物。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系侯用金印。“广陵王玺”(《征存》837号),南京博物院藏品。东汉初期物。据《后汉书·舆服志》注,东汉王用金印。“关内侯印”。笔者曾于湖北省博物馆见实物一方,东汉物。近年亦曾见有发现东汉关内侯金印的报道。据《后汉书·灵帝纪》,东汉卖关内侯爵,金印。“太原公章”(图2、纽1),故宫博物院藏。北齐物。据《宋书·礼志五》,宋郡公金章,可为北齐印制参考。“平东将军章”,关于此印的时代,过去有人定为西汉印,王人聪先生则定为晋印。平东将军官名始于东汉末年,定此印为西汉印,其错误是显而易见的。至于定为东汉印同样不妥,因为东汉的将军也和西汉一样,可佩金印的只是极少数,象车骑将军那样的高官,根据制度也不可用金印,所以,窦宪任车骑将军而佩金印,《汉官仪》就特别用了“始加金印”四字,指出为前所未有。既然依制车骑将军尚不可佩金印,何况当时还属杂号之列的“平东将军”呢?晋代平东将军是否可佩金印史无明载,但《宋书·礼志五》则明确记载征、镇、安、平等将军用“金章紫绶”。刘宋多承晋制,所以晋代平东将军用金印实属可能,王人聪先生的结论比较恰当。如王说不误,那么,我们也可用这方金印推论晋朝使用金印的制度:征、镇、安、平等将军也和刘宋时期一样使用“金章紫绶”。“滇王之印”(《征存》1202)、“汉委奴国王”(《征存》203),据《汉旧仪补遗》,西汉赐匈奴单于印为金质,滇王与委奴王印的质地与匈奴单于印相同。以上数例虽少,但已能看出从西汉至南北朝时期的贵族、百官、少数民族首领三类人中,使用金印的最高一级为王,下至二、三品的平东将军。这些实物都可与文献记载相印证。由此可知史书中有关金印的记载比较可信,可用作鉴定同一朝代官印的依据或鉴定相近朝代官印的参考。遗存的金印中,有一部分是晋朝颁给少数民族的王侯印,如河南省洛阳博物馆藏的“晋归义胡王”、陕西省博物馆藏的“亲晋胡王”(《征存》1835号)、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及甘肃省西和县发现的两方“晋归义氐王(《征存》1886、1887号)、内蒙乌兰察布盟凉城县蛮汉山出土的“晋鸟丸归义侯”(《征存》1993号)、“晋鲜卑归义侯(《征存》2004号)、甘肃西和县发现的“晋归义羌侯”(《征存》1952号)等。晋朝颁给少数民族王、侯印的质地史无明书,但从以上实物可知其中确有金质印,这就可补充史书记载之不足。但从遗物考察,此类印多数为铜质,所以晋颁给少数民族王、侯金印并未形成制度。同样为王、侯印,有的金质,有的铜质,应和这些民族部落的势力强弱及其与晋朝廷政治上关系的亲疏有关。与金印关系密切的是铜质鎏金官印,这类印是否等同于金印,今举例予以说明:“关中侯印”(《征存》371号)。边长2.4×2.4厘米,鎏金龟纽,上海博物馆藏。《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注引《魏书》:“置名号侯爵十八级,关中侯爵十七级,皆金印紫绶。”“临邑县开国公章”(图3、纽2),边长2.8×2.8厘米,鎏金龟纽,故宫博物院藏。此印形体巨大,龟呈立状,为典型之北朝官印。据《隋书·礼仪志》所述陈官印制度,开国公为“金章龟纽”,同时代的北朝开国公章也可能是金质。“安北将军章”,边长3.2×3.2厘米,鎏金龟纽,故宫博物院藏。此印形态及文字风格均属北朝印系,为北朝官印无疑。据《宋书·礼志五》及《隋书·礼仪志》所述南朝宋、陈印制,四安将军印为金质,那么,同时代的北朝安北将军印也可能是金质。以上所举三印,第一印文献记载为金质,而实物却是铜鎏金。后两印,根据有关记载,也可能在金印之列。那么,可以认为,魏晋以后,特别是南北朝时期,一些制度规定的金印其实并非真金,而是用铜质鎏金代替的。尽管遗存的铜质鎏金印有的可能是金印的代用品,但我们也发现不少鎏金铜印,按其印面所镌官职,并不在使用金印的高官之列。如:“南乡太守章”(《征存》1385号)、“魏郡太守章”(《征存》2094号)、“东平太守章”(《征存》2225号)、“魏兴太守章”(《征存》2229号)、“河东太守章”(《征存》2278号)。遗存的汉魏南北朝太守印,绝大多数为铜质,无一金质,史书也未见有太守可用金印的记载。又如:“建威将军章”(《征存》1273号)“平远将军章”(《征存》2115号)、“扬武将军章”(《征存》2173号)、“牙门将印章”(《征存》1511号),这些全是魏晋时期的杂号将军印,同类印均为铜质,未见此类将军可用金印的记载。再如:“都乡侯印”(《征存》1571号)、“安阳乡侯”(《征存》1374号)、“都亭侯印”(《征存》1572号)、“安乐亭侯”(《征存》1734号),这些都属魏晋时期的乡、亭侯印。