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商务谈判的语言艺术_第1页
第5章 商务谈判的语言艺术_第2页
第5章 商务谈判的语言艺术_第3页
第5章 商务谈判的语言艺术_第4页
第5章 商务谈判的语言艺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务谈判

(BusinessNegotiation)方丹第五章商务谈判的语言艺术本章主要内容商务谈判中“听”的技巧商务谈判中“说”的技巧商务谈判中“问”与“答”的技巧商务谈判中“看”的技巧商务谈判的语言的重要性

人类创造了语言,就是为了交流和沟通。语言是人类用来进行信息交流的符号系统。从狭义上讲,语言是指由文字的形、音、义构成的人工符号系统;广义的语言则包括一切沟通作用的信息载体,不但说话、写字,就连距离、眼神、手势、表情、体势都包括在内。各种思维活动要用语言表达出来。商务谈判的整个过程就是谈判者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也就是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来与对方讨价还价,从而协调双方的目标和利益,保证谈判的成功。那么,怎样才能清楚、明白,从而充分、完整、准确而又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意思,并实现战略上、策略上的目的呢?这是很有讲究的,要求语言表达有艺术性。

谈判的语言技巧在营销谈判中运用得好不仅能赢得期望的谈判效果,还可带来营业额的高增长。有一位教徒问神父:“我可以在祈祷时抽烟吗?”他的请求遭到神父的严厉斥责。而另一位教徒又去问神父:“我可以吸烟时祈祷吗?”后一个教徒的请求却得到允许,悠闲地抽起了烟。这两个教徒发问的目的和内容完全相同,只是谈判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但得到的结果却相反。由此看来,表达技巧高明才能赢得期望的谈判效果。

谈判的语言技巧在营销谈判中运用得好可带来营业额的高增长。某商场休息室里经营咖啡和牛奶,刚开始服务员总是问顾客:“先生,喝咖啡吗?”或者是:“先生,喝牛奶吗?”其销售额平平。后来,老板要求服务员换一种问法,“先生,喝咖啡还是牛奶?”结果其销售额大增。原因在于,第一种问法,容易得到否定回答,而后一种是选择式,大多数情况下,顾客会选一种。

你想到一家公司担任某一职务,你希望年薪2万元,而老板最多只能给你1.5万元。老板如果说“要不要随便你”这句话,就有攻击的意味,你可能扭头就走。而实际上老板往往不那样说,而是这样跟你说:“给你的薪水,那是非常合理的。不管怎么说,在这个等级里,我只能付给你1万元到1.5万元,你想要多少?”很明显,你会说“1.5万元”,而老板又好像不同意说:“1.3万元如何。”你继续坚持1.5万元。其结果是老板投降。表面上,你好像占了上风,沾沾自喜,实际上,老板运用了选择式提问技巧,你自己却放弃了争取2万元年薪的机会。当你作为顾客与店主进行谈判时,你有没有运用语言技巧呢?我们不妨先看一则笑话。有一次,一个贵妇人打扮的女人牵着一条狗登上公共汽车,她问售票员,“我可以给狗买一张票,让它也和人一样坐个座位吗?”售票员说:“可以,不过它也必须像人一样,把双脚放在地上。”售票员没有否定答复,而是提出一个附加条件:像人一样,把双脚放在地上,去限制对方,从而制服了对方。学会谈判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你努力学习,掌握有关的谈判技巧和策略,你一定能够成为谈判高手。第一节商务谈判中“听”的技巧倾听的作用1、倾听是把握对方观点与立场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2、倾听可以满足对方受尊重的需要3、倾听和谈话一样具有说服力。

“倾听”存在的障碍1、判断性障碍2、精力分散,或思路较对方慢,或观点不一致所造成的少听,漏听。3、带有偏见地听4、受收听者的文化知识、语言水平等的限制,特别是受专业知识与外语水平的限制,而听不懂对方的讲话内容。5、环境的干扰倾听的技巧第一,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地倾听。

