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父母特别晨诵春夜喜雨杜甫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萤火虫新语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
“雨水”节气的到来,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给大家带来了春天在望的消息。惊蛰《拟古其三》(晋)陶渊明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萤火虫新语
今天惊蛰,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时节。当春雷响起,惊醒万物,冬季藏于土中的虫蚁随之出洞,与草木般逐日舒展。在这春天里,诗人闲观去年飞去的燕子重新归来,相偕双双飞入旧居,自嘲分别后自己的门庭日见荒芜,却淡然说到:我心坚定不可转移,你的心境如今究竟怎样呢?精神富足的人,才会拥有强大的内心。无论今天心境如何,向着目标走去吧,惊蛰就是行动的季节!《七绝·苏醒》[唐]徐铉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萤火虫新语
春分,是春季平分之日,也是昼夜平分之日。从今天开始,白天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蒙蒙细雨滋润着生活里的春天,卷卷书籍滋养着心灵的春天。无论是远行的客人,还是守候的故人,在这生机勃勃的绿意里,让我们手捧好书,为心灵营造一份盎然春意吧!《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萤火虫新语清明节,是扫墓祭奠亲人的日子。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外出游玩的日子。无论是祭奠亲人还是郊游踏青,都和生命息息相关。新教育今年正在以新生命教育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研究。今天正为我们感悟生命,提供了一个契机。在清明节,让我们默默地追思亲人,好好地珍惜现在,积极地创造自己生命的价值吧!《老圃堂》
唐曹邺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萤火虫新语
谷雨节气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谷雨的到来,意味着春寒天气结束,气温回升加快。此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有着“春雨贵如油”之说。诗中,作者到田间除草,春风怪他冷落了书本。亲爱的朋友,春天正是读书天。当我们欣赏着四季更迭的美景时,别忘记书中还有古往今来的另一番动人。带上书本到郊外走一走、读一读吧,生活一定会别有一番乐趣。《立夏》(宋)赵友直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萤火虫新语
一夜暖洋洋的风,吹走了春天,吹来了夏天。田野里的麦穗,果园中的黄梅,无一不在拔节成长。立夏开始,空气中的暑意只是初起,正是读书的好时节。无论是南窗醒来的午后,还是清晨的缕缕霞光,微热的天气里,必须抓住此刻,不断学习,不断积淀。不要忘记在人生中,同样是“四时天气促相催”啊!《小满》作者吴藕汀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萤火虫新语
“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万物刚刚成熟,丰收已经在望。让我们走近这首《小满》吧,看看这个时候,还未到农忙之际,但是似乎已经在农人的劳作中感受到了农忙的气息。人生也是如此,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迎接期盼中的丰收,不妨早做准备,从现在就开始行动。《芒种》(民谣)种完五谷种白菜,过了芒种别强种。谁要误了播种期,一年收成准落空。萤火虫新语芒种,意指此时麦类等有芒的作物开始成熟,故叫芒种。植物会迎来“芒种”的季节,我们的生命又何尝没有“芒种”期呢?这样的时段,我们要回顾检点自身是否成熟,及时积极地调整状态,该收割的收割,该播种的播种,不要让时光空逝,让生命落空。《夏至九九歌》(民谣)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衣衫汗湿透。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勿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莫盖单。八九七十二,当心受风寒。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夏九九”是相对于人们常说的“冬九九”而言,是从“夏至”日开始数至81天,共分九个段落,表示夏季酷热天气从较热到极热又逐渐转凉的演变过程。民间流传着一些夏九九歌诀,知道此时在几九,也就知道了当时的炎热程度。这些儿歌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在当年不仅可以用于预防暑热,又能指导农事活动。在今天,这些儿歌朗朗上口,充满趣味,能够让孩子像读乘法口诀一样了解数学规律,也能够让被空调控制了气温的我们,了解季节的变换。所以,和孩子一起读读《夏至九九歌》吧,夏至了,天气热了,我们对生活的热情也应该升温!《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二》
