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涉江采芙蓉》的段落,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C.环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在艺术上达到了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被称为“五言之冠冕"的是()

A.《诗经》B.《古诗十九首》

C.《春江花月夜》D.《归园田居》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代表,内容大多是游子思妇之辞。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作品除五言外,四言诗也有不少优秀之作,如《短歌行》《观沧海》。

D.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我国诗歌史上“山水"诗风的开创者。

4.下列对《涉江采芙蓉》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选用了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营造了清幽、高洁、欢愉的意境。

B.三、四句起过渡作用,在自问自答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已由欢欣转为失落。

C.“漫浩浩”写出了路途的绵延无尽,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D.诗人在欢乐的背景上抒写忧伤,以“乐"衬“哀”,使乐更乐,使哀更哀。

二、默写

5.涉江采芙蓉

(1)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的句子:“,。"

(2)运用设问的手法,写主人公内心的凄凉寂寞的句子:“?。”

(3)写主人公遥望故乡的方向,归乡之路绵延无尽的句子:“,。"

(4)写两个相思相爱的人不能相聚相守的句子:“,。”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6.下列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芙蓉,荷花的别名;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这两个传统意象都寄寓美好。起句平缓叙述,主人公涉江采莲的雅洁形象跃然纸上。

B.本诗第三、四句巧用设问,一句深沉的发问,一声无奈的叹息,自问自答,也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黯然神伤转为欢欣雀跃作铺垫。

C.此诗后四句,采用“悬想"手法,把游子对“旧乡”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达到“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效果。

D.本诗是游子思乡之作,采用“思妇调”的“虚拟"方式,以故乡妻子的口吻,设想家室离思,表达了游子思乡的苦闷、忧伤之情。

7.胡应麟《诗薮·内编》评价本诗语言“浅而能深、近而能远”,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树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萦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独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

B.三四句描写主人公看见树上那美丽的花,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于是扳着树枝折下一枝开得最美的花,准备送给自己日夜思念的亲人。

C.五六句写主人公得到花后,感到花香充满了自己襟怀和衣袖,但遗憾的是,自己所思念的人离得太远,无法送到亲人手中。

D.整首诗围绕着折花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9.我们高中课本上也有一首选自《古诗十九首》的诗,你能写出他的名字吗?试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四、写作

10.涉江采芙蓉①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②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①本诗选自《古诗十九首》。芙蓉:荷花的别名。②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请认真阅读上面这首诗,体会诗句所描述的景物以及人物的心境,以第一人称视角,将此诗改写成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文段。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形的能力。

C选项“环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应该为“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其中的“环"应该为“还”。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形的能力。这类题目,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是考查的重点。这就需要要注意平时多积累,还要掌握做题的技巧,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答案】B

【解析】【分析】《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意境,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3.【答案】D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识记能力。

D项,“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我国诗歌史上‘山水’诗风的开创者”表述错误。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山水”诗风创始于谢灵运。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识记能力。多读、多看、多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积累,对名著名篇的阅读积累要细致,全面,不能只满足于熟悉情节,还要深刻领悟其思想内容,熟悉其表达技巧。

4.【答案】D

【解析】【分析】D.“使乐更乐"错误。采莲是快乐的,而女子却是忧伤的。这里,诗人以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并不是“使乐更乐”。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5.【答案】(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2)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4)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涉、芙蓉、遗、浩。

故答案为:(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2)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4)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答案】6.B

7.“浅而能深、近而能远"是指本诗语言既质朴自然,又凝练含蓄。①语言质朴自然,用语不粉饰,不堆砌,浅显直白,有自然美,诗中很多地方是直白口语,如“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日常生活口语不仅没有丝毫粗俗,反而增添了情绪。②语言凝练含蓄,化用前代典籍中的典故,把丰富内涵纳入最简约的语言里,不仅丰富了诗歌语言容量,更使诗歌语言凝练,如本诗化用《楚辞》的意象和诗句,暗示了其未申明的含义,体现了含蓄美。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理解题干的意思,再结合诗句分析本诗的语言风格,同时,在平时学习中需要掌握描述语言风格的词语。

