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蟾蜍骨骼肌生理姓名学号系别组别同组姓名实验室温度实验日期2015年5月7日实验题目蟾蜍骨骼肌生理A蟾蜍腓肠肌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B蟾蜍骨骼肌单个肌肉收缩分析(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的确定)C蟾蜍腓肠肌刺激频度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实验目的确定蟾蜍骨骼肌收缩的(1)阈水平和最大收缩以及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曲线(2)收缩的三个时期:潜伏期、缩短期、舒张期(3)刺激频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实验方法1、蟾蜍坐骨神经-骨骼肌标本的制作及电路连接双毁髓处死蟾蜍后,剥去皮肤,暴露腰骶丛神经,游离大腿肌肉之间的做个神经及小腿的腓肠肌,注意不要将胫神经与腓神经分离。神经端结扎后,剪去无关分支后游离至膝关节处;肌肉端结扎在肌腱上,将腓神经也一起结扎,结扎线留长。保留膝关节,剪去腿骨,将标本离体。注意保持神经肌肉湿润。用大头钉将标本的膝关节固定于标本盒R2和R3两记录电极之间的石蜡凹槽内,保证神经、肌肉与电极充分接触。神经中枢端接触刺激电极S1和S2,肌肉接触记录电极R3和R4,之间接触接地电极。肌肉的结扎线从标本盒中穿出,连接张力换能器。注意连线尽量短,以减小阻力。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标本的休息:将神经搭在肌肉上,用浸湿了任氏液的棉花覆盖神经肌肉,保持湿润。但标本盒内避免有过多的液体,防止短路。换能器插头接RM6240通道1。刺激输出线两夹子分别连接标本盒的刺激电极S1和S2,插头接刺激输出插口。如果需要记录肌肉的动作电位,则在肌肉所搭置的记录电极上连接输入导线,注意接地,插头接通道2。2、蟾蜍骨骼肌生理各项数据测定A蟾蜍腓肠肌刺激强度和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根据上表可绘制下图,曲线图能更加直观的显示蟾蜍骨骼肌收缩强度随对腓肠肌刺激强度增加的变化趋势。图2.蟾蜍腓肠肌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强度的曲线图结果分析:由上述图表可以看出,刚开始以较低强度刺激时,骨骼肌并没有收缩,直到达到阈刺激强度时(阈刺激强度在0.18-0.19V之间),骨骼肌开始收缩;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骨骼肌收缩强度逐渐增大;刺激强度约为0.23V时,骨骼肌收缩强度达到最大值,最大值在7.5g左右;在这之后,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骨骼肌收缩强度不再明显增加,而是在最大收缩强度附近波动。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分析:由于一块肌肉由许许多多肌纤维组成,骨骼肌的收缩受运动神经元的支配。单个运动神经元可支配多根肌纤维,一个运动神经元与它所支配的肌纤维组成一个运动单位。而不同的运动单位兴奋阈值不同。低于阈刺激的刺激强度,神经纤维不发生兴奋,其所支配的肌细胞也不发生反应;当刺激电压达到阈强度时,神经干中阈值最低的神经开始兴奋,其所支配的运动单位也兴奋并发生收缩。刺激强度逐渐增大,神经干中兴奋的神经纤维增加,收缩的运动单位也增加,于是骨骼肌收缩张力增加。当刺激电压达到最大刺激强度后,所有的神经纤维都兴奋,其所支配的所有的运动单位也收缩,所有刺激强度再增大。骨骼肌收缩力也不再增加。B蟾蜍骨骼肌单个肌肉收缩分析(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的确定)潜伏期收缩期舒张期潜伏期收缩期舒张期图3单个肌肉收缩分析图(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的确定)从上图可看出,当肌肉受到一个单刺激时,产生一次收缩,称为单收缩。从刺激开始到收缩开始这一段无明显外部表现的时间,称为潜伏期。自肌肉开始收缩至收缩达到高峰,是长度缩短或张力增高的时间,称为缩短期。自收缩高峰开始,曲线较缓慢地下降至基线,为长度或张力恢复过程的时间,称为舒张期。表2蟾蜍骨骼肌单收缩潜伏期、缩短期及舒张期数据测量表刺激强度(V)潜伏期(ms)缩短期(ms)舒张期(ms)10.2775723520.2886425030.291063247Mean0.288.3361.33244SD0.011.533.797.94由上表可得到蟾蜍骨骼肌单收缩潜伏期、缩短期及舒张期的数据,且每组数据间方差较小,由此可证明实验误差较小,得到的数据也较为准确。C蟾蜍腓肠肌刺激频度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图4蟾蜍腓肠肌刺激频度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图(当前波间隔为500ms)上图(图4)显示的为几个分离的单收缩,实验显示,直到波间隔降低到200ms,蟾蜍的骨骼肌均为分离的单收缩。