(宋)晁补之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萤火虫新语小暑,在诗人的笔下温热得如此惬意。约上好友,烹上好茶,宜人的茶香有如生活的恬淡雅致,别是一番滋味。其实,好书如好友,而且是能够常陪左右永远厮守的伙伴。在好友的娓娓讲述中,能听见思想的颤音,发现行走的智慧。在小暑中静心而读,重温当初的纯真,捡拾岁月的美好。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北宋)黄庭坚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大暑是高温酷热的日子,也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日子。此时,暑假中孩子们如果能与一摞好书为伴,就可以使自己的生命也处于静静的热烈之中。和娱乐消息的哗众取宠不同,书籍的营养让孩子的气质变得优雅内敛;与电视机的喧嚣聒噪不同,书籍的静默让孩子的世界变得沉静安宁;与电脑信息的繁多杂乱不同,书籍的精深让孩子的底蕴变得丰厚充盈。请相信,火热的生命因为读书的滋养终将走向华美的秋天!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了,起风了,天凉了,大自然即将换上一副面容。乳鸦乱啼时,噪声聒耳;乳鸦啼散,心宁神静。习习凉风拂面,满阶梧桐明月里,秋意在流荡。夏去秋来,四季轮回,冷暖交替,此乃自然规律。然而,不变的是我们坚持的脚步。在秋风的凉意里,新父母们仍然以火热的激情与书相拥,与孩子牵手,在故事里徜徉,与秋天共享书香。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宋·王之道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这首小诗写了久不下雨、千里干旱的情景。处暑之时,甘霖忽至,大地滋润,空气清新,真如俗语所说:“一场秋雨一场凉”。好雨润物,“焦槁免无泥”,诗人为此喜不自胜。其实,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心灵干涸得太久,便语言无味,心神凝滞。因此,我们应该用书之雨露浇灌心之田野,使自己心朗气清。《月夜忆舍弟》作者: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白露到了,气温下降,天气转凉,草木上有了露水,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自小,我们就熟悉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诗人在清露盈盈,寒意扑面的白露节夜晚,仰头望月,忆念故乡。可是,怎么瞧都觉得这异乡的天空不够清朗,这异乡的月不及故乡的明亮。“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诵读着这首诗,踏上找寻心灵故乡的旅程吧!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秋分,也是收获的大好时节。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据考证,我国很早就以“秋分”作为耕种的标志了。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人言“心上之秋便是愁”,但这首《秋词》却爽朗明快。亲爱的新父母们,诵读着“我言秋日胜春朝”,和孩子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在旷远的秋野上,我们可以尽情地奔跑嬉戏,还可以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寒露至,秋意浓。秋总是染着缕缕忧伤和深深思念。离家在外的人呀,在寒意渐浓的秋日里,思乡的情绪更浓。写家书这样平淡的小事染上了秋,便添了几分诗意。纸短情长,匆匆中怎能写尽“万重”深意?于是在“说不尽”的担忧中“又开封”,欲寄还休的细节描写让我们动容。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借助电话和网络传递思亲深情,虽方便快捷,却也少了几分写家书的细腻绵长。在新教育的“每月一事”中,“写家书”便是其中一事。亲爱的新父母们,在这美丽的金秋十月,让我们通过写家书的形式表达我们美好的情感吧。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霜降是秋的最后一个节日,此节过后便是立冬。深秋里的村庄是那么孤寂,那么落寞,拖出长长的影子。乌鸦、大雁划过天际。远远望去,山清水秀,往近处看,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菊花,在风中一齐摇曳,正是一派浓浓的秋景啊!立冬李白[唐]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初寒陆游[宋]
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拾薪椎髻仆,卖菜掘头船。
薄米全家粥,空床故物毡。身犹付一歃,名字更须传?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东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此时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黄河以北地区会出现初雪,提醒人们该御寒保暖了。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每年12月7日或8日,太阳黄经达25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孟冬蒲津关河亭作唐吕温息驾非穷途,未济岂迷津。独立大河上,北风来吹人。雪霜自兹始,草木当更新。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大寒
【宋】陆游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拂麈取一编,相对辄终日。
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
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
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大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不知不觉间,新的一年又来到了。