《宋书·礼志五》说乡、亭侯用“金印紫绶”,然而这只是刘宋时期的制度,从遗存的魏、晋乡、亭侯印考察,均是铜质或铜鎏金,无一金印。根据以上对一些实物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铜质鎏金印多属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中极少数被作为金印的代用品,而绝大多数乃发给佩带铜印者。它可能具有某种荣誉的性质。因此,我们决不可把鎏金铜印与金印完全等同,亦不可用遗存的鎏金印去推论当时使用金质官印的制度。3.银:西汉时期使用银质官印的制度,《汉官旧仪》卷上记载很明确:“中二千石,二千石银印青■绶。”但《汉书·百官公卿表》说:“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如汉表所记包含比二千石的话,那么,与《汉官旧仪》所记就差一秩级。今验于实物:“膠西都尉”,(图4,《征存》270号),边长2.3×2.3厘米,银质龟纽。此印原为周叔弢藏品,《弢翁印集》著录。膠西原为西汉王国,因膠西王端无子,国除,膠西遂为郡,所以膠西都尉为郡都尉。据《汉书·百官公卿表》:“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景帝中二年更名都尉。”然则,西汉郡都尉为比二千石官。这枚银质“膠西都尉”印证明西汉比二千石官印确为银质。“校尉之印”(图5),故宫博物院藏,边长2.3×2.3厘米,铜质龟纽。同样印文的校尉印,故宫尚藏有三方,均铜质,其中两方龟纽,一方鼻纽。从印文风格及纽式形态考察,均属西汉官印。香港中文大学藏有一方“校尉印章”,也是西汉印。西汉校尉有长水、越骑等八校尉,也有大将军属下统率军队之校尉。以上几方校尉印无专名,自当属后者。此类校尉的秩级,《后汉书·百官志》说:“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如果东汉这一制度也适用于西汉的话,那么,上述几方校尉印就是比二千石官的佩印,西汉比二千石官也有用铜质印者。以上实物说明,西汉比二千石官印有银质,也有铜质,《汉官旧仪》、《汉书·百官公卿表》的记载都是有其根据的。东汉百官使用银质印的制度,史书记载较详。《后汉书·舆服志》注引《东观书》:“九卿、执金吾、河南尹,秩皆中二千石。大长秋、将作大匠、度辽诸将军、郡太守、国傅、相,皆秩二千石。校尉、中郎将、诸郡都尉、诸国行相、中尉、内史、中护军、司直秩皆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按引文中校尉以后职官的秩级有误,据《后汉书·百官志》:“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城门等校尉,五官、左、右、虎贲、羽林等中郎将,属国都尉、王国中尉均秩比二千石,所以,上引《东观书》文倒数第二句“秩皆二千石”应为“秩皆比二千石”,错误可能是后人传抄缺失所致。由上所考,东汉秩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印为银质,与西汉制度同。故宫博物院藏有三方东汉银印:“瑯邪相印章”(图6、纽3)、“武猛中郎将”、“武猛校尉”(纽4),依其官名秩级,都在秩比二千石之例,可证东汉秩比二千石官确用银印。有关魏晋时期银质官印使用的制度我们了解不多,然史籍中有关南朝使用银质印的记述则是很详的。如《宋书·礼志五》记刘宋制度:“郡公、侯、太子,银印。”“光禄大夫、卿、尹、太子保傅、大长秋、太子詹事,银章。”“司隶校尉、武尉、左右尉、中坚、中垒、骁骑、游击、前军、左军、右军、后军、宁朔、建威、振威、奋威、扬威、广威、建武、振武、奋武、扬武、广武、左右积弩、强弩诸将军、监军,银章青绶。”“领军、护军、城门五营校尉、东西南北中郎将,银印。”“鹰扬、折冲、轻车、扬烈、威远、宁远、虎威、材官、伏波、凌江诸将军银章。”南齐制度基本与宋同,《南齐书·舆服志》:“光禄大夫、卿、尹、太子傅、诸领护将军、中郎将、校尉、郡国太守、内史,四品、五品将军,皆银章。”梁、陈亦基本沿用宋制,如《隋书·礼仪志六》记梁制:“司隶校尉、左右卫、骁骑、游击、前左右后军将军、龙骧、宁朔、建威、振威、奋威、扬威、广威、武威、建武、振武、奋武、扬武、广武等将军,积弩、积射、强弩将军、监军,银印青绶。”目前遗存的官印,未见有南朝光禄大夫、卿、尹、大长秋、司隶校尉等品位较高的职官印,这些职官用印是否银质无法证实,但遗存的大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宁朔、建威等将军印,除少数铜鎏金外,绝大多数都是普通铜印,无一银质,所以,史书关于南朝将军印质地的记载不完全可靠,我们运用这些记载鉴别古印时要作具体分析。