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细胞术分选嗜碱性粒细胞的研究_第1页
流式细胞术分选嗜碱性粒细胞的研究_第2页
流式细胞术分选嗜碱性粒细胞的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式细胞术分选嗜碱性粒细胞的研究

近年来的结果表明,嗜碱颗粒在过敏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过敏炎症的作者和传播者。嗜碱性粒细胞占外周血白细胞的小部分(<1%),提纯一定数量的嗜碱性粒细胞就需要较多的血,这限制了对它的深入研究。脐带血的血量较多,可得到50~150mL的量,并且脐带静脉血相当于新生儿血。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提纯产妇脐带血嗜碱性粒细胞,以期得到研究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理想标本。1材料和方法1.1资产采集,采集带血新生儿娩出后,用血管钳钳夹离婴儿端约3cm处的脐带,将针头插入脐静脉,抽取脐带血,于产后10min内采集完毕。共收集足月产妇脐带血6份。1.2细胞数据的提取脐血每10mL加1mL0.1m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剂抗凝,按5∶1的比例加入6%葡聚糖,混匀,37℃水浴30min,沉淀红细胞,吸出含丰富白细胞的上清液,离心,用含10mmol/LEDTA、pH值为7.2的0.01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洗1次,悬浮细胞。1.3胺及含融资日白的制备试管中依次加入1.065g/mLFicoll-泛影葡胺及上述白细胞混悬液各4mL,4℃离心30min。离心后吸出上层细胞,用含10mmol/LEDTA、pH值为7.2的0.01mmol/L的PBS洗2次。1.4fcr荧光微球检测细胞形态密度梯度离心所得的细胞加入PBS、EDTA和0.5%BSA,在4℃的环境中放置20min。每1×107个细胞中加入80μLPBS、EDTA和牛血清白蛋白试剂(BSA),20μLFc受体阻断试剂(FcRBlockingResgent),10μLCD203c-PE和10mLCD45-PerCP免疫荧光抗体标记20min。分离前用Flow-Check荧光微球校准仪器,标本上机后,以前向角散射光(forwardscatter,FSC)和侧向角散射光(sidescatter,SSC)参数观察细胞形态,选取SSC低信号细胞。CD203c-PE+、CD45-PerCPint的细胞即为嗜碱性粒细胞。1.5爱酸性粒细胞染色的计算细胞经阿利新蓝染色并计数,统计其纯度及回收率。细胞经台盼蓝染色,观察其活性。2嗜碱性细胞纯度脐带血葡聚糖沉淀红细胞后嗜碱性粒细胞纯度为(0.26±0.17)%,细胞回收率为(90.08±1.04)%。经Ficoll-泛影葡胺分离后嗜碱性粒细胞纯度为(2.97±0.36)%,细胞回收率为(75.43±1.99)%。流式细胞术分选后嗜碱性粒细胞纯度为(95.02±2.94)%,回收率为(61.42±5.95)%。见表1。台盼蓝染色显示细胞活性为(99.24±0.57)%。3因子分析方法步骤由于嗜碱性粒细胞在血中所占比例低,且缺乏令人满意的纯化方法,故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对它的深入研究。许多研究都利用细胞株KU812,它最先是从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获取并建立起来的。KU812是一种未成熟的嗜碱性粒细胞前体,被作为嗜碱性粒细胞分化的模型。有研究表明,IgE并不能诱导KU812的细胞内信号发生,如酪氨酸磷酸化和钙离子释放。Aumüller等发现,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IL)-4的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储存条件的影响,因为它与人原始嗜碱性粒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根本的区别,故细胞株KU812不适用于过敏反应启动机制的研究。脐带血中的免疫细胞尚未直接受到外界过敏原的刺激,是研究过敏反应启动机制的较好材料。脐带血成分较外周血复杂,有未成熟的细胞,其表面标志可能不同于成熟细胞,所以脐带血细胞的纯化方法可能不同于外周血。采用磁珠负性选择和密度梯度离心相结合的纯化方法,从外周血可以得到高纯度的嗜碱性粒细胞。国外资料显示,嗜碱性粒细胞的纯度为(97.60±3.96)%,回收率为(49.7±15.6%)。此外还有去除红细胞后用磁珠负选法,Gibbs等得到的嗜碱性粒细胞纯度为(99.34±0.88)%,回收率为75.6%。但这些方法对脐带血中嗜碱性粒细胞的纯化效果没有外周血理想,因为脐带血成分不同于外周血,有较多的未成熟的细胞,负性选择可能得到不少杂细胞。在分离嗜碱性粒细胞的试剂盒中有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基因分型试剂(HLA-DR)抗体,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HLA-DR是阴性的;而脐带血有未成熟的嗜碱性粒细胞,其HLA-DR是阳性的,约占总嗜碱性粒细胞数的59%,采用此方法将丢失这部分细胞,降低回收率。我们曾用抗凝脐血30~50mL,先以6%葡聚糖沉淀红细胞,获取白细胞,进而用Ficol1-Hypaque作密度梯度离心获得3层细胞,上层即为初步纯化的嗜碱性粒细胞,最后采用结合CD2+、CD14+、CD16+和CD19+单抗的免疫磁珠,通过阴性选择方式纯化嗜碱性粒细胞,其平均纯度为75.8%,回收率为81.5%。Reimer等用IL-3刺激培养脐带血21d,诱导未成熟嗜碱性粒细胞成熟,再通过两步法磁珠负选,得到脐带血嗜碱性粒细胞的纯度为(95.0±0.5)%,回收率为(59.0±1.5)%,但操作耗时复杂。这就期望建立简便的方法来获得脐带血中高纯度、高回收率的嗜碱性粒细胞。有学者曾用流式细胞术选取CD123+HLA-DR-的细胞即为嗜碱性粒细胞,但这也是用于外周血。而在脐带血中有未成熟的嗜碱性粒细胞,使用此方法将丢失这部分HLA-DR+细胞,回收率降低约35%。还有作者提出先用磁珠分选去除其他细胞,提高嗜碱性粒细胞的比例后,再用流式细胞术分选。理论上结合了两种分选法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Willheim等取350~450mL外周血用1.077Ficoll-Pague初分后,采用免疫磁珠负选法去除CD14+的细胞,再用流式细胞术分选CDw17+CD14-的细胞即为嗜碱性粒细胞,纯度为(99.5±0.4)%,但回收率仅为8%~25%。近期文献未见结合两种方法来纯化嗜碱性粒细胞的报道,这可能是去除了绝大多数的阴性细胞,反而在用流式细胞术分选时缺乏参照而难以定位。CD203c是新近发现的嗜碱性粒细胞的表面标志,它也可表达在未成熟嗜碱性粒细胞、未成熟和成熟的肥大细胞表面。脐带血中可能会存在肥大细胞,而肥大细胞因与嗜碱性粒细胞的生理功能相似,故需要去除,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由于肥大细胞不表达CD45,因此分选CD203c-PE+、CD45-PerCPint的细胞即为嗜碱性粒细胞。国内外至今尚未见以此法纯化脐带血中嗜碱性粒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