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教学课件:中药学总论_第1页
中药学教学课件:中药学总论_第2页
中药学教学课件:中药学总论_第3页
中药学教学课件:中药学总论_第4页
中药学教学课件:中药学总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学总论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总结,在世界传统医药领域独树一帜,博大精深,有众多值得学习继承和发挥的宝贵价值。《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描绘北宋首都汴京的城市风光长卷,那里有连片的茶楼、酒肆、饭馆,汴河上的拱桥,以及成群结伴去进行踏青的各色人物:小商小贩、街头卖艺、贫民乞丐、游方和尚、占卜算命、旅馆老板、各种工匠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选择这部艺术品在中国国家馆展出,是因为在历代中国城市中,只有北宋汴京被这幅画描摹下来并流传后世,代表了当时城市生活的历史画卷。

尤为珍贵的是在这幅出神入化的画卷中,还可欣赏到几处与中医药有关的画面,有三处绘有中医诊所,两处是小儿科,反映当时中医小儿科诊疗水平颇高,处于鼎盛时期。其中一家儿科诊所门前挂着一个挑子,上写“专治小儿科”,堂内坐着一位医生,旁边有人领着小孩就诊,小孩大概怕医生,欲挣脱跑掉,画面生动有趣;另一诊所门前亦挂着“小儿科”的招牌,一些人站在那儿向屋内观看。还有一处诊所,牌子写着“专门接骨”的字样,说明宋代时外科、伤科已经分开,有了专门的接骨医生,门前有两位头顶斗笠的人在徘徊着,其中一人欲入内求治,真实体现初诊者的心理活动,非常形象逼真。画中还有一处药铺,招牌上写“本堂法制应症煎剂”八字依稀可辨,院内买药人牵着驮药的驴子正要离去,隔壁房内买卖之间用专门的柜台隔开,显得井然有序;可见当时药铺生意兴隆,不仅看病卖药,而且代煎中药,服务十分周到。虽然以上涉及中医药的内容不多,但可以看出我国北宋时期的中医药学发展概况。①学习目的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防病治病,养生保健。合成药物的两大弊端:1.不可忽视的化学合成药副作用(20%)和2.对某些疾病的束手无策。2005年有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青少年服用奥斯他韦后自杀并有精神异常反应,此后日本先后报道数十例此类不良反应。

时至今日,仍然有25%的西药、生化药品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药用植物,即从其中提取出有效化合物直接应用,或者再经过结构改造成为新的药用化合物。从植物根须提炼活性成分罂粟-吗啡,白柳皮-阿斯匹林紫草根须提取紫草油抗肿瘤、病毒,紫杉中提取抗癌药紫杉醇。中医药是养生保健的主力军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提示︰影响个人健康和寿命四大因素—生物学基础占15%,环境因素占17%,医疗设施占8%,生活保健方式占60%。②《中药学》的性质和学习重点合理的名称——临床中药学学习的重点——怎样合理有效的使用中药。

1、中药的治疗作用;

2、中药的毒副作用。★重点掌握:“药性理论”、“功效”.

中医和中药学课程属于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体系,它强调宏观整体,突出相互联系,重视和谐平衡,与学生以前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习惯格格不入,不易理解,难以接受。

“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中医常常让人糊里糊涂地活”。③★学习方法紧密联系中医学知识。学好章(节)前言,是掌握各类药物共性和要点的关键。须以功效为核心,将性味、归经和主治、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全面理解和记忆。药物的毒性,特殊的用量、用法和使用注意,必须专门记忆。

中药90年代,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达12807种。(植物药占11146种)其中11146种源于植物,1581种源于动物,80种源于矿物,民间流传的中药复方8万余种。历代常用和研究比较深入者,仅500种左右.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天然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还有一些与天然药化学成分相近的人工合成品(如人工牛黄,人工冰片)及少数在处方中作为单味药使用的药材制剂(如神曲)。

中药既不等于“中国之药”,因中药中许多药物都是域外泊来之品,也不等于“天然药物”,因其中亦有人工制品。

中药之所以被称为“中药”,关键在于它是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中药与草药的关系中药:前人应用较多的天然药材,药店出售,历代文献中有记载。草药:流传于民间,或仅在某地区使用,经典本草无记载,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植物药。(一般药店没有出售,在正规中医院应用不太普遍。)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区别研究的热门话题。中药是世界植物药的构成部分,二者的根本的区别在于:1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经过中医辨证论治后在中医师的指导下用药,多为复方用药。2天然药物无中医药理论指导,不需要经过中医辨证论治的指导用药,按活性成分使用,一般没有炮制加工这一特点。例如甘草,它既是中药,又是天然药物,就看是如何应用。如果把甘草作为具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等功效而加以应用,与其它中药配伍,治疗心气虚、痈肿疮毒、气喘咳嗽等病证时,它就是一味中药。如果认为甘草中含有甘草酸,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而用来抗炎、抗过敏,这就属于天然药物.麻黄在我国是作为一味辛温解表的中药来使用,且中医处方里规定,麻黄的最大用量不会超过10克。而西方人将纯净麻黄素大剂量地用于减肥或改善运动成绩而导致上百人死亡,这一教训不可谓不深刻。美国医学界发现:在减肥食品中添加微量麻黄素能抑制脂肪吸收、帮助体内脂肪分解,从而起到减肥的功效,麻黄素作为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的药物在西方体育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因为麻黄素不仅能帮助运动员减轻体重以及促进肌肉数量增加、提高机体能量。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学习要求】掌握六本主要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的成书年代、作者、载药数及主要贡献。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医药学源远流长。我国中医药学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5000多年,历代使用过的和正在使用着的中药品种不计其数。这些中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与疾病斗争的长期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追求和经验积累而发现并认识到的。【先秦时期】

1.中药的起源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采食植物和狩猎,得以接触并逐渐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某种药效反应或中毒现象,甚至造成死亡,因而使人们懂得在觅食时有所辨别和选择。

面对千差万别的植物,除了那些气味浓烈、面目可憎的容易排除之外,其余的古人都亲身尝试。吃到薄荷叶,感觉咽喉清凉舒适;吃到生姜,感觉胃部温热;吃了大黄,会引起腹泻;吃了瓜蒂,可导致呕吐。时间长了,人们就逐渐懂得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东西不能吃,并且有意识地将某些有特性的食物应用于疾病治疗,并加以记录,这就是最原始的中药知识了。

为了同疾病作斗争,上述经验启示人们对某些自然物的药效和毒性予以注意。古人经过无数次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

