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国风节目再出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文艺创新源泉2022年央视春晚及各地方春晚中,精彩国风节目的再度出圈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众的审美水平也在视听享受中得到了提高。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这个美好期待正在成为现实。《只此青绿》带观众“沉浸式”赏画“远黛秀娥,只此青绿”“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仿佛摊开的活画本,画中人在舞,人在画中舞,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大国气象”……网友用诗句或诗一般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观赏体验。北宋画家王希孟的旷世名作《千里江山图》在春晚舞台上由静而动,身着青绿服饰的舞者,定格以不同舞姿,似山峦起伏,伴着水面波光,一眼入画,给观众带来别样的“沉浸式”赏画体验。热搜、热议、朋友圈转发,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很快爆火出圈。《只此青绿》好在哪?一言以蔽之,审美在线。每个舞者被变成画中的一抹色彩,用舞蹈的律动呈现长卷中铺排的富有节奏感的青绿,真正让传世名作活了起来。作品胜在编导的创意、舞者的表达、AR等虚拟视觉技术和服化道的完美辅助,更胜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众多国宝级文化遗存。“新春奇妙游”延续经典IP2021年春节期间《唐宫夜宴》爆火之后,河南卫视充分利用“中国节日”IP优势,相继推出了“奇妙游”系列精品节目。今年,“河南春晚绝美牡丹仙子”“又被河南春晚拿捏了”等话题引发网友热议,“奇妙游”系列节目又一次出圈。《神州门神》融合中国古典舞、中华武术与当下流行的街舞元素;《黄河泥娃》以国家级非遗泥塑技艺开篇,借小泥人的视角,讲述黄河文化根脉传承……传统与创意碰撞,不断带来视听冲击。这些节目直击人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做到了守正创新。对于河南来说,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传统文化资源取之不尽,主创人员不仅充分利用了文化资源优势,更在内容上、形式上做到了时代化,将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把文化变成舞台故事,把故事讲到观众心里。春晚舞台再燃国风热潮2022年春节期间,各地春晚舞台再燃国风热潮,既反映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普遍提高,文化自信更加坚定,也反映出文化复兴带动了大众审美的提升。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宝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及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美学精神。只有把传统之美注入美的艺术之中,作品才有灵魂,思想和艺术才能相得益彰,作品才能传之久远,中华文化才能保持生命力。但需注意,此类节目中,还存在部分节目同质化、过分依赖科技而忽视内容等问题。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正如《只此青绿》以及去年的《唐宫夜宴》,它们的出圈在于舞者生动地诠释了名画或舞俑的写意之处、唯美之处,技术的助力并未脱离作品内容。(摘编自《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画《千里江山图》“活起来”,依靠的是编导的创意、舞者的表达、AR等虚拟视觉技术和服化道的完美辅助。B.河南卫视春晚的部分节目,既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了与时代结合,可谓守正创新。C.国风热潮,反映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普遍提高,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大众审美已达到很高的程度。D.优秀的国风节目需要注重文化作品本身,把技术革新作为服务于内容的手段,科技发展只是文艺创新的助力。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借春晚中国风节目的火热,论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B.文章运用举例论证,说明国风节目要做到把传统和现代有机融合,方能真正打动人心。C.文章既详细介绍了国风节目的精彩之处,又讨论了此类节目的缺点,思考全面且理性。D.文章用对比论证,说明此类节目现在只有《只此青绿》《唐宫夜宴》才是真正优秀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友能用诗句或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对《只此青绿》的观赏体验,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浸润滋养。B.河南卫视占据了文化资源优势,才能打造经典IP,其它地方卫视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不能做好此类节目。C.中华文化要长久保持生命力,必须将中华民族的传统之美注入到美的艺术表达里,让思想和艺术相得益彰。D.我们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的宝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等传承下去。