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文言虚词用法表格式复习_第1页
个文言虚词用法表格式复习_第2页
个文言虚词用法表格式复习_第3页
个文言虚词用法表格式复习_第4页
个文言虚词用法表格式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文言虚词用法表格式复习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质资料,欢迎下载)

个文言虚词用法表格式复习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质资料,欢迎下载)(一)而词类用法译为典型例句连词(8)并列关系和,不译秦强而赵弱递进关系而且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承接关系就""接着见火而俱发转折关系但是""却"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假设关系如果,假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修饰关系可不译吾尝终日而思矣因果关系因而表恶其能而不用也目的关系用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通假(2)通“尔”你的,你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通“如”好像军惊而坏都舍复音(4)而已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而后才,方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况何况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二)乎词类用法译为典型例句语气助词(5)疑问语气吗,呢儿寒乎?欲食乎?反问语气吗,呢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商量语气"吧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感叹语气"啊""呀长铗归来乎!句中停顿不译于是乎书介词(1)同"于"有不同的翻译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今虽死乎此词尾(1)词尾…的样子,…地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江河(三)之词类用法译为典型例句代词(2)第三人称(有时活用为一/二人称)他、她、它(们)我(们)/你(们)1.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指示代词这,此1.之二虫又何知。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助词(6)定/中之间(结构助词)“的”1.醉翁之意不在酒2.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动/介宾(倒置的)之间宾语提前标志不译1.宋何罪之有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定(后置的)/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标志不译1.马之千里者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时间词或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不译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处处志之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4.公将鼓之5.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6.久之,能以足音辨人7.顷之,烟炎张天在“前、后、内、外、间”等词前,表示对时间或方位的限制。不译1.在乎山水之间也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动词(1)动词到……去1.辍耕之垄上2.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四)其词类用法译为典型例句代词(6)第三人称(领属性定语)"他的","它的"(包括复数)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第三人称(小主语)他","它"(包括复数)秦王恐其破壁.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我的,我(自己),你(自己)而余亦悔其随之出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指示代词(远指)"那""那个""那些""那里".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指示代词(近指)“这”“这个”“这些”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指示代词(数量)其中的其一犬坐于前.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副词(3)祈使语气可要、一定要还是安陵君其许寡人!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揣测语气恐怕,大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问语气难道欲加之罪,其无辞乎?且日行千里,其谁不知?连词(2)选择关系还是是…还是…子(你)以(认为)秦将救韩乎,其不乎?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假设关系如果其若是,孰能御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助词(1)凑足音节不译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固定(!)「何其」“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五)以词类用法译为典型例句介词(6)表示工具拿,用,凭着1.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2.请以剑舞。表示凭借凭,靠1.以勇气闻于诸侯。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表示处置的对象把1.操当以肃还付乡党。2.秦亦不以城予赵表示时间、处所于,在,从以八月十三斩于市.2.敌人以东方来.3.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表示原因因为,由于1.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表示依据按照,依照,根据1.今以实校之。2.余船以次俱进。连词(5)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而又而且并且1.忽魂悸以魄动。2.青以白非黄,白以青非碧。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表承接关系"而"或省去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表目的或结果关系来,用来以致1.构木为巢,以避群害.2.屋极有窗以达气.3.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4.余不听豫之言,以罹此难也。5.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表原因(用于前一分句)因为1.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表修饰关系"而",或省去1.虚心以待令,而无是非也。2.余与四人拥火以入。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4.樊哙侧其盾以撞。助词(2)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不译1.受命以来,夙夜忧叹2.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3.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调整音节不译逆以煎我怀。动词(1)表主观意愿以为,认为1.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2.皆以美于徐公。名词(1)缘由,原因1.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2.通假(1)通“已”已经停止1.固以怪之矣。2.日以尽矣。固定(3)「以为」把…当作(看作)…,把…设为(制成)…1.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3.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是以"因此"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有以」「无以」有用来…办法没有用来…办法1.项王未有以应,曰:“坐。”2.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六)乃词类用法译为典型例句副词(4)承接关系于是,就,才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出乎意料却,"竟(然)"反而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表示限制只""仅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在判断句中,确认作用"是""就是"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代词(1)第二人称"你的,"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固定(2)「无乃」“恐怕……”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乃尔」竟然这样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七)且词类用法译为典型例句连词(4)递进关系(顺接)而且,并且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递进关系(转接)况且,再说且焉置土石?让步关系(用于前一分句)尚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并列关系又王不去,示赵弱且怯也.