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性理论的发展_第1页
意向性理论的发展_第2页
意向性理论的发展_第3页
意向性理论的发展_第4页
意向性理论的发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向性理论的发展

众所周知,意义理论是所有社会学运动的核心标志。我们认为,意向性理论集中反映了现象学为解决近代思想中的认识论难题、克服近代思想中的二元论倾向所付出的艰苦努力。本文将简单梳理这一理论在现象学运动中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一意向对象是意识活动的组成部分意向性本来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术语,胡塞尔的老师布伦塔诺借用它来区分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认为心理现象乃是“通过意向的方式把对象包于自身之中”。胡塞尔据此认为,意识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总是“对某物的意识”,即必然是指向某种对象的。不过他并不认为一切意识行为都是意向性的,比如某些情感行为就不直接指向对象,但他强调,一切非对象性的意识都是以对象性的意识行为为基础的,因此,意向性也就成了意识活动的根本特征。与他的整个现象学思想一样,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他最初对于意向性的分析是从表达活动入手的。在他看来,表达就是有意义的记号,表达的外壳是字符或语言,表达的内容则是意义,此意义是我们通过赋予意义的行为加到表达的物质外壳上去的。因此,与表达活动相伴随的意识行为就包含三个环节:意向行为、意向内容(意义)、对象。胡塞尔说,“每个表达不仅意味着什么,而且涉及到某种东西;它不仅有意义,而且与某个对象发生关系”。或者说,“表达通过意义指示对象”,此对象既可以是实在之物,也可以是观念对象或想象之物。对于胡塞尔来说,这里的关键在于区分表达的意义和对象。在他看来两者是可以而且应当分离的,比如“耶拿的胜利者”和“滑铁卢的失败者”所指的对象都是拿破仑,但表达的意义却不相同;反之,同一个意义却可能指示不同的对象。对于前期的胡塞尔来说,对象外在于意识活动;而对于后期的胡塞尔来说,对象则成为意识的一部分。当然,这里的“对象”已被加了括号,排除其存在设定,而意识也成为先验意识,这样,意义和“对象”就合为一体,共同组成“意向对象”。因此,后期的胡塞尔认为意识活动是由意向作用和意向对象构成的,所谓意向性理论就是研究意识如何通过意向作用而构成意向对象的。正是在此意义上,胡塞尔认为,“功能观点是现象学的核心观点”()。所谓“功能问题”,也就是意向对象的构成问题。意向对象并不是与外在的实在对象相对的内在对象。严格说来,在反思之前的意识活动中并不存在这一环节。胡塞尔说,“我知觉着这个物,这个自然客体,花园中的这株树;除此以外别无他物是知觉的‘意向的’现实客体。一株第二个内在的树,或者哪怕一株在我面前的这株现实的树的‘内在形象’,绝未被给予,而如要做此假设只会导致悖谬”。那么意向对象是从何而来的呢?实际上它是在现象学对于意识体验的反思中才出现的。具体地说,在经验的意识活动中,意识总是直接指向对象的,并不需要什么意向对象作为中介。在现象学的反思中,意识活动本身成了思维的对象,此时原有的意识对象就经过了还原,成为先验意识的意向对象的组成部分。因此胡塞尔认为这里有两种意向性。严格说来,意向对象并不是真正的对象,而只是对象的意义。但后期的胡塞尔认为,意义只是构成意向对象的核心,“完整的意向对象是由诸意向对象因素的复合体组成的,在该复合体中特定的意义因素只形成一种必不可少的核心层,其他因素本质上基于此核心层之上,因此这些因素同样可被称为意义因素,不过是在一种扩大的意义上”。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对象的边缘域和“对象本身”。胡塞尔认为,由于意识活动是在内在时间之中进行的,因此当意向行为指向一个对象的时候,它必然也同时潜在地指向这个对象周围的事物。意识并不是在一瞬间完整地把握对象的,以对一个桌子的观看为例,最多只有三个面能够同时显示给意识,只有不断变换视角才能看到其他的侧面。因此,意向对象在每一瞬间都处在过去和未来的意向内容的包围之中,这使它似乎处于一个晕圈之中,过去的意向内容逐渐变得暗淡,而未来的意向则逐渐明亮起来。这样,过去、现在、未来这三重边缘域就构成了现象学的时间之维,完整的意向对象就是在这样一种时间意识中被构成的。然而,在意识绵延中逐渐显现的各个侧面如何能够构成一个确定的对象呢?或者说,怎么能肯定这些意向内容是关于同一个对象的呢?胡塞尔认为这有赖于“对象本身”。但这不是说意识如同口袋一样把对象容纳进来,而是说在对同一对象的一系列意向内容之间存在一个“一致性的极”,惟此我们才能肯定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承担者。借助于它我们发现,时而表现出这样的规定性,时而又表现出那样的规定性的那些初看起来分开的内核是同一个东西,或说是同一个“对象”。在意向对象和构成它的意向作用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行关系。