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文化意蕴_第1页
成语的文化意蕴_第2页
成语的文化意蕴_第3页
成语的文化意蕴_第4页
成语的文化意蕴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语的文化意蕴

语言和文化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语言是社会存在所必须的条件,文化是一种显示不同社会特征的生活方式(1)。语言与文化存在着既相融又互为的特殊关系。美国语言学家哈利迪认为,文化本身就是由意义组成的一座“高楼大厦”,语词是筑成这座“高楼大厦”的一砖一瓦,在语词中渗透着本民族的文化内涵(2)。相对文化而言,语言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现象,它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镜象反射,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表层,展现在眼前的是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在语言诸要素中,词汇是最活跃也最具文化特质的,因此历来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往往从词汇入手。而在汉语广袤的词林中,成语以其典雅、含蓄、生动、犀利,而成为整个语言的精华,成为民族文化丰厚积淀的产物。各个时代的人们都应用语言进行交际,而创造了各式各样的言语作品。其中一些最富于表现力的现象经引用或反复加工,使逐渐趋于定型,凝结为成语而流传下来。可以说,成语广泛地采取了语言的各种积极因素熔炼出来,是在社会演进与语言发展的历程中形成的(3)。一定的民族语言,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与其文化传统密切关联,其中包括社会制度、习俗风尚与宗教信仰等。而汉语的成语完全是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产生,某些成语也就带上汉民族的文化传统的特殊色彩。而且,通过对成语中民族文化的了解,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中所包含的意义。本文就着重对汉语成语与其历史文化蕴含做一些粗浅的探讨。一、.成分较高的采用“龙”,树立了崇拜和区别于龙的新形象“龙”是中国人心目中所崇拜的神物。《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其形象由几种动物综合而成:象鼻、牛头、鹿角、马鬣、蛇躯、鳞身、鳄棘、鱼尾、鹰爪、鼋足。古代人对龙是很尊敬的。传说中有些远古氏族便是以龙为图腾。《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这透露着远古祝触部落与龙有密切关系。《诗含神雾》:“天不足西北,无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以照天门中者也。”这是把龙看成神物的表现。正是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下,成语中用“龙”构成的成语便具有对龙神的崇拜和褒扬的比喻义。如:龙眉凤目--形容人的神态英俊、气度不凡。《水浒全传》九回:“马上那人生得龙眉凤目,皓齿朱唇。”龙驹凤雏--比喻聪明有为的少年。《红楼梦》十五回:“令郎真乃龙驹凤雏,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龙行虎步--形容人的威武气概。《宋书·武帝纪》:“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此外还有“龙虎风云、龙骧虎步、虎略龙蹈”等词喻英雄豪杰。更有对有造诣的书法的赞美,如:龙飞凤舞、虎卧龙跳、龙腾虎跃等。古人形容书圣王羲之的字遒劲有力,就用了“龙跃天门,虎跃凤阁”来赞誉。所有这些与“龙”有关的成语,其比喻义都有褒扬、赞美的含义。这反映了汉族人民对古老图腾崇拜的文化心理。二、树立普遍忠诚观念,巩固封建帝王的统治地位任何民族都有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伦理道德。不过,欧洲古代和中世纪是以宗教的神学世界观为指引,建立一套欧洲型的伦理道德观。而中国的古代,其社会意识既不是靠宗教,也不是靠法制,而是靠建立在封建宗法社会基础上的伦理道德来维系社会秩序的。古代中华民族很重视忠贞意识。为人民要忠诚,为人臣要忠君,为人妇要忠贞,为人子要忠孝,为人友要忠信。“忠”是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准则。“贞”是指贞节、节烈的行为而言,妇女事君要贞一不二、从一而终。为人臣在政治上也讲究贞,忠臣不事二君,便是贞的表现。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也很重视宣扬忠贞观念,以巩固封建帝王的专制地位。所以为国尽忠,绝对服从君王,就成为古代人们最高的道德要求。