巧的是,今天还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雨水正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好日子,表示降水开始,雨量增多,天气回暖,春的气息逐渐浓郁。城乡沃土,万物萌生。“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悠然自得地耕耘劳作,淡泊宁静地享受当下,新年新气象,祝福亲爱的大家,新年的每一天都如春雨般润泽!《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在汉族古俗中,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都是非常传统重要的节日。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的农历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得名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有着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重要习俗。这首诗描述着元宵节盛况,记录着月光如水,春风摇曳。这金碧辉煌、流光溢彩的诗句,隐含着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惆怅,留下了火光灿然如金的元宵夜里,忘却烦恼尽情欢笑的美好时光。这节日的盛况,为人们注入无限温暖的能量,这美好的夜色,正在孕育着璀璨的黎明!《端午》(民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吉祥!端午是中华民族最为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据考证,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文化的影响跨越了地域条件和民族文化的种种差异,被东亚许多国家地区广为接受。这首民谣简洁欢快一片温情。趁端午假期,一家团聚,亲自包包粽子、煮煮粽子、吃吃粽子吧。在这流传千年的习俗里,洋溢着中华文明的淳朴与温暖。七夕清郑板桥天上人间尽苦辛,飞桥斜度水粼粼;一年一会多离隔,好把牛郎觑得真。漏尽星飞顷别离,细将长夜说相思;明年又有新愁恨,不得重提旧怨词。七夕是伤感的,是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在鹊桥短暂相会的日子;七夕又是浪漫的,这一天姑娘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随着时代的变迁,七夕慢慢就变成了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离隔越久,近观越真。银河相隔,长达一年的离别与等待,正是为了“觑得真”,正是为了“细将长夜说相思”。新离别必有新相思,故而总有新情语。纵使七夕是伤感的,但七夕也代表着希望——执着的等待里寄予着对未来的希望。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它留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时至今日,我们对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怀着一份敬畏,一份呵护。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中秋赏月……所有这些文化标志加起来,才是文化意义上完整的中国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面对这轮中国人独有的皓月,您会陈瓜果于庭,与家人一道赏月怀远吗?九日王勃九日重阳节,开门又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东晋诗人陶渊明,曾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喜欢菊花,住宅前遍植菊花,过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生活。在重阳节这一天,正是秋菊盛开的时节,几乎一开门就能见到菊花,诗人此时心中就想着那个辞官归隐的陶渊明,“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他与陶渊明是隔了几世的知音呢,都愿固守寒庐,寄意田园。
登高,吟诗,饮酒,赏菊——重阳节四大美事。亲爱的新父母们,今天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登高望远,吟诵王勃的这首《九日》吧。妈妈你笑了谭旭东妈妈你笑了你的笑像一朵葵花在夏天的阳光里开得越来越香妈妈你笑了你的笑像一朵荷花在夏天的阳光里开得越来越红妈妈你笑了你的笑像一朵烛花在夏天的黑夜里照亮了爸爸的心房也照亮了我的心房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总有一个人,默默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常常,我们感动于“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无私和“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但人世间没有任何一种无私和奉献能与母爱相提并论。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云时悄然而至,给慰藉和力量;母爱是无私的,她将永远罩临着你,伴随你一生。《忆父》宋凌云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吴地的树,燕山的云,南北相隔,隔断了音信;两地迢迢万里,思念的愁恨有多少,让人如何去诉说?只有在梦里,才不用担心长安的天长地远,我的魂儿多次乘风去看望您哪,我的父亲,您的身体可好?您的饮食起居可正常?父亲节到了,我们能否陪在父亲身边,沏一杯茶,吃一顿饭?如果远在他乡,我们能否打一个电话,送一声祝福?《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清秋瑾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吟。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其实这个节日的全称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从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妇女争取“男女平等”游行集会以来,至今已走过百余年历程,中国妇女和世界各国妇女一样走在同一条路上。