2.酒的发明促进了医药的进步原始社会的后期,人们从野果与谷物自然发酵的启示中,还逐步掌握了酒的酿造技术。至殷商时期,酿酒业已十分兴盛。酒不仅是一种饮料,更重要的是具有温通血脉、行药势和作为溶媒等多方面的作用,故古人将酒誉为“百药之长”。3.药物知识也由口耳相传发展为文字记载随着文字的创造和使用,药物知识也由口耳相传发展为文字记载。文物考古表明,在数千年前的钟鼎文中,已有“药”字出现。

西周时已有专业的“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

《诗经》中涉及的植物和动物共300多种,其中不少是后世本草著作中收载的药物。

《山海经》载有100余种动物和植物药,并记述了它们的医疗用途。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学方书。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我国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均有巨大价值,其出土文物异常珍贵。从三号墓中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经考证,比《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可能还要早,书中记载了52种疾病,还提到了100多种疾病的名称,共载方280多个,所用药物计240多个。这是我国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剂。《五十二病方》的发现,补充了《内经》以前医学的内容,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医学遗产。

对炮制、制剂、用法、禁忌等均有记述,说明中药的复方应用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可以说它是最早涉及药物炮制、制剂等内容的医药专著,是证明中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有力依据。其中记载的240余种药物中有草、谷、菜、木、果等植物药,也有兽、禽、鱼、虫等动物药,还有雄黄、水银等矿物药。书中很多药物的功效和适应症都与后世医药文献和临床实践相吻合。书中还记载了有关药物的采集、收藏方法等,反映了西汉以前药物学的发展。

五十二病方中的应用和最早收录本草的探究,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西汉以前我国民间药物应用的种类已相当多,先秦时期药学的形成和发展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出土药物中的桂皮、花椒、姜、朱砂、佩兰、牡蛎和蒿本等都是常用和次常用药,自古至今沿用了两千一百多年。中记载的240余六本主要本草著作(一)《神农本草经》(二)《本草经集注》(三)《新修本草》(四)《证类本草》(五)《本草纲目》(六)《本草纲目拾遗》《神农本草经》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药学专著”属于集体创作,载药数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本草经的含义因为古代以草本药为主,这种命名方法,-直流传到清代。

秦汉时,内外交通日益发达,东方的丝绸之路打开,地处西域等少数民族地区、南海等边远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地的药材源源不断输入内地,并逐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大大丰富了当时人们的药物学知识。用药经验的积累,以及药物学知识的日益丰富,需要专人进行整理和研究。

因此,西汉朝廷就已开始招集专人整理、研究和传授本草学了。加之秦汉时临证医学的迅速发展,对药物学也要求相应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神农本草经》一书。《神农本草经》上品(120种):养命以应天轻身(健身)-补益药,无毒或毒性较小。如人参大枣甘草枸杞。但黄连麻黄亦归类其中。中品(120种):养生以应人,有毒或无毒,斟酌使用,治病兼补虚(欲遏病、补虚赢)。如黄芪、百合.沙参、栝蒌、五味子。下品(125种):治病以应地,专主治病攻邪,祛寒热,破积聚,多毒,不可久服。如甘遂大戟乌头附子大黄。

《神农本草经》一,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劳动人民用药经验,多疗效确实,沿用至今,具有科学内涵,足以令人产生无限遐思与不胜感佩。如人参补虚,柴胡解除寒热、大黄荡涤肠胃、麻黄止咳逆上气、黄连治肠僻下痢等。二,阐述了中药基本理论,如七情合和,四气五味等。奠定了药性理论的基础。

它明确提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尤其重视药物的四气五味,在具体的药物项下明确记载药物的气味属性。三,指导了临床用药,如配伍用量服用法等。还较系统地概述了君、臣、佐、使。指出“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宜摄合和。宜用一君,二臣,五佐;又可一君,三臣,九佐”。这是在《内经》“君臣佐使”主次配伍原则的基础上,对组方用药理论的进一步阐述。四,为中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本草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到编撰体例和内容安排,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开创性,因而一直被奉为本草学的经典著作.

本草学是从《神农本草经》才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缺点:书中若干不足之处,主要是囿于时代局限性所致,不能以现代认识水平衡量而予以批判。但作为“尽信书,不如无书”或“提笔著墨、一字千金”之鉴,似仍有必要。纵览该书,其不足者约有如下数端:《神农本草经》1,分类不够科学准确;

应径渭分明,妥为归纳。实则“上药”不避祛邪,如朴消通下、防风祛邪、黄连清热、龙胆泻火、茵陈退黄、麝香开窍、留行子活血通乳⋯⋯甚至还有有毒之物,如丹砂、细辛、干漆之类,同时“下品”药中则反收入青箱子、白及、萹蓄、连翘、夏枯草等无毒药物。《神农本草经》2,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唯心主义和神仙道教的思想直接渗透进某些内容。如水银久服“神仙不死”,赤箭主“杀鬼”,泽泻“久服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等。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局限,以“三百六十五”的定数收载药物,而使不少本该收集的药物未能入录。《神农本草经》

书中言能“轻身”、“不老”、“神仙”、“通神明”者比比皆是,曾有统计,有此类内容者共占全书药数的38.36%,

其中属于补虚之品为数较多固不待言,即丹砂、水银、雄黄、等有毒药物及独活、蜀椒等重在祛邪之品亦均列于其中,太一余粮有“飞行千里”之效,等无人能见、无中生有之说,虽身处道家仍然盛行的明代,李时珍亦能予以斥责“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神农本草经》3.夸大药物功效。本草专著载述药物功效理应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然《神农本草经》间有夸大之述,如女贞、藕实茎能“除百疾”,大枣、细辛“通九窍”。《神农本草经集注》作者:梁,陶弘景(江苏),杰出的药物学家载药730种(多属南方用药,增加365种)特点:1.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的方法;2.首先采用总论及分论2部编著体例,成为后代本草学著作的基本模式;3.首创诸病通用药。如治风药:防风、防已、秦艽、川芎等,治水肿药:大戟、甘遂、芫花、葶苈子、猪苓、泽泻等,治黄疸药:茵陈、栀子、紫草等,开按药物功用分类先河,对临床寻检十分方便。4.对药物性味产地采集形态等论述,有较多补充和发挥。如书中重视寒热药性,并将其分为寒、微寒、大寒、平;温、微温大温、大热等8类,更符临床实践。《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载药844种。特点:图文并茂,分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前者部分散在于后世本草著中,后二者早己佚失。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2、我国第一部药典,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证类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世简称《证类本草》)作者:宋,唐慎微(四川)载药数1558种。《证类本草》是现存最早的以原书形式流传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等前代本草内容均赖之传世,而且自唐慎微以个人之力完成后,迭经官府修订,终成为北宋之末到明代中后期本草学的定本。特点:图文并重,方药兼收(附方3000余首)。1、总结了北宋以前药物学成就,集宋之前本草学大成。2、流传最早的综合性本草著作,具有很高的科学、实用及文献价值。

