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赣语声调调值及演变_第1页
湖南赣语声调调值及演变_第2页
湖南赣语声调调值及演变_第3页
湖南赣语声调调值及演变_第4页
湖南赣语声调调值及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赣语声调调值及演变

根据《汉语地图集》(以下简称地图集)(1989年),湖南赣语主要分布在湖南省东部的14个县市。他们是:平江市、阳阳市、陵县、鱼县市、茶陵市、陵县(今炎陵)、临湘市、岳阳市、华荣、邯郸、阳安市、安仁市、永兴和资兴市。此外,湖南西南部的开口、绥宁和龙回等市(市、区名称后的明星“*”表示该市各市镇的一些地区)。湖南赣语的研究起步较晚,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只有一些地方志对其语音、词汇作过零星而不成系统的研究。解放以后,湖南赣语方言的研究开始逐步深化、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有关湖南赣语研究的单篇论文有50多篇,专著有10多本。一湖南湘方音与北京语音及相关文献概述较早对湖南赣语语音进行研究的要数杨时逢的《湖南方言声调分布》(史语所集刊之二十九,1957年)。该文利用1935年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赵元任、丁树春、吴宗济等对湖南方言的一次普查所整理的材料,把湖南方言中的声调情形大致分为4派。其中,永兴属四声调类派,浏阳、耒阳、安仁、酃县、资兴属有入声的五声调类派,绥宁、茶陵、攸县属无入声而分阴阳去的五声调类派,华容、岳阳、临湘、平江属六声调类派;该文还讨论了湖南方言声调调值及其分布的情形等。其次就是杨道经的《湖南临湘方言与北京语音的比较》(方言与普通话集刊,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第4期),文章从语音、语法、词汇三个方面把临湘方音同北京语音进行了粗略和概括地比较,揭示了临湘方言与普通话的不同点。此外,夏剑钦的《中古开口一等韵在浏阳方言有“i”介音》(中国语文,1982年第6期)介绍了浏阳县城及县城以南的“南乡话”中的特殊音韵现象,即流、臻、曾三摄的开口一等韵比较普遍的有“i”介音。后来研究语音的文章主要发表在分别由湘潭大学学报(1983)和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5)出版的增刊——《湖南方言专辑》中。收入1983年《湖南方言专辑》中的有:喻深根的《平江方言音系及其归属问题》、李新梯的《安仁音系简介》。收入1985年《湖南方言专集》中的有:董正宜的《攸县音系简介》、夏剑钦的《浏阳南乡方言声韵调与广韵比较的演变概貌》、钟隆林的《耒阳方言的唇齿浊擦音声母》和《湖南耒阳方言的文白异读》。这些文章,有的在描写音系的基础上探讨其归属;有的描写某方言的共时平面的语音特点;也有的同中古音进行比较,显示某方言的历史演变概貌;还有的揭示方言中的特殊音韵现象。除了以上文章外,刘唯力的《平江话中古来母读如端组的遗存》(中国语文天地,1987年第5期)指出,平江方言中有古来母读如端组的现象,这是古汉语中古来母变读端组的遗存;刘道锋《湘语和赣语的混血儿——隆回高坪话》一文(邵阳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则描写了在湘语边界因而深受湘语影响的赣语语音面貌。涉及到湖南赣语语音的还有李新梯的《安仁话与普通话》(铅印本,1985)、邵宜的《论赣方言的音韵特征》(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4)、万波的《赣方言声母的历史层次研究》(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学部哲学博士论文,1998)以及钟奇的《株洲话、岳阳话塞音音位的两种格局》(语言研究,2001年第2期)等。二词汇研究湖南下《湘方言本字》及古语词介绍方言词汇的如:钟隆林的《耒阳方言词汇》(湘潭大学学报增刊——湖南方言专辑,1983)、陈满华的《湖南安仁方言词汇》(方言,1985年第2、3、4期、1986年第1期)、张胜男的《平江方言词汇》(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增刊——湖南方言专集,1985),杨时逢的《湖南方言极常用的语汇》(庆祝李济先生七十岁论文集(下册),1967),也记录了部分赣方言词汇。