图5蟾蜍腓肠肌刺激频度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图(当前波间隔为50ms)图6蟾蜍腓肠肌刺激频度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图(当前波间隔为25ms)以上两图(图5、图6)显示的为几个收缩反应的重叠,即发生收缩总和。实验显示,波间隔在150ms—25ms,骨骼肌均发生不完全强直收缩现象。图7蟾蜍腓肠肌刺激频度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图(当前波间隔为20ms)上图(图7)显示的为肌肉发生强直收缩的现象,可得到一条光滑的曲线。实验显示,当波间隔降低到20ms,蟾蜍的骨骼肌会发生强直收缩现象。实验次数波间隔(ms)刺激频度(Hz)最大收缩幅度(g)现象15002.002.50单收缩23003.332.90单收缩32005.004.06单收缩41506.6717.70不完全强直收缩55020.028.33不完全强直收缩62540.027.14不完全强直收缩72050.029.20完全强直收缩表3蟾蜍腓肠肌刺激频度与骨骼肌最大收缩幅度数据记录表实验结果分析:上述图为不同刺激频率下肌肉收缩的曲线,通过测量可以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最大收缩幅度随波间隔的减小而增加,即最大收缩幅度随刺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波间隔减小到一定值(50ms),即刺激频率增大到一定值(20Hz)后,骨骼肌最大收缩幅度便不再增强,而是在最大值上下波动。若给肌肉不同的有效地频率刺激,实验也可以分别观察到单收缩(2—5Hz)、收缩总和/不完全强直收缩(6.7—40Hz)和强直收缩现象(50Hz)。如果后一次刺激落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肌肉出现不完全强直收缩;继续增大频率,后一刺激落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出现完全强直收缩。由上述图像也可看出,肌肉动作电位的发生要先于肌肉的收缩。这是因为神经的兴奋支配着肌肉的收缩,但二者并不是完全同步的,从神经兴奋到肌肉的收缩需要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及信息的传递,而这一系列生理过程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所以神经动作电位的发生要先于肌肉的收缩。刺激频率低时,肌肉发生一连串互不相连的单收缩,这是因为每个新刺激到来时,前一次刺激引起的单收缩已经结束。于是,每个刺激都引起一次独立的收缩。发生不完全强直收缩时,每次新的收缩都发生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中,肌肉则在自身尚处于一定程度的缩短或张力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新的收缩,即发生了收缩总和。当刺激频率增大到一定的较高程度时,出现完全强直收缩,这是因为连续刺激时,后来的每个刺激都可能总是落在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结束之前,各次收缩的张力或长度变化发生融合而叠加起来。分析与讨论刺激强度与收缩幅度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1)刺激强度到达阈刺激时腓肠肌开始收缩,在最大刺激前收缩幅度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到达最大刺激强度后,再增大刺激强度,收缩强度也不会再增大,而是在最大值附近波动。(2)由于一块肌肉由许许多多肌纤维组成,骨骼肌的收缩受运动神经元的支配。单个运动神经元可支配多根肌纤维,一个运动神经元与它所支配的肌纤维组成一个运动单位。而不同的运动单位兴奋阈值不同。低于阈刺激的刺激强度,神经纤维不发生兴奋,其所支配的肌细胞也不发生反应;当刺激电压达到阈强度时,神经干中阈值最低的神经开始兴奋,其所支配的运动单位也兴奋并发生收缩。刺激强度逐渐增大,神经干中兴奋的神经纤维增加,收缩的运动单位也增加,于是骨骼肌收缩张力增加。当刺激电压达到最大刺激强度后,所有的神经纤维都兴奋,其所支配的所有的运动单位也收缩,所有刺激强度再增大。骨骼肌收缩力也不再增加。2、什么是潜伏期?你认为本实验所测的潜伏期内发生了怎样的生理过程?(1)从刺激开始到到肌肉机械收缩之前这一段无明显外部表现的时间,称为潜伏期。(2)潜伏期内发生了很多生理过程,包括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传导;动作电位在骨骼肌细胞上的传导;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等过程。其与舒张期显著相关,机械收缩之前肌纤维的生物化学活动对肌肉的舒张机制有调制作用。