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博物馆馆藏九女坊汉画像石墓_第1页
安徽博物馆馆藏九女坊汉画像石墓_第2页
安徽博物馆馆藏九女坊汉画像石墓_第3页
安徽博物馆馆藏九女坊汉画像石墓_第4页
安徽博物馆馆藏九女坊汉画像石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博物馆馆藏九女坊汉画像石墓

1968年春,原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郑振斗得知宿县辽兰市的九座古墓遭到破坏,并致电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核实。安徽省博物馆随派笔者到褚兰进行实地调查,并提出保护措施。褚兰镇位于宿县东北部,距县城67.5公里,距江苏徐州市仅30公里。该镇东、南、西三面冈峦绵延,北面地势平坦开阔。传说中的九女坟,实为一座规模较大的汉代画像石墓。该墓座落在镇子西南的墓山孜上,离镇约1.5公里(图一)。九女坟在山顶的中部,地位高敞,墓冢突兀。由于水土流失和人为的破坏,墓顶的石块已露出地面。此墓早年被盗,前室顶盖的南半边已被揭掉,室内堆积泥土碎石约有1米厚。墓室全系大石块建造,比较坚固,虽经盗掘,至今仍基本完好。又于墓山孜西南山脚下发现另一座汉画像石墓,这座墓在耕地中,距离九女坟约0.5公里。该墓也于早年被盗掘,破坏比较严重,墓室顶全部拆除,墓冢几成平地。墓室南侧有一石祠,很像昔日农村的土地庙,当地群众称为“石屋子”。祠顶已失,墙壁上部残缺。祠内及门旁满刻画像。后壁正中镌刻一方小墓碑,知此墓是“辟阳胡元壬墓”,建于东汉灵帝建宁四年(公元171年)。鉴于这两座画像石墓很重要,必须尽快进行发掘清理,安徽省博物馆于当年秋天,派胡悦谦、王步毅对“九女坟”(褚兰一号墓)和胡元壬墓(褚兰二号墓)进行发掘。经过清理,发现M1地面有石祠和墓垣的遗存,M2除石祠外也发现墓垣的遗存。这些墓上建筑物被长期湮没地下,这次发掘出土,实为重要的考古发现。两座墓葬均遭盗掘,被洗劫一空,均未发现随葬器物。野外发掘工作结束后,对两墓采取的保护措施是:因为M1墓室保存基本完好,又比较坚固,决定原地保护,并于1961年列为省级保护单位;M2的墓室破坏严重,石祠和墓碑都是罕见的珍贵文物,不宜置于旷野,故将此墓的石祠和墓室中的画像石全部运回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现将两座墓葬的形制和画像石分别介绍于下。一、墓体和墓培训M1是由地面上的石祠、墓垣和地下的墓室三部分组成,皆以青石构筑,石材硕大。墓室建在预先挖好的土圹内,墓壁上端与墓坑口平齐,墓顶高出地面约1米。墓室内壁砌缝严密,墓室外,用白灰浆填塞墙缝,包一层细黄土,然后用原圹土回填夯实,上面封土成冢。墓冢四周设矮垣,石祠建于墓冢之南。墓垣和石祠都遭到严重破坏,南垣和西垣仅存墙基,东垣、北垣各存一段较完整的墙体,石祠基座位于南垣墙的正中,两端与垣墙相接,成为一个整体,祠门向南(图版拾柒)。(一)石体学和壁画石祠已毁坏殆尽,基座仍在原地未动,其上及近旁仅存一块残屋顶石和画像石的残块。画像石的残块,有属于西壁上层的西王母图,有属于东壁底层的庖厨图,有的是门旁的青龙图、瑞羊图和墙基石上的车骑出行图。