开创了本草学著作罗列附方的先例.唐慎微以前的本草书,一般只记载药物的主治功效,并不附方。业医者要想知道药物的组方运用,还得查考别的医方书,读者深感不便。在药物炮制方面,《证类本草》收录了《雷公炮炙论》的内容,使数百味药充实了加工炮制的方法,改变了唐氏以前综合本草的不足。明代李时珍曾经作过这样的评论“慎微貌寝而学该博,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者,皆其功也”。这既是对作者本人,也是对其著述所作的褒扬。今天看来,这个评价还是十分恰当和公允的。此书自刊印后,屡经政府多次增补,并作为国家药典而颁行全国,不仅在国内产生了重大影响,还传至朝鲜、日本等,对促进中外医药交流做出了贡献。此外,国家药局的设立,并开始产售中成药,是北宋的一大创举。《本草纲目》“博而不繁,详而有要”,“东方百科全书”作者:明,李时珍(湖北)载药数1892种(新增374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最突出特点:分正误(纠正前人错误),有发明(前人没使用的方法)。1、全面总结保存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知识,是一部伟大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全书五十二卷,列纲十六部,分目六十类,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插图一千一百零九幅,附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例,全书190余万字。后人评价说,《本草纲目》不仅是集十六世纪以前我国药学之大成的著作,也是当今世界最杰出的药学巨典。《本草纲目》2、创立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自然属性,生态条件);3、批判继承了前人的共识,明确许多药物的真正疗效;4、充实和提高了中医药理论;如将升降浮沉理论概括为:“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其性然也”。5.对世界科学文化的伟大奉献。如植物学、农学、天文学、气象学、物理学等。

至今,英国、日本、莫斯科的一些大学里,巍然矗立着李时珍的塑像,与西方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达尔文、牛顿这些科学巨匠的雕像立在一起。《本草纲目》某些失误:剧毒药番木鳖(马钱子)苦寒无毒,黄瓜有小毒。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本草学也随着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地发展着,即使《本草纲目》这样的宏篇巨制也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以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80年后),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便应运而生了。《本草纲目拾遗》作者:清,赵学敏(浙江)载药921种,新增716种。清代最有价值的本草著作,总结16-18世纪药物学发展新成就。特点:扩充药源,补其不足。①所收载药物绝大部分是未收载的民间药。搜集了很多民间单、验方。赵氏对民间草药、单方极为重视,做了广泛搜集工作,故在书中记载了很多简、便、廉的药方,大大丰富了中医治疗学的内容。如《本草纲目拾遗》赞赏草药“千里光”治疗皮肤疖肿溃疡之功效,称誉为“外科圣药”,特收载了民间谚语“有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并引用其他文献,说千里光可煎汤浴疗疮疡,合膏点治赤眼。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肝明目。本书中所记载的药物,多属民间草药,我们大都不认识熟悉。但实有宝贵挖掘价值。②补充包括一些进口药如千年健、西洋参、鸡血藤等。③草部增收补订了金钱草、於术、浙贝、鸦胆子、冬虫夏草等现今常用或不常用药物,藤部增收雷公藤等25种等等。不足之处

记载本人临床实践经验极少,赵氏后半生是在杭州、奉化等地从事一般教学工作,很少从事医疗活动,所以书中极少记载医疗实践经验。这与晋·

陶潜作《陶潜方》,唐·

刘禹锡作《传信方》,以及宋·

苏轼、沈括等编《苏沈内翰良方》的情况大致相仿,均是以通儒文士的身份兼搞医药文献工作的。这样的书,读起来就缺乏真切感。【当代的本草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扬,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本草学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中医药文献的整理刊行

当代本草学术成就

政府组织各方面人员对中药资源的大规模调查

中药的现代研究

当代中药教育事业的振兴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本草学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人类作出更多的贡献。【复习自测】

1.简述中药的起源。

2.简述历代代表性本草著作的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中药歇后语

漫天飞雪——银花刚开垦的农田——生地义务授课——白芍屋周围修墙——防风老太太做事——

细辛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新修本草》“窃以动植形生,因方舛(参差错杂)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摘,乃物是而实非。”《本草蒙筌》“地产南北相殊,药力大小悬隔”。如虽是同属、同种的菊花,产地不同,功效却不相同。川菊平肝明目功效好,常用于治疗头晕眼花;杭菊味苦,清热力强,多用于感冒发热、风火赤眼、热疖、疔疮等病。中药的产地和采集一、含义★道地药材(地道药材):在同种药材中公认的具有明显地域性,品质优良,疗效好,历史悠久的药材。优质药材道地药材的形成:除了优良品种的遗传基因和优良的栽培、加工技术外,还与特定的生长环境密切相关。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不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而且对植物体内化学物质的生物合成、代谢和积累过程也有显著的影响,从而影响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种类和数量,影响中药的品质。

实验证实:道地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要明显高于其他地方。道地药材的确定,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①“道地药材”本指各地的特产药材,后来演变成货真价实、质优可靠药材的代名词。②“道”是古代地理区域划分的称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产于特定地理、地形、地带、地貌条件下的药材。一般在药材名称前冠以产地,如川贝母、川黄柏、西宁大黄、宁夏枸杞、杭麦冬、广陈皮等。蕲药:蛇、龟、竹、艾叶四大怀药:地黄、山药、菊花、牛膝浙八味

白术、白芍、浙贝、杭白菊、延胡索、玄参、麦冬、郁金。

驰名中外,北京同仁堂、上海雷允上、杭州胡庆堂等-些名老药店都选购作配方用。道地药材”最重要的本质是品质优良,那么药材的品质如何衡量呢?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一是物理指标,主要是指药材的外观性状,包括大小、质地、颜色、断面、整齐度和整体形状等,这也是传统上评价药材质量的指标;二是化学指标,主要是指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以及有害物质如化学农药、有毒元素的含量等;三是药效指标,这是鉴定和评价药材品质的最高和最终标准,主要通过药理研究与临床观察来进行,但实行起来难度很大,

土壤中微量元素不仅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而且还直接影响到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而影响其药效。如我国西北土壤富含硒,是黄芪的道地产区,人参生于富锗地带,褐藻、红藻富集碘等。河南怀山药(DioscoreaoppositeThunb.)中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含量都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所产者。强调了产地的重要性!首先,它是一个质量性概念,“道地药材”代表的是品质优良、功效卓著的药材。其次,它是一个地理性概念,“道地药材”是指出于特定产区的中药材。其三,它是一个历史性概念,由于环境变化与产地的扩大,道地产区有可能发生变化而迁移。例:中药材的产地不同,所含化学成分含量不同:山东产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Thunb.中绿原酸(氯原酸)含量高达5.87%,而四川天全县产的仅含0.125%,相差近50倍,江苏各地产者亦多在0.06%以下,相差近100倍。山西产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exDC.中甘草酸含量为6.58%~8.17%,而甘肃产的为2.57%~3.14%,相差一倍以上。