这个时期将军印的质地还是要以实物为准。4.铜:秦汉南北朝实用官印,除玉、金、银外,其余均为铜质,因此绝大多数为铜印。两汉史籍记载佩带铜官印的为比二百石至千石官:《汉官仪》:“千石以下铜印。”《汉书·百官公卿表》:“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绶。”“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后汉书·舆服志下》注引《东观书》:“中外官尚书令、御史中丞、治书侍御史、公将军长史、中二千石丞、正、平、诸司马、中宫王家仆、洛阳令秩皆千石,尚书、中谒者、谒者、黄门冗从、四仆射、诸都监、中外诸都官令、都侯、司农部丞、郡国长史、丞、侯、司马、千人秩皆六百石,家令、侍、仆秩皆六百石,洛阳市长秩四百石,主家长秩皆四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绶。诸署长楫櫂丞秩三百石,诸秩千石者,其丞、尉皆秩四百石,秩六百石者,丞、尉秩三百石,四百石者,其丞、尉秩二百石,县国丞、尉亦如之,县、国三百石长相,丞、尉亦二百石,明堂、灵台丞、诸陵校长秩二百石,丞、尉、校长以上皆铜印黄绶。县国守宫令、相或千石或六百石,长相或四百石或三百石,长相皆以铜印黄绶。”以上记载均未提及比二千石官印的质地,但据前述之铜质“校尉之印”,西汉比二千石官印有用铜质。传世有一定数量的“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印”、从印文风格考察,有的时代可定至东汉末年,如《征存》810号的“奉车都尉”(图7)1334号、1335号的“驸马都尉”,这些都是比二千石官、《后汉书、百官志》、“奉车都尉,皆比二千石。”“驸马都尉,比二千石”。据前引《东观书》,东汉比二千石官印为银质,然此三方“奉车都尉”、“驸马都尉”及其它同文印均铜质龟纽,所以,我们认为至少到东汉末年,比二千石官印也有用铜制作的。尽管汉代存在比二千石官印用银、铜两种质料制作的事实,但二千石以上官印用银,千石以下用铜的制度却非常明确。魏、晋时期使用铜质印的情况,史书记载不多,《宋书·礼志五》、《隋书·礼仪志》对南朝官印制度记述虽详,然又多与实物不符,因此不能完全用这些记载来鉴别这个时期铜质官印的时代或真伪,而必须依据遗存实物来寻找其规律。今存世的魏晋南北朝官印,大致可分爵印和百官印两大类,爵印中,关内、关外、关中、乡、亭侯,除发现过一方晋“关中侯印”(湖南长沙东北郊基建工地晋墓出土)为金质外,其余均是铜质或铜鎏金。而这类铜印,从印文风格及纽式形态考察,大致属于魏晋遗物。可以认为尽管魏曾规定关中侯印为金质,晋也可能沿用这一制度,但实际并没有真正实行,所以金质关中侯印极少,基本用铜鎏金代替,或干脆用铜质,而关内、关外、乡、亭侯印的质料为铜或铜鎏金乃是当时的制度。百官印中,品级较高的为将军印,而今存将军印,除安、平、龙骧等将军有金质或鎏金印外,其余均为铜质。魏、晋、宋、后魏(北、东、西魏)均设五威(奋威等)将军,并都是四品或从四品,据此,这个时期四品以下官用的都是铜印。二、汉代官印龟纽印的形态形制即印章的纽式,印体形状,边长、厚度等。在构成官印形制的诸因素中,最核心的因素是纽式。由于古代官印纽式有一定制度,而同一纽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不同的形状,因而掌握印章纽式的发展变化就成为鉴别这个时期官印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古代纽式的名称,有的见于古籍,有的不见记载,乃是后人依其形象而定。秦汉南北朝官印的纽式有如下几种:(一)螭虎纽。为帝后用印纽式。帝后印用螭虎纽起于秦,《史记·秦始皇本纪》:“长信侯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集解:“玺者,印信也,天子玺白玉螭虎纽。”又《宋书·礼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纽。”汉因秦制,近年出土的“皇后之玺”纽式可证。为什么帝后印要用螭虎纽呢?应劭《《汉旧仪》解释说:“印者,因也,所以虎纽,阳类,虎,兽之长,取其威猛以执伏群下也。”魏晋南北朝诸国帝玺也多用螭虎纽。这个时期的文献谈到皇帝六玺时都强调采用秦制,如《晋书·舆服志》说晋“乘舆六玺,秦制也。”又《宋书·礼志》说宋“乘舆六玺,秦制也。”所谓秦制,指的当然不仅是印章的文字,而应当包括印章的纽式。(二)龟纽。