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哲学的知识观
知识不仅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一个时代的知识状况必然影响到那个时代的教育状况,而一个时代的知识状况又是以其知识观为核心的,它不仅决定着什么是知识或什么不是知识,而且决定着什么样的知识才最有价值。(P29)同样地,知识也是课程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知识观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影响着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了解不同时代的知识观,对我们辨证地看待知识,进而为推进课程改革提供知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哲学是人类一切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一切知识观都置身于哲学之中。本文主要对西方哲学中的知识观加以梳理。要探讨西方哲学视野中的知识观,还得从古希腊谈起。一、“爱智慧”与“对智慧的爱”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哲学之为哲学乃是希腊人的创造,后来绵延不绝,形成蔚为大观的西方哲学。哲学这个概念源于希腊人的“爱智慧”或“对智慧的爱”。对希腊人来说,“智慧”指的是宇宙自然之物最深邃最根本的奥妙,标志的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永恒无限的理想境界,人只能爱智慧而不可能拥有智慧。因此,希腊人以追求知识的方式践行着他们“对智慧的爱”,并企图让哲学成为普遍必然的真理性知识,或者可以说,希腊哲学的主题就是获得关于宇宙万物的必然性或规律性知识。(一)法律的可能性和确定性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是自然哲学家,他们主要以自然万物的本原为对象,他们的思想被称为“自然哲学”或“宇宙本体论”,尤以古希腊东部的伊奥尼亚地区的泰勒斯和赫拉克利特为代表。哲学的始祖泰勒斯以所留下的“大地浮在水上”和“灵魂是一种具有活动能力的东西”这两句话表明,他已经开始用哲学的方式而不是神话的方式来解释自然。不管是泰勒斯以“水”为万物的本原,还是其后的赫拉克利特以“火”为万物的本原,他们实际上都是在阐释“无定形”的宇宙万物的流变特征。赫拉克利特就认为: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然而,如果一切都处在变化之中,知识就没有立足的依据。因此,赫拉克利特又认为,变化也不是无迹可求的,变化也有一定的规律,这个规范万物运动变化的尺度就是logos(逻各斯)。赫拉克利特以逻各斯作为运动变化的尺度,就使得知识有了立足的依据,有了确定性。当且仅当古希腊哲学家用“无定形”的本原来解释自然万物的流动和变化的时候,知识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赫拉克利特认识到自然惯于隐藏自己,他自己对人们能否认识逻各斯实际上并没有把握。由于当时的哲学家都是通过经验观察来认识自然、解释自然的,所以当古希腊东部伊奥尼亚地区的哲学家在争论什么是“无定形”的本原时,古希腊西部的哲学家,如毕达格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的哲学家,则出于对知识的考虑认为本原必须是“有定形”的,即“有规定性”的。与同时代的赫拉克利特强调运动和变化相反,爱利亚派的主要代表巴门尼德则强调静止不动;赫拉克利特主张万物是多,巴门尼德则主张存在是一。巴门尼德区分了“知识”与“意见”的不同,认为知识具有普遍必然性,意见则是因人而异的;“存在”是思想的对象,只有存在能够被思想和述说,“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P93)唯有在思想中达到知识与对象的同一性。总之,古希腊西部的哲学家崇尚秩序,崇尚“有秩序的世界”,即“宇宙”。与“无定形”的宇宙生成论相比,“有定形”、“有规定性”的思想更有利于说明知识的可能性和确定性。巴门尼德将“存在”确定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从而使宇宙论转向了本体论,也就导致了早期古希腊自然哲学的终结。(二)苏格拉底的知识与存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衰落与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危机使“智者”派应运而生。自然哲学家在本原问题上的莫衷一是动摇了人们对获得知识的信心,智者派则将个人的意见看作是决定一切的基础。智者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高尔吉亚就提出了“无物存在”、“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认识”、“即使能认识存在,也无法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等命题,从而使“存在”陷入悖论之中。那么,具有普遍性的知识是否可能呢?这实际上成了苏格拉底及其后学柏拉图、亚理士多德等所面对的问题。苏格拉底是一个以身殉“知”的哲学家,他以德尔斐神庙的一段铭文“认识你自己”作为他的座右铭。