从残存的构件和画像的内容看,山墙为尖顶圭形,屋顶为两坡式,是一间结构比较简单的悬山式小屋。屋顶上面雕成瓦垄,檐头为云纹圆瓦当,连檐为水波纹。祠门向南敞开,没有装设门框。墙壁下卧铺条石作墙基。基座是用三块厚石板平铺而成。石祠面阔1.4、进深0.9米。内壁及门旁满刻画像。墓垣为矮墙,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9.8、南北宽6.5米。墙体是由墙基、墙壁、墙顶叠砌而成,通高0.48米。垣墙内壁为封土掩盖,外壁平直而整齐,墙顶雕成瓦垄,檐头刻云纹圆瓦当,连檐刻水波纹,墙面为竖行凿齿纹,墙基为菱形纹(图版拾捌,4)。(二)墓葬石景公石墓门墓门4号墓室由双甬道、横前室、双后室和一个耳室组成。墓门向西,墓向285度。墓门已被破坏,门楣、门扉均缺失。前室顶盖缺少一块(原为两块)。南壁与横额的接缝处被盗墓者凿穿一个洞眼,横额的画像微有损坏。前室和后室中部铺地的大石板也被撬毁,均留有一堆篝火的灰烬。这些现象表明此墓早年被盗掘。现在墓室基本完好。前室呈长方形,南北横置,北端有一近正方形的耳室,东面并列两个长方形的后室,西面并列两个墓门,各设甬道。墓室全长7、宽4.84米。此墓应为夫妻合葬墓(图二)。前室长3.46、宽1.93、高2.74米。四壁用厚石板立砌,墙下横卧条石作墙基,墙壁之上承横额。室顶为叠涩四级的长方藻井,上面平铺两块石板作顶盖。地面平铺厚石板。此室是画像石最集中的地方,藻井、四壁、横额和基石均刻满画像和图案纹饰,整个前室装饰得极为华美(图三、图四、图五;图版拾捌,2)。两后室并列于前室之东,结构相同,大小一致,长3.24、宽1.46、高2.16米。各设一门一窗通前室,门槛为延伸过来的墙基石,没有装置门框、门扇。门宽0.8、高1.1米。窗户为透雕的直棂窗(图版拾捌,1)。两后室间的隔墙是用条石卧铺叠砌,其余墙壁皆用厚石板立砌,墙基略微宽出墙壁。室顶长方形,叠涩三级,顶上用大石条铺盖。地面平铺厚石板,与前室地面同在一个水平面上。四壁满刻图案纹饰,上半部为联璧纹饰,下半部竖分拦格,于格内刻磨齿纹,整个墙壁如同华丽的隔扇,颇为美观。两室后壁,于正中各刻一幅画像,好像壁挂(图六)。顶盖无纹饰,但在叠涩石条的可见面上均刻有纹饰,立面为菱纹,俯面为水波纹,墙基上也刻菱纹。耳室在前室北侧,东西长1.4、南北宽1.2、高1.37米。四壁用四块石板立砌。顶部叠涩两级。地面铺石板,与前室墙基的上面平齐。门宽1.03、高1.1米。四壁无画像。墓门两个,并列于前室之西,各有甬道通前室。甬道的墙壁为整块石板立砌。顶为长方形,叠涩二级。石板铺地,与前室墙基上面平齐。甬道均长1.8、宽1、高1.54米。壁面无画像无纹饰。两个墓门之间竖立一块条石,上承门楣(已缺失)。没有设置门框、门槛,铺地的石板上凿有可纳门枢的门窝,可知原先装有门扇。门宽0.9、高1.11米(图版拾捌,3)。墓道为斜坡式,有阶,不规整。靠近墓门两旁的墓道壁,用石块垒成。墓道长5.55、宽2.68米。二、石祠石祠墓M2也是由地面上的石祠、墓垣和地下的墓室组成。皆用大青石板构筑,墓室建在土坑内。此墓早年被盗,破坏比较严重。墓顶及后室的墓壁全被拆除。墓垣的东、北、西三面均被破坏无遗,石祠尚存于原地。石祠建于墓冢之南,距墓室2.2米,基座略高于墓壁(图七;图版拾玖)。