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梳理(人教版必修二) 经济史部分提纲_第1页
2022年江苏省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梳理(人教版必修二) 经济史部分提纲_第2页
2022年江苏省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梳理(人教版必修二) 经济史部分提纲_第3页
2022年江苏省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梳理(人教版必修二) 经济史部分提纲_第4页
2022年江苏省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梳理(人教版必修二) 经济史部分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ii分布:东南沿海地区最早创办者:官僚、地主、商人著名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延伸拓展】①特点:资金少,规模少,技术力量薄弱;②行业、地区分布不平衡(轻工业、沿海地区)。(二)初步发展一一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原因: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加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发展表现:商办企业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投资额增加;由沿海向内地扩展。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三)迅速发展、短暂的春天一一民国初期(1912-1919年、一战期间、辛亥革命后、20世纪初)原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热情。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⑤“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发展概况:工厂和投资数额增长迅速;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涌现出张謇等一批实业家。结果: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延伸拓展】(1)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说明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2)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影响:①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②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四)较快发展一一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1927-1936)原因:全国基本统一;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沉重打击、日益萎缩——抗战时期(1937-1945)原因:①在沦陷区,日军的摧毁和吞并;②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资本压榨民族工业。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原因:①美国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加剧对华经济侵略;②官僚资本的挤压;③国民政府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严重。【延伸拓展】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不利因素: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②缺乏资本原始积累、人才、技术、市场、思想观念等。③没有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④政局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因素:①列强侵略使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②政府鼓励兴办实业。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上:作为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和壮大,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共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思想上: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近代思想解放。局限性: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无法完成中国的近代化。民族资本主义推动了近代的民主革命发展,对反封建有重要作用,但有妥协性和软弱性,因此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资企业出现(19世纪40年底,鸦片战争后——1949年)洋务企业出现(19世纪70年代——1895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56年)官僚资本主义经济(1927——1949年)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高考考点】20世纪50-70年代:“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名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三•对外开放:经济特区的创办、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对外开放格局及特点。【考点解读】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一五”计划(1953—1956)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就: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意义: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三大改造(1953—1956年)含义: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实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性变革。意义:1956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建立起来,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延伸拓展】(1)三大改造作为“一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独创性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实现了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2)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1956年)(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2)内容:①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3)评价: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1)原因: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2)概况:①“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高速度,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②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和规模,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3)后果: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造成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国民经济的调整(1)背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三年严重经济困难。(2)举措:中共中央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重点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3)结果: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延伸拓展】从1956—1976年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误中得出经验教训。(1)成功之处:①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②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2)失误之处: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经验教训: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②既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又要实事求是,立足国情,不可超越生产力水平。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共十—届三中全会(1978年)内容: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确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延伸拓展】中共历史上的三次工作重心转移1927年,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工作重心由由农村转移到城市。②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背景: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过程: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安徽、四川试点,主要形式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延伸拓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步骤:农民自发——政府试点一—全国推广。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步骤: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1984年,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主要内容:改革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政企分开。改革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改革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背景:①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②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过程:1992年,“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提出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框架: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完善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本建立:21世纪初。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过创办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把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为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设海南经济特区。意义: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是全国的排头兵,具有探索示范作用。1985年以后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1990年,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意义:浦东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一一沿海开放城市一一沿海开放区一一沿江开放港口城市一一沿边开放城镇一一内地省会开放城市。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延伸拓展】比较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晚期中国的两次对外开放。19世纪中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被迫对外开放。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市场和商品市场。20世纪晚期,中国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主动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提高。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高考考点】―一•物质生活和习俗:物质生活和习俗变化的表现、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二•交通、通讯:近代以来铁路和公路建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革与发展。大众传媒: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互联网的兴起。【知识结构】近代社会生活的四次变迁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第二次:辛亥革命前后第三次:新中国成立后第四次:改革开放以来【考点解读】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生活表现:①衣一—从长袍马褂到洋装、中山装(辛亥革命以后);旗袍;学生装。食——西餐、面包、咖啡;③住——欧式洋房、中西合璧豪宅;俗一一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姻自由;婚丧礼仪简约文明、西式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先生”、“同志”取代了“老爷”“大人”。增添国庆、元旦等新节日。变化因素:①西方列强的侵略带来了近代文明;②政治变革和政府的推动;民族经济的发展,为变迁提供了物质基础;④民主思想的传播。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原因「①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表现:①衣——多彩多样;②食——1987年工程;住——1995年工程;④俗——休闲娱乐多样化。变化因素:建国初: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②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加上“左”倾思想的干扰,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不高。改革开放后:①党和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②加入世贸组织;③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的影响。二.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铁路:①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了铁路,不久被拆除。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到铁路,标志中国铁路的诞生。新中国成立后建成了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地区的沟通。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运营居亚洲第、世界第。汽车: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齊天城市。以后,建起了汽车制造厂。航运:①后列强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航运。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新中国成立后由统一管理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以后受到一定影响。飞机:1909年旅美华侨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航线开通,中国业拉开了序幕。电讯事业电报:19世纪70年代,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建起第一个电报机房。随后,福建巡抚在架设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电台,设立电报局。不过,当时有线电报主要用TOC\o"1-5"\h\z于,无线电报主要用于。电话: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W立电话公司。新中国成立后增加投资。