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fd的离心泵固液两相湍流动力学仿真分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8f969a26437113b2638e31796be5fc/ec8f969a26437113b2638e31796be5fc1.gif)
![基于cfd的离心泵固液两相湍流动力学仿真分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8f969a26437113b2638e31796be5fc/ec8f969a26437113b2638e31796be5fc2.gif)
![基于cfd的离心泵固液两相湍流动力学仿真分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8f969a26437113b2638e31796be5fc/ec8f969a26437113b2638e31796be5fc3.gif)
![基于cfd的离心泵固液两相湍流动力学仿真分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8f969a26437113b2638e31796be5fc/ec8f969a26437113b2638e31796be5fc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cfd的离心泵固液两相湍流动力学仿真分析
作为一种重要的固液体两相流处理厂,它被用作固液体材料的水-土壤传输的重要设备。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cfd(复合函数)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值计算是研究液体机械外部特性和内部水流运动规律的重要手段。简单算法(semi-iiiist)是解决流场的一般方法,简单c(简单anova方法)是基于简单算法的改进算法。在分析叶片动力和两相流的性能时,文献讨论了泵的节能运行技术,而文献只分析了叶片矩阵中的流动。笔者利用CFD技术对离心泵全流场(包括吸水管、叶轮和压水室)内的固液两相进行三维湍流数值模拟,以期优化离心泵的设计,提高其性能,从而达到降低能耗,延长离心泵使用寿命的目的.1计算固液两相流体数笔者模拟的单级单吸离心泵参数:额定转速n=1450r/min,额定流量Q=180m3/h,额定扬程H=45m(清水),泵进口直径130mm,出口直径100mm,叶片4片,叶片包角120°.模拟的固液两相流体主要参数:固相(石英砂粒)密度ρs=2700kg/m3,固相粒径ds=0.2mm,固相体积分数Cv=20%;液相(清水)密度ρ=998kg/m3;两相流体密度ρm=1338kg/m3.2流体动力学模型对于离心泵内的固液两相流动,采用两流体模型,即连续相(液相)运动用欧拉型方程描述,假定分散相(颗粒)为拟流体,其运动也采用欧拉型方程描述.2.1速度分量w离心泵内液相连续性方程:液相动量方程:式(1)和(2)中:ρ为液相密度(kg/m3);ui、uj(i≠j)为速度分量(m/s);p为压力(Pa);μe为等效黏性系数;fi为包含哥氏力和离心力的附加力;i、j为3个坐标方向,i,j=1,2,3.固相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参见文献.2.2计算模型及材料两相流离心泵内的液相采用RNG(renormalizationgroup)k-ε湍流模型.RNGk-ε湍流模型液相湍动能k方程:式中:k为湍动能(m2/s2);αk为模型系数,αk=1.39;Gk为由平均速度梯度引起的湍动能k产生项;Gp为由两相流引起的湍动能k附加生成项;ε为湍动耗散率(m2/s3).RNGk-ε湍流模型液相耗散率ε方程:式中:αε为模型系数,αε=1.39;C*1ε为Gk项模型系数;C2ε为ε项模型系数,C2ε=1.68.(2)、(3)、(4)式中的μe、Gk、Gp、C*1ε的计算参见文献.3数值模拟及其结果分析3.1旋转零件仿真模型离心式固液两相流泵由叶轮、压水室、前护板和后护板构成,其中叶轮是旋转零件,其他零件为相对静止零件.根据泵的结构特点,将泵的全流场划分为叶轮流场区域和压水室流场区域,使用三维CAD软件来构造流场区域的三维实体模型,使用网格生成软件GAMBIT来生成泵的计算网格.3.2离心内速度场和压力场计算时泵进口边界采用速度进口条件,出口边界采用流动充分发展条件.在泵过流部件临近壁面处雷诺数低,流动为非充分发展的湍流,因此使用标准壁面函数法模拟壁面附近的流动.笔者使用SIMPLEC算法计算离心泵内速度场和压力场.3.3数值模拟结果分析3.3.1流道生长和压力分布封三图1所示为离心泵叶轮轴向坐标z=0截面上的压强分布.从封三图1可见,叶轮4个流道内压强的分布并不完全一致,具有较明显的非对称性,靠近泵出口的流道出口压强相对其他3个流道出口处的压强小约12%.封三图2所示为叶片正面(压力面)的压强分布.从封三图1和图2可以看出,从流道进口到出口,压强逐渐升高,并且在流道的后半程增加较快.在进口处叶片背面附近形成负压区,压强最低区域位于叶片进口处叶片背面与前盖板的交界处.3.3.2固液两相速度分布的非对称流道速度分布封三图3为叶片正面固液两相速度分布图.封三图4为叶轮后盖板固液两相速度分布图.封三图5为压水室壁面固液两相速度分布图.由封三图3~图5可以看出,固液两相在同一壁面上的速度分布规律基本相同,但固液两相的速度大小不同.从叶片进口到出口的流道中,固液两相的速度都是逐步增加的.封三图4进一步表明,无论是固相还是液相,它们在靠近叶片背面(吸力面)的流道区域的速度值明显大于靠近叶片正面的流道区域的速度值,也显示了叶轮4个流道内速度分布的非对称性,靠近泵出口流道的速度相对其他3个流道要大些.离心泵部分壁面上固液两相的平均速度值见表1.从表1可见,叶片正面和背面、前盖板和后盖板上的固液两相速度差较大(10%以上),而吸入管和压水室壁面各自的固液两相速度相差不大.3.4设计参数及测试方法按公式(5)和(6)分别计算出离心泵的扬程和效率,从而可以对离心泵的性能进行预测.两相流离心泵入口位置a到泵出口位置b的浆体扬程Hm为:式中:Aa、Ab分别为泵进口、出口面积(m2);pa、pb分别为泵进口、出口压力(Pa);va、vb分别为泵进口、出口流速(m/s);ρm为浆体密度(kg/m3);g为重力加速度(m/s2).两相流离心泵水力效率计算公式为:式中:ηh为水力效率;Q为额定流量(m3/h);M为叶轮转矩(N·m);ω为叶轮角速度(rad/s).为了检验泵性能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吻合程度,在离心泵试验台上进行了性能测试试验.试验中两相流体的固相颗粒选用粒径ds=0.2mm的石英砂粒,固相体积分数Cv=20%;液相为清水.泵转速n=1450r/min,额定流量Q=180m3/h.泵浆体扬程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分别为42.35、39.67m;效率的计算值和测量值分别为65.6%和63.3%.扬程和效率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接近,误差小于4%,说明通过流场数值计算来预测泵性能的方法是可行的.4流道压面为受压口的截面规划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对离心泵全流场内的固液两相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从叶轮流道进口到出口,流道沿程压强逐渐升高,并且在流道的后半程增加较快.叶轮轴向截面压强分布非对称性明显,靠近泵出口的流道出口压强相对其他3个流道出口处的压强小约12%.压强最低区域位于叶片进口处叶片背面与前盖板的交界处.固液两相在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机舱斜梯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伸缩夹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溶性石英晶体研磨液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气门铰磨组合工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束状染色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拉片模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微机控制荧光磁粉探伤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喜庆彩带礼宾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千层软糖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入墙式带筒纸巾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骑电动车撞伤人私了协议书范文
- 四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绘本教学课件
- 2024年中国不锈钢炒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4-2030年色素病变激光治疗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选择题】专项练习100题附答案
- 结构力学仿真软件:STAAD.Pro:桥梁结构建模与分析教程
- 1-1《送瘟神》课件-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 CB-T4528-2024《船舶行业企业应急管理要求》
- 22G101三维彩色立体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