他不仅要求自己“认识自己”,而且希望所有的人都“认识自己”,他采取的方式就是通过对话揭示对方的无知,促使人们去追求知识。他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认为“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他认为,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是什么”,或者说,认识事物的定义和概念,也就是事物的“本质规定”。因而,他所理解的知识乃是对事物一般、普遍的类本质的认识,唯有它才是具有确定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三)从事物世界到理念世界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继承了其老师的观念,认为知识是经过证实了的真的信念,知识是一切的基础。“理念”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他提出理念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知识的问题。理念的基本规定之一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即苏格拉底所说的“是什么”。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感觉事物是多而理念是一,理念作为其自身是永恒不变的自我完善的整体。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柏拉图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事物的世界可感而不可知,理念的世界可知而不可感。柏拉图像巴门尼德一样否定了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从而断绝了通过感觉经验认识理念的可能性。他认为,人的灵魂原本高居于天上的理念世界,所以它对理念领域有所关照,具备理念世界的所有知识;只是后来灵魂附着于躯体并且受到躯体的干扰和限制,灵魂也就遗忘了一切,只要经过合适的训练就能回忆起曾经见过的东西。他说:“灵魂已经学会一切事物,所以当人回忆起某种知识的时候,用日常语言说,他学了一种知识的时候,那么没有理由说他不能发现其他所有知识,只要他持之以恒地探索,从不懈怠,因为探索和学习实际上不是别的,而只不过是回忆罢了。”(P215)也就是说,知识是不朽的灵魂所固有的,通过观照感性事物,可以回忆到这种知识,“一切学问和知识都在于灵魂看到感觉事物时对理念的回忆。”(P3)柏拉图的回忆说表明,人类的理念知识不可能从感觉经验中获得,而只能是先天的。(四)柏拉图的知识观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理士多德认为求知是人的本性,人追求知识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求知。“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是他的名言。他不像柏拉图对数学以外的自然知识不屑一顾,而是对人类所有的知识领域都感兴趣,因而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全面系统地为科学知识分类的哲学家。他以知识的目的为依据,将科学或知识分为“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创制知识”。理论知识是为着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物理学、数学、第一哲学(相当于后来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等;实践知识是为着行动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伦理学、家政学、政治学等;创制知识是为着创作和制造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修辞学、诗学、辩证法等。总的说来,柏拉图提出的知识是经过证实了的真的信念,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关于知识的完整定义。他提出的知识就是人的灵魂对理念的回忆的主张,不仅把自在自为性设定为知识的本质,而且对知识何以可能也做出了说明。以他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的知识观带有明显的客观知识论倾向。二、近代哲学的主要内容近代哲学的开端就在于对古希腊知识观的继承和发扬,对知识的追求成为近代哲学的主要目标,对知识本性的探讨成为近代哲学的中心内容。近代哲学从一开始就围绕着知识的来源和基础、真理的标准、知识的方法论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两大独立的流派,这就是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兰西斯·培根、洛克、巴克莱和休谟等,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兹等。