内蒙古地区生长黄芪,其微量元素硒含量远较其他地区为高。湖北引种的黄芪,植株较高大,根部分枝多质硬,味不甜而微苦,检测结果标明不含微量元素硒。葛根中总黄酮的含量,产于吉林的高达12%,产于贵州的仅为1.77%。山西、内蒙与宁夏产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黄碱含量以山西大同的最高(1.02%),内蒙古密右后旗的较低(0.48%);伪麻黄碱含量则以内蒙古商都县的较高(0.95%),山西浑源县的较低(0.38%)。例如:广州产穿心莲抗菌作用远较福建,安徽产者为优;四川绵阳、三台产的川麦冬与浙江余姚浒山产的杭麦冬相比,不仅块根短小,中央木心细弱不易抽出,皮薄嫩,而且味微甘,嚼之粘性差;西北产的大黄中蒽醌衍生物含量高,而黑龙江产大黄鞣质含量高,反而有止泻作用。全国的道地药材约有200种,分布于川广云贵,南北浙怀,秦陕甘青。其中西南,中南各省的道地药材较多,故历代药业都以“川广云贵”的招牌表示自己货全质优。药用资源分布:按照自然环境,全国的药用自然资源分为三大生态型区:东部季风区域分布的药材种类以喜温喜湿为主要特征,栽培药材的种类多,产量大,是全国的传统主产区,如浙八味、四大怀药等;西北干旱区域的药材分布特点是旱生植物药材为主,面积较广泛,分布野生药材如甘草、麻黄、黄芪、黄芩,栽培药材如党参、当归、枸杞等;青藏高原区域分布的药材具有耐旱耐寒的特点,是藏药产区,特产品如高山红景天、冬虫夏草、麝香等。九分法一、东北产区包括黑龙江省大部分、吉林、辽宁的东半部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北部。-关药:黄柏、北细辛、人参二、华北产区-北药:北沙参、银柴胡三、华东产区——浙药、部分南药:玄参、丹参四、西南产区-川药、云药、贵药五、华南产区-广药六、内蒙古产区-黄芪、甘草七、西北产区-枸杞、草麻黄八、青藏产区-冬虫夏草、胡黄连九、海洋产区-线纹海马、杂色鲍怎样正确对待道地药材

①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证明,重视中药产地与质量的关系,强调道地药材开发和应用,对于保证中药疗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②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中药材需求的日益增加,再加上很多药材的生产周期较长,产量有限,因此,单靠强调道地药材产区扩大生产,已经无法满足药材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药材的引种栽培以及药用动物的驯养,成为解决道地药材不足的重要途径。

③道地药材是长期的生产和用药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然,在药材的引种或驯养工作中,必须注重研究道地药材的生态系統和栽培引种技术,确保该品种原有的性能和疗效。

地黄在魏晋时代认为咸阳产者为佳,到明朝至今则以怀庆府产者为最好。由此可见,“道地药材”是不断发展与变化的。道地药材难“道地”

受非道地药材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道地药材种植数量逐年下降,如浙贝母中的精品东贝,从历史种植面积最高年份的856亩,下降到目前的不到30

亩,濒临灭顶之灾。“李鬼”当道。“要发财,种药材”,这一口号曾经叫得震天响。因此,近年来一些农村地区纷纷放弃粮食生产,选择了“短、平、快”的中药材项目,并把它作为支柱产业来抓。由于粮农缺乏药材种植经验,以及部分药农受利益驱动,没能把好药材生产关,所以出现了药材质量下降、农药残留超标、生产无人监管、种养无章可循的局面,致使药材市场上鱼目混珠,

大量非主产地生产的伪劣药材打着道地药材的名义招摇过市,造成了道地药材不道地的怪现象。例如,江西省遂川县声称川牛膝、云木香为本地道地药材,但未见任何支持该处引种川牛膝、云木香质量等于或近于原道地产区药材的研究资料或报告.道地药材成了真真假假,没有统一认证标准,可以随意宣扬的广告名词。中药的产地和采集《千金翼方》指出:“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依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工,卒无裨益。”我国数千年的中药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当季是药,过季是草”、“三月茵陈四月篙,五月六月当柴烧”等谚语,都说明了中药适时采收的重要性。

植物药的采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采收:(1)全草类: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2)叶类: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侯进行,特定品种如桑叶、银杏叶在霜后或落叶后采收。(3)花类:花含苞未放(如银花、冬花)或正在开放时(如菊花、红花)进行。金银花,其抗菌消炎解毒的有效成份是绿原酸,测定同种同朵数金银花的花蕾及开放花的重量和绿原酸的含量,以花蕾的重量重,绿原酸含量高。所以金银花收购等级规定花蕾占50%以上为一级,花蕾40%为二级是有科学道理的。杭白菊以花开放程度70%时采收最佳,此时重量极显著高于50%和100%开放程度,挥发油、Ve、精氨酸含量等都相对较高,且色泽好、花瓣厚、质量优。(4)果实和种子类:以果实入药的一般在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如瓜萎、桅子、五味子、杏仁等。(5)根、根茎和根皮类:阴历二、八月为佳,即秋末冬初及初春。如天麻。如天麻,秋冬采者质坚体重,有红色芽胞,外表黄白色,断面明亮角质样,无空心,质量佳,俗称“冬麻”,切成薄片称“明天麻”;春后茎苗出土采者,残苗茎基空瘪,无红色芽胞,体质较轻,外表淡黄棕色,色较暗,皱纹多,断面有空心,俗称“春麻”,质量较差。(6)树皮类: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相交时节)剥取树皮,如黄柏、厚朴、杜仲、秦皮等。7.茎木类药材一般在秋、冬季采收,如鸡血藤、钩藤等。在秋冬季节或植株生长最旺盛时采收,植物藤茎所含营养物质最丰富。有些木类药材全年可采,如苏木、沉香等。中药的产地和采集也有一些例外:如:叶类:桑叶,须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以增加其寒凉性;番泻叶需采嫩叶,而枇把叶要在落地后采收等。全草类:茵陈,采三月的嫩苗。果实和种子类:以幼果入药的有乌梅、青皮、枳实等;树皮类,如肉桂多在十月采收,根及根茎类:有些中药如元胡、半夏等,由于植株枯萎时间较早,则应在夏季采收。“三月延胡四月空,五月延胡不见踪”

