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视角下的女性创业_第1页
性别视角下的女性创业_第2页
性别视角下的女性创业_第3页
性别视角下的女性创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性别视角下的女性创业

一、女性创业的特点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女性创业已成为女性就业的新趋势。在拥有强大董事会社会的公司中,女性企业家的数量每天都在增加,他们的成就也越来越小。在中国,随着女性人力资本的提高,企业界也开始活跃着越来越多的女企业家,女性创业正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促进因素。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随着中国妇女在社会、经济、政治和家庭地位的巨大变化,社会上出现了一个典型现象,即中国女企业家阶层已经出现。全球创业观察项目(GEM)对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创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GEM的女性全员创业活动指数为6.90%,中国女性全员创业活动指数高达11.16%,高出平均指数4.26个百分点。在上述背景和趋势下,学术领域也对女性创业给予了极大关注,对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女性创业动机,研究认为创业远非一种自然行为,它是一种社会的认可和影响。动机理论认为,创业的决定、创业启动阶段和个人特点更相关,推动因素理论认为创业是由于枯燥和缺乏前景导致,具体说来,收入不足,失业、未充分就业,不满意的工作条件和前景,希望更灵活的时间表以取得家庭和工作责任之间的平衡“推动”了大批妇女进入创业行列,同时包括任何促使女性辞去原有工作的家庭原因。拉动因素理论将创业动机解释为对商业的兴趣,原来的带薪工作无法满足自我实现的强烈需要,将预期的机会转为市场行为的渴望、自己当老板以及社会使命;二是女性创业的领域。早期研究发现,女企业家更多地从事零售业和服务业,认为缺乏以前的相关的工作经历影响了妇女们的创业选择,促使她们进入传统的女性行业部门。因为在传统行业中,其他成功女性的榜样帮助妇女面对和克服困难,大多数女性没有准备好创业,因此承担着很大风险。行业部门的选择是根据女性们认为哪个行业看来对成功的障碍最小的考虑来决定的。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女性大量地进入非传统商业部门,女企业家在非传统领域中的数量的增加,使得研究者开始在部门之间进行比较女性所经营的企业;三是创业过程中的性别差异。研究女性是有差别的,观点的不同只在于差别的大小以及具体的方面,如创业的创业动机、融资方式和管理风格和风险偏好等;四是绩效和成长。研究者认为女性在创造就业机会、销售营业额和销售利润率等一些定量指标上表现不济,因为女性创业不是为了财务动机而是为追求内在的目标(如独立性、事业和家庭生活的灵活性)。女性被认为以个人目标的达成(如自我满足、目标实现)来衡量成功,男性则以数量指标(如利润、增长等)来衡量。虽然女性创办的企业更加稳定,但平均销售营业额比男性要低一些,而且女性在预期未来事业成功上不如男性乐观,这似乎和女性的企业规模较小有关。男性更喜欢拥有其他业务并有想尽其能力扩大业务的增长野心。国内研究者在对女性创业的研究上,成果相对匮乏,经济和管理学界等各领域学者系统涉足女企业家领域应该是20世纪90年代末的事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全国性研究为三项。一项以“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每年一度全国范围的企业家问卷跟踪调查为基础(至2002年4月共组织了9次,每次回收问卷在3000—6000份之间,其中填写问卷的女企业家占3%左右);另一项研究为中国女企业家协会的“中国妇女创业与女企业家发展研究”项目;第三项研究为1999年下半年全国妇联组织的“全国非公有企业女企业家情况调查”。2001年和2002年,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女企业家研究咨询中心发布了《中国女企业家发展报告》,对女企业家的发展状况、女企业家的特点、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一些研究者也探讨了女性创业的环境和我国女性创业的动机。总体而言,在我国,由于国土规模大,家庭意识导向强烈,女性总体教育水平不高,有关中国女性拥有企业的业绩研究甚少。尽管女性企业家作为不断壮大的企业家少数群体正在世界社会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鉴于企业家和女性的双重角色,妇女创业面临许多来自自身和外界的问题和约束,影响了女企业家的发展和企业的业绩。二、分析女性创业过程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对女性创业和女企业家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各种以实证数据为支撑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但由于我国内地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对创业和企业家问题的研究尚且不够深入,对女性创业和女企业家问题的研究更是刚刚起步。本文试图建立一个清晰的关于我国女性创业的流程图,将创业者的职业背景、创业时间和创业领域进行系统分析,旨在揭示我国女性近20年来的创业过程以及这一过程的内在联系。本文研究所用的案例和数据来源于《中国期刊网》自1992年至2005年2月收录的各类女性创业个案,共搜索到36个女性创业个案报道,其中1个案例是介绍家族企业的第二代女性企业家,1个案例是介绍中途转行接替朋友企业的女企业家,21个案例是属于中小国有企业或乡镇企业在转制过程中,女技术员或女性员工被指定或选定到管理者位置的情形,其?中?真?正?用?于?分?析?的13个案例是本文严格定义的女性创业:即女性从无到有创立和经营一个企业的过程。1三、女性自身的原因能力和创业动机首先就创业时间而言,大部分的创业行为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其中13个样本里有8个是选择在80年代创业,尽管这一结果也许受到我们样本截取的时间影响,但仍然可以显示改革开放后女性创业呈现出活跃趋势。