对于同一对象的意识,由于意向作用的变化,所构成的意向对象也在不断变化,由此构成了意识的各种变样形态。在意向作用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信念特性:确定的、估计的、推测的、疑问的、怀疑的;与之相应,在意向对象方面则是一系列的存在特性:原初的、可能的、或然的、有疑问的、可疑的。每一种存在特性都是相应的信念特性的产物,这就是说,意向作用总是设定着自己的意向对象或意义客体。由此,胡塞尔展示出了一幅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的意识结构图:非对象性的意识行为(如爱、恨、同情、愤怒、喜悦等)都以对象性的意识行为(如表象、判断等)为基础;在对象性的行为之中,表象性行为(如看、听等等)又是判断性行为的基础,任何判断都可以还原为一定的表象;在表象性的行为中,直观行为(如感知、想象)是其他非直观行为(如图像意识、符号意识)的基础,因为非直观行为必须借助直观行为才能进行;在直观行为之中,感知又是想象的基础。任何对象的构成最终都可以回溯到感知上,即使是一个虚构的对象也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感知材料;在感知行为中,内感知才是最原本的意识,超越性感知则有一部分非原本的意识。比如对一张桌子的感知,只有正面才是原本被给予的,背面则只是“共同被给予之物”。超越性感知必须包含一定的原本意识才能进行。二意向性的超越性胡塞尔提出意向性理论的内在旨趣是为了解决认识之谜,即“认识如何能够确定它与被认识的客体相一致,它如何能够超越自身去准确地切中它的客体?”在他看来,近代哲学之所以没有解决这一认识论的难题,是因为犯了自然主义和心理主义的错误,而造成这种错误的根源则是近代哲学所奉行的二元论的思维方式。因此,胡塞尔现象学的全部努力都可以看作是对这种二元论思维方式的克服与超越。就他的意向性理论来说,由于已经实行了严格的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因此他所说的纯粹自我已经与近代哲学中作为心理实体的主体范畴有了本质的区别。同时,他所说的意向对象也已经不同于近代哲学中的客体概念,因为意向对象不同于实在对象,它是一种观念的本质存在,是纯粹自我意向性活动的构成物。因此,意向性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哲学的克服与超越。然而在现象学的后继者海德格尔看来,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立场决定了他不可能从根本上超越二元论的思维方式,这一点也突出地表现在他的意向性理论之中。当然,海氏无意彻底否定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在他看来,胡塞尔把意向性看作意识活动的根本特征,从根本上避免了近代哲学中错误的客体化倾向,这种倾向把主体视为一种封闭的心理主体。而事实上,“主体在自身中即是完全意向地结构化了的”,意向关系的根子就在于主体本身的意向结构:“作为行为的结构,意向性本身即是自我——行动的主体的结构。它是内在于作为这一行动关系的行为特质的自我行动主体的存在方式之中的。”不过,海氏认为胡塞尔同时又陷入了“主体化”的错误之中,因为把意向性看作主体的内在结构,就必然也面临所谓超越性的难题。在海氏看来,意向性理论不可能作为解决超越性问题的答案,因为“正是意向性本身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才是超越性的所在”,也就是说,意识的意向性正是主体的超越性的产物或表现。因此,胡塞尔试图通过分析主体的意向体验来解开认识的超越之谜,其出发点和提问方式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应该彻底抛弃意向性的概念呢?在海氏早期的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中,我们确乎没有看到这个概念。不过,我们发现海氏其实是用超越性的概念来取而代之。海氏自己曾明确指出,“如果我们把一切对于存在者的行为都标识为意向行为,那么,意向性就只有根据超越才是可能的,但它既不与这种超越相同一,根本也不是反过来本身就成为使超越可能的东西”。这就是说,此在并不是由于具有意向性才有了超越性,而是相反,此在的超越性构成了其意向性的基础。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海氏在此所说的超越与该词的通常含义是大不相同的。在传统哲学中,超越之物乃是指意识之外的东西,因此超越性是与内在性相对的。而海氏则认为,超越的原义是“越出自身”,也就是说在自身之外存在。而具有这种存在方式的存在者显然只能是此在,因为此在的存在方式是“在世界之中存在”,此在存在就意味着在其他事物之中,与其他存在者打交道。“总是早已与其他存在者一道存在的方式去实存,乃属于此在之天性。”(11)说此在能够越出自身,并不是说此在原本是在“内”的,然后才由内向外超越,而是说此在原本就是在外的,它首先是并且通常是在其他存在者中并通过其他存在者来发现和领会自身的。