由于中药的质量优劣取决于有效物质含量的多少,故通常以入药部位成熟程度和药效成分含量最高时节采收作依据,利用传统采药经验结合现代对有效物质累积动态的跟踪研究,分别制定合理的采收时间,对保证药效、降低毒副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将原生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的过程

第一节炮制的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或趋向,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4.便于贮存、调剂和制剂;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例证1、减毒:乌头用甘草、黑豆煮制后毒性明显减小,甘遂醋制;巴豆制霜;常山酒炒中药经加热炮制后,可以破坏其中的毒性成分,可使某些有毒成分升华、挥发,可使有毒成分凝固而难以煎出。如川乌所含有的乌头碱,是毒性很强的双酯型生物碱,经4~6h的煮制处理,则生成醇胺型生物碱———乌头胺,其毒性就变得极弱。

甘遂加醋炮制,就是利用醋中的乙酸与甘遂中的树脂(萜醇类)结合,影响了人体对其吸收,从而缓和了泻下作用。

大黄加入黄酒进行炮制,不仅缓和了大黄的泻下作用,而且避免其苦寒之性伤胃的副作用.2、增效:姜汁炙——加强止呕醋炒——加强止痛蜜炙——补益,润肺

如柴胡入心包络、肝、三焦经,醋制后,作用专于肝经,使其有效地治疗肝经的疾病。例证3.改变性味:鲜生地(寒)——凉血熟地(微温)——补血功效:荆芥—解表;荆芥炭——止血生石膏—泻火;煅石膏——收敛生大黄—泻下;酒大黄——清上焦热,兼缓泻(↓30%);大黄炭——止泻、止血第二节炮制的方法一、修治目的:纯净药材方法:纯净、粉碎、切制。水制二、水制含义:用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处理药物的方法。目的:清洁药材、软化药材。方法:洗、淋、泡、润、漂、水飞。水飞:不溶于水的药物与水共研取细粉。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材与水共研细,加入多量的水,搅拌,较粗粉粒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或漂浮在水面上的粉末,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分出,再干燥,即成极细的粉末。多用于矿物药,如水飞珍珠末、炉甘石。火制三、火制含义:用火加热处理药物的方法。分炒、炙、煅、煨、烘焙。炒黄、炒焦——易于粉碎加工、缓和

药性。清炒炒炒炭——缓和烈性、增强止血。辅料炒:(土、麦麸、米)——减少刺激,增强疗效焦三仙-焦香健脾“逢子必炒”炒炭-将药物炒至外部枯黑,内部焦黄或褐色为度,即“存性”。火制煅:将药材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明煅——矿物药或动物甲壳类药,如煅牡蛎、煅石膏等。密闭煅(焖煅)——将药材置于密闭容器内加热煅烧,如煅血余炭。磁石在650℃煅30分钟,米醋淬1-3次,其水煎液中亚铁离子的含量明显增高,利于人体对铁的吸收,可增强养血平肝,滋肾益阴的功效。煨: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的方法。——除去部分挥发刺激性成分,缓和药性,增强止泻疗效。如肉豆蔻、葛根、木香等。炙法1.含义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的方法称为炙法。2.目的

药物炙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理化性质方面均可发生某些变化,起到降低毒性、抑制偏性、增强疗效、矫嗅矫味等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3.分类

根据所加辅料不同,炙法可分为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和油炙。

如延胡索止痛成分为其所含的生物碱,生品水煎溶出率25%,醋制后生成的醋酸盐增加了溶解度,可溶出的生物碱达50%。蜜炙麻黄发汗力缓,宣肺平喘力胜,与其所含的萜品烯醇、柠檬烯含量增多相关。醋炙乳香,没药,五灵脂。酒制乌梢蛇等。水火共制

四、水火共制常用的水火共制包括蒸、煮、禅、淬等。单: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煅淬: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如磁石,代赭石,自然铜等。互动问答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五十二病方》D.《本草拾遗》2.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的本草是:

A.《本草纲目》B.《神农本草经》C.《本草经集注》D.《新修本草》3.我国第一部药典性本草著作是:

A.《本草纲目》B.《开宝本草》C.《新修本草》D.《品汇精要》4.《本草纲目》的载药数是:

A.1815种B.1892种C.1746种

D.1558种5.清代的本草代表作是:A.《本草纲目拾遗》B.《本草求真》C.《本草备要》D.《本草从新》6.《本草纲目拾遗》新收载的药物种数是:

A.921种B.716种

C.183种D.730种7.产于四川的道地药材是:

A.附子B.苍术

C.细辛D.山药8.需经霜后采集的药是:

A.桑叶B.艾叶

C.荷叶D.大青叶9.确定道地药材的关键因素是

。10.最早按药物功用分类法编著的本草是《

》,载药数是

。11.最早采用图文对照法编著的药典性本草是

,载药数是

,成书于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12.宋代按方药并收法编著的本草著作是

,载药数是

,作者是

。中药的使用与一般天然药物相比,有哪三个方面的明显区别?1.临床疗效(或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2.《神农本草经》;3653.《新修本草》;844;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4.《证类本草》;1558;唐慎微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每味中药的身份牌﹑名片”

性指性质特征,能指原则性的功能和作用。

—即中药最基本的性质特征与基本作用的高度概括!

先通过实践用药在确定其疗效后再建立其药性理论。

它是建立在中医临床用药的实践基础上,是从实际药效出发,根据中医学理论特点而创立的,因此几千年来仍直成为有效地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根据,是祖国医药学理论体系的一部份。

由于历史客观条件关系,虽然不可否认地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从总的来看这种理论是符合朴素唯物辨证的科学性的。【学习要求】1.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2.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的药物作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3.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的药物作用,及气与味的综合效应。4.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降与浮沉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5.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6.掌握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7.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一、中药防治疾病(作用)的原理以偏纠偏:以药物的偏性(即各种特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人体所患的病理状态,往往不外兴奋或抑制,亢进或衰退,而寒、热、温、凉之性的药物正可以调而节之,使失去平衡的病理、恢复成正常的生理功能,故药性的四气,具有从病情总体中加以调节平衡作用。

二、中药的性能

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之一,用以概括中药作用特点,主要包括:气味(药物的性质和味道)归经(药物的作用部位)升降浮沉(药物的作用趋向)毒性(副作用,毒性反应)。