考求方言中的本字和古语词的如:钟隆林的《耒阳方言词本字考》(语言研究,1989年第1期)和《湖南耒阳方言中的三个古语词》(中国语文,1993年第6期)、夏剑钦的《浏阳南乡方言本字考》(方言,1989年第2期)。这些文章运用音义结合的方法,考求方言中的本字和古语词,结论比较可靠。第二,关于安仁与麻黄“外后日”和“细重”的语音关系如:夏剑钦的《浏阳方言词语漫谈》(湘潭大学学报增刊——湖南方言专辑,1983),该文从名词、动词等几个方面比较了浏阳方言同共同语的差别,而且以浏阳方言词汇为例说明汉语词汇的调查可以发现很多对于汉语史研究、汉语方言比较研究等方面难得的资料。有的甚至从词汇比较出发来探讨方言与方言之间的关系。如:李新梯的《“细前日”和“外后日”》(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2期)指出,安仁方言中的“细前日”和“外后日”的意思分别是指“前三”和“后三”,其中“外后日”的说法与苏南的丹阳吻合。作者认为:安仁同丹阳“外后日”的说法一致并非偶合,而是因为两者在一两千年前便有了特殊关系。尽管作者并没有用充分的语言事实和史料来证明这一点,但它从现存的方言出发来探讨历史上方言之间关系的作法是值得肯定的。李冬香的《浏阳北乡话(赣语)疑问代词“限哉、喊”和“害唧、海”》(语文研究,2002年第4期)也是沿着这条路子走的。她通过考证疑问代词“何”在湘语、吴语、赣语中的存在得出结论:湘语、赣语和吴语在历史上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涉及湖南赣语词汇的还有鲍厚星的《方言词汇比较与湖南方言分区》(湖南师大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3期)。文章把湖南境内三大方言湘语、西南官话、赣语的部分方言词语进行了比较对照,显示出各方言词汇上的某些特点,它为分辨方言或土语群以及同相近方言进行比较甚至是湖南方言分区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材料。三其他湖南赣语语法研究文献最早描写湖南赣语语法的可能是杨耐思的《临湘方言的动词补足语》(中国语文,1957年9月)。文章介绍了这种动词补足语的两种构成形式、作用以及出现的语言环境,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方言语法的价值:研究汉语语法时,探索方言中的特有语法现象,对于发现语法规律会带来很大帮助。吴启主的《常宁方言的语法特点》(中国语言学报,1995年第5期)记述了该方言词类系统的特点,并且从语序、句型、句式、句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该方言某些突出的句法特点。该文材料丰富,描写细致,是湖南赣语语法研究的上乘之作。其他有关湖南赣语语法研究的文章主要收录在伍云姬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湖南方言语法研究丛书”中。收入《湖南方言的动态助词》(1996)中的有:董正宜的《攸县方言的动态助词》、吴启主的《常宁方言的动态助词》、方平权的《岳阳方言的动态助词》。收入《湖南方言的介词》(1998)中的有:吴启主的《常宁方言的介词》、董正宜的《攸县方言的介词》、方平权的《岳阳方言的介词“尽”与“驾”》。收入《湖南方言的代词》(2000)中的有:李冬香的《浏阳蕉溪方言的代词》、吴启主的《常宁方言的代词》、董正谊的《攸县方言的代词》、方平权的《岳阳方言的代词》。这些文章对湖南赣语中的动态助词、介词、代词的用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写,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关于动态助词的还有:陈满华的《安仁方言的结构助词和动态助词》(载于《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胡明扬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李冬香的《浏阳方言的“到”》(韶关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刘祥友的《浏阳方言的“”》(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此外,陈满华的《湖南安仁方言的句段关联助词》(中国语文,1993年第3期)介绍了湖南安仁方言中一种特殊的虚词,作者把它叫做句段关联助词。