在一些成语中,凝聚着古代这种普遍的忠贞意识。如:忠君爱国、尽忠报国、忠心贯日、忠肝义胆、忠孝节烈、忠心耿耿、忠贞不渝、忠孝节义、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事二夫,以及披肝沥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古代忠君与爱国常常联系在一起。元代郑德辉《伊尹耕萃》:“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济世安民,忠君报国,乃是男儿所为。”《杨家将》五十二回:“忠君报国之丈夫,马革裹尸,肝脑涂地,所不辞也。”忠与孝互相沟通,“忠孝双全,方是好汉”。成语“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是最深刻的反映古代的忠贞意识的成语,忠君之臣不降敌,节烈女子不改嫁。《隋唐演义》四十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为隋臣,不能匡救君王,致被逆贼所弑。不能报仇,而事另主,何面目立于世乎?”古代道德观念还强调“义”,孔孟都把义当作一种道德义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界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告子上》)孟子提出“舍生而取义”,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墨子认为,义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墨子·间诂》)义强调的是人的社会责任。成语中有一些受“义”的道德观念规约的词汇,如:具有义的情感的———义形于色、仁至义尽、义愤填膺;义的行为的———见义勇为、仗义疏财、大义灭亲、舍生取义、义无返顾、仗义执言;不义的行为———背信弃义、忘恩负义、不仁不义。伦理道德观念属于一个民族的深层文化,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些成语中,以忠贞、孝亲、义理为中心的伦理道德观念的词语,具有古代汉民族文化的特殊内涵。三、“世界大同”的群体观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识中,十分强调群体精神。这与远古中国生产力水平低下,个人脱离群体便无法生存有密切关系。当这种互助的群体精神从自在的无意识进到自为的有意识时,古代的哲人便大力倡导“仁者爱人”的群体精神,“圣人之道,至公而已”、“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这种群体的精神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曾经有过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产生了无以伦比的民族凝聚力,维系民族和社会的统一。在这种民族群体意识的影响下,汉语中有一部分成语,生动地映射出这种群体观念。如:同心并力、同心协力、同心戮力、同气相求、同仇敌忾、同生共死、同心同德,以及齐心协力、齐足并驰、齐头并进、众口铄金、众志成城等。《三国演义》一回:“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这里“同心协力”被作为安邦定家、“图大事”的群体观。《金史·太祖本纪》:“朕得天下,皆我君臣同心同德以成大功。”汉代朱穆《夏奏记梁冀》:“夫将相大臣,均体无首,共舆而驰,同舟共济,舆倾舟覆,患实共之。”这“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反映共同完成大事、共度难关、患难与共的群体观。梁启超便提出过效仿德意志,以造成“君国一体同仇敌忾之国民也”。四、从内容上看,注意分为3个应和两个江阴任何一种宗教文化对社会都有一定的渗透作用。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以后,广为传播,佛家思想深入人心。在思想渗透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语言的渗透。佛教文化在中国流传近两千年,它的思想文化对中国的哲学、伦理学、文学、艺术以及社会心理、民族风情等都产生重大的、不可低估的影响。在这种强大的宗教文化思想的渗透下,出现了许多来自佛经或与佛教有关的成语,成为汉语成语中独放异彩的奇葩。如:五体投地、清规戒律、四大皆空、三生有幸、不生不灭、不即不离、万劫不复、劫后余生、功德无量、大慈大悲、因果报应、六根清净、心猿意马、盲人摸象、惟我独尊、味同嚼蜡、皆大欢喜等。这些成语与佛教的各个方面有密切的联系。有些成语源自佛教的教义理论。“三生有幸”这一成语,源自佛教的生死轮回说。“三生”即“三世”,指前世、现世、来世。人可以投胎转世,生死轮回。“三生有幸”便是指前世、现世、来世都很幸运,形容幸运无比。《老残游记》九回:“子平听说大喜,说道‘今日得遇诸仙,三生有幸’。”佛教鼓励人在世行德积善,死后方可进入西方乐土,而在世不行善,专做恶事,死后便要入地狱。