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官印中的龟纽大概起源于西汉文景时期。今见最早的龟纽官印实物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软侯之印。”在汉代,龟纽是高级官吏佩印的纽式。当时高官印章为什么要用龟纽呢?应劭《汉旧仪》解释说:“龟者阴物,抱甲负文,随时蛰藏,以示臣道,功成而退也。”汉代龟纽官印与质地关系十分密切:1.凡金质官印均龟纽。汉代史籍谈到金质印的,除《汉旧仪》说诸侯王印用橐佗纽外(按此说有误),余均谓龟纽,如《汉官旧仪》卷下:“皇太子,黄金印,龟纽。”《汉旧仪补遗》:“丞相、大将军,黄金印龟纽。”今遗存的汉金质官印(给少数民族之官印除外)均龟纽,如西汉“石洛侯印”(《征存》253)、东汉“广陵王玺”(《征存》837)、“朔宁王太后玺”(《征存》838号)。2.凡银质官印均龟纽。《汉书·百官公卿表》注:“师古曰,《汉旧仪》云:银印,皆龟纽。”从遗物考察,前述之“膠西都尉”、“瑯琊相印章”、“武猛中郎将”、“武猛校尉”及“扫难将军章”(《征存》670)、“讨难将军章”(《征存》671号)等汉银质官印均龟纽。3.一部分秩比二千石的铜印亦用龟纽。前述之汉秩比二千石官“校尉之印”、“奉车都尉”、“驸马都尉”均是铜质龟纽印。又“关内侯”及东汉之乡、亭侯印也用龟纽。由上所述,汉王、侯等有爵号者,秩比二千石以上者,均用龟纽印。新莽使用铜质龟纽印的秩级比西汉略低。今遗存的新莽县宰印不少为龟纽,如“棘阳县宰印”(《征存》608号)、“蒙阴宰之印”(《征存》609号)。新莽的县宰即西汉之县令长,而西汉县令长最高秩级为千石,《汉书·百官公卿表》:“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如果新莽县宰秩级与西汉相同的话,那么新莽至少秩千石官也已使用龟纽印了。魏晋南北朝诸国使用龟纽印的制度没有汉代那么严格,魏晋使用龟纽的下限一般在五、六品官之间,但个别职官可为七品,如“度支都尉章”(《征存》1691号),此印为故宫博物院藏品,依印纽形态可定为魏晋印。据《通典·魏官》,度支都尉为第七品。又如关外侯,《通典,晋官品》列入第七品,而传世魏晋关外侯印均龟纽。至南北朝,官印龟纽的下限就更低,如北朝“殄寇将军印”(《征存》12427号)、“扫寇将军印”(《征存》2428号)均为龟纽,然据《通典·后魏百官》,殄寇将军为第八品,扫寇将军为从八品。汉魏南北朝官印龟纽的形态主要可分如下几种:1.龟首短,龟身俯伏,四腿刻铸不清晰。此属龟纽的早期形态,流行于西汉文景时期。标准品有前述“轪侯之印。”2.龟首微伸,四腿刻铸清晰,爪外向呈半立状。背或圆,或后部高隆,或前半下部两边略内凹。甲形清晰,其上多饰六角纹。是古官印龟纽中制作最为工致的一种。流行于西汉武帝、新莽及东汉早期。遗存最多的为新莽印。西汉“孝弟单右史诩”(图8,故宫博物院藏),新莽“常乐苍龙曲侯”(故宫博物院藏)、“集降尹中后侯”(纽5,故宫博物院藏)、“敦德步广曲侯”(故宫博物院藏)等四印的纽式代表了此型印纽的基本形态。3.龟首造型与2式相近,然龟身背平而略长,两只前腿爪外向,后腿屈曲,爪不外向。流行于东汉。典型的有“武猛校尉”(纽4,故宫博物院藏,银质)、“关内侯印”(图9、纽6,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4.龟首长而斜向上方伸出,龟身俯伏而长,背纹简单,或直纹,或圈纹,光素者亦多。腿的造形与3式接近,然更趋质朴。流行于东汉晚期,魏晋十六国及南朝,流行时间长,因而遗物甚多。典型的有“奉车都尉”(山东滕县出土,孙吴印)、“关外侯印”(图10、纽7,故宫博物院藏,魏晋印)、“牙门将印”(故宫博物院藏,十六国或南朝印)。5.龟身巨大,四腿呈立状,龟首粗壮而多平伸。龟甲形式多样,有的呈多块板状结构,棱角分明,为此式龟纽所仅有。流行于北朝。典型的有:“东太山太守章”、“太原长公主章”、“鄣玉子章”(图11、纽8)、“安昌县开国公章”、“太原公章”(纽1)。以上均藏于故宫博物院。(三)鼻纽。这种纽式已见于战国玺印,其基本形式是印背有一弧形小环可穿带,为古印中最常见的纽式。秦官印的纽式,大概除帝后印用螭虎纽外,其他百官印都用鼻纽。至汉代,自出现龟纽后,鼻纽就成为中下级官吏印的纽式。《汉书·百官公卿表》师古注:“《汉旧仪》云,‘六百石、四百石至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鼻纽’”。但颜注没有明确指出使用鼻纽印的最高秩级,《汉旧仪补遗》卷上则说得很具体:“千石、六百石、四百石铜印鼻纽,文曰印。”魏晋以后,官印纽式制度已不似汉代那么严格,佩龟纽印者,其秩品不一定高,佩鼻纽印者其秩品也不一定低。