正是此在的超越性使其处于敞开状态,而各种世内存在者正是在此敞开状态中才与此在相遇照面,得到领会,并进一步专题化为“意向对象”的。因此,意向性远不是源始性的现象,“意向性是奠基于此在的超越性之中的,而且只有在超越性中才是可能的,而不是相反”。?这样,对于意识活动意向性的研究也就转化为对于此在及其超越性的研究,先验现象学也就随之转变为基本本体论了。三协调意识与对象的相互关系与海德格尔不同,萨特尽管也不满于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立场,但却不主张抛弃胡塞尔的意向性概念。在他看来,海氏所谓此在实际上也是一种意识活动,只不过是前反思的意识而已。因此,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仍旧被萨特作为构筑其现象学本体论体系的基石。不过,为了适应自己的思想需要,萨特对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其目的是抛弃胡塞尔的先验自我,使意识得到彻底的纯化或透明化。我们可以把萨特对意向性理论的改造归结为三个方面:首先,萨特否定了胡塞尔所谓先验自我的存在。在发表于1936年的长篇论文《自我的超越性》中,萨特指责胡塞尔将自我置入意识中,使意识变得不透明了。在他看来,这表明胡塞尔的先验还原还不够彻底,因为彻底的还原必然意味着要把包括自我在内的一切超越之物都悬隔起来。胡塞尔曾经认为,先验自我乃是意识或体验之流的统调者,其存在能够保证意识的统一性和个体性,而萨特则认为,“现象学的意识概念使得我的统一的和个体化的作用完全没有用处。相反,正是意识使得我的统一性和个人性成为可能。所以,先验的我没有存在的理由”。其次,萨特把胡塞尔意向性理论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感觉材料”也从意向性理论中清除出去了。胡塞尔曾经认为,意识活动是通过对感觉材料这种“中性与料”进行立义来构成意向对象的,而萨特则认为,这些中性与料并不是意识的内容,否则就会使意识处于一种半透明状态,从而无法超越自身而走向对象。从胡塞尔的角度来说,他提出“中性与料”的概念,是为了实现实在对象与先验意识之间的过渡,从而克服物质与意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僵硬对立。但萨特却认为,胡塞尔只不过“创造了一个杂交的存在,这种存在既遭到了意识的否定,又不能作为世界的一部分”。()再次,萨特把意向对象这一重要概念也否定了。意向对象可说是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重要支柱,因为这一理论的根本特点就在于主张意识并不是直接指向外在对象的,而必须通过意向对象作为中介。当然,在素朴的自然态度中,人们并不会意识到意向对象的存在,但胡塞尔却认为通过现象学反思可以发现其存在。而萨特则认为,根本就没有所谓意向对象的存在。他以所谓“本体论证明”来为自己进行辩护:“意识是对某物的意识,这意味着超越性是意识的构成结构;也就是说,意识生来就被一个不是自身的存在支撑着。”显然,在萨特看来,意识的超越性决定了它不需要意向对象这种非实在的中介环节,就可以直接指向或“切中”对象。表面上看来,萨特对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改造是循着海德格尔的路线来进行的。他一方面否定先验自我的存在,另一方面又重复海德格尔关于超越性是意向性的基础的观点,差别似乎只是把海氏的此在重新恢复为意向性的意识而已。但实际上海氏以此在取代意识、以超越性取代意向性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彻底地摆脱近代哲学的二元论立场,而萨特不遗余力地把“材料”、“意向对象”等从意识之中清除出去,却是为了保证意识的透明性和纯粹性,而这样一种纯粹的意识却只能是与纯粹“自在”的对象相对而言的。这就难怪自为存在与自在存在的二元对立成了萨特的现象学本体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因此,萨特彻底否定胡塞尔为意识与对象设置中介的努力,其结果却是完全退回到胡塞尔之前的二元论立场上去了。从现象学运动的精神和方向来看,这无疑是一种背叛和倒退。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尽管萨特一再声称自己受到了海德格尔的重大影响,而后者却从来没有予以认可。四元论对身体的意向性的推动或许正是由于不满于萨特之重蹈二元论的覆辙,梅洛·庞蒂重新返回到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立场,试图通过意向性理论来寻找到摆脱二元论藩篱的出路。不过,他既不赞同胡塞尔把意向性看作先验意识或纯粹自我之结构的观点,也不赞同海德格尔以此在的超越性来取代意识的意向性的做法,而是创造性地提出了身体意向性的观点。当然,身体的意向性并不是梅氏独创的,胡塞尔就曾经指出,我们的知觉并不是“好似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与我们的身体紧密相关的:“对事物在其中被知觉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