这种因果报应的佛教教义,便产生了“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成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五十四回中有:“说起来,话长得很,这里还像有点因果报应在里面呢!”有些成语来自对佛的崇拜、敬仰。《大本经》里说:“佛从右胁出,堕地行七步,无人扶持,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惟我独尊”这一成语便是由此而来,它是对佛的降世神奇的赞颂。有的成语源自佛教的修持实践,特别是与禅宗相关的成语尤多。如“面壁功深”、“六根清净”。禅宗重在修心见性,使心定在一处。禅宗的顿悟派在接待初学者时,往往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使其顿悟,所以有“喝法”和“棒法”两种。“有僧入门便棒”,“有僧入门便喝”,使其“不言而化”———“当头棒喝”、“当头一棒”的成语便源自于此。此外,一些成语还源自佛教的制度礼仪———“衣钵相传”;佛教的故事、寓言、传说———“顽石点头”、“盲人摸象”等。佛教以外,我国也盛行过道教。道教炼丹求仙,画符诵咒,自称能羽化升天,长生不死。因而成语中也有直接由道家语演变而来的。例如:“淮南鸡犬”、“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两个成语就出自同一个道家故事。《神仙传·刘安》记载:汉朝淮南王刘安一心炼丹修道。后来丹炼好了,一家人吃了丹药,全部升天成仙。残留的丹药洒落在庭院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了天。这原是道家编造出来的神话,后来因广泛流传,便概括成为两个相当常用的成语。《聊斋志异·促织》:“闻之,一人飞天,仙及鸡犬。信夫!”此类的成语还有:点铁成金、回光返照、灵丹妙药、脱胎换骨等。五、作为演变者的阿斯塔纳汉语成语,有许多形成于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它们明显地表现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精卫填海”是一则古老的神话故事。说的是上古时代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淹死在海里,尸体没有找回。她的冤魂化作一只小鸟,状似乌鸦,白嘴、红脚、头有花纹,想把海填平,以报仇雪恨。海是深的,精卫衔些石子、树枝却无法填平。后来这个神话故事逐渐演变为成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可贵的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传统精神。又如《庄子·秋水篇》中有个故事:邯郸是战国时赵国的都城,那里的人走路的姿势非常优美,邻国的人非常羡慕。当时燕国寿陵这个地方的人非常想学习这种走路的姿势,为此,他们特地派选了几名少年,前往邯郸学习。谁知这几名少年非但没有学到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竟连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也忘了。后来这个寓言故事被概括成“邯郸学步”这一成语,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东西忘了。这一类的成语极多,例如“夸父逐日”出自《山海经·海外经》,“抱薪救火”出自汉代《史记·魏世家》,“画龙点睛”出自唐《历代名画选》,“铁杵成针”出自宋《方舆胜览》,“囫囵吞枣”出自元《湛渊静语》等。这些成语,不管出自什么时代,什么典籍,都直接发生于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包括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突出地反映了汉民族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渊源。六、阿斯塔纳的《画》《子承形法》传统,仅有诗和诗我国是一个富于艺术传统的国度,自古以来就以琴、棋、书、画称为“四艺”,笔、墨、纸、砚合称“文房四宝”。这种独特的民族艺术和文化,代代相传,历史悠久,必然会渗透到成语中来。如:煮鹤焚琴、琴瑟之好、急管繁弦、弦外之音、胶琴鼓瑟、棋逢对手、举棋不定、过河小卒、梦笔生花、如椽之笔、惜墨如金、胸无点墨、纸上谈兵、纸短情长、画脂镂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等等,何延之《兰亭记》:“辩才博学工文,琴棋书画皆得其妙。”“琴瑟之好”喻夫妻感情和谐,语本《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举棋不定”喻临事犹豫不决。《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奕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