但有一点似与汉代基本相同,即:县令长以下行政官吏印均不用龟纽,而基本使用鼻纽。秦汉南北朝官印鼻纽的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1.窄面环状。这类印中,有的纽边厚,呈条状,有的纽边薄呈片状。其印体有背面有台呈坛状的,如“栒邑尉印”(图12、纽9,故宫博物院藏),流行于秦,有背平无台,印边直的,如秦“安民正印”(图13、纽10,故宫博物院藏),西汉文景时期的“济南司马”(故宫博物院藏),流行于秦至西汉文景时期;有背面无台,印边略呈坡状的,如“左马将厩”(图14、纽11,故宫博物院藏),流行于秦及秦汉之际。这类印一般也和其它秦汉印一样方寸大小,但有的略小而仅2.1厘米,秦印中还有非正方形的。除坛状印较厚外,其余多比汉中期以后印薄。2.薄边覆瓦状。俗称瓦纽,主要行用于西汉景帝时至东汉早期,是汉印中最常见的纽式之一。此类印印体一般为方寸大小,其形式如武帝时期之“三封左尉”(图15、纽12,故宫博物院藏),新莽的“康武男家丞”(故宫博物院藏)。也有作长方形的,如西汉“上久农长”(图16、纽13,故宫博物院藏),“梁菑农长”(故宫博物院藏),只是这种形式的官印遗存甚少。秦汉印中还有称作半通印的,其印体大小仅为方印之半,因当时称方印为通官印,所以就称半印为半通印。汉代比二百石以下的小官均佩这类印章。半通印的纽式,既有窄面环状如“邦侯”印(图17、纽14,故宫博物院藏),也有薄边覆瓦状,如“左府”(故宫博物院藏)。其时代,一般前者早些。3.厚边环状。此类印纽边多在0.3厘米以上,穿小,印体较厚。依据纽面宽窄,又可分三式:a.纽面宽约2厘米。此式印印台多高达1.3厘米,穿或半圆,或圆。主要流行于东汉中晚期。侯家臣、县令、长、丞、尉及中下级武吏印多此式,标准品有“池阳家丞”(图18,纽15)、“晋阳令印”、“左将别部司马”。以上均故宫博物院藏品。b.纽面宽约1厘米。其印台一般比a式略低,穿多半圆,大小与a式相近。流行于东汉中晚期至晋。东汉“河池侯相”(图19、纽16)、魏“中卫司马”、晋“东平飤官长印”为此类印之标准品。以上均故宫博物院藏品。c.纽面窄,一般在1厘米以内。印台有的大且高,与纽不成比例。流行于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十六国时期的“兼横野将军司马”,南朝“新丰令印”(图20、纽17),北朝“丰县令印”(图21、纽18)可为此式印之标准品。以上均故宫博物院藏品。这里还需指出,厚边环状鼻纽,在三国以后史籍中多不称鼻纽而称环纽,如《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五大夫十五级,铜印环纽。”《隋书·礼仪志》谓梁“诸县署令秩千石者,兽爪鞶,铜印环纽。”“诸县署令、长、相,单衣介帻兽头鞶,铜印环纽。”“左右卫司马,铜印环纽。”根据前面我们对厚边鼻纽印诸型的考察,三国以后的所谓环纽,实质就是东汉中后期开始出现的厚边鼻纽,只是十六国以后才有所变形而已。因此,我们对这类印仍统称为鼻纽。4.片状碑形。纽高,片状圆顶如碑,下部有穿。行用于南朝后期,梁、陈二朝县令长及相当品级的官吏官印用此纽式。自称环纽,如《隋书·礼仪志六》记陈朝制度:“诸县署令、长、相,单衣、介帻、兽头鞶,铜印环纽。”但其与魏环纽一样均属传统鼻纽系统,是汉印鼻纽的一种发展形式,因此本文仍称鼻纽。这类纽式印今已见有近十种,故宫博物院藏的“冗从仆射之印”(图22、纽19)、“饶安长印”、“郫县令印”、“新丰长印”、“伏义将军之印”均为这一类型。这种纽式的官印旧定为宋时印,似不确。如“伏义将军之印”(《征存》2307号),按伏义将军官名始见于梁,《隋书·百官志》载梁“施于国外”的一百九号将军中有此官,在一班。而《宋书·百官志》载宋众多将军名号中无伏义将军官名。此印文字风格与兽纽“宣猛将军之印”(《征存》2300号)、“冲寇将军之印”(《征存》2304号)、“飙猛将军之印”(《征存》2306号)等完全相同,而上述各印均属梁、陈时期,所以“伏义将军之印”也必为梁、陈遗物。根据伏义将军的时代,我们认为片状碑形鼻纽官印的时代上限应为梁。(四)蛇纽。流行于西汉初很短一段时期,当时的界格方印不少用此纽式。如故宫博物院藏的“代马丞印”(图23、纽20)、“白水弋丞”。此外,汉朝颁给少数民族官印中也有蛇纽印,如西汉武帝时期的“滇王之印”,东汉初的“汉委奴国王”。但其形态与汉初蛇纽有别。(五)鱼纽。流行于西汉高祖至文景时期,标准品有上海博物馆藏的“泰仓”印,故宫博物院藏的“留浦”也是鱼纽,惜已锈蚀。(六)马纽。流行于十六国的前赵和后赵。故宫博物院藏的“亲赵侯印”(图24、纽21)、“归赵侯印”为此类印的标准品。故宫博物院藏的马纽“部曲督印”,也应是赵印。(七)驼纽。