(一)从哲学的角度对于知识的存在进行探索和阐述培根哲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科学的伟大复兴,推进知识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按照自然的本来面目去认识自然并且支配和利用自然,为人类自身谋福利。培根的知识观论及到人类知识的价值、起源、过程和求知的方法。对知识的价值,他提出“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合而为一”,即“知识就是力量”的伟大口号,体现了人类对知识价值认识的飞跃。对知识的来源和过程,他首先确定了知识的对象是现实的客观世界。“知识是存在底影象”,认识的本质就是对客观自然界的描摹。在此基础上,他明确指出了知识的全部路程应当从感官的原始知觉开始,丰富性和全面性的感觉经验是知识的基础。他还进一步认识到虽然知识离不开感性经验,但科学实验更为优越,因为“一切较真实的对于自然的解释,乃是由适当的例证和实验得到的。”培根重视感性经验,也意识到理性认识的作用,并且提出了哲学史上著名的、富有哲理的比喻:“实验家象蚂蚁,只会采集和使用;推论家象蜘蛛,只凭自己的材料来织成织网;而蜜蜂却是采取中道的,它在庭园里和田野里从花朵中采集材料,而且用自已的能力加以变化和消化。”(P75)在知识的来源上,他主张“二重真理论”,认为人的科学知识和哲学知识双水分流,互不相扰。对于求知的方法,他认为,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须采用归纳法,并且认为归纳的方法可分三步进行:广泛搜集材料,按照事物的性质等整理材料,进行真正的归纳。培根提出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但真正使经验论理论化、体系化的则是洛克。洛克哲学的目的是探讨人类能否知识以及知识的起源、等级、确定性。他把知识归结为观念,把观念归结为感觉经验,从心理学的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认为人们完全可以知识,“人们单凭运用他们的自然能力,不必借助于任何天赋的印象,就能够获得他们所拥有的全部知识;他们不必有任何这样一种原始的概念和原则,就可以得到可靠的知识。”(P5)据此,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他认为,虽然能力是天赋的,但知识是后天获得的,“心灵是一张白纸”,“知识源于经验”。对外的感觉(“外感觉”)和对内的反省(“内反省”)这两种经验在心灵这张白纸上写下了观念的文字,而观念正是知识的对象。他认为知识就是对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观念之间的关系不同,知识的清晰程度也有所不同,这就形成了知识的等级。在他看来,知识的等级由高到底依次是直观的知识、证明的知识和感觉的知识,并且这三种知识的确定性各不相同:直观的知识具有最高的确定性和可靠性,离开直观知识就不可能得到任何知识的确定性;证明的知识也是确定无疑的,但其确定性和可靠性低于直观性知识;感觉的知识由于来自于外界事物因而难以成为认识的对象,因而也就达不到直观知识与证明知识那样的确定性和可靠性。巴克莱继承了洛克的经验论思想,他认为人们的认识之中包含着两个因素,一是认识的对象,即“观念”,一是认识的主体,即某种认识或感知观念的东西,如心灵、精神或灵魂等。观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感觉观念,一类是心灵通过组合与分解感觉观念而形成的观念。既然认识的对象是观念,观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它们不可能离开心灵而独立存在,因此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既然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那就意味着感觉事物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因而一切事物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在巴克莱看来,“存在就是被感知”指的并不是个别的心灵,而是指所有人的心灵;如果一个事物没有被我们感知也并不意味着它就不存在,因为世界上还有一个无限的心灵即上帝在感知它。从某种意义上说,洛克和巴克莱都不是彻底的经验论者,他们都给“上帝”留下了存在的空间,真正的经验论者是休谟。休谟将洛克和巴克莱称为“观念”的东西称之为“知觉”,并且认为直觉是知识的基本要素,包括感觉、情感、情绪、思维等所有的意识活动。而知觉分为两类:一类是“印象”,指的是一切比较生动的知觉,包括“听见、看见、触到、爱好、厌恶或欲求时的知觉”;一类是“观念”,亦即感觉和思维。洛克将感觉和反省并立为认识的两个来源,休谟则将其合二为一,强调一切只是最终来源于感觉。按休谟的理解,印象最先产生并且在心中留下一个复本,印象停止后复本仍然存在,这个复本就是观念。他说:“我们的印象和观念出了强烈程度和活泼程度之外,在其他每一方面都是极为类似的。任何一种都可以说是其他一种的反映,因此心灵的全部知觉都是双重的,表现为印象和观念两者。”(P14)他认为,一切观念或思想最终来源于印象即感觉经验。“观念是印象的摹本”,“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关于知识的分类问题,休谟的看法是知识可以分为“观念知识”与“事实知识”两类。观念知识包括几何、代数、三角等数学知识,这类知识“只凭思想的作用,就能将它发现出来,并不存在于宇宙中某处的任何事物为依据”。