(一)壁画、祠门和祠面石祠仅一间,房顶已失,墙壁上部均残断,但墙壁及基座未移动,还保存着原来的结构。北壁为正面,东西两端为山墙。墙壁是用整块石板立砌在墙基上,墙基略微宽出墙壁。基座(石祠的地面)为一整块厚石板,下面两头用石条枕垫,隔着基座与上面的山墙对齐。祠门向南敞开,未置门框、门扉。祠内壁面及门旁皆刻满画像。正壁镌刻一方墓碑。石祠面阔1.36、进深1.03、残高1.3米(图版贰拾,1)。石祠两侧残存的墓垣与山墙相接,形成一个整体。(二)墓葬形制及布置由前室、两侧室和后室组成。墓门在前室之西,无甬道。墓向西,280度。整个墓室的平面呈凸字形。墓室全长5.7、宽5.4米(图版贰拾,2)。前室近正方形,墓顶已失。四壁用大石板立砌,下面横卧石条作墙基,墙基略微宽出墙面。地面平铺大石板,四边有整齐的浅沟,使地面高起5厘米。室内东西长1.93、南北宽1.88、现存高度1.47米。墓壁满刻画像,墙基刻车骑出行图。后室在前室之东,长方形,四壁和室顶均荡然无存,仅存墙基。地面未铺石板,为生土底,比前室地面低22厘米。后室长3.38、宽1.32、现有高度0.54米。墙基刻菱形纹。两个侧室分设在前室的南北两侧,结构相同。室顶的石块均缺失,墙壁用整块石板立砌,无墙基。地面铺石板,与前室墙基上面平齐,高于前室地面0.38厘米。南侧室长1.48、宽1.16、墙高1.1米。北侧室大小与南侧室基本相同。侧室内均无画像无纹饰。墓门设在前室之西,偏于北侧,无甬道。门极简单,仅一门洞,用一块石板挡在门外。门宽0.68、高1.1米。有斜坡式墓道,靠近墓门的墓道壁用石块垒成。墓道长1.78、宽1.06米。三、下格图1一号墓有画像石十八块,二号墓有画像石十四块,共计三十二块。这些画像石,有的是一石刻有多幅画像,有的则是二石、或三石、或四石连成一幅画像,少数为一石刻一幅画像,因此画面有六十余幅之多。现将画像石的内容及所在位置介绍如下。1石M1前室藻井的顶盖,长方形,横100、纵55厘米。画面中心为一圆圈,内刻一朵盛开的莲花。圈外为伏羲、女娲,其形象为人首龙体,有鳞有爪,伏羲戴进贤冠,女娲梳髻簪饰,皆着花边衣,束腰,广袖,环绕中心莲花飘然飞舞,神态优美。整幅画像具有动感,使人联想到佛教艺术中的飞天(图八)。2石、3石两石相接,为M1前室东壁的额枋,横239、纵46.5厘米。画面左端刻一座庑殿式的房屋,屋脊上有两鸟相对,各衔一蛇。房中宾主二人对坐,中间置樽、耳杯。房外站着两个男仆。拜谒者接踵而来,排成的长队已有二十八人之多,皆衣冠楚楚,双手秉笏于胸前,神态恭谨。中间一人(二石左起第一人)反向站立,手中拿着两条像是用绳子编连的小板片,不知为何物(图九、一〇)。4石M1前室南壁额枋,横160、纵47.5厘米。画面右上角微有损坏。此石分上、下两格。上格画面较宽,为车骑出行图。图中加幡轺车三辆,一骑者前导,一戴武冠者拱手相迎。首车为双驾,二、三两辆为单驾。舆内皆一御者与一乘者。马皆彩头结尾,韁上彩带飘摇。下格较窄,从左至右依次刻玄武、斗兽、虎、龙等。两只斗兽类狗,相视欲斗。龙虎皆有双翼,龙身满刻鳞片,形若虎豹(图一一)。5石、6石两石相接,为M1前室西壁的额枋,横332、纵46.5厘米。这是一幅观舞图,画面右端刻一座庑殿式的房屋,屋脊上有两只鸟左右分立。房内,女主人持便面凭几而坐,在悠闲地观赏舞蹈,一身材纤弱的女侍屈膝奉馔。