张伟然的《关于湖南安仁方言中句段关联助词的讨论》(中国语文,1999年第2期)对“句段关联助词”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但是,正如胡名扬先生所说:“如果说现代汉语语法几十年来这么多人一直在研究还有不少问题没有研究清楚,那么方言语法研究就更不可能要求一个人一次就研究清楚。我认为,只要能如实描写,多提供例证就可以了。怎样分析,怎样解释,允许不断修正,不断深入。”(《安仁方言·序》)四湖南方言研究著作综合性的单篇文章主要有夏剑钦的《浏阳南乡方言记略》(方言,1983年第1期)、钟隆林的《湖南省耒阳方言记略》(方言,1987年第3期)、董正谊的《湖南省攸县方言记略》(方言,1990年第3期)。这3篇文章分别介绍了方言中的声韵调、声韵调的配合关系以及常用词汇,有的还介绍了方言的文白异读和部分语法例句。它们是较早对湖南赣语进行比较全面报告的文章。综合性的专著较早的有杨时逢整理的《湖南方言调查报告》,该书调查了湖南75个点的方言情况,其中有15个点描写的是赣语,它们是湘东14个县市和湘西南的绥宁。其次是彭秀模、曾少达主编的《湖南省方言普查总结报告》(油印本)。该书调查了湖南81个点的方言,其中有16个点描写的是赣语,它们是湘东14个县市和湘西南的绥宁和洞口。《湖南方言调查报告》以其审音之细致、方法之科学、规模之宏大、影响之深远,在包括赣语在内的湖南方言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湖南省方言普查总结报告》则是建国以后为推广普通话展开的大规模的方言普查工作的总结,为编写各地人学普通话手册和今后的汉语方言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不过,这两本著作描写的主要是语音,词汇非常少,语法则基本未涉及。此外,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著作还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如有些材料欠准确等。后辈学者的专著主要有吴泽顺、张作贤的《华容方言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陈满华的《安仁方言》(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李志藩的《资兴方言》(海南出版社,1996)、吴启主的《常宁方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夏剑钦的《浏阳方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方平权的《岳阳方言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这些专著除了介绍这些县市方言的基本情况,结合移民史探讨该县市方言的形成以外,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比较全面地揭示了这些方言的整体面貌。由于这些专著的研究对象比较集中,又多是作者的母语,因而是对《湖南方言调查报告》、《湖南省方言普查总结报告》的完善和补充。此外,《湖南省志·方言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中也介绍了岳阳方言、平江方言、攸县方言和耒阳方言,但由于受全书体例和篇幅的限制,描写比较简略。湖南各县市编写的《地方志》中也有湖南赣语的材料,但由于编写人员情况和要求不同,因此良莠不齐,对方言的描写也有详有略。张双庆、李如龙主编的《客赣方言调查报告》(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也涉及了湖南平江、醴陵两个赣方言点,提供了部分语音、词汇、语法材料。五方言的分区、布局和形成1.湖南方言的归属湖南方言的分区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先后对湖南方言进行分区的有杨时逢等的《湖南方言调查报告》(史语所集刊之六十六,1974)、伸久的《湖南诸方言的分类及分布——根据全浊声母变化的初步试验》(《中国语学》,1979)、彭秀模、曾少达主编的《湖南省方言普查总结报告》(油印本)、周振鹤和游汝杰的《湖南省方言区划及其历史背景》(方言,1985年第4期)、鲍厚星和颜森的《湖南方言的分区》(方言,1986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主持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中的“江西省与湖南省的汉语方言”(香港朗文出版有限公司,1989)、李蓝的《湖南方言分区述评及再分区》(语言研究,1994年第2期)和吴启主主编的“湖南方言研究丛书”中的“代前言”(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等。