(P519)由于这类知识只关系到观念自身的关系而于外部事物无关,所以只要它们与自身相符就是真理,因而是“必然的知识”。事实知识包括自然科学、自然哲学、历史学等,它们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而经验归根结底是或然的,所以它们都属于“或然的知识”。在感觉的来源问题上,休谟确认人们的感觉究竟从何而来是不可能知道的,但知识不能超越经验,一旦超越经验我们就无法判定何为正确的知识,只要我们能够合理地解释感觉经验就足够了。(二)近代社会的知识是普遍必然性的真理笛卡儿是唯理论思想的奠基人,“我思故我在”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标志着主体哲学的诞生,也使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口号得到彻底弘扬。在笛卡儿看来,具有个别差异、变幻不定的感觉不可能是知识的来源,真的知识只能是具有确实性特征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只能直接或间接来自“纯粹理智”。简言之,只有天赋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指出,一切知识的原生点就是“我”、“我思”。这里的“我”是一个心灵实体,其本质就是“思想”。他认为,除了明白的直观和必然的演绎之外,再也没有向人开放的达到真理的确实知识之路。所谓“直观”既不是感性直观也不是神秘的直觉,而是“理智直观”,它为演绎提供基础和前提;所谓“演绎”也从“理智直观”所确知的基本原理出发而进行的带有必然性的推理,最终形成科学知识的体系。但对知识何以具有客观有效性?这种客观普遍的有效性又由谁来保证?他的解释是:“一切知识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都取决于对于真实的上帝这个唯一的认识,因而在我认识上帝以前,我是不能完满知道其他任何事物的。”(P75)用上帝保证心、物二元的统一,主客体的统一,这是近代唯理论的特点之一。斯宾诺莎在《知性改进论》中把知识分成四类:(1)传闻知识,即由传闻或由某种任意提出的名称或符号得来的知识;(2)泛泛的经验,即尚未由理智所规定的经验知识;(3)推论,即一事物的本质是从另一件事物推出而得来的知识;(4)直观,即纯粹从一件事物的本质来考察一件事物。在另一部著作中,他又把这四类知识归结为三种:一是“意见或想像”,包括前两类知识,并且认为这种知识是没有确定性的,更没有洞见事物的本质;二是“理性知识”,即由推论得来的知识,如数学知识;三是“直观知识”,即能够直接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不会陷入错误的知识,因而也是最高的知识。他指出,“只有第一种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和第三种知识必然是真知识。”(P80)作为近代唯理论最后一位重要代表的莱布尼茨,一方面维护和发展了笛卡尔所确立的唯理论的基本原则,并且写作《人类理解新论》逐段批判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从而阐发他的唯理论的认识论思想;另一方面,他的知识观也与笛卡尔有所区别。在他看来,并非全部知识都来自“纯粹理智”,只有数学、逻辑学、形而上学、伦理学、神学以及法学等科学知识是建立在我们的天赋观念和理智直观的基础之上的,具有普遍必然性,因而都是必然的真理;而自然科学是我们依据充足理由所建立的事实科学,不具有普遍性,而只能被看作或然真理。用他的话来说,“也有两种真理: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它们的反面是不可能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它们的反面是可能的。”(P503)总的说来,莱布尼兹的思想与休谟的结论有极大的相似性,他们都认为数学和逻辑科学是普遍必然性的真理,而与事实无关;同时,他们都把经验科学看作是或然性的关干事实的知识。至此,唯理论和经验论的认识论的发展,最终导致了否定经验科学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观的结论。(三)知识与认知的统一康德主张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他一方面同意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的经验论原则,另一方面也赞同唯理论对经验论的批评:对科学知识来说仅有经验是不够的,它们的普遍必然性只能是先天的。他认为,经验为知识提供材料,而主体则为知识提供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识就其内容而言是经验的,但就其形式而言则是先天的,亦即是普遍必然性的。康德像他的同时代人一样,相信人类知识的典范是数学和物理学,它们是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他通过对科学知识普遍必然性来源的分析,来确立衡量知识是否是科学知识的一般标准。他把“判断”看成是知识的单位,并且将判断分为“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综合判断又分为“后天的综合判断”和“先天的综合判断”。他认为,只有综合判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唯有先天的综合判断才能构成科学知识。