房外,众多舞女一列横排,歌曼舞,皆梳髻簪饰,宽袖长裙,有的还饰有燕尾似的垂霄。舞女有二十人之多,分成两个舞组,左边十人为一组,有七人执鞞,表演鞞舞。右边十人为另一组,表演长袖舞(图一二、一三)。7石M1前室北壁额枋,横164、纵46.5厘米。分上下两格,上格较宽,是一幅车骑出行图。骑者执小方旗前导,一戴武冠者持笏恭迎。首车为双驾轺车,后面两辆为单驾轺车。舆内皆一御者、一乘者。马皆彩头结尾,韁上彩带飘摇。下格画面较窄,由左至右依次刻兽、鸟、虎、龙尾随而行(图一四)。8石M1前室东壁之南端,即南后室之门南侧,纵103、横62厘米。上半部透雕直棂方窗,窗下分为两格,上格刻女子五人,皆侧身向左,宽袖长裙,束腰,手执鞞,作舞姿。下格男子五人,皆冠服,侧身左向,双手秉笏(图一五)。9石M1前室东壁之正中,即后室两门之间,纵103、横44厘米。分上、下两格。上格图中并列一对铺首,铺首竖目,鼻子长直,尖嘴缩腮,锯齿衔环,有四肢和利爪,上肢举马过顶,以加强铺首威摄邪祟的气势。左上角有一只飞鸟,衔一蛇。下格为磨齿纹(图一六)。10石M1前室东壁之北端,即北后室门北侧,纵103、横55厘米。上半部透雕直棂方窗,窗棂残断。窗下分两格。上格刻一座庑殿式的房屋,屋顶分立两只短尾鸟,喙衔星宿状联珠,屋檐左角悬挂一灯笼。房内宾主二人对坐,中间置樽、杯。房外有二人秉笏跽坐。下格图中五人,皆冠服,侧身左向,双手秉笏,恭立求见。上下两格画像可视为一幅完整的画,意思是:来访者很多,虽然已是灯笼高照的夜晚了,依然络绎不绝(图一七)。11石M1前室西壁正中,即两甬道口之间,纵103、横38厘米。分上、中、下三格。上格刻女子三人,席地而坐,置杯盏。中格刻两男子,侧身向左恭立,前者执戟,后者秉版。下面一格,竖刻一龙一虎,相对立舞(图一八)。12石M1前室西壁之北端,即北甬道口的北侧,纵103、横56厘米。分上、下两格。上格刻满联璧纹,下格为磨齿纹。前室南壁和后室墙壁均同此纹,非常美观(图一九)。13石M1耳室门西侧,纵103、横34厘米。分上、中、下三格。上格为二人对坐劝饮。中格为铺首衔环。下格竖刻一龙、一狗和两只鸟(图二O)。14石M1耳室门东侧,纵103、横34厘米。分上、中、下三格。上格为二人猜拳饮酒。中格为铺首衔环。下格竖刻一虎衔鸟,旁边为一狗一鸟(图二一)。15石M1南后室后壁正中,有如一幅壁挂,纵53、横45厘米。画面为一朵盛开的莲花,花形已图案化,有八条鱼围绕莲花。这是一幅寓意吉祥的画幅(图二二)。16石M1北后室后壁正中,有如一幅壁挂,纵52、横44厘米。画面是一座庑殿式的房屋,屋顶两鸟相对,各衔一蛇。房内两人对坐,置樽、杯。房外站着两个仆人,听候使唤(图二三)。17石M1石祠西壁,此壁缺损甚多,画面极不完整,仅存上部三格画像的局部。上格是关于西王母的神话,西王母袖手端坐,背后有一虎,右边为玉兔捣药,左边为一短尾大鸟和一鸟首人身双角的怪物。前面为一身躯两端为人头,四脚分向两边爬行的怪物。《山海经·海外西经》称其为“并封”,有的书叫“屏蓬”、“鳖逢”。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认为:并封、屏蓬本字应当是“并逢”,并与逢都有合起来的意思,谓野兽雌雄相合之态,在神话中便成了怪兽。第二格局部,一戴武冠者执棨戟,左向而立,背后跪一人拱手执短棒,其后拴着一匹马。