流行于东汉至两晋十六国时期,主要见于中原朝廷颁发的少数民族官印。东汉颁给少数民族官印的驼纽,多驼形粗壮,首微昂,如“汉庐水佰长”(图25、纽22)、“汉归义羌佰长。”也有驼首不昂的,如“汉保塞乌桓率众长”(图26、纽23)。这种纽式,驼峰,驼头部的嘴、眼、鬃毛乃至通体驼毛的刻铸均甚清晰,造型比较真实。魏晋驼纽造型驼体上部多较单薄,嘴尖而下垂,如“魏率善胡佰长”(图27、纽24)、“晋率善羌邑长。”也有嘴不下垂的,如“魏乌丸率善佰长”,“晋鲜卑率善邑长”(图28、纽25)。这种驼形,额头齐平,鬃毛清晰,背无驼峰,也很有特色。传世驼纽印中亦有非中原朝廷颁给少数民族的,如“部曲督印”(图29、纽26)、“部曲将印”。驼身长,峰突起,嘴长下垂然不尖,体毛及四腿刻纹清晰。其形态与前述之驼纽不同,整体造型与十六国之赵印马纽十分接近,可能也是赵印。以上所引驼纽印均为故宫博物院藏品。(八)兽纽。在汉朝给少数民族之官印中已有这种纽式,见于“汉匈奴姑涂墨台耆”(《征存》1210号)。这类纽式以南朝后期将军印为最多,《隋书·礼仪志》述陈印制时说:“飙勇、猛、烈、锐、奇、决、起、略、胜、出等十飙将军,并银章鹿纽。”同书还载陈十威、十武将军用银章熊纽,十猛用银章羆纽,十壮、十骁、十雄用银章羊纽,十忠、十明、十光并银章鹿纽。故宫博物院藏的“冲寇将军之印”(图30、纽27)、“立义将军之印”都是南朝典型的兽纽将军印。三、个人具体印的范围印面构图及印文的字形笔划和印章质地、形制一样,均属官印的外部特征,而且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捕捉这些变化的特点,同样是我们鉴别官印时代的重要手段。从这方面鉴别印章时要注意如下几点:(一)界格。有田字格和日字格两种,田字格施于方印,日字格多施于半通印。这个时期的界格印仅见于秦及汉初,“茝阳少内”(秦)、“邮印”(秦)、“宜春禁丞”(图31、汉初)、“都侯”(汉初)是这类印的标准品。(二)边栏。即印面四边有边框。界格印均有边栏,非界格印施边栏者不多,主要见于如下几国:吴:有“遂昌令印”(图32)等。此印出土于山东滕县。遂昌为孙吴所置县,《后汉书·郡国志》会稽郡太末下刘昭注:“建安二十三年孙氏立遂昌县。”又《三国郡县表》吴会稽郡有遂昌,下注赤乌二年改名平昌。由上所记,遂昌为吴印绝无疑问。魏:有“关外侯印”(图10)等。关外侯爵名始于魏,《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又置关内、外侯十六级,铜印龟纽墨绶。”此印文字风格及纽式均具汉末三国印特点,故应为魏印。北燕:有“大司马章”(图33)等。此印乃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冯素弗墓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范阳公章”、“辽西公章”、“车骑大将军章”,亦均有边栏。这批印章虽属殉葬印,但当仿实用印镌刻。以上是几种可确定具体国别的印章。有边栏的官印还有一些,其下限可能至南朝前期,但上限没有早于三国的,北朝印中也未发现有镌刻边栏者。可见,边栏印主要流行于魏晋十六国时期,西汉及北朝均无边栏印(田字格印除外),而在魏晋十六国这段时期的官印中,施边栏的印章也只是少数。(三)方印字数及印文排列形式秦汉南北朝方形官印的字数有四字、五字及六字以上三种,其中以四字、五字为常见。除新莽不用四字印外,其它各朝均用四字印,但是印文排列方式不尽相同,其中又以秦印为最不统一。秦印文字排列主要有四式:右起上下读,,如“上林郎池”(图34,《征存》3);右起横读,,如前述之“茝阳少内”;右起交叉读,,如“宜阳津印”(图35,《征存》32);左起交叉读,如“南宫尚浴”(图36,《征存》9)。西汉立国后,这种官印印文排列混乱的现象逐渐得到纠正,基本采用右起上下读的排列形式,而且这一排列形式一直为汉以后各朝所沿用。这时的官印文字也有排列不规范的,如西汉印“海盐右丞”(图37,《征存》337)就是右起横读,然这乃是很个别的现象。五字印已见于秦及西汉前期,但是这个时期的官印是按四字均匀配置的,因此,印文五字的,其中两字就多并书而仅占印面一个字的位置,如秦“泰上左田”(图38)印,“左田”二字就挤在一个字的位置上。又如文景时期的“齐御史大夫”(图39)封泥,“大夫”二字合书作“夫二”,而仅占印面位置的四分之一。把五字作为官印的一种制度是在武帝太初年间才开始的,《史记·孝武本纪》:“官名更印章以五字,因为太初元年。”《汉书·武帝纪》也说:太初元年“夏五月,正历,以正月为岁首,色上黄,数用五。”张晏注:“汉据土德,土数五,故用五。谓印文也,若丞相曰‘丞相之印章’,诸卿及守相印文不足五字者以‘之’足之”。