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大众传媒的变迁1•报刊19世纪中前期,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等;戊戌变法后,维新派在《时务报》上发表文章,宣传;后来,革命派创办报刊《民报》,宣传新文化运动时,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新青年》,宣传思想;20世纪前期,中共创办了等报刊,为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等党报,成为。报刊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影视电影: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1931年,中国诞生了第一部有声电影——《》。1935年由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的《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电影《》的插曲,即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唱遍大江南北,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新中国成立后,和题材成为电影的主题。电视:1958年,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注: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互联网互联网诞生于;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特点: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高度互动,双向传受,及时沟通。影响:使人们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人们的生产、学习和娱乐方式也发生改变。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高考考点】一•经济危机: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二•罗斯福新政: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三.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的表现、“福利国家”的出现、美国的“新经济”。【考点解读】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根本原因一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直接原因一一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具体原因一一①贫富差距大;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③股票投机。(注:①贫富差距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②毫无节制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烘托市场的虚假繁荣,驱使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③股票投机过盛严重冲击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2•爆发标志: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注:由美国迅速蔓延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因:①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4•影响:①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社会危机加深(罢工示威、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②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加紧在国际市场的争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二•罗斯福新政1・内容:①整顿银行与金融:银行休业整顿,恢复银行的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工业方面(中心措施):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下,其目的在于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农业方面: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整农业政策,提供补贴,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产品过剩。社会福利方面:加强救济,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加强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加强社会立法,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保障工人基本权利,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2•特点:国家干预经济。3•实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所以,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还在,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4.作用:(1)对美国:①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②缓和了美国社会矛盾,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对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三•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新变化: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最重要的变化)②“福利国家”的建立③“新经济”的出现。2•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概况时期背景政策结果二战结束一20c70s初二战后经济残破国家干预经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20c70s初出现“滞涨”现象减少国家干预发展出“混合经济”注:“混合经济”,是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经济。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问题。(2)过程: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1973年后发展受挫;80年代后减少开支,缩小规模。(3)评价:使穷人受惠,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秩序;但也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新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注:1.面对危机,胡佛“”的经济政策加剧了社会动荡。罗斯福新政“新”在采用的新模式;“新经济”新在以为基础、以为主导。罗斯福:“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理解:“彻底的革命”是指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旧民主秩序”是指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新应用”指的是国家干预经济。说明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1)背景: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扼杀。(2)目的:①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②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3)内容:①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④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4)特点:战时、共产主义(5)作用及评价:①集中物力、财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引发了经济和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1921年)(1)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目的:①恢复发展经济,巩固工农联盟;②向社会主义过渡。(2)内容: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3)特点:①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4)作用:①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②探索出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3•斯大林模式(1)背景:①1922年苏联成立;②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主要表现: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农业集体化运动;单一的公有制;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取得成就: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迅速取得成就的原因:斯大林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背景: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②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逐步稳固地位。内容:①重点在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发展家庭副业;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玉米。②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企业权力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企业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九益,。评价:①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②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导致最终失败。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在工业方面:①恢复部门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②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④注重发展重工业,与美国争霸。结果:70年代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停滞。失败的原因: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1)主要内容:首先进行经济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实际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调整了所有制结构。企业、集体农庄实行租赁或承包。【延伸拓展】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缺少宏观决策和配套措施;没有放弃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后来重点转向政治改革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历史作用首先应看它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保证战争的胜利。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的,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斯大林模式基本适应了当时苏联的生产力水平,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但后来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最大障碍。它是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从苏联的改革中应该吸取的教训: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制定经济政策必须关注民生。要注意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苏联解体的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根本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必修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一一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1•背景:①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②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国际金融秩序混乱;2•建立:1944年美、苏、中、法等44国在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定》。内容: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a.稳定国际汇率;b.加强国际货币合作;c.短期贷款。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即为成员国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国际货币制度:A.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取得与黄金等同的地彳B.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评价:对世界: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对美国: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一一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背景:①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加强贸易保护主义,深刻的教训使各国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②美国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以利于其商品输出。建立:1947年,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评价:①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②它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在解决争端时缺之法律性的强制措施。注:三大经济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经济支柱,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一)欧洲联盟1•原因:①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②长期战争激起了欧洲人对统一的愿望;③二战使西欧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的威胁使欧洲人认识到国际联合的重要性;历程: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签订《罗马条约》,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1999年,欧元正式诞生。2002年正式启用。3•性质:经济政治实体。【延伸拓展】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4•影响:①西欧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二)北美自由贸易区一一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了应对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挑战,美国加强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合作。2•过程: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正式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正式成立。目标:用15年时间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自由流通。4•影响:①加强了经济合作,促进了经济增长;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三)了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1•成立标志:1989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