第三格局部,三人,存头部,均执棨戟,左向而立。此石南侧面,即祠门西侧,为蹶张图,刻一武士口衔鸣镝,脚踏强弓,双手奋力引弦,两旁立插棨戟。祠门旁刻此形像,当为守卫之意(图二四、二五)。18石M1石祠东壁,缺失甚多。最上一格局部,有一头颅硕大,圆眼阔嘴的“方相氏”,双手执刀、盾。其对面是身躯两端为人头的怪物,四足向两边爬行,背生两对翅膀,手抓一鸟。《周礼·夏官司马·方相氏》:“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而时傩。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驱方良。”相传“方良”是专吃死人脑的妖怪。第三格局部,一伟男子,高冠华服,愤怒暴跳,须髯倒竖。一女子跪其前,一人被捆翻在地,一人执灯烛,似有多人在旁。此情节可能是黄帝惩罚贰负之臣的故事(见《山海经·海内西经》)。底格为炊事图。此石的南侧面,即祠门东侧,刻一龙一鸟(图二六、二七)。19石M2石祠北壁,上部残损,横138、纵(残)84厘米。分四格,最上格残缺过甚,已不能辨识所刻的内容。第二格是这块画像石突出的部分,画面较宽,中间为一幢楼房,两边接屋连阁。屋顶嘉鸟飞舞,有羽冠华尾的凤鸟,也有短尾鸟,左上角有走兽,各呈姿态。房顶右边的凤鸟衔着星宿状联珠,左边的凤鸟胸部以上残缺,仅存鸟尾,推测此鸟也衔有联珠。这座宅第的主人正举行宴会,男主人高坐楼上,来宾盈室,座无虚席。宾客中有的秉笏,有的背棒,有的既秉笏又背棒,皆恭谨地面向主人。还有女宾在坐。房外有仆役听候使唤。楼下有三个女子纺织,左者坐络车旁,手中转动着调丝。右者在摇纬。中间坐在织机上的妇女,抱着婴儿在逗乐,情景动人。第三格是宴席的场面,男宾、女宾混坐,席间有两人背棒。第四格,正中为墓主人胡元壬的墓碑。碑左为舞乐百戏,图中树建鼓,跗为伏兽,鼓上有两层圆幢,上承华盖,羽葆披拂,一男一女坐鼓侧执桴击鼓。还有管弦伴奏,一女子抚琴,一人拍掌,一女吹排箫。在鼓乐声中,一人作跳丸之技,两手抛弄七丸,随势腾挪。又有两人表演技巧,一人倒立,一人翻腾于倒立者的足上,做转翻动作。还有一舞女翘袖折腰,舞姿轻盈。碑右,一人执曲柄华盖,两人执幢,一女子随后。华盖之下立一矮胖男子,此人戴冠,长袍及地,系绶带,像是尊贵者,有多人向他跪拜,跪拜者也都宽袖长衣,戴进贤冠,秉笏(图二八)。20石M2石祠东壁,上部及右边缺损,现存纵74、横68厘米。分五格。最上一格缺失无遗。第二格也大部损失,仅剩左下角,有女子六人一排站立,左两人头部损坏,另四人缺头部,皆宽袖长裙,左边的一人侧身向右,作迎宾之状。右边诸人是来宾,有的手持便面,有的拱手。第三格,存左边一段,有男女五人持械格斗,两女子居中对打,男子在两边挥刀舞剑,这个场面像是在演武。第四格,存左边一段,夫妇并坐,身旁立一侍女,对面坐着多人,一人与主人交谈,余者捧卷状物,像是绢帛之类的物品,可能是奉献。第五格为炊事图,厨房里男女仆役正在为主人的宴会治馔,有的汲水,有的淘洗,有的烧锅,有的据案操刀,一人张臂望着悬挂的猪、羊、鸭等。此格画面原是完整的,后南端断缺(图二九)。21石M2石祠西壁,上部缺损很多,纵(残)91、横93厘米。分四格。第一格存右边一小部分,左起第一人头部残缺,身着宽袖长衣,侧身向左,疾步奔走状,背后紧跟一只巨兽。此兽头大有角,短吻,颈长而曲,胸宽臀圆,肩生双翼,短尾上翘,足有利爪。