康德将人的认识能力即理性功能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环节。他认为,感性是“通过我们被对象刺激的方式来接受表象的能力”,也就是说感性是直观的能力,感性的作用是接受经验材料,其特点是“接受性”;知性是高级的认识能力或思维能力,知性的作用在于对感性接受的经验质料进行综合统一以构成知识,其特点是“构成性”。他说:“如果我们愿意把我们心灵在以某种方式受到刺激时接受表象的这种感受性称作感性的话,那么与此相反,自身产生表象的能力,或者知识的自发性,就是知性。”(P412)在康德看来,理性是最高的综合和统一的能力,理性的作用是把知性所把握的各种知识统一起来,其特点是“调整性”。他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从感觉经验开始,通过知性的综合统一而形成了知识;但人的理性并不满足,它还要使知识成为体系,追求知识的完满性,这就要依靠理性的运作。理性与经验无关而只与知识相关,它要引导知识进一步完善,将知识调整为体系。理性的先天形式是“理念”,理念只是调整知识的工具而不是知识的对象。在康德的感性、知性和理性三环节中,“知性”是一个关键的概念。有学者考证,康德的“知性”包括有广义的知性、较狭义的知性和最狭义的知性三个层次:广义的知性,指广泛运用的整个高级认识能力,包括(广义的)知性、判断力和理性,遵循形式逻辑规则,适用于理论领域、实践领域甚至审美领域;较狭义的知性,指理论理性或思辨理性,也就是理论运用中的整个高级认识能力,即狭义的理论认识能力(包括狭义的知性、判断力和理性),是产生和运用概念(范畴)的能力,涉及先验逻辑的先验分析论,也包括经验范围内的判断、推理(判断力和理性);最狭义的知性,是最狭义的理论认识能力,特指先验自我意识、“我思”、纯粹统觉,来自物自体(我自体)。(P760)他认为,任何表象都是可以经验的,但是表象之全体却是不可能经验的,而且我们只有一种认识工具,那就是只能在经验中使用的知性范畴。知性具有主动性,知性范畴是经验可能性的先天条件,又是经验对象的可能性的先天条件;先天范畴通过范型具备了普遍的时间性质,因而成为可能经验的先天条件,如果以先天综合判断形式表述,就成为知行统摄一切显现的原则。知性的原则,是形成人类整体经验统一性的基础,也即自然科学的基本原则,因而是整个自然界统一性的根源,自然界的规律是知性颁布的。(P457)康德认识到,如果按照知识的传统观念,亦即知识必须符合对象才能成为真实可靠的知识,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康德通过转换思路的方法,也就是像哥白尼将地球与太阳的关系颠倒过来一样,把知识与对象的关系颠倒过来,让对象符合知识即主体固有的认识形式,终于圆满解决了问题:一方面,我们的知识的确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但是另一方面,进行认识活动的主体本身也具有一整套认识形式,由于这些认识形式在经验之先并且是经验的条件,因而也就可以赋予知识以先天性和普遍必然性。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以其独特的方式证明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突出了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和能动性,但也使自然科学要求按照自然本来的面目认识自然的原则发生了动摇:我们只能通过主体先天的认识形式认识事物,因而只能认识事物对我们的表现而不可能认识事物本身。总的说来,关于知识的来源、确定性和范围等问题的争论在康德那里得到了调和,认定知识就是由先验的自我应用知性范围统摄现象而形成的,先验的自我做成的知识必然具有普遍有效性,从而形成了一个基于“基础主义”和“内在主义”的知识体系。因此,以他为代表的近代哲学知识观的本质属于主观知识论。三、知识与知识的整合与整合自19世纪中叶始,近代知识观开始受到无情的批判,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理性知识观的合理性受到置疑,知识的来源、本性、划分等各种有关知识的问题要求被重新思考。在这一反思浪潮中,胡塞尔和维特根斯坦等人的知识观具有革命性。(一)诸我共同体的意义具有主体间性、知识的客观性是“知识而非我”胡塞尔是西方现象学的创始人和最主要的代表,他自称是一个笛卡尔主义者。他认为,传统哲学问题主要就是如何把握外物与观念、自我与他我的统一根据,而这些问题在现象学看来就是意义及其主体间性是如何建构起来的。胡塞尔指出,所建构的意义的最高、最普遍的根据就是“纯粹自我”,它是通过还原和存而不论的结果;意义的建构就是使一切存在成为“为我而是”、“为我而存在”。而“为我而是”、“为我而存在”往往表现为为我所理解、我所证明。这样,凡是由自我、主体亲自建构的意义都具有主观性或属我性。由自我建构的一切都依赖于自我、内在于自我。因此,如果从诸我共同体的角度来建构意义,那么,所建构起来的就具有主体间性。即,对每个主体都普遍有效。主体间性意味着不仅属于我,还属于别人,因而是非个人的,对个人有独立性,从而对个人有客观性。作为诸我共同体是随着他我的建构而被建构的。当自我把他者建构为他我时,自我与他我都作为“我”就产生了“诸我”,从而产生了诸我的共同体。他我是由自我的类推活动一一设身处地、推己及人一一建构的。随着诸我共同体的建立,自我也把自己建构为诸我共同体中的一员。同理,知识的客观性也是由主体建构的。所谓知识的客观性是指对一切人都有效,不仅仅是对单个的自我有效。