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_第1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_第2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_第3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_第4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方面(1)了解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三年的努力,为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2)掌握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3)全面理解把握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思想教育方面通过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独特道路的介绍评析,教育学生深刻认识到: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历史性巨变。3.能力培养方面通过解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培养学生从事物共性中挖掘出个性,从普遍性中发现特殊性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道路和特色。2.教学难点(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2)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对社会主义的选择。课时分配约用4节课时间完成教学任务。主要教学内容第六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过渡时期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与主要任务1.社会性质(1)过渡时期的划分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2)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其前途是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完全可能的,因为“新民主主义中有社会主义的因素”。这里说的“社会主义的因素”,指的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领导地位的确立以及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巩固,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日益壮大,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指导作用的加强,等等。毛泽东在深刻剖析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奋斗目标:“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他强调:“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如无巩固的经济做它的基础,如无进步的比较现时发达得多的农业,如无大规模的在全国经济比重上占极大优势的工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交通、贸易、金融等事业做它的基础,是不能巩固的。”(3)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三者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经济形态: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以国营经济为领导。政治形态:工人阶级领导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文化形态: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决定的东西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第一,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一系列逐步过渡形式。(4)依靠农民的大多数和建立农村无产阶级的优势,制定并贯彻了一条正确的阶级政策。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有力地证明了党和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并且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宝贵的财富。3.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方针:“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领导,稳步前进”;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2)组织形式:手工生产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实现由手工业私有制到集体所有制的转变。(3)方法步骤:采取从供销合作入手,再组织生产合作,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地把手工业的私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1.经验和理论(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把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早就提出但未实现的设想。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实际,制定了对民族资本主义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胜利地完成了和平变革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使命,把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和平”赎买的设想变为现实,取得了成功的经验。(2)采取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实质:产权归属和利润分配。从流通领域(委托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公私合营)的改造向生产领域的实质性改造。(3)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把原来的剥削者逐步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成果尽管改造期间出现了一些偏差,特别是在后期曾出现过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和简单划一等偏差和问题,但却在我国社会很少震动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光辉胜利,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史上的伟大创举。三、正确评价社会主义改造工作

1.伟大的历史的胜利2.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在过渡时期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尽管“这项工作也有缺点和偏差”,“但整个说来,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3.科学评价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重要意义

(1)肯定半个世纪以来党和国家的历史。肯定历史功绩第一位。(2)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性和正确性。(3)改革开放成功的前期准备。4.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主要缺点要求过急,改变太快。表现: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快。(2)农业合作化问题。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单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如合作社规模过大,干部管理水平一时跟不上去;财务管理上出现混乱现象;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产业产品结构过于简单。(3)工业化建设的“冒进”问题。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1)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提出中国已经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们国家的历史和党的历史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本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这个历史性胜利,使我国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农民阶级由个体农民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人民民主专政得到巩固和加强,推动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2)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间的确定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基本上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顺利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条件在建国初期短短的7年中,我们党就在一个东方大国胜利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转变。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具备了许多历史条件的。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为实现社会主义奠定了可靠的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为实现社会主义奠定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在长期的民主革命中,党就不断地对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前途的教育,为胜利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提供了思想条件。第四,在民主革命斗争中,党从理论和时间两个方面培养了大批能治党、治国、治军的干部队伍,为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作了充分的组织准备。第五,中国人民对工业化、现代化的深深向往是选择社会主义的主观因素。第六,我们党为实现这一历史转变作了比较充分的理论准备。

第七,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领导地位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这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领导核心和指导思想。五、总结: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是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独创性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宝库。主要表现在:(1)必须根据本国实际确定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2)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转变的理论。(3)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个体农业经济改造的理论。(4)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有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