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广义)是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普通话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3.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4.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5.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第二章?语?音1.语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来传递信息发的声音。2.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3.乐音是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噪音)4.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5.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6.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7.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8.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9.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10.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11.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12.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13.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14.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15.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位,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16.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17.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18.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19.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20.音变是指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人们说话、朗读时,连续发出一连串的音节,被称之为“语流”。在语流中,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往往会互相影响,从而产生一些变化,这种语音的变化现象就叫做音变。21.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做变调。22.轻声: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具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23.儿化:是指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可以区别词义,区分词性,表示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22.儿化的规律:①无韵尾或u韵尾,只加卷舌动作。如小车儿i,ü时,读ya,写作“啊”或“呀”2.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u(包括ao,iao)时,读作wa,写作“啊”或“哇”3.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n时,读作na,写作“啊”或“哪”4.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ng时,读作nga,写作“啊”5.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er,-i[]时,读作ra,写作“啊”6.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i[]时,读作[ZA],写作“啊”24.“一”、“不”的变调:①“一”、“不”在去声前读阳平,②“一”在非去声前读去声,③“一”、“不”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25.塞音26.擦音27.塞擦音28.鼻音()发音时,口腔中的发音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颤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发音。29.边音(l)发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接触,但舌头的两边仍留有空隙,同时软腭上升,阻塞鼻腔的通路,气流颤动声带,从舌头的两边或一边通过。30.双唇音31.唇齿音(f)由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而形成。32.舌尖前音33.舌尖中音34.舌尖后音35.舌面前音“舌面音”。36.舌面后音“舌根音”。37.零声母:音节没有辅音声母。381)开口呼(3)合口呼:u或以u起头的韵母。(4)撮口呼:v或以v起头的韵母。39.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401)阴平(第一声)最高而平,即由5度到5度,表示声音比较高,而且基本上没有升降变化,调值55.因此,阴平又叫55调。子,调值35。因此,阳平调又叫高升调或35调。到4度,是先降后升的曲折调,调值214.因此,上声调又叫降升调(凹调)或214子,调值为51。因此,去声调又叫全降调或51调。第三章?文?字1.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主要特点:它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3.六书:古人总结的古文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4.甲骨文指通行于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特点:笔形是细瘦的线条,拐弯多是方笔,外形参差不齐、大小不一、异体字5.金文主要指通行于西周的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特点:笔画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异体字也较多。6.篆书有大篆、小篆的区别。大篆一般指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字形比金文整齐,笔画均匀,仍有少量异体字。小篆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整理、推行的标准字体,字形更匀称、整齐,笔画圆转、简化,异体字基本废除了。7.隶书有秦隶、汉隶两种。秦隶是产生于秦代的隶书,把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摆脱了古文字象形的特点。汉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来的,是汉代通行的文字,字形规整,撇、捺、长横有波磔,很少有篆书的残存痕8.楷书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字形方正,笔画没有波磔,书写方9.草书包括章草、今草、狂草三种。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东汉章帝时盛行,笔画有汉隶的波磔,虽有连笔,但字字独立。今草产生于东汉末,形体连绵,字字顾盼呼应,贯通一气,笔形没有波磔。狂草产生于唐代,变化多端,极难辨认,变成了10.行书产生于东汉末,一直运用至今,形体近楷不拘,近草不放,笔画连绵,各11.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12.部件又称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13.部首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具有字形归类的作用。14.笔顺是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15.象形就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16.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17.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18.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19.定序:是规定现行汉字的排列顺序。第四章?词?汇1.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2.词汇和词的关系:词汇和词不同。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3.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成词的基本单位。4.语素的分类:a按音节多少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b按构词能力分为(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c按表示的意义分为:实语素和虚语素?5.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由语素充当。6.词和语素的区分:最大的区别在于:词是造句单位,语素却不是。区别词和语素7.词和短语的区分:最大的区别在于: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造句单位,短语是由词组合而成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识别词和短语可采用扩展法。8.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加在词根上边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叫词缀。9.短语是词与词的语法组合,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10.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11.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分类:基本义和转义。12.引申义是人们根据相关性联想规律,由原义(本义、基本义)发展引申(或再引13.比喻义是人们根据相似性联想规律,由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形成的意义。14.同音词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15.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又称语义成分或语16.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同义义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语义场。同一义场中的各个词叫做同义17.同义词的作用:①可以使语言的表达精确、严密。②可以使语体风格鲜明。③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④可以使语气委婉。⑤连用可以加强语势,使语义完整。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构成一个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18.反义词的类型①绝对反义词②相对反义词19.反义词的作用:①可以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揭示事物的矛盾,深刻表现事物的特点。②反义词连用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调意思的作用。③可以构成对偶、映衬的句子,使语言更加深刻有力。④可以利用反义词所具有的鲜明对比的特征,临时仿造新词,使语言新颖而简练。20.语境对词义的作用:⑴根据语境解释词义(因文定义)。⑵语境使词义单一化。打铁打伞(3)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写书看书4语境使词义具体化。踢球扣球⑸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词语搭配是互为语境的。说“骑马”,不说21.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成语的特征整体性和凝固23.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25.略语:是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26.简称是较复杂的名称的简化形式。27.联绵词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意义而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的词。第五章?语?法1.语法是语言的要素之一,是语言结构的规则,它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2.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即自然3.实词是指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4.虚词是没有词汇意义光有语法意义的、不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可分为四种,即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5.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6.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第六章?修?辞1.比喻的含义: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这种辞格叫比喻。2.比喻的作用(修辞效果):①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②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③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3.比拟的含义: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做比拟。4.比拟的修辞效果:正确地运用比拟,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5.借代的含义: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也叫做“换名”。6.借代的修辞效果: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7.排比的修辞效果: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8.排比与对偶的区别:排比是三项或更多项的平行排列;对偶只是两项的并列对称。排比每项的字数可以不完全相等;对偶两项的字数必须相等排比常用相同的词语;对偶力避字面的重复。9.对比的含义: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照。10.对比的修辞效果:对比可以使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得更集中、更加鲜明11.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的辞格叫映衬,也叫衬托。13.衬托的修辞作用:突出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化。14.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这叫通感,也叫移觉。通感的修辞作用:从感觉转移中强化人的感受,巧妙地传递感情。15.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辞格叫回环。16.回环的修辞作用:回环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语意精辟17.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叫顶真,也叫联珠。18.顶针的作用: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②状物叙事,条理清晰。③抒情写意,格调清新。列,这种辞格叫做对偶。20.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一中2025年高三5月(三模)英语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高级中学2025年高三全州仿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 长岭县2025年数学五下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阿拉伯社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模块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汉语专业》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诊断学基础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内河船舶安全检查简要概述
- 环境污染案例分析与实践考核试卷
- 内河船舶货运市场调研与预测方法考核试卷
- 山东省高中名校2025届高三4月校际联合检测大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蔬菜配送合伙协议书
- 2025年精美礼盒销售合同模板
- 2025年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重症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建立与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2025
- 浙江省台州市和合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蒙古语中的时间表达方式研究论文
- 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强度加固方案
- 食品过敏原控制培训资料
- 《图像识别技术及其应用》课件
- 2025年小学生三年级语文家长会标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