但从遗存官印及封泥考察,这一时期的五字官印仅限于少数高官,如军队系统中的“中部将军章”(图40),朝官系统中的“御史大夫章”(《封泥考略》卷一),州郡系统中的“沈黎太守章”(《再续封泥考略》卷一)、“泰山都尉章”(《再续封泥考略》卷一),王国系统中的“赵相之印章”、“淮阳内史章”(《封泥考略》卷二)等。在以上所举官印所镌官名中,秩级最低的是郡都尉,为比二千石,可见当时是秩比二千石以上的高官印才用五字,千石以下的官印仍用四字。王、侯印也用四字。真正废除四字印而全部采用五字或五字以上印是王莽时期,在今遗存的新莽官印中,就没有一方四字印。东汉以后,高级官吏印用五字,中下级官吏印多用四字,这种官印制度显然是受西汉制度的影响。六字以上的官印始见于新莽,东汉以后也有此类印,但在品级较高的官吏中使用此类印的也为数不多。印文一般分三行,六字的每行两字,右起上下读。晋“渭阳邸阁督印”(《征存》1816),右起横读,在六字以上印中是十分罕见的。(四)篆刻风格秦汉南北朝官印文字都属小篆系统,均阴刻,但某一历史时期与另一历史时期的官印文字,其字形笔势及构图的疏密变化多存在差异,以致形成不同的风格。秦官印:文字多刻凿,镌于格内,书体虽属小篆,然略存古隶成分,笔势使转自然,富于变化,类秦权量上的文字,是典型的秦代书体。如“北私库印”(图41)。汉初田字格官印与秦印有明显的继承关系,然印文多铸出,笔画比秦印略肥,字形虽仍多存圆转体态,然渐趋方正,印面布局亦比秦印丰满。如“丞之印”(图42)。文景时期官印:印文多结构严谨,笔画多圆转,呈外方内圆的体势,布局饱满。如“楚永巷丞”(图43)。武帝至西汉末官印:印文为当时专用于镌印的摹印篆,字形宽博方正,笔画略取曲势,刚柔相兼。印文排列整齐,印面丰满庄重,浑厚典雅,是汉印篆刻艺术的代表作品。如“山阳尉丞”(图44)。新莽官印:笔画匀称圆润,字形稍长,工整秀丽。每字所占印面空间均有一定比例,章法考究,刻铸亦极精美。如“安昌侯家丞”(图45)。东汉官印:东汉初期官印文字风格与西汉中后期印相近,东汉中期以后,时代特点才逐渐明显。这时印文篆法受隶书影响,笔画多取直势,转角方折,字体更显方正,而甚少西汉印文之圆转体态。如“荜闺苑监”(图46)魏晋官印:笔致与东汉中后期印同,方折直势,然字体结构及印面构图比较松散。将军印字画流畅刚健,富于刻凿的自然神。如“殿中都尉”(图47)、“伏波将军章”南北朝官印:北朝官印文字多刻凿粗率,双刀刻出,直势方折,字画肥,不留刀锋。字体雄劲粗犷,构图茂密,印文大小及排列无一定章法。如“城纪子章”(图48)。南朝官印文字有的类似北朝印风格,但多数字画较细,草率,印面布局较随意。如“许昌令印”。以上我们对各个时期官印篆刻风格的叙述乃就其基本面貌而言,时代越相近的印章,其篆刻风格就越相近,甚至毫无区别,这一点是我们鉴别印章时必须注意的。(五)典型常用字的笔划形态在秦汉南北朝官印中,一些常用字往往有两种以上不同的笔划形态,而每一笔画形态又仅流行于某一历史时期,这样,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判断其时代的依据。今以以下几字为例:印:主要有四式:1.末笔尾端下垂作,如“军武库印”的印字(图49),主要流行于秦、西汉、新莽及东汉早期;2.末笔平直作,如“频阳令印”(图50)的印字,流行于东汉中晚期、魏、晋乃至南北朝;3.末笔尾端上勾作,如“随县令印”(图51)的印字,流行于南北朝;4.上部爪形简化作“”,并置于左旁,作,如“武毅将军印”(图52)的印字。丞:主要有三式:1.末笔横画两端略翘,作,如“军司空丞”(图53)的丞字,主要流行于秦及西汉;2.末笔横画两端上翘甚高作,如“营军司马丞”(图54)的丞字,流行于新莽时期;3.末笔横画平直作,如“新安铁丞”(图55)的丞字,流行于东汉以后各朝。尉:主要有三式:1.左偏旁下部“火”形作“”,四画末端基本平齐,并置于字的下部中间作,如“渔阳右尉”(图56)的尉字,主要流行于秦及西汉。2.左偏旁下部“火”形隶化作“”,二旁画成点形并上提作,如“林虑左尉”(图57)的尉字,主要流行于东汉、魏、晋;3.左偏旁下部“火”形中间两画简作“”,作“”,如“曲阳左尉”(图58)的尉字,流行于东汉末及魏晋以后各朝。令:主要有二式:1.上部作“”形,如“牺令印”(图59)的令字,流行于秦至南北朝;2.上部作“”或“”形,如“清菀令印”(图60),“汝阳令印”的令字,流行于南北朝。长:主要有四式:1.下部成“”状作“”,如“侯长”的长字,流行于西汉,多见于半通印;2.左上角圆转,左下角为“”形作“”,如“临邛长印”(图61)的长字,主要流行于秦及西汉;3.左下角为“”形作“”,如“新西河左佰长,,(图62)的长字,主要流行于新莽及东汉前期;4.左下角为“”形作“”,如“河阳长印”(图63)的长字,流行于东汉中晚期及以后各朝。