副词(2)即将发生将要,将近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不出,火且尽.表暂时性暂且,姑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固定(2)「且夫」况且,再说且夫天下非小弱也,「且如」就像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八)焉词类用法译为典型例句兼词(2)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比这个,从这里,在这里;从那里,在那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相当于“于何”“在哪里”“从哪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且焉置土石?未知生,焉知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代词(2)相当于“之”它(他)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太祖由是笑而恶焉疑问代词哪里,哪儿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夫子将焉适?语气词(2)句末语气词了,啊,呢宅边有五柳,因以为号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虽鸡狗不得宁焉.句中语气词(表停顿舒缓)不译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于是焉河伯欣然.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副词反问语气哪里,何必杀鸡焉用牛刀?介词相当”于”比,在人莫大焉亡亲戚.自然存焉天地之间.词尾(1)相当于“然”……的样子”“……地”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九)何词类用法译为典型例句疑问代词(3)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为什么""什么原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动词或介词的前置宾语(译时,"何"要后置)"哪里""什么"大王来何操?豫州今欲何至?作定语"什么""哪"然则何时而乐耶?其间旦暮闻何物疑问副词(2)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为什么""怎么".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徐公何能及君也?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怎么""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固定格式(2)「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何以」即“以何”"拿什么""凭什么"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复音(2)「无何」“不久”“没多久”无何,宰以卓异闻「何乃」“怎能”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十)为词类用法译为典型例句动词(3)行为动词,翻译比较灵活“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主观意愿以为,认为1.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2.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判断词是。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2.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4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介词(5)表被动有时跟"所"连用,构成"为所"或"为……所"“被”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必为汤武笑矣。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介绍原因或目的因为,为了1.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2.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4.今为宫室之美为之。4.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介绍涉及的对象替,给臣请为王言乐。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公为我献之。为汉家除残去秽庖丁为文惠王解牛方向对,向如姬为公子泣不足为外人道也。表时间"当""等到"1.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语气词(1)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吗1.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十一)因词类用法译为典型例句介词(5)表依据依照,根据1.变法者因时而化。2.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3.罔不因势象形。表条件依靠,凭借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又因厚币(贿)用事者靳尚。4.践华为城,因河为池。5.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表时机趁此,趁机,趁着1.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2.因击沛公于坐。3.齐因燕国之乱而袭燕表借助第三方通过,经由1.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2.魏使人因平原君请从于赵。3.因魏无知求见于汉王,汉王召入。表原因因为,由于1.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副词(1)表顺接于是,就;因而1.因拔刀斫前奏案。名词(1)原因,缘由,于今无会因。动词(2)根据1.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沿袭,继续1.蒙故业,因遗策。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十二)若词类用法译为典型例句动词(1)动词像,好像1.视之,形若土狗2.。其若是,孰有御之代词(2)第二人称"你""你们"(作定语时译为"你的")1.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更若役,复若赋……表近指"这""这样""如此"1.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连词(3)表假设"如果""假设"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表选择"或""或者".1.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表插说至,至于1.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固定(4)「若夫」(开头发议论)“像那”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定」从容不迫1.指挥若定。「若何」怎么样1.以闲敝邑,若何?「若干」“许多”“一些”1.车后若干递送夫。(十三)所词类用法译为典型例句名词(1)表处所处所,地方1.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2.某所,而母立于兹。助词(2)放在动词前,与动词构成"所"字结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所字结构”,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所字结构作定语1.夜则以兵围所寓舍。2.臣所过屠者朱亥固定(2)「为……所……」表示被动被如姬父为人所杀。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所以」1.表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2.表示原因1.“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依据”2.“……的原因(缘故)”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复音(1)「所谓」所说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十四)也词类用法译为典型例句句末语气词(5)表判断语气不译或灵活译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表陈述或解释语气不译或灵活译1.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表肯定或感叹的语气不译或灵活译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古之人不余欺也表疑问或反诘语气不译或灵活译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表祈使语气不译或灵活译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句中语气词(1)表语气舒缓停顿不译或灵活译是说也,人常疑之。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固定(1)「…之谓也」“说的就是…啊”1.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复音(1)「也哉」表感叹或反诘之意不译或灵活译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岂独伶人也哉!(十五)于词类用法译为典型例句介词(6)表处所在,从,到乃设九宾礼于庭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从径道亡,归璧于赵表原因由于1.业精于勤、荒于嬉表旁涉向,对,对于1.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2.