尾后跃起一犬,后面还有一人拱手而跪。第二格,存右边一小部分,一人左向立,宽袖长衣,挽髻,斜背一棒,双手秉笏,昂首挺胸,仪表轩昂,身后跪一人,手执短棒,还有一匹马拴在树下。第三格,左边一排站立六人(左二人胸以上缺),有的携大棒。中间一人向他们跪着作揖。跪者上面匍匐一人,背后还有三人,一人佝偻着身子,另两人留着胡须,手持钩镶、大棒,还有一只小狗。第四格与第五格之间,以一架桥梁相隔,可视为一幅画。桥为板桥,中段平直,两头斜坡及岸,桥上未设栏杆,桥下中间立柱,柱头之上以栌斗承托桥身。一辆牛车正在过桥,车上坐着一人,一人牵牛,一人奋力推车。牛车前后有女子多人,手中皆执兵器。桥下横着一条渔船,一群人正兴致勃勃地捕鱼,有丫髻少儿,也有飘须老者,有的用罩,有的用叉,有的用网,有的徒手,还有鱼鹰疾追鱼儿,情景颇为生动。此石之南侧面,即祠门西侧,分上下三格,上格残缺,中格竖刻一虎,下格为铺首衔环(图三O)。22石M2石祠北壁墙基,横139、纵24.5厘米。刻骖驾轩车两辆,双驾轺车一辆。车前一伍伯,一骑吏前导,伍伯左手执棒,右手持便面,骑吏背一棒。轩车辕上龙首高昂。每车一御者一乘者(图三一)。23石M2石祠东壁墙基,横105、纵24厘米。刻马车三辆,第一辆为单驾轺车,次为双驾轩车,再次为双驾轺车。每车一御者一乘者。此石南侧面,即祠门东侧,刻一羊跪在松树下,羊体丰美,肩生双翼,双角盘卷(图三二、三五)。24石M2石祠西壁墙基,横105、纵24厘米。刻双驾轺车三辆,舆内一御者一乘者。此石南侧面,即祠门西侧,刻一羊,角大而弯,颔下垂须,肩生双翼,跪在松树下(图三三、三六)。上述22、23、24三块墙基连贯起来,是一幅完整的车骑出行图。车骑一列向左行驰。马匹皆胸宽臀圆,细腿圆蹄,耳如削竹,均是彩头结尾,显得格外骄健。前面两辆骖驾高车,辕上龙首高昂,其余车辆也是鑾铃和鸣,韁上彩带飘摇,一派达官显贵鲜车怒马出行的声势。25石M2前室西壁,墓门南侧,纵108、横70厘米,分为四格。第一格刻四个男子席地而坐,居中者凭几,手持便面,与左边持便面者交谈。右边两人秉笏,甚为恭谨。还有一个侍女站立一旁。第二格,两个男子居中站立,皆着宽袖长衣,一人戴武冠,一人戴进贤冠,冠上系组缨,均斜背一棒,俯身作扶起面前跪者状。跪者光头,拱手举一短棒,表情悲哀。其背后拴着一匹马,鞍鞯卸于一旁。在两个男子背后,有一妇人领着三个小孩,疾步上前,小孩作啼哭状。第三格刻五个男子,左边两人,右边三人,促膝而谈。手中均持便面,最右边一人还拿着一圆形之物。第四格刻女子五人,右边三人持便面,左边二人甩动袖子,双方款步上前致候(图三四)。26石M2前室西壁,墓门北侧,纵105、横35厘米,分三格。上格刻朱雀,羽冠,昂首振翅,尾羽展开。中格刻门吏,着宽袖长衣,戴武冠,捧盾于胸前,向左恭立。下格刻卷角羊,颔下垂须,肩生双翼,跪姿,臀部立一飞鸟(图三七)。于墓门旁刻门吏捧盾,用以迎候、守卫,《后汉书·逸民逢萌传》:“家贫,给事县为亭长,尉行过亭,萌候迎拜谒。既而掷楯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遂去之长安学,通春秋。”章怀注:“亭长主捕盗贼,故执楯也”。27石M2前室南壁西侧,纵105、横48厘米,分三格。上格刻朱雀,羽冠,昂首振翅,尾羽展开。喙衔星宿状联珠。