6.B.“由黯然神伤转为欢欣雀跃"错。“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此句抒写女主人公由采花的欢乐转为独自思夫的忧伤,情绪并未转为欢欣雀跃。

故答案为:B。

7.“浅而能深,近而能远",意思是虽然语言通俗易懂,但却道理深刻;虽然故事浅近,但却意义深远。《涉江采芙蓉》的语言既质朴自然,又凝练含蓄。

这首诗用语浅显,自白自然,不加雕饰,有很有口语化的语言,如“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采来芙蓉要送给谁呢?心中的那个人在遥远的地方。几乎就是口语表达,但却并不粗俗,反而准确传达出主人公的心理变化,由欢乐转为忧伤。还有最后两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心心相印却远隔万里,只能抱一怀愁绪孤独老死。同样用直白的语言表达了相爱却不能相守的忧伤,令人叹惋。

这首诗还有一个语言特点就是凝练、含蓄。在用词上,从第一句我们就可以发现作者用了很多《楚辞》里的常用的意向,比如“芙蓉”、“兰"、“芳草”等等。但是本诗不仅仅限于词,诗歌中很多地方都能感受到对《楚辞》的一种借鉴。如“漫浩浩"和“路漫漫其修远兮”中的“路漫漫"相似。还包括“同心而离居”这句和《楚辞》中“何离心之可同兮"也极为相似。可见,本诗歌作者从《楚辞》中汲取了大量的创作营养。也正是通过对这些典故的运用,极大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和内涵,不仅丰富了诗歌语言容量,更使诗歌语言凝练含蓄。

【答案】8.D

9.《涉江采芙蓉》

内容上的相同之处:都是通过采花的方式,抒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都抒发了因路远无法将鲜花送达的痛苦心情。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诗歌比较鉴赏的能力。具体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把握诗歌的基调和情感要从诗歌的标题、作者,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关键词、注释等入手。答题时先答出感情,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解说。

8.D.“整首诗围绕着折花这一主题展开”错误,折花并非主题,只是主人公思念夫君的行为表现,主题应为“但感别经时",即因为夫妻离别的时间相当长了,因而有感而发。故答案为:D。

9.本题比较两首诗内容的相同之处,答题的关键是要能够回忆起《涉江采芙蓉》的内容: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然后再和本首诗比较,即可得出内容上的相同点,首先是表达情感的方式上,两首诗都是借助采花相赠的方式来表达情感,本诗是“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涉江采芙蓉》是“采之欲遗谁";要表达的都是对院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本诗是“将以遗所思”,《涉江采芙蓉》是“所思在远道";结果都是因为路远而无法将鲜花送出,一个是“路远莫致之”,一个是“长路漫浩浩",考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作答。即两首诗歌都是通过采花相赠的方法抒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都抒发了因路远无法将鲜花送达的痛苦心情。

故答案为:《涉江采芙蓉》

内容上的相同之处:都是通过采花的方式,抒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都抒发了因路远无法将鲜花送达的痛苦心情。

10.【答案】示例:

一碧万顷的江面上,娉婷可人的芙蓉花儿,在微风中,挤着、闹着、摇曳着,……我随手采下一朵芙蓉,把它放在鼻尖,一阵清香传遍全身。

在这风平浪静的湖面和眼前一望无际的沼泽地面,弥漫着淡淡的兰草和芙蓉的芳醇,这等美景是多么悠然!可是身边却缺少一位与我共赏美景之人。我抬头问天,你现在何方?我低头采花,想把这美好的景色带给你。可是,你现在无法回来……

此刻,我的脑海中隐隐约约浮现着返身回望的你的身影,那一闪而隐的面容,竟是那般愁苦!想必远方的你,此刻正在回望着所在的故乡。但你看到的,只能是漫漫长路,和那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

我所思念之人啊,渴望与你再相见,或许,我这一生再不能与你相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