由于这些学者各自所依据材料以及划分标准不同,因此,关于湖南方言的归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们以《地图集》中的赣语分布为参照点,介绍有关学者分类与此不同之处。《湖南方言调查报告》把华容、岳阳、平江、浏阳、临湘、醴陵、绥宁列为第一区,而这一区多是新湘语区;把攸县、茶陵分为第二区,这一区多是老湘语区;把常宁、耒阳、安仁、永兴认为属第三区,这一区多属官话区;把酃县、资兴列为第四区,这一区多为湘南土话区和官话并行的双方言区。《湖南诸方言的分类及分布——根据全浊声母变化的初步试验》把永兴划归北方型地区,岳阳、资兴划归新湘型。《湖南省方言普查总结报告》把岳阳划归湘方言,华容、绥宁划归西南官话区。《湖南省方言区划及其历史背景》把华容划归官话区,永兴划归湘语、官话混合区。《湖南方言分区述评及再分区》中的赣方言是空集,15个县市的赣方言便有了不同的归属。临湘、岳阳、浏阳、永兴、资兴、绥宁属湘语区,华容、常宁、耒阳、安仁属西南官话区,醴陵、酃县、攸县、茶陵属独立型方言中的醴陵型,平江属湘赣混合型方言。“湖南方言语法研究丛书”中的“代前言”把华容话看作带有赣语特征的西南官话。另外,各方志也对各县市的方言进行了归类。大部分方志都把这些县市的方言归为赣语,也有些方志处理不同。如《永兴县志》、《耒阳县志》认为永兴方言、耒阳方言是带有赣语色彩的湘语,《安仁县志》则认为安仁方言是属湘方言和赣方言的双重方言,而《洞口县志》、《隆回县志》、《绥宁县志》则没有提到这些县市有赣语。2.阴阳方言,多片方对湖南赣语的内部进行分片的主要有《地图集》,它把湖南赣语同江西赣语连成一片来进行分片,这样,把湖南赣语分为六片:平江属昌靖片,浏阳、醴陵属宜浏片,攸县、茶陵、酃县属吉茶片,临湘、岳阳、华容属大通片,耒阳、常宁、安仁、永兴、资兴属耒资片,洞口、绥宁、隆回属洞绥片。沈若云,鲍厚星的《浏阳境内方言的分区》(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增刊——湖南方言专集,1985)则重点讨论了浏阳方言的分片问题,同时以一个点为例介绍浏阳方言音系,并对浏阳话的内部差异进行了比较。这是较早对湖南赣语区某一个县市的方言进行详细介绍的文章。3.其他湖南赣语的形成讨论湖南赣语形成的主要有周振鹤、游汝杰的《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此外,这些赣语区的县志和前文介绍的湖南赣方言的专著也多简单介绍了有关县市赣语的形成。大家普遍认为湖南赣语的形成或赣方言特点的具备与江西大量向湖南移民密切相关。六湖南赣语研究的现状自从罗常培的《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一书出版以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备受学者关注。研究方言的学者纷纷从方言的角度来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罗昕如《湖南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一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力图透过湖南方言了解湖南地域文化,联系湖南地域文化揭示湖南方言现象,探讨湖南方言与湖南地域文化的关系。该书所涉及的湖南方言包括了湖南赣语,如浏阳方言、常宁方言、安仁方言。正如鲍厚星先生所说:“作为湖南的第一部系统研究本地方言与地域文化的专著,它丰富了我国关于方言和地域文化研究的内容。本书为开展湖南方言和地域文化研究作出的贡献值得赞扬。”(《湖南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序》)方言应用的主要成果是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方言普查组编的《湖南人怎样学习普通话》(湖南人民出版社,1961)。该书在普查全省汉语方言和编写《湖南省汉语方言普查总结报告》的基础上写成,它介绍了湖南人学习普通话时在声、韵、调三方面的难点及其克服方法,有较强的实用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