第二,通过记笔记来达到集中精力。

第三,有鉴别地倾听对手发言。

第四,克服先人为主的倾听做法。

第五,注意不要因轻视对方、抢话、急于反驳而放弃听。

第六,不要为急于判断问题而耽误倾听。第七,遇到自己难于对付的问题,也不要充耳不闻。第八,不要使自己陷入争论

第二节商务谈判中“说”的技巧能够用准确、规范的语言陈述立场、观点,提供消息,交流感情,说服对方,这是对谈判人员语言表达能力最起码的要求。如果说话含混不清,吐字不准,措词不当,或前言不接后语,词不达意,没有逻辑性,会极大的影响谈判人员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谈判人员讲话的大忌。语言表达能力差,不仅不能很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要求,也不能很好地说服对方,甚至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说”的作用

1、准确无误地陈述谈判者的意图,表达双方各自的目的与要求。

2、说服对方。

3、能够缓和紧张气氛,融洽双方关系,从而有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语言表达的技巧

1.

准确、正确地运用语言

2.

不伤对方的面子与自尊

3.

应避免的言词4.

选择合适的说话方式

如停顿、重点、强调、说话的速度等

谈判中应避免的语言(1)

极端性的语言。如“肯定如此”、“绝对不是那样”。即使自己看法正确,也不要使用这样的词汇。(2)

针锋相对的语言。这类语言特别容易引起双方的争论、僵持,造成关系紧张。如“开价五万,一点也不能少”;“不用讲了,事情就这样定了。”(3)

涉及对方隐秘的语言。如“你们为什么不同意,是不是你的上司没点头?”与国外客商谈判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4)

有损对方自尊心的语言。如“开价就这些,买不起就明讲。”(5)

催促对方的语言。如“请快点考虑”,“请马上答复。”

(6)

赌气的语言,它往往言过其实,造成不良后果。如“上次交易你们已经赚了五万,这次不能再占便宜了。”(7)

言之无物的语言。如“我还想说……。”“正像我早些时候所说的……”。“是真的吗……”等等。许多人有下意识的重复习惯,俗称口头禅。它不利于谈判,应尽量克服。(8)

以我为中心的语言。过多地使用这类语言,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起不到说服的效果。如“我的看法是……”,“如果我是你的话……。”必要的情况下,应尽量把“我”变为“您”,一字之差,效果会大不相同。

(9)

威胁性的语言。“你这样做是不给自己留后路。”“请你认真考虑这样做的后果。”(10)

模棱两可的语言。如“可能是……”,“大概如此”,“好象……”,“听说……”,“似乎……”。(11)否定或怀疑对方商品质量的语言。

例如,建国初期西方一国家元首率团访问我国,周总理设宴招待,服务员最后端上一碗“万福汤”,汤中漂着一个刻成“称”状的莲藕,这本是我国古代民间特有的装饰字,象征吉祥如意,然而对于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深受德国法西斯之害,对其恨之入骨的客人来说却像看见德国法西斯党徽,脸色顿变。周总理马上明白发生了什么,只见他神态自若,先是哈哈一笑,接着拿起筷子,夹起汤中的藕片,对客人们说:“来,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总理话音刚落,笑声再起。

在此例中,周总理面对宴会上外宾因民族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误会,感到不便解释且难于解释,他使用了笑声,即巧妙的“哈哈一笑”,犹如一阵轻风,辅助有声语言缓和了僵局,消除了紧张气氛。这笑声胜似语言的解释。

在谈判活动中的笑声运用要自然得体,万不可无笑装笑的娇揉造作。运用笑声还要注意其感情色彩,冷笑,嘲笑等都是不合时宜的。第三节商务谈判中“问”与

“答”的技巧一、提问的作用

1.

引起他人的注意,为他人的思考提供既定的方向。

2.

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发问人通过问话,希望对方提供自己不了解的情况。

3.

传达消息,说明感受。

4.

引起对方思考。

5.

鼓励对方继续讲话。6.

当出现冷场或僵局时,可运用提问打破沉默。7.

做出结论。借助问话使话题归于结论,例如“我们难道还不应该采取行动吗?”