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夫药有寒热温凉之性(气),酸苦辛甘咸淡之味,升降浮沉之能,厚薄轻重之用,或气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气异,豁然贯通,始可以言医。重点理解1.从各个不同角度描述﹑高度概括中药的功用特长,说明了药物的基本属性与原则作用。(属较为粗放的表述)2.属宏观水平的认识。(“初级的身份识别”)3.是指导用药的依据。(应结合具体功效同时运用)﹑药性与具体功效的关系A:药性理论的产生,标志着中药的真正确立。药性是药物固有的属性,是决定药物功效的内在依据。只有掌握药物的药性,才能从根本上把握药物的功用。药性与具体功效的关系B:抽象(笼统)与具体,共性与个性。

性能只反映一类作用的共同倾向。有“粗泛浅”的缺陷。运用原则1★用药之时,既要深明药性寒热,更要“真知其功效之确。”在现代中药学中,全面准确地掌握药物的具体功效,是正确使用中药的关键。运用原则2★

二者要互相结合,方为全面,才可以正确使用中药。运用原则3★谙熟药性,掌握功效,权衡剂量,方可提高疗效。

中药的作用1、祛邪除因-六淫病邪,痰浊水饮,瘀血,浊毒等。如祛风散寒胜湿﹑清热解毒﹑化痰逐饮等中药。2、调理脏腑功能-气郁,气滞,气逆等。如疏肝解郁和胃降逆开宣肺气等中药。谴方用药,在于祛除邪气、调节机体功能,从而使有病之脏腑经脉气血调和。在治病时,祛邪药物以其能祛除邪气而有助于恢复脏腑之功能,反之,调节脏腑功能的药物,也有助于祛邪,二者相得益彰。3、扶助正气-补充气血阴阳不足。如益气滋阴补血等中药。中药的不良作用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产生与中药的偏性、中药作用的多向性,以及用量、配伍、体质等因素有关。

如川芎能活血化瘀,扩张血管,但其性味芳香走窜,辛温燥烈,单用大量川芎则往往会出现烦渴、便秘、口燥、舌红、性情急躁等症状,如用于素体内热或血虚肝旺之病人,则反而加重病情。第一节四气一、含义四气亦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平)四种药性。二、产生这里的温热寒凉是用手触摸药而感知到的吗?

概括性归纳以用药反应为依据,改善病症寒热,阴阳盛衰的疗效为基准。

药物的四气是临床疗效的反映,寒热温凉是从治疗疾病的效果概括出来的,凡能治疗寒性病证的药物即为温热之性,反之即为寒凉之性。药性理论的产生来源

先通过实践用药在确定其疗效后再成立其药性理论!寒热药性的确定:凡能改善机体寒证或热证的病理状态,使之逐步恢复正常,则分别标以寒热。药性一级分类:寒性,平性,热性。二级分类:大寒,寒,微寒(凉)

微温,温,热,大热。寒性病理状态:

面色发白畏寒肢冷神疲倦怠静而少言唇淡白或青紫口不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热性病理状态:

面赤发热手足肌肤灼热烦而多言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有力。三、四气的作用1.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于热证。2.温热: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用于寒证(温经通络、回阳救逆)3.平性:作用缓和(寒热皆宜)第一节四气四、运用原则一般规律:(阳)热证用寒凉药,

(阴)寒证用温热药。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寒热错杂之证——热药寒药并用——特殊用法真寒假热之证——热药治本,反佐寒药;真热假寒之证——寒药治本,反佐热药。李中梓《医宗必读》:“寒热温凉,一匕之谬,覆水难收”。居药性理论首要地位,指导临床用药的纲领。(尤其对寒热极性很强的中药。)特殊用法1.临床多见寒热并存、虚实兼夹、上下同病、表里俱伤等错综复杂之证,治宜温清并用、补泻同施、上下兼顾、表里同治。2.去性存用,相反相成,是使用中药的更高境界。第第二节五味二节五味一、含义五味是药物因作用不同而具有辛甘酸(涩)苦咸五种最基本的滋味,常与“四气”合称“气味”或“性味”。二、产生口尝而得(二者基本或部分相同的约占75%,完全不同的占25%)以药物的功效推断其味。第二节五味如甘草甘、黄连苦、鱼腥草辛、酸枣仁酸、芒硝咸。如葛根、石膏均能透热解肌,故定有辛味,实际口尝并无此味。“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

现代研究表明:滋味与药物的化学成分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如酸(涩)味药多含有机酸和鞣质,苦味药多含有生物碱、甙类及苦味质,甘味药多含多糖类及蛋白质,辛味药多含挥发油或皂甙、生物碱,咸味药多含无机盐。第二节五味二、作用辛:能散、能行。可发散(表邪)、行气(导滞)、行血(活血化瘀)。如麻黄、桂枝、荆芥、薄菏;木香、陈皮、香附等;当归、川芎、红花,治癥瘕痞块、肿痛等。

甘:能补(补益)。

能缓(缓和毒烈药性、缓急及止痛)。

能和(调和药性、和中)。如甘草大枣蜂蜜。第二节五味酸:收、涩——收敛固涩,兼能生津止泻敛汗,敛肺止咳,缩尿涩精,止带止血等,如五味子乌梅石榴皮;白芍木瓜。(涩):作用与酸味相似。苦:泄、燥

通泄——泻下(大黄)泄—势缓

清泄——泻火(栀子)泻—势猛降泄——降逆:治气逆咳喘(杏仁、厚朴)第二节五味

苦温燥湿——寒湿证(苍术)

燥湿

苦寒燥湿——热湿证(黄连)

坚阴——泻火存阴,火退阴足(泻肾火)(黄柏、知母等少数药,仍不宜用量过大。)第二节五味咸:下、软(泻下、软坚散结)如芒硝,牡蛎、海藻、玄参、肉苁蓉。

(淡):渗、利(渗湿利水)如茯苓、泽泻、薏苡仁。芳香味:化湿醒脾、开窍醒脑、通经止痛、避秽化浊如藿香、佩兰、苍术、草果;麝香、冰片;木香、香附。重点掌握★辛味药多辛散燥烈,易耗气伤阴(津),故气虚、阴(津)亏、表虚多汗等不宜用。甘味多腻滞,另助湿碍脾,即脾虚湿滞勿用甘味滋补之品。酸味能敛邪,故有实邪者勿用。苦燥易伤阴津,阴津不足者不宜(单)用;苦寒之药易①伐脾胃阳气,素体脾虚者当慎用,常人、老年人亦不宜大量或长期使用。②凝滞气血,故气血亏虚之人也不宜用。四、气与味的关系每药多只有一气,而味可能有两个以上。如五味子。味越多,说明其作用越广泛。1、气味相近,作用相似。辛温药物:解表,散寒;甘温药物:补气,助阳苦寒药物:清热泻火