就像秋瑾的诗作一样,当祖国面临四分五裂之际,这位英姿飒爽的女诗人没有陷入感慨之中,而是四处奔波以求真理。这首诗作于1904年,秋瑾赴日不久。清绍兴府将此词稿作为“罪状”公布。“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吟”,是她的自喻,也是她精神的体现。
愿更多女性以自己的行动,吟咏出生命的独特乐章。妇女节快乐!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六一儿童节,是孩子的节日。我们可以对照着蒙台梭利“儿童是成人之父”的名言,重温《三字经》里的尊尊教诲。以爱珍惜孩子们的童年,以教育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我们一定能够和孩子共同成长,拥有幸福的每一天!《一行有一行的气味》贾尼·罗大里(意大利)不管哪一行,都有独特的气味;面包铺里散发着,发酵的面粉和奶油鸡蛋香。当你做过家具作坊旁,你会闻到,刨花和新锯木板的清香。油漆工人身上总散发着松节油和油漆的香味儿,镶玻璃的总有窗用油石灰的气味儿。司机的制服上,有气油味儿。工人的外衣上,有机器油味儿。有肉豆蔻味——那是做糖果的师傅,有令人惬意的药香——犁地的农民,和田野和草地的清新芬芳。渔夫身上的气味,让人想到鲜鱼的大海。懒惰的阔佬,不管身上洒多少香水,只有无所事事的人的身上散发不出令人心怡的味道。孩子们,他发出的气味,也实在不大好。《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亲爱的新父母们,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在这个墨香四溢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来诵读南宋大学者朱熹的这首小诗,感受阅读的美妙——你看,半亩大小的方塘,像镜子一样清澈明净,蓝天、白云倒映其间、徘徊其中,多么清新明丽的画面!你瞧,每当潜心阅读、读有所悟时,都会有一种思路明畅、灵气流动的通达之感,这是大学者朱熹切身的读书感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小的“半亩方塘”为何会如此明澈?作者朱熹的心境为何能如此澄明?皆是因为有了“源头活水”!手不释卷地阅读与思考是理学家朱熹永不枯竭的思想源头!那么我们呢?亲爱的新父母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让我们静静地捧起书吧,通过阅读,让自己的思想和那泓清泉一样,永葆青春和活力吧!《恭诵左公西行甘棠》[清]杨昌浚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其实,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统称为植树节。而中国植树节的开始,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1925年的今天,孙中山逝世于北京。我们植树造林、造福子孙的行动,是对这位伟人最好的纪念。而“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讲的也是真实的故事:左宗棠当年一路西征一路种树。仅从陕西长武起至甘肃会宁止,种活的树即有264000多棵,丝路古道因此获得了“新生”。先贤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今天的任务交到了我们手中。饱受环境污染的困扰,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今日栽下一点绿,明日春色润人间。《少年见青春》(宋)王安石少年见青春,万物皆妩媚。身虽不饮酒,乐与宾客醉。一从鬓上白,百不见可喜。心肠非故时,更觉日月驶。闻欢已倦往,得饱还思睡。春归只如梦,不复悲憔悴。寄言少年子,努力作春事。“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天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而“五四”绝非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是一种精神,是一笔财富,是对民族炽热的爱的精神,是青年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乃至对祖国未来的发展,创新,进步的责任的财富。青春是个多么美好的字眼,这是人这一辈子的资本所有。在朝气蓬勃的少年眼中,万物都是那般美好。可是当岁月离去、容颜老去的时候,才想起要对少年说,在青春年少的时候要努力学习。这不是也应了那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吗?珍惜我们手中的青春,从此不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场运营服务 合同范例
- 敏捷开发合同范例
- 临床医学概论(内科)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 N2级护理人员理论考核考试模拟题+参考答案
- 农村地契合同范例
- 市政ppp项目合同范例
- 物业培训合同范例范例
- 土地流转抵押合同范例
- 乌龟买卖合同范例
- 2025年大理道路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
- 2024年沧州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护士延续注册体检表
- 泌尿科一科一品汇报课件
- 西湖生死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传媒学院
-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第1课时)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
- 一年级数学20以内计算练习凑十法、破十法、借十法、平十法
- 中国痔病诊疗指南(2020版)
- 创办精神病医院申请
- 2024征信考试题库(含答案)
- 学生学习概览StudentLearningProfile
- 小班数学《认识1到10的数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