二、商务谈判中提问的类型1、封闭式提问在特定的领域中能带出特定答复的问句。如“是”或“否”2、澄清式提问针对对方的答复,重新提出问题以使对方进一步澄清或补充其原先答复的一种问句。如:“您刚才说上述情况没有变动,这是不是说贷方可以如期履约了?”3、强调式提问旨在强调自己的观点和己方的立场。如:“这个协议不是要经过公证之后才生效吗?”4、探索式提问针对对方的答复,要求引申或举例,以便探索新问题,找出新方法的提问方式。如:“这样行得通吗?”“您说可以如期履约,有什么事实可以说明吗?”5、间接式提问借助第三者的意见来影响或改变对方意见的提问方式。如“不知道某某先生是不是也这样认为?”6、证明式提问要求对方对问题作出证明或理解的提问方式如:“为什么要更改原先的计划?”7、质疑式提问对对方所陈述的问题存在疑义而进行的提问。8、诱导式提问指那些对问题答案有强烈暗示性的提问。如:“贵方如果违约是应该承担责任的,对不对?”9、选择式提问把问题的可能结果告诉对方,促使对方在限定的范围内选择答案的提问。10、协商式提问采用商量的口吻向对方提问。如:“你看给我方的折扣定为3%是否妥当?”三、提问的技巧1、应该预先准备好问题。2、抓住契机,适时提问。3、要避免提出可能会阻碍对方让步的问题。4、不要强行追问。5、有时可提出一个已发生,并且有答案的问题验证一下对方的诚实程度。6、既不要以法官的态度来询问对方,也不要问起问题来接连不断。7、提出问题后应闭口不言,专心致志地等待对方作出回答。8、要以诚恳的态度来提出问题。9、注意提出问题的句式应尽量简短。四、回答问题的技巧1.给自己留有回答问题之前的思考时间。

2.把握对方提问的目的和动机,才能决定怎样回答。

3.不要彻底地回答问题。4.逃避问题的方法是避正答偏,即顾左右而言它。

5.对于不知道的问题不要回答。

6.有些问题可以答非所问。7、以问代答。8、“重申”与“打岔”。第四节商务谈判中“看”的技巧面部表情1.眼睛所传达的信息。

(1)根据目光凝视讲话者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听者的心理感受。通常,与人交谈时,视线接触对方脸部的时间,正常情况下应占全部谈话时间的30%~60%,超过这一平均值者,可认为对谈话者本人比对谈话内容更感兴趣。当然,有些人可能有自己的独特习惯,比如不愿凝视对方,而只是用心倾听,这应另当别论。

(2)眨眼频率较高,有不同的含义。正常情况下,一般人每分钟眨眼5~8秒钟/次,每次眨眼一般不起过1称钟。如果每分钟眨眼次数超过5~8/次这个范围,一方面表示神情活跃,对某事物感兴趣;另一方面也表示个性怯懦或羞涩,因而不敢正眼直视对方,而做出不停眨眼的动作,但在谈判中,通常是指前者。从眨眼时间来看,如果超过1秒钟的时间,一方面表示厌烦,不感兴趣;另一方面也表示自己比对方优越,因而藐视对方而不屑一顾。

(3)根本不看对方,而只听对方讲话,是试图掩饰什么的表现。(4)眼睛闪烁不定,则是一种反常的举动,常被认为是掩饰的一种手段,亦可是性格上不诚实的表现。人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做事虚伪或者当场撒谎的人,常常眼睛闪烁不定,以此来掩饰其内心的秘密。

(5)眼睛瞳孔放大,炯炯有神而生辉,表示此人处于欢喜与兴奋状态;瞳孔缩小,神情呆滞、目光无神,愁眉紧锁,则表示此人处于消极、戒备或愤怒的状态。

(6)瞪大眼睛看着对方讲话的人,表示他对对方有很大的兴趣。

2.眉毛所传达的信息

(1)眉毛上耸,表示人们处于惊喜或惊恐状态。人们常用“喜上眉梢”来形容人的喜悦状态。

(2)眉角下拉或倒竖,表示人们处于愤怒或气恼状态。人们常说“剑眉倒竖”,即形容这种气愤的状态。

(3)眉毛迅速地上下运动,表示亲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