四、别火丞新莽印印文内容主要包括官名、地名、称谓等,其中有的行用于各个朝代,如司马、令、长,这对鉴别印章没什么意义。有的仅行用于某一朝代或某一段历史时期,这些内容无疑标明了这方印章的时代。所以,我们鉴别印章就要特别注意那些具有时代界限的官名、地名或称谓。(一)官名。譬如:少内。秦有此官,《云梦秦简》:“府中公金钱私(贷)用之,与盗同法。何谓府中?唯县少内为府中,其它不为。”西汉亦有此官,见《汉书·丙吉传》,师古注:“少内,掖庭主府藏之官也。”魏晋以后史籍未见此官名,当已废,所以少内为秦汉官,凡镌“少内”官名之印均不会晚于汉。私府。秦汉均有此官,《汉书·百官公卿表》:“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有丞。属官有太子率更,……又中长秋、私府,……。”《后汉书·百官志》:“中宫私府令一人,六百石”魏以后未见此官名,所以凡镌“私府”官名之印,下限也不会晚于东汉。郎中户将。《汉书·百官公卿表》:“郎中有车、户、骑三将,秩皆比千石。”然则西汉有郎中户将官。《后汉书·百官志》:“又省车、户、骑三将。”知东汉无郎中户将,魏以后史籍也未见此官名,因此,官印中的“郎中户将”可肯定为西汉印。别火。《汉书·百官公卿表》谓大鸿胪“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长丞。”又说:“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行人为大行令,初置别火。”《后汉书·百官志》记大鸿胪属官时则说:“中兴省译官、别火二令丞。”所以别火官名行用于西汉太初元年至西汉末,东汉废此官,今存世之“别火丞印”为西汉物自无疑义。纳言。《汉书·百官公卿表》:“王莽改大司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据此可知‘纳言右命士中”为新莽印。奋武。《汉书·王莽传中》:改“执金吾曰奋武。”所以“奋武中士印”必新莽物。宰。汉及魏晋南北朝诸国县的长官均称令或长,唯新莽称宰。《汉书·王莽传上》:“县令长曰宰。”所以古印中凡称宰的均系新莽印。殿中监。《通典·职官》:“魏置殿中监官,晋宋并同,齐有内外殿中监各一人,梁、陈因之。”据此,殿中监为曹魏以后官,传世“殿中监印”上限不可能早于魏。典农。《通典·职官》“典农中郎将、典农都尉、典农校尉”下注:“并曹公置,晋武帝太始二年罢农官为郡县,后复有之”。据此,传世“夏架典农”印上限不可能早于魏。典书、典府、学官令。《晋书·职官志》:王国大国置“典书、典祠、典卫、学官令、典书丞各一人”,“典府各一人”。以上职官均晋始置,所以古印中凡有上述官名者,其上限最早到晋。(二)王、侯。譬如:菑川王。《汉书·诸侯王表》:文帝十六年,“四月丙寅,王贤以悼惠王子武城侯立,十一年反,诛。”同书又谓济北王刘志于景帝四年“徙菑川王”,凡八世,王莽篡位,国除。然则西汉菑川王有两系,一为刘贤,一是刘志。东汉及魏晋均无菑川王,所以古印中有关菑川国的几种印章,如“菑川侯印”等均为西汉印。下邳王。《后汉书·孝明八王传》有下邳惠王衍,封于永平十五年,传四世,建安十一年国除。按西汉、魏、晋均无下邳王,唯东汉有此王,因此王国属官印“下邳中尉司马”可肯定为东汉印。阳周侯。《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孝文八年,怜淮南王,王有子四人,年皆七、八岁,乃封子安为阜陵侯,子勃为安阳侯,子赐为阳周侯,子良为东城侯。”又曰:十六年,“而立厉王三子王淮南故地,三分一。阜陵侯安为淮南王,安阳侯勃为衡山王,阳周侯赐为庐江王。东城侯良前薨,无后。”由上所记,西汉阳周侯是刘赐在文帝八年至十六年间的封号,西汉无第二个阳周侯,东汉、魏晋也无此侯,所以传世“阳周仆印”必为文帝时期遗物。喻麋侯。《后汉书·耿弇传》:建武四年,封耿况为隃麋侯。又同书《郡国志》司隶校尉右扶风下有麋侯国。可知喻麋侯为耿况封号,地在右扶风。西汉、魏晋均无此侯,因此传世“喻麋侯相”可定为东汉印。附城。《汉书·王莽传上》:“当赐爵关内侯者更名附城。”附城为新莽官甚明,所以凡镌“附城”的印章均系新莽印。关中侯、关外侯。《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注引《魏书》:“置名号侯爵十八级,关中侯爵十七级,皆金印紫绶。又置关内外侯十六级,铜印龟纽墨绶。”据此,古印中的关中侯、关外侯印,其上限绝不可能早于魏。(三)兵制。譬如:前军、后军。《晋书·职官志》:魏“明帝时有左军,则左军魏官也,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