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表被动被1.君幸于赵王2.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表对象与,跟,同1.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2.燕王欲结于君。表比较比1.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固定(2)「于是」1.相当于“于+此”2.表承接关系,与现汉语相同。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于是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2.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事上面)3.于是余有叹焉。(因此)4.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1.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表承接,与今同)见……于(表被动)被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3.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十六)与词类用法译为典型例句介词(3)引出比照对象和,跟,同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引出目的对象给,为,替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引出比较对象和…比较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连词(1)表词语的并列和,跟,同1.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2.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动词(5)给予,授予1.则与一生彘肩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结交,亲附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2.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对付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2.庞煖易与耳。参加,参与1.骞叔之子与师赞许,同意1.吾与点也。2.朝过夕改,君子与之。通假(1)通“欤”。句末语气词.呢吗吧1.无乃尔是过与2.然则废衅钟与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固定(2)「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1.吾孰与徐公美2.沛公曰:“孰与君少长?”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与其……孰若」(表示选择)哪如…与其…哪如…1.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2.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十七)则词类用法译为典型例句连词(6)表示顺承关系,(时间先后相承)"就""便"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表示倒承关系,(后句早已发生,只是后来发现,表示对已然的强调,是一种追述)“原来”“已经”“原来已经”"原来是""已经是".1.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2.使子路反而见之;至,则行矣。3.其子趋而往视之,则苗槁矣。4.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5.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6.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表示条件、假设关系用于前一分句:“假使”“如果”“要是”用于后一分句:“那么”“就”“便”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诚得劫秦王,使之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表示并列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两个分句里)译为"就",或不译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入则孝,出则弟。4.小则获邑,大则得城。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表示让步、转折关系用在前一分句,表示让步时,译为"虽然"用在后一分句,表示转折时,译为"可是""却"其室则迩,其人甚远。郡则不寒,民诚寒矣。1.欲速则不达2.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3.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连用“不是……就是”1.非死则徙尔2.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副词(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是""就是"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此则寡人之罪也。(十八)者词类用法译为典型例句助词(7)动词(形)+者→名词性短语(指人、物、事等)“……的(人、东西、事情)”1.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用在数词后面“……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1.此五者,邦之蠹也.2.此数者,用兵之患也。3.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用作“若”“似”“如”的宾语“……的样子”言之,貌若甚戚者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的”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2.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3.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君者,舟也。北出愚公者,年且九十。用在“今””古”“昔””曩””远””近”等时间词后面助音节,不译1.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2.远者数世,近者及身。3.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4.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放在前一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的原因”1.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语气词(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呢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窗[教材及学情分析]小说本是在八年级,九年级才较多的涉及,考虑到七年级上册,我们已接触过两篇小说《表哥驾到》、《社戏》,对小说的基本知识已有所了解,所以我才补充这篇篇幅短小,含义深刻的经典小说,从而使学生对小说有个更深入的了解,以期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带动课外阅读。[课题推进]语文精细化之预习案的推进,带动课外经典小说的阅读为深入推进“课堂精细化之预习案例”课题的推进,本课将预习渗透于教学工作的始终。在课前我将本课的学习重点,如生词积累、概括故事情节、语句赏析、问题探究等几个板块在预习环节里呈现,从而使学生在充分的预习的基础上进行课堂的高效学习。在课堂中我从抽查生词到问题的探究,将预习作业有效渗透进课堂。课后落实预习作业,将其与转化为对知识的复习巩固、回味揣摩。[课前准备]学生完成预习作业,教师批阅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教案设计]执教程霞时间20班级初一(2)课题窗课型品悟赏析教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清情节结构,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通过两个病人形象的对比,看清人性的美与丑;

过程与方法;预习回顾;导入新课;理清情节结构;分析人物性格;疑难问题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领悟到做人要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灵。教学重点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性的美与丑。教学难点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揣摩文学作品的主旨。教学程序和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讲预习情况二、导入新课抽查下生词的掌握情况。反馈预习作业的情况,提出要求。启窗而观,可以尽情欣赏窗外美好的世界。“窗户是房屋的眼睛,但是眼睛又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我们的内心。”“打开窗帘,阳光不只有一种颜色。”在有的人眼里,打开窗帘,他的内心不仅阳光灿烂,而且还能把光明播撒到别人的心灵;而在有的人眼里,却永远只能面对一堵光秃秃的墙。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澳大利亚著名作家泰格特的《窗》,一起见证人性的光辉与黯淡!(师板书:窗)上讲台,写生词倾听参与交流提高预习质量富有哲理性的导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题的思考,达到让学生迅速走进文本,抢占阅读至高点的目的。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