一气兼数味,作用广泛。当归:辛甘温辛以活血行气,甘以补血,温以祛寒,故有活血、行气止痛,补血,温经散寒等作用。总结四气五味理论是指导我们认识和运用中药的最基本的理论。任何一味中药都是气与味的统一体。五味是产生四气的物质基础。总结总结辛味的药物偏温热性,苦味的药物偏寒凉性,甘味、酸味的药物偏寒凉或平性,咸味的药物偏寒凉性,也可能偏平性。五味是产生毒性的物质基础完全依据药理作用使用中药和方剂至少有两大弊病1.降低疗效2.影响青年中医药师思维培养。第三节升降浮沉一、含义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下内外四种不同作用的趋向.升:向上升提降:下行降逆浮:向外发散沉:(向内)收敛固藏或下行泄利。

体现药物作用的趋向性升浮-向上、外沉降-向内、下二、作用

升浮药——主上行∕向外

有升阳﹑发表﹑散寒﹑催吐等作用。

降沉药——主下行∕向内有潜阳﹑降逆﹑清热﹑渗湿﹑泻下等作用。

中药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几种趋向,这种作用趋向是和疾病表现出来的趋向相对而言的。病势向上的常见症状:呕吐、呃逆、喘息病势向下的常见症状:遗尿、脱肛、崩漏病势向外的常见症状:自汗、盗汗病势向内的常见症状:表证未解而入里升浮药

宜用于病势下陷的疾病-久泄、脱肛、气陷,如黄芪、柴胡、升麻。或宜用于病位在上在表的疾病-表证、头痛等,如麻黄、薄荷、防风。沉降药宜用于病势上逆的疾病-呕吐、喘咳、肝阳上亢头痛等,如石决明、牡蛎、磁石。或用于病位在下在里的疾病-便秘、小便不利等,如大黄、茯苓。如何确定药物的升浮之性?桔梗、麻黄开提肺气,宣肺利咽-性属升浮。苏子、白前、杏仁祛痰降气-性属沉降。代赭石、旋覆花能降逆止呕治呕逆,遂定代赭石质重镇降为降药。三.注意事项

临床上用中药升降浮沉理论指导用药,病势是考虑的因素,但不是最重要因素,重要的因素是病因和病机.

四.影响药物升降浮沉性质的因素

★1、气味及具体功效气温热,味辛甘——主升浮气寒凉,味酸苦咸——主沉降

李时珍曰:

“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其性然也。”2、与质地有关质地轻——升浮

薄菏桑叶升麻葛根白僵蚕质地重——沉降

大黄石膏滑石熟地苏子3、炮制、配伍、剂量酒、姜汁炒——升浮醋、盐水炒——沉降某些药物还有引导作用:如桔梗、牛膝(升降浮沉之性特别明显,可以改变他药的升降浮沉之性。)

如大黄,属于沉降药,峻下热结,泻热通便,经酒炒后,则可清上焦火热,可治目赤头痛。“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黄芪,性味甘温,益气升阳,本性升浮。配党参、柴胡、升麻则升浮升提中气。配白术、防风则收敛固表止汗。配白术、防己则沉降利水渗湿。五.药物属性分类★解表药、祛风湿药、温里药、行气药、活血祛瘀药、补益(气、升阳益胃)药、开窍药、涌吐药多具有升浮特性。清热药、泻下药、利水渗湿药、降气平喘药、降逆和胃药、平肝潜阳息风药、收敛止血药、收涩药、安神药多具有沉降性。六.中药升降浮沉的不明显性大多数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明显,但有少部分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不明显,或存在双向性。有些中药作用趋向性不明显,很难用升降浮沉去准确归类.如延胡索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作用,在临床上治一身上下内外诸痛证。防风彻上彻下,走表达里。有的药物同时具有既升浮又沉降的二向性.如麻黄向外发汗开表,内则降气平喘。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

黄芪既能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具有升浮的特性,又能利水消肿、固表止汗又具有沉降的特点.小结1.四气五味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药物最基本性质和作用特点。2.四气五味是形成和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3.利用中药升降浮沉之特性以顺应脏腑气机升降的生理特点,有利于脏腑气机升降的调整,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4.如果不能合理运用药物的升浮沉降之性,亦可造成不良后果。

如误投或过用升浮/沉降之性明显的药于病势上逆/下陷之病的治疗,均可加重病情。第四节归经一、含义

“归”-是指药物作用部位的归属,“经”-是指脏腑(经络)。即中药作用的定位,说明其作用范围。

归经是指药物对人体某一部分作用强,而对其他部分作用弱或无作用的一种趋向。二、产生源流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疗效为根本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而成。三.意义提高用药的准确性

故治病者,必先分经络脏腑之所在,而又知其七情六淫所受何因,本于古圣何方之法,然后择何经何脏对病之药,分毫不爽,而后治之,自然一剂而即见效矣。四.确定依据

1.药物特性,尤以五味多用。

2.药物疗效。归经的确定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内经》:…“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如心经病变多见心悸失眠,肝经病变每见胁痛目昏,肺经病变常见胸闷喘咳。朱砂远志,桔梗苏子,白芍菊花。如杏仁、苏子能止咳平喘,用以治咳嗽气喘的肺气壅塞证,—归肺经羚羊角、钩藤能清热熄风,石决明能平肝潜阳,用以治肝风内动或肝阳上亢证,—归肝经3.取类比象汪昂曰:

“凡药之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质地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从也”

但必须说明的是,用这种取类比象方法来分析药之性效者,也都同样是先有实际效用,用为依籍,而并非凭空地以比类象形来演释其功效和作用的。

中药之取类比象,实际上都是基于从许多客观事物的推理中得到启发,然后再经过的不断实践和反复验证而得出的结果,故其结果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取物象以比拟药效。药效虽真实,但比拟仅是一种假借,尚非完全都能一一反映药物的真正的作用,它仅适用部份特殊性的说理,并不代表普遍规律。五、归经理论的应用1.阐明药物作用①同类药物基本功效相同者,归经不同,具体治疗效果不同。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均苦寒清泄,因归经不同功效有别。黄连主归心胃经,善清心胃火;黄芩主归肺与大肠经,善清肺火;龙胆草主归肝经,善清肝火。②归同一经的药物,气味不同,作用差异。