其次是女性创业之前的职业或教育背景与其所选择的创业领域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在上述案例中的比例达到30%以上:案例4和案例5均是由纺织业女工而最终进入纺织业,而案例7是化工厂下岗女工进入化工产品制造业,最特别的一例是农业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回家乡从事带有科技含量的农产品种植业,这一结果和她们的西方同行们有相似性。而且这个案例另外具有的典型意义就是,该创业者的创业时间是在2000年前后,而这一时期正是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全面凸显的时期,该女性的自我雇佣选择正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知识型劳动力(尤其以女性最为明显)过剩的表现。三是绝大部分女性创业者的身份是普通女工或农村妇女,占到样本的85%以上,这一结果不排除样本选择的影响,但是也似乎说明在改革开放之初这一阶层的女性更具创业精神。四是绝大部分女性的创业资金都来源于家庭储蓄和向亲友借贷,创业资金来源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和单一性,这似乎可以表明我国女性创业的初始条件比她们的西方同行们来得更为严苛,因为西方有较成熟的风险资本和运作成功的银行体系。五是大部分创业领域集中在纺织业、餐饮业以及食品加工和制造业,这一结果和西方90年代以前的结果相似,即女企业家更多地从事零售业和服务业,原因在于大多数女性没有准备好创业,缺乏以前相关的工作经历,这影响了女性的创业选择,促使她们进入传统的女性行业部门。最后需提到的是创业动机,尽管数据上没有显示,但根据原始文献的表述,13个案例中有12个案例的创业动机属于前述所提到的推动因素,即创业原因是由于收入不足,失业、未充分就业,不满意的工作条件和前景,希望更灵活的时间表以取得家庭和工作责任之间的平衡等“推动”的,同时包括任何促使女性辞去原有工作的家庭原因;只有1例是属于前述提到的拉动因素理论,即将创业动机解释为对商业的兴趣,原来的带薪工作无法满足自我实现的强烈需要,将预期的机会转为市场行为的渴望,自己当老板以及社会使命等“拉动”的。这一结果和她们的西方同行们比较起来是大相径庭的,我们在后面还会进一步讨论。四、女性创业的社会边缘状态上述案例显示的结果,尽管不同程度受到研究资料选择和样本总量小等局限的影响,但依然不妨碍我们理解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女性创业的完整流程图。一部分生活在社会较底层的女性(农村妇女和普通女工),利用家庭的储蓄和向?亲?友?借贷的资金,进入自己熟悉的且进入门槛较低的行业(纺织业、餐饮业、食品加工制造等),在经验里学习,在挫折里成长,一步一步形成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中小型企业。相对于西方的同行们,中国的女性显然更有勇气,她们处在一个男性占有绝对优势的领域里,完全没有现成的模型可以学习和效仿,只能靠不断的学习摸索和适应。几乎所有的案例都暗示女性在创业时相比男性处于劣势,很多的案例的主人公都经历过不止一次的失败;有不止一个经历过被骗的事件;也有不止一个案例由于性别的原因,在创业时受到供货商、合作伙伴或竞争者的歧视。在上述案例里,我们特别观察到在改革开放之初,大部分创业女性的身份背景是普通女工和农村妇女,学历较低,一个可以解释的原因在于成本是创业进入的壁垒,会计成本反映了创业项目需要的投资及运行费用,而机会成本则是创业者现有利益和创业者未来价值的反映,机会成本影响创业抉择,机会成本和创业的可能性呈现逆向关系。机会成本越大,即在位者的利益越多,未来价值越小,创业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在位者现有利益越小,未来价值越大,投身创业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一经济学分析,正好阐释了迪克·克拉克(DickieClark)提出的“社会边缘状态”这一概念。克拉克认为,当个体的属性——身体特征、智力特征、社会行为方式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承担的角色发生冲突时,个体就处于社会边缘状态。实际上处于社会边缘状态者所获得的现实利益小,个体放弃现实利益进行创业的机会成本小,因而创办自己企业的可能性就大,普通女工和农村妇女即属于这一群体。她们无法在经济社会中找到适当位置或者预计无法晋升。这些处于“社会边缘状态”的人,她们在现实中没有占据“有利地形”,没有太大的现实利益,也谈不上在社会正规渠道上有大的发展。因此她们创业的机会成本小,顾虑少,她们通过创业,不仅能够获得收入,找到新的发展平台,而且能够找到一种控制命运、实现自我的感觉,但也正因为如此,创业的技能和知识缺乏,注定了社会边缘状态下的创业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积累和学习过程。本研究也从另一方面表明了中国女性在那时期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因为大部分的创业都是生存型的创业,而必须提及的是,这一结果和GEM2003的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中的中国女性创业数据很吻合:“2003年与2002年相比,中国的创业活动依然是以生存型创业为主导。生存型创业活动占到整个创业活动的53%,机会型创业占47%……而GEM的总体创业类型仍然是以机会型创业为主,机会型创业占到70%以上,生存型创业不到30%……在生存型创业中……女性的全员创业活动指数为7.29%,GEM的水平是2.23%。在机会型创业中……女性的全员创业活动指数是3.83%,GEM的水平是4.51%。区分创业活动类型后,我们可以发现……女性创业活动活跃的主要贡献因素来自生存型创业。女性的生存型创业活动指数远远高于GEM的平均水平,而机会型创业活动指数则低于GEM的平均水平……”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并不存在一个非常成功和备受赞扬的女性企业经营者或者说商人,因此并不存在一个典型的模型人物可以效仿,女性创业在中国的现实环境里没有学习的对象,民国时代的锦江饭店的创始人董竹君是个特例。这种文化氛围是难以激励女性去积极创业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部分的女性创业出于生存的原因。90年代前后农业失去了提供更好生活的潜力,而紧接着是乡镇企业效益欠佳,再后是国企改革,然后是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失业现象凸显,所有这些都会置女性于不利地位,正是在此情形下,中国女性才以顽强的姿态走上了创业之路。本文研究的材料选择具有极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