二、非连续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到是自动的。只有生于斯、死于斯的人群里才能培养出这种亲密的群体,其中各个人有着高度的了解。好恶相投,连臭味都一般。要达到这境界,却有一个条件,就是没有什么差别在阻碍着各人间的充分了解。空间的位置,在乡土社会中的确已不太成为阻碍人了解的因素了。人们生活在同一的小天地里,这小天地多少是孤立的,和别群人没有重要的接触。在时间上,年长的人可以了解年轻的人,他们甚至可以预知年轻的人将要碰着的问题。年轻的人在把年长的人当作他们生活的参考蓝图时,所谓“不了解”也不是分划的鸿沟。乡土社会中阻碍着共同生活的人充分了解的却是个人生理上的差别。这差别倒并不是起于有着悬殊的遗传特质,这在世代互婚的小社区里并不会太显著。男女生理上的分化是为了生育,生育却又规定了男女的结合。这一种结合基于异,并非基于同。在相异的基础上去求充分了解,是困难的,是阻碍重重的,是需要不断地在创造中求统一,是浮士德式的企图。浮士德是感情的象征,是把感情的激动,不断的变,作为生命的主脉。浮士德式的企图也是无穷止的,因为最后的统一是永远不会完成的,这不过是一个求同的过程。不但这样,男女的共同生活,愈向着深处发展,相异的程度也愈深,求同的阻碍也愈是强大,用来克服这阻碍的创造力也更需强大,在浮士德的立场说,生命力也因之愈强,生活的意义也因之愈深。把浮士德式的两性恋爱看成是进入生育关系的手段是不对的。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这和友谊不同,友谊是可以停止在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却是不停止的,是追求。这种企图并不以实用为目的,是生活经验的创造,也可以说是生命意义的创造,但不是经济的生产,不是个事业。恋爱的持续依赖于推陈出新,不断地克服阻碍,也是不断地发现阻碍,要得到的是这一个过程,而不是这过程的结果。从结果说可以是毫无成就的。非但毫无成就,而且使社会关系不能稳定,使依赖于社会关系的事业不能顺利经营。依现代文化来看,男女间感情激动的发达已使生育的事业摇摇欲坠。这事业除非另外设法,由社会来经营,浮士德式的精神的确在破坏这社会上的基本事业。在乡土社会中这种精神是不容存在的。它不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的。它更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因为乡土社会所求的是稳定。它是阿波罗式的。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那就是男女有别的原则。“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这隔离非但是有形的,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而且还是在心理上的,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在社会结构上,同性组合和家庭组合原则上是交错的,因为以生育为功能的家庭总是异性的组合。因之,乡土社会中“家庭”的团结受到了这同性组合的影响,不易巩固。于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中国乡土社会里,以家族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则较异性原则为重要的表示。(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男女有别》,有删改)材料二:费孝通先生说:“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受千年封建礼教的束缚,人们都无法冲破性别的鸿沟。从“男女有别”到“男女平等”,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西方帝国主义用炮火轰开我国紧闭的大门,先进思想的涌入惊醒了沉睡的中国,西方的天赋人权说和西方女性主义的输入,不禁使人对比中西方女性的地位,先进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中,在变革中,废除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纲常,重新给予女性平等的权利;其二,随着教育的普及,近代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为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随着西方先进思想的涌入,越来越多有救国梦想的年轻人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企图救国图强,并将救国图强与争取女权结合在一起,使男女平等成为可能。经过了近两个世纪的努力,“男女平等”的思想渐渐取代“男女有别”,但固守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纲常余力也不会马上消退,只有在不断地肯定与否定之间,社会才会进步,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指日可待。(摘编自李宗霖的《论“男女有别”到“男女平等”的演进史》,有删改)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于斯、死于斯的人群里就能培养出乡土社会的亲密群体。B.在宗教的理想天堂中,为充分了解道义,男女性别的鸿沟被抹杀。C.乡土社会中,男女授受不亲和男女心理上的隔离有助于保持稳定的社会关系。D.在乡土社会中,同性组合的家族为基本社群,影响着异性组合的家庭团结。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乡土社会中,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没有什么能够阻碍个人之间的充分了解。B.恋爱是一项毫无成就的探险,所以在乡土社会中是不容存在的。C.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阿波罗文化是不接受的,因为男人做了女人该做的事,破坏了稳定的社会关系。