肌肉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分别发生了怎样的生理过程?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是否都需要能量?(1)动作发生开始到收缩幅度最大点是收缩期,之后到恢复常态是舒张期。收缩期和舒张期主要过程: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横桥周期中骨骼肌的粗细肌丝相对滑行,使张力增大或减小。(2)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都需要能量。刺激频率和肌肉动作电位及收缩的关系分别是怎样的?(1)刺激频率和肌肉动作电位:肌肉动作电位不会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大而发生叠加,刺激频率只会改变肌肉动作电位的峰值及时程。(2)刺激频率和肌肉收缩:当刺激频率较小时,肌肉表现为连串的单收缩;增大刺激频率,使刺激的间隔大于一次肌肉收缩的持续时间兵小于一次肌肉收缩舒张的持续时间时,动作电位发生部分叠加,肌肉则呈现锯齿状的收缩波形,产生不完全强直收缩;继续增大刺激频率,使刺激的间隔小于一次肌肉收缩的时间时,动作电位叠加程度增大,在每次收缩后不能舒张而是继续受到下一个刺激继续收缩,肌肉产生完全强直收缩。动作电位会发生叠加么?为什么?肌肉动作电位不会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大而发生叠加。因为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的特点,只要刺激达到动作电位阈值,就会产生动作电位,且由于不应期的存在动作电位不会发生叠加,只能单独存在。骨骼肌为什么可发生强直收缩?强直收缩在幅度上与单收缩有何差别?有何生理
意义?(1)骨骼肌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连续刺激时,后来的每个刺激都可能总是落在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结束之前,各次收缩的张力或长度变化发生融合而叠加起来就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2)完全强直收缩是在上一次收缩的基础上收缩,因此比单收缩效率高,幅度也明显要比单收缩幅度大。(3)生理意义:强直收缩比单收缩效率高,幅度也明显要比单收缩幅度大。故强直收缩能产生比单收缩更大的力量,单收缩时一部分能量消耗在反复克服肌肉结缔组织和肌肉中其它成分的长度变化上,而在强直收缩时,则不需要消耗这些能量,节省下的能量能更多地用于肌肉做功。骨骼肌会发生强直收缩,使效率高,张力大。而心肌的不应期长,不会发生强直收缩。这适应于心肌和骨骼肌的功能。7、分析实验中出现和应该注意的问题。(1)分离神经和肌肉时应该小心不要破坏神经和肌肉。(2)分离后的神经和肌肉要随时保持湿润,尽量不要用手指和镊子去触碰,肌肉如果太干燥,又在强烈电刺激下,很可能痉挛,这样不仅损伤了神经和肌肉,也导致实验很难进行下去。(3)实验过程中要经常用任氏液湿润棉球覆盖在标本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州市家居装修工程合同范本
- 1《村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全屋定制家具合同范本
- Lesson 5“Days of the Week”(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轮椅采购合同范本
- 11仰卧起坐教学设计7-八年级体育与健康
- 13足球绕杆 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学期体育与健康
- Unit 1 Myself Fun Tim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5高考生物备考教学设计:课时3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 fob加工合同范本
- 新学期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课件
- 锅炉水处理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4年保安员考试题库【典型题】
- 餐饮行业系列研究之六:日本餐饮30年复盘与启示
- 第一章创新意识课件
- 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 【真题】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安徽安庆家乡介绍
- 自动测试系统第1章第1节测试系统发展综述
- 2024年河南省水务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人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