中格刻门吏,身着宽袖长衣,戴武冠,斜背一棒,向左恭立。大棒用袋囊套着,柄朝下,组绦软垂。右手举物前伸,此物上平下圜,中间微折,有短柄,扇形。下面一格刻一只羊,跪在松树下,一只小鸟在树上探头张望(图三八)。28石M2前室北壁西侧,纵105、横39厘米,分三格。上格刻一只朱雀,羽冠,昂首展翅,尾羽展开。喙衔星宿状联珠。中格刻一门吏,着宽袖长衣,戴武冠,左手执小方版,似为“名剌”,右手执棒。“名剌”等于后代人的“名帖”、“名片”。汉代下级官吏参谒上级官吏时,必须投递“名剌”,上写姓名、爵里,由主人的奴仆召唤,然后才能晋见。下面一格刻一只肩生双翼的羊,跪在松树下(图三九)。29石M2前室南壁的墙基,横159、纵28厘米。刻双驾轺车三辆,每辆一御者一乘者,车前一伍伯荷棒,一骑吏扬鞭策马(图四O)。30石M2前室东壁的墙基,横171、纵28厘米。刻马车三辆,首辆为驷马高车,辕上龙首高昂,乘者戴武冠,后面为两辆双驾轺车,乘者戴进贤冠。车前有伍伯两人,背棒、挟弩持箭(图四一)。31石M2前室西壁的墙基,横174纵、28厘米。刻马车四辆,第一辆为单驾轩车,第二辆为双驾轩车,辕上龙首高昂,第三辆为双驾轺车,第四辆为单驾轺车(图四二)。32石M2前室北壁墙基,横157纵、28厘米。刻单驾轺车三辆,轻车一辆。轻车无盖,乘者戴武冠,车箱内放置盾、棒(图四三)。上述29、30、31、32四块墙基连贯起来,是一幅完整的车骑出行图,有车乘十四辆,主车为驷马轩车,辕上龙首高昂,车前有伍伯、骑吏和三车作前导,后面有属僚从车九辆,还有置盾、棒之兵车和两名弩手护卫。按汉制规定,像这样车乘队伍,是符合四百石县令或与之相当的官吏出行规格的。有龙首的高车,大概就是张衡《东京赋》中所说的“龙辀华较”吧,这是帝王显贵的车乘,恐非一般官吏所能乘坐。四、结语宿县褚兰两座汉画像石墓的发掘,使我们获得一批有关墓室结构、墓上建筑设施、画像石配置等考古资料和三十二块(画面60余幅)珍贵的画像石。尤其是墓垣、祠堂和墓碑同时出土,在全国鲜有发现。墓碑的明确纪年,使这两座画像石墓成为研究安徽、徐州、山东等地同类墓葬的典型资料。(一)这两座墓葬均属中等规模,形制结构大体相似,画像石的题材也多相同,其艺术风格、雕刻技法极为一致,有的画面仿佛出自一人之手。根据二号墓碑文的记载,该墓建于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一号墓建墓的时间也不会相距很远。(二)两墓的画像石,内容丰富,画像密集,装饰讲究,刻工精细。祠堂和墓室的前室(相当住宅的庭院),是画像集中之处,壁面和墓顶均刻满画像,有神仙人物和祥禽瑞兽,有表现世间官吏富豪社会活动和享乐生活的情景,也有除祟辟邪等物像。用于壁面的每块画像石基本采取分格式,自上而下分成数层,每层一幅画像,只表现一个主题。但作为额枋和墙基的画像石,都是数石横接,贯连成一长幅画像,有如手卷。如一号墓额枋的观舞图、拜谒图是以二石贯连的;二号墓祠堂墙基的车马出行图,是横贯三壁;前室墙基的车马出行图,是横贯四壁的。还有少数画像石是一石只刻一幅画像的,如一号墓藻井上的伏羲、女娲图和后壁的莲鱼图等。这些画像井然有序地布置在适当的部位,使人一目了然。每块画像石还配上菱纹、绹纹、水波纹、连续涡纹等边饰,室内四壁还雕饰大面积的联璧纹,整个墓室被装饰得分外华丽。