D.乡土社会为了社会的安稳,采取两性隔离的方式,隔离产生距离,甚至筑下鸿沟。作者对此深恶痛绝。6.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雷雨》中鲁侍萍生了两个儿子仍被被周家强行赶出家门的原因。B.《琵琶行》琵琶女自述“商人重利轻别离”,自己只好独守空船。C.《增广贤文》中有句流传很广的话叫“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D.《礼记》中记载男子行冠礼仪式的篇幅较多,记载女子行笄礼的内容很少。7.我国政府于2018年宣布的放开三孩的生育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引发了人们的讨论。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为什么现代社会生育率会走低。
8.请结合材料一的观点,简要分析《红楼梦》中贾母为何选薛宝钗当孙媳妇而放弃和贾宝玉两情相悦的林黛玉?三、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迷路刘国芳有一天,我一个人去爷爷家。爷爷住在一个叫夏村的地方,以前我去过,跟大人去的。爷爷家不是太远,我跟在大人屁股后面,走了那么十几二十几分钟,就到了。但这天,我一个人走了好久好久,也没到那个叫夏村的地方。到后来,我迷路了,眼前的路一点也不熟,不知道走到哪儿了。记得以前我跟在大人后面,大人总让我快走,说不跟上会迷路。没想到今天真的迷路了,我吓坏了,坐在路边呜呜地哭起来。这时三个老人走过来,问我:“你坐在这里哭什么?”我说:“我迷路了。”他们说:“你要去哪里?”我说:“我要去爷爷家,夏村。”三个老人笑了:“我们也去夏村,你跟我们走吧。”我不哭了,站起来跟着他们走。三个老人年纪都很大,走得很慢。走了大概半个小时,还没到。我问他们:“爷爷,怎么还没到呢?”他们说:“快到了。”我不问了,跟着他们。不知道走了多久,我忽然发现只有两个老人了,有一个不见了。我问两个老人说:“还有一个爷爷呢?”一个老人回答我说:“走了。”我说:“走了,去哪儿了?”一个老人说:“去另一个世界了。”我知道另一个世界是什么意思,很惊讶:“好好的,那爷爷怎么就走了?”另一个老人说:“年纪这么大,随时都有可能不在这个世上了。”我不问了,跟着他们。又走了很久,还没到,倒是又少了一个老人。我看着他问:“那个爷爷,是不是也走了?”老人点点头说:“是。”我说:“年纪大了,随时都有可能不在这个世上了?”老人又点头说:“是。”我不再做声,跟着他。又走了好久好久,还没到,倒是一不留神,那老人也不在跟前了。我有些害怕,到处看着,还喊:“爷爷,爷爷,你在哪?”没人回答我。我应该想到,这个老人也走了。剩下我一个人了,我记得我要去爷爷家,他住在一个叫夏村的地方。但现在,几个认识路的老人都不在了,没人带我去了,我又迷路了。但这回我没哭,我继续往前走,左顾右盼。正张望时,一个孩子看见我,走过来对我说:“爷爷,你要去哪儿呀?”我说:“你喊谁爷爷?”孩子说:“喊你呀!”我吓坏了,我不是要去找我爷爷的吗?怎么我也变成爷爷了?(有删改)文本二:迷路刘国芳领导小时候住在乡下的一幢老屋里,这幢老屋五幢直进,有八、九十间房子。老屋左右相连,也是这种五幢直进的大屋子,互相之间有耳门相通。有生人走进来,半天出不去。领导小时候当然还不是领导,他只是个孩子,老屋里的人喊他小勇。小勇有一天和几个孩子在老屋里捉迷藏,这间屋子蹿到那间屋子。忽然,小勇看见一个小女孩蹲在一个耳门里哭,小勇便过去问她说:“你在这里哭什么呀?”小女孩说:“我迷路了,怎么也出不去。”小勇就笑了,小勇说:“这还哭呀,我带你出去。”说着,小勇就带着小女孩穿过几个耳门,出去了。还有一次,一个大人也迷路了。这大人见了小勇,问:“我怎么走来走去,就是出不去呢?”小勇又笑,小勇说:“大人也会迷路呀,我带你出去。”也是穿过几个耳门,小勇把那个大人带了出去。小勇大了后,就离开了老屋。再后来,小勇就当领导了。当了领导后,再没人喊他小勇了,都喊他领导。领导现在又到老屋来了,不是衣锦还乡,是仓皇逃来的。几个亲信都出事了,领导知道自己早晚要出事,生出逃走的想法来。老屋安全,领导于是关了手机,逃到这儿来了。但进了老屋,领导发现老屋已今非昔比了。以前单是一幢老屋里,便住了几十户人家,老屋里到处人声鼎沸,热热闹闹。但现在,老屋衰败了,到处是倒篱烂壁。领导在老屋里走了好久,也没看到一个人。后来,领导就看见了一个孩子。孩子说:“叔叔,你是不是迷路了呀?”领导说:“我没迷路,我怎么会迷路呢?”孩子说:“迷路了也不要紧,一个人总有迷路的时候。以前有一个小女孩,迷路了,我带他出去了。还有一个大人也迷路了,也是我带他出去的。叔叔迷路了,我同样可以带你出去。”领导看着孩子说:“你这孩子真有意思,你是住在这里吗?”孩子说:“是。”领导又说:“你叫什么?”孩子说:“小勇。”领导有些诧异,领导说:“你叫小勇?”领导说着时,仍走着。孩子见了,说:“我看叔叔真是迷路了,你跟着我,让我带你出去。”领导这回竟听从了孩子,跟着他走出了老屋。没人知道领导的这次潜逃,悄无声息地,领导回去了。几天后,领导又一次来到了老屋。他想再看一看那个叫小勇的孩子,然后去自首。领导找了好久,穿过一个又一个耳门,也没见到那个小勇。领导出来时,看见一个老妪在门外晒太阳,便问她说:“请问婆婆,老屋里住了个叫小勇的孩子吗?”老妪摇头:“这老屋有二十年没住人了。”领导就怏怏而去,但后面,老妪忽然又告诉他说:“二十多年前,老屋倒有个孩子叫小勇,听说已当了大官了,你是不是找他呀?”领导回头看了看老妪,点点头。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反复记述“不知道走了多久”“又走了很久”“又走了好久好久”,这是为故事最后的结局作铺垫。B.文本二中的老屋房间众多结构复杂,这些特点这使得不论小孩还是大人都会在老屋中迷路具有了合理性。C.文本一和文本二都运用了象征手法,丰富了作品的意蕴,使它们就像生活化的哲理寓言,耐人寻味。D.文本一和文本二中人物形象大都没有姓名,但不管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塑造得个性鲜明。10.两个文本的标题同为“迷路””,其内涵有何异同?