如同归肺经治肺病咳喘:黄芩-清肺热,用于肺热实咳干姜-温肺散寒,用于肺寒痰饮百合-补肺虚,用于肺虚久咳葶苈子-泻肺实,用于水饮犯肺同入肝经香附味辛疏肝理气,龙胆草味苦泻肝清火,山茱萸味酸收敛补肝,阿胶味甘养肝血,鳖甲味咸散结消癥。2、便于指导选择用药

a、本经用药:看何经的病变。

如里实热证有肺热心火肝火胃火等不同。再如喘证治疗,麻黄杏仁宣降肺气平喘,蛤蚧补骨脂补肾纳气定喘。

b、五行用药:根据脏腑间的生克关系如肺病治脾(培土生金),治肝。肝病治肾(滋水涵木)----可提高疗效

3、指导中药炮制加工如酸能入肝,醋制柴胡,既可缓和其升散之性,又可增强其疏肝止痛作用。4、便于记忆和理解。5、探索药物的潜在功能。★中药归经少则归1经,作用比较单一,如巴戟天仙茅单归肾经,只有补肾助阳作用。归2-3经者居多,苦参、大黄归5经。药物主要作用是治首经的病。归多经者作用多广泛。总结

中药药性理论孕育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其中产生的过程为先从治疗用药效果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而后通过观察分析逐渐提升到理性上的认识,从不断实践和反复验证而得出结果。因此这种理论不但真实地体现了实际的药效,而且又能安全客观地反映出药物内在的药性作用。第五节毒性一、含义1、“毒”即药,汉代前乃一切药物总称。2、指药物的偏性,作用的强弱。3、药物对机体的毒性和副作用——狭义的毒(指现代概念)。《中华本草》将所收中药分为大毒、小毒、有毒、无毒四类一类毒性中药2种:砒石水银二类毒性中药25种:砒霜雄黄轻粉红粉白降丹红升丹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生南星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洋金花闹洋花雪上一枝蒿班蝥青娘子红娘子蟾酥生马钱子生巴豆生千金子生天仙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毒副作用:马钱子麻黄川草乌附子班蝥天南星等对心血管系统毒副作用:川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蟾酥罗布麻叶等对肝脏毒副作用:雷公藤川楝子苍耳子黄药子半夏蒲黄等100多种对肾脏毒副作用:班蝥关木通泽泻肉桂苍耳子云南白药等可引起过敏反应的中药:地龙金银花板兰根穿心连丹参三七五味子百合防风芍药等150多种。二、中药引起中毒的原因品种、储存、炮制、配伍、用量、剂型、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的长短,辨证不准,病人体质、年龄等。误用蜜炙甘草补中益气,但若大量久服,即可使服用者脘腹痞满或水肿。人参滥用久服,亦可对人体产生毒害,轻则出现口鼻出血、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重则导致死亡。有毒中药似双刃剑:雷公藤从毒草变良药。砒霜能治白血病。雷公藤毒性主要在皮上,在炮制时将皮去掉,其毒性会大大减轻。三、解救措施轻症停服有关药物,重者催吐、洗胃,输液,利尿,对症处理,血液净化等。四、服用有毒药物的使用注意炮制要得当;配伍合理;用量准确;剂型适当;用法适宜;给药途径合理;注意病人个体差异。第五章

中药的应用第一节

中药的配伍第一节

中药的配伍一、七情的含义二、中药配伍七情——名词概念

药物七情就是用以概括单味药及两味药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临床效应的七种用药情况。1、单行:用单味药治病

或指各自独行其是,互不影响(无增减或毒害)临床效应的两味药之间的配伍关系。广泛存在。2、相须(需):

性能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使用,二药之间存在特殊的协同增效关系,彼此相需不可分离、不可替换,配伍后疗效超过二味药单用疗效的累加之和。1.共性叠加效应,2.互相影响﹑激发,产生更强的治疗效果。

不是任何功效性能相同或相似的药物都能产生满意的相须效果,其中存在特异性选择的问题。一般来说,具有类似功效的药物合用后,疗效都可能有所增强,其配伍关系都应看作相须(广义)。银花-连翘麻黄-桂枝石膏-知母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三棱-莪术全蝎-蜈蚣槟榔-南瓜子芍药-甘草人参-附子附子-干姜-甘草

----具相须关系的药物不多如对内毒素所致发热家兔,单用知母可使体温下降0.7度,单用石膏仅下降0.3度,二者合用则下降1.2度。大黄为分泌性泻剂,增强肠道推进作用较强,而芒硝为渗透性泻剂,给药后短时间内不增强肠道推动功能,但可引起肠管内容物增多,肠管扩张。另一方面,大黄主要兴奋大肠,芒硝主要兴奋小肠,因此,两药合用时,荡涤肠道的作用增强。3、相使:

“使”

–支使、支配,性能功效有些共性或协同作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提高主药疗效.

a.多分属于不同章节,但功效上存在某种联系。

b.药物之间并非不可替换。如黄芪与茯苓均味甘有补气、利水消肿等相似功效,可用于气虚水肿,二药配伍后,茯苓可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消肿功效。麻黄与桂枝在麻黄汤中的配伍,一般认为二者有主辅之别。这样相须与相使之间在内涵上即形成了交集。小结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伍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如麻黄与桂枝配伍,能明显增强发汗解毒的治疗效果,因此可以明显减少药物的用量,避免因单用或多用麻黄、桂枝引发的不良反应。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同样可以提高疗效,减少用药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4、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和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5、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涉及同一药对,只是角度不同。如生姜与生半夏、生胆南星配伍,生半夏、生胆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6、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的(部分)功效降低,甚至丧失。互相对抗,降低部分功效,临床注意,避免运用。磁石、代赭石、铁落等含铁的中药,易与含有鞣质、甙类的中药(如何首乌)起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铁和其它成分。如含大量鞣质的地榆、仙鹤草、侧柏叶、虎杖、石榴皮、五倍子与主含酶类的麦芽、谷芽、神曲合用,降低疗效。相恶是两种药物在特定的条件(如具体的病证、特定的剂型)下合用后,其中一种药物的某一种功效减弱或丧失。但它是一种相对的配伍禁忌,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和相对性,临证用药时只要避开相恶产生的特定条件,就可以适当选用。

人参恶莱菔子是因为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故对单纯的肺脾气虚的患者而言,此为配伍禁忌。但若是用于肺脾气虚兼痰涎壅盛、气喘咳嗽、食积不化、脘腹胀满等虚实夹杂的患者,则不但不是配伍禁忌,而且有相制相成之妙。人参大补元气、健脾益肺,莱菔子消食导滞、降气化痰,人参防莱菔子攻消太过,莱菔子防人参补气太壅,一攻一补,相得益彰。7.相反:(中药配伍禁忌)——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相恶为减效,相反为增毒。如延胡索增加马钱子毒性;山豆根、苦参含某些相同成分,并用可加重心脏传导阻滞。第二节

用药禁忌一、十八反、十九畏二、妊娠用药禁忌禁用药:剧毒,药性峻猛,堕胎较强的药物慎用药:活血化瘀药、行气、攻下,温中的部分药可以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或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中药,为妊娠禁忌。此类药物多为含有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组份,如砒霜、雄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