胡塞尔还指出,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最终根据,也是通向先验现象学的通道。就是说,对意义、知识的最终根据的把握离不开对生活世界的探索。胡塞尔寻求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不是自然科学而是人文科学。这是知识观的巨大转变。他虽然把自我作为了一切的最终根据,但他同时也把诸我共同体作为了知识的根本条件,把主体间性作为知识的根本要求,把生活世界作为把握自我的一个必要环节。现象学还原的结果是回到了完全的先验性而排除了自然科学的领域及其合法性。(二)语言的意义—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知识观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哲学开始注重对语言的研究。有些哲学家把语言看成是哲学研究的首要对象,他们把一切哲学问题都归结为语言问题,把通过语言分析澄清语言的意义作为哲学的首要任务。分析哲学的主要代表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后期提出了语言的意义即用法的观点。他认为,语言是以语言游戏的形式存在的。语言游戏是由语言用法、生活形式和情景世界构成的统一体。私人语言是不存在的。人们在正确使用语言时,遵守着约定俗成的规则。在他看来,真和假是相对于人类所说出的东西而言的。因此,真和假就取决于人们是否达成一致。人们之所以能达成一致,就是因为他们有互相一致的语言。人们之所以有互相一致的语言,就是因为他们有互相一致的生活形式和使用语言的规则。人类的共同行为是我们用以理解未知语言的根据。由此可见,后期维特根斯坦把生活形式看成了知识的普遍有效性的根据。他从人类学的立场来说明知识的普遍有效性。但他并不理解人类生活的实践本质。因此,他的知识论只能是一种准人类学知识论的范式。(三)“知识”p3后现代知识观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从本质上讲,它是对现代知识观的质疑、反思、批判,主要代表人物有福柯、利奥塔等。福柯认为,主体的经验是社会地和历史地产生的,个体把那些构成因素加以内化而又没有意识到他是被迫将其内化的。知识不再是个别的,相反,知识是社会地生产的。他认为,知识与权力是息息相关的,那种无功利知识的思想是启蒙运动的叙事,是神话故事。他的知识观主要体现在他的《知识考古学》。在他看来,知识是由话语实践按照一定的规则所构成的一组要素;知识是人在话语实践中能够谈论的东西;存在着科学之外的知识,但不存在没有话语实践的知识。话语中的意思明确表达了知识不是永远不变、静止的知识,它是一种运动的东西。他特别强调知识的复杂性,并且认为知识具有自组性、局域性和相关性等特点。利奥塔在其著作《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指出:“知识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当前的知识与科学所追求的已不再是共识,精确地说是追求‘不稳定性’。而所谓的“不稳定性”,正是悖论或矛盾论的实际应用和施行的结果。”(P73)这意味着知识观念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知识。总体而言,后现代的知识观具有如下主要特征:1.个体通过经验建构来所具有的不同后现代学者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大致可归纳为三点:(1)知识不是对外在世界的真实摹写,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设。因此,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活动的深入而不断得到升华和改写。(2)知识不是通过感觉或交流而被个体被动地接受,而是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锂离子电池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
- 3下数学4单元教育课件
- 玉溪师范学院《土地利用规划》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英语经典语录(带汉语翻译)
- 会考复习一(公开课教案)
- ECharts数据可视化 教案-教学设计 第2、3章 折线图和饼图、柱状图和散点图
- 计算机网络设备账务处理实例-记账实操
- 化学第一课课件
- 2019湘美版 高中美术 选择性必修3 雕塑《第二单元 雕塑的创作与实践》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草原承包协议书
-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二元思辨类作文思辨关系高阶思维
-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解读
- HSK标准教程5下-课件-L7
- 毕业设计论文--伊利集团内部控制的调查分析
- 羊水栓塞-(PPT)PPT课件
- 医院学习制度管理办法
- 2000年至2010年北京房价走势图
- 湘潭大学ppt模板
- 51单片机的P0口工作原理详细讲解
- 急诊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 静电粉末喷涂实用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