画像石为剔地浅浮雕,即在磨平的石面上将物像轮廓之外的空白减低铲平,使物像浮起,用稍粗的阳线勾画出物像的造型,再以细线条表现人物衣着和鸟兽毛羽的质感。人物的面部与鸟兽的头部为阴线。其风格和雕刻的技法,属徐州地区东汉晚期典型的作品。(三)《胡元壬墓碑》镌刻在二号墓祠堂北壁画像石的正中,是一方凸形的小墓碑。碑顶突出的部位为额题。碑通高18.8、宽12.6厘米。四周起边框,行间有界格。额题七字分三行,文九行,每行字数不等,多者22字,少者15字。额题和碑文均隶书,笔画平直,书体质朴自然,应是民间一种实用的书体。碑面皴剥漫漶,已不能通读。额题为:辟阳胡元壬□墓。间断的碑文如下:建宁四年二月壬子……为冢墓石……父以九月乙巳母以六月……多子孙……上人马皆食大(太)仓……律令……禄慕高荣寿四敬要(腰)带朱紫车……金银在怀何取不(得)贵延年……德子孙常为……”(图四四)。从这些断续的文字中,可以了解到胡元壬的祖籍是辟阳(西汉冀州剌史部县置,属信都国,今河北省冀县东南)。造墓立祠的时间,是在东汉灵帝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关于碑文中那些“人马皆食太仓,腰带朱紫,金银在怀,何取不得”等语,是祝愿死者到另一个世界里做高官,享厚禄,拥有金银财宝,想要什么都能办得到。此碑形制为目前仅见,实为碑学研究的珍贵资料。(四)祠堂和墓垣虽然已成断垣残壁,但原貌可以复原。它们的形制、结构基本一致。墓垣为长方形,东西略长,垣墙低矮,墙顶向外面坡,雕成瓦垄。垣墙可能还有防护封土流失的功能。祠堂立于南垣墙的正中,是一间悬山式的房屋,门向南敞开。内壁及门旁盛雕画像。北(正)壁刻墓碑一方。1990年,在距褚兰5公里的褚北乡又发现一座画像石祠堂1),正壁也刻有一方墓碑,为东汉熹平三年所建。褚兰、褚北的这种祠堂、墓垣建筑,《水经注》卷二十二有类似的记载:“(绥水)东南流,迳汉弘农太守张伯雅墓,茔域四周,垒石为垣,隅阿相降,列于绥水之阴,庚(西)门表(外)二石阙,夹对石兽于阙下,冢前有石庙,列植三碑,碑云:‘德字伯雅,河南密县人也’。碑侧树两石人,有数石柱及诸石兽矣。”褚兰祠堂中也有阙和诸兽的画像。可以想见,这种墓葬的地面建筑,在较为广泛的地区,应是同类墓葬采用的基本形式。(五)一号墓的鞞舞画像是新发现。鞞舞是汉代丰富多采的舞蹈形式之一,史籍记载它是汉、魏、晋著名的乐舞,用于宴享,表演时载歌载舞。关于鞞(鼓),当时的文献记载简略,更没有形像的描述,过去论及此舞时,对鞞(鼓)未能确指。这幅观舞图中舞女们所舞之物,状如团扇,与南朝梁志所提的鞞扇正相吻合。《古今乐录》:“鞞舞,梁谓之鞞扇舞,……鞞扇,器名也”。鞞舞画像的发现,可以证明汉代的鞞舞发展到南梁,就名为鞞扇舞了,鞞即鞞扇。这幅观舞画像,使我们今天能领略到汉代鞞舞的舞容,它是一种歌舞型的集体舞,舞女们弄鞞(鼓)击拍,合着乐曲歌咏曼舞,舞姿很优美。(六)这两座墓葬中都有鸟衔联珠的画像。一号墓前室东壁画像(10石),屋脊两只短尾鸟相对而立,北边一只衔形联珠;南边一只衔形联珠。二号墓中有三幅:一幅在祠堂的正壁(19石),在楼顶右侧的一只凤鸟,向西衔形联珠。楼顶左侧凤鸟头部残缺,推测此鸟也应衔着联珠。另两幅是在墓门内的两旁,各刻一只朱雀,无其它景物衬托。南边(27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