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大学之道_第1页
第5课 大学之道_第2页
第5课 大学之道_第3页
第5课 大学之道_第4页
第5课 大学之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传统文化之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大学之道预习任务本文节选自《礼记·大学》,《大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在学习本文时,要了解文中所包含的基本思想,分析“三纲”“八目”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探究《大学》论述过程中的思想脉络,领会其思想的严密性和其内容的深刻含义。《大学》选自《礼记》。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但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和步骤,所以中唐之后,它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到南宋时,朱熹力作《大学章句》,使《大学》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后朱熹又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进行注解,这就是《四书章句集注》。后来,《四书章句集注》被历代统治者推崇,甚至被作为学官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这对古代教育,甚至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四书”之名始于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编在一起,简称为“四书”;“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时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作品中,“四书五经”占据着重要位置,它们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言论和事迹。2.《礼记》《礼记》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录了先秦时期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在宋代被列入儒家“十三经”中。《礼记》中的许多文章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礼运》《乐记》等议论文结构谨严,气势恢宏,语言整饬而多变;《檀弓》等记叙文生动形象,文辞婉转。《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品德教养等都有重要影响。3.大学“大学”在古代有两种含义:“博学”之态;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两种含义虽有明显的区别之处,但都有“博学”之意。根本本原依据源头施行,实行重视重建编修治理得好治理天下治政之策研习形容词用作动词,彰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获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

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古之欲于天下明明德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真诚必学任务结构图示主旨归纳《大学之道》是儒家进行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文章提出“三纲”和“八目”,强调治国、平天下和修养个人道德的一致性,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1儒家提倡治学的最初目标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答:﹍﹍﹍﹍﹍﹍﹍﹍﹍﹍﹍﹍﹍﹍﹍﹍﹍﹍﹍﹍﹍﹍﹍﹍﹍﹍﹍﹍﹍﹍﹍﹍﹍﹍﹍﹍﹍﹍﹍﹍﹍﹍﹍﹍﹍﹍﹍﹍﹍﹍﹍﹍﹍﹍﹍﹍﹍答案①最初目标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即形成美德并使之彰显出来,通过言传身教使人们也修成美德,使自身和社会都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②其实质是修身和教化。2儒家提倡治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这种治学主张反映了儒家怎样的人生观(或价值观)?答:﹍﹍﹍﹍﹍﹍﹍﹍﹍﹍﹍﹍﹍﹍﹍﹍﹍﹍﹍﹍﹍﹍﹍﹍﹍﹍﹍﹍﹍﹍﹍﹍﹍﹍﹍﹍﹍﹍﹍﹍﹍﹍﹍﹍﹍﹍﹍﹍﹍﹍﹍﹍﹍﹍﹍﹍﹍答案①终极目标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即管理好家庭家族,治理好国家,天下太平。②这种治学主张反映了儒家积极入世、干预世事的人生态度;治学目标一旦实现,人生目标也就实现,人生也就有了意义和价值。3“八目”指什么?试阐述“八目”之间的关系。答:﹍﹍﹍﹍﹍﹍﹍﹍﹍﹍﹍﹍﹍﹍﹍﹍﹍﹍﹍﹍﹍﹍﹍﹍﹍﹍﹍﹍﹍﹍﹍﹍﹍﹍﹍﹍﹍﹍﹍﹍﹍﹍﹍﹍﹍﹍﹍﹍﹍﹍﹍﹍﹍﹍﹍﹍﹍答案①“八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②“格物”“致知”是知识修养,“诚意”“正心”是思想修养,是“修身”的全部内容;“修身”又是后三者的前提和基础,后三者是修身的表现和结果。4“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答:﹍﹍﹍﹍﹍﹍﹍﹍﹍﹍﹍﹍﹍﹍﹍﹍﹍﹍﹍﹍﹍﹍﹍﹍﹍﹍﹍﹍﹍﹍﹍﹍﹍﹍﹍﹍﹍﹍﹍﹍﹍﹍﹍﹍﹍﹍﹍﹍﹍﹍﹍﹍﹍﹍﹍﹍﹍答案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这样写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直击高考辨析词类活用——形容词用作动词课内链接考点解读“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中前一个“明”是“彰明”的意思,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在文言文中,形容词用作动词之后,既不具有使动的作用,又没有意动的意味,它只是活用作一般动词。高考中对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考查,一般在翻译题或理解词语题中进行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中的“远”,因带宾语“庖厨”,译为动词“远离”。示例: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穷”,形容词作动词,看尽。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作动词,偏爱。3.亲贤臣,远小人。“亲”“远”,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