11.两个文本都包含一些违背生活常理的“荒诞”因素,请各举一例并探究其表达效果。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选自苏洵《六国论》)(二)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选自苏辙《六国论》)1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B.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C.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D.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13.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表示尊称的词语很多,如卿,燕人称荆轲为荆卿;如子,郑伯说“吾不能早用子”;如君,烛之武曰“君知其难也”;如竖子,亚父曰“竖子不足与谋”,此外还有先生、夫子、丈人、阁下、长者、大人、兄台……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南、河北”是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关中”是指“函谷关以西”地区。C.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D.《鸿门宴》中描述宴席座次:“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反映了项羽的傲慢无礼、目中无人。14.比较苏洵与苏辙的《六国论》,对两篇文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可见父子二人的观点不尽相同。B.两文都把六国分为两类国家,并称赞其中的一类,抨击其中的另一类。C.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D.苏洵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一事实,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而苏辙则立足六国“不知天下之势”这一点,从战略进行理路详明的辩论,意见扼要而中肯。15.翻译下列句子。
(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6.苏辙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五、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声声慢(寻寻觅觅)》,完成下面小题。17.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词艺术地表现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B.词的上片写秋天里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等,是对开头的阐释与补充。C.词的下片写菊花“如今有谁堪摘”,表现作者因郁闷已不再为花凋谢感到惋惜。D.作者的生活遭遇,能让人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是本词动人的重要的原因。1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句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六、名篇名句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魏征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了真诚待民的好处和骄横奢侈的危害。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控诉秦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洵在《六国论》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诸侯奉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对诸侯的侵犯就越厉害。
七、简答题
2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①。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年度考核个人述职报告范文(19篇)
- 班主任教师工作简述7篇
- 智慧安全政务云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
- 某文旅景区概念性策略-策划案例
- 《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2025年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特种材料供应合同
- 二手设备的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厨师职业培训学院合作办学合同4篇
- 《组织行为学》第1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 市场营销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 护理指南手术器械台摆放
- 肿瘤患者管理
-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国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行业政策及需求规模预测报告
- 《应收培训》课件
-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 2024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