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实地研究和研究是所有文化人类学工作者最重要的活动形式。无论是对人类文化起源和发展的研究,还是对当前社会群体行为和文化变迁的研究,都是基于田野工作。记得英籍人类学家C.G.赛利葛曼(G.G.Seligman)毫不夸张地宣称,田野工作对人类学的重要性,就像殉教者的鲜血对教会的重要性一样。田野工作之于人类学者,就如同心理分析学家的“训缘分析”一样,是进入该行业的必经的痛苦考验。1我们可以明确地说,整个文化人类学领域离开了实地田野调查研究就没有生命力。一、开展动态研究的一般方法像人类学学科本身历史一样,从事人类文化研究田野工作的历史并不长。人类学创始时代一些著作大多是根据游客、航海家、传教士以及殖民地官员的口述或记录写成的。到了后来,即一些有志于世界民族志的学者乘船到遥远的国家去,但是到达目的地之后,他们几乎都不下船,只找一些本地人了解情况而已。过去不少著述讲述德国的克莱曼(G.Klemm)和斯宾塞(H.Spencer)都是坐在安乐椅上的人类学者。这种情况,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有所改变,即真真正正地作深入村寨的第三代的田野工作者。像物理学家兼地理学家的博厄斯(F.Boas)于1883~1884年领导对巴芬岛(BaffinIsland)印第安人的实地调查,1898~1899年海洋生物学家哈顿(A.C.Haddon)率领医学、心理学、语言学和音乐等专家到南美洲托列斯海峡进行人类学考察。到了本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物理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K.Malinowski)开创了从事动态的、科际的研究的全面专业化的阶段。反观我国根据自己的亲身见闻著书立说比外国强得多、早得多。人类学家江应教授早就指出:我们的前辈,“不懂得民族学却知道用民族学的方法写书,知道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事件是最值得记录下来的第一手材料。”2别的不说,比如我国两广地区,自唐宋以来著录这一地区少数民族民情风习的书籍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人类学上有所谓“文化主位研究(EmicApproach)”和“客位研究(EticApproach)”之别。Emic和Etic这一组相对的概念是从语言学借来的。前者是指从被研究者的立场去研究问题,后者则指从研究者本身的立场去了解问题的研究工作。Emic的研究自然可以避免研究者的文化界限,能够站在被研究者的文化观点上去搜集材料,分析问题,有助于了解其文化真实。人类学工作者是重视和提倡站在被研究者的立场去做研究工作这一方式的。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用我们意识领域中的价值标准去判断相异的文化现象,用猎奇轻蔑的眼光去评论其他群体(民族)的生活和习俗都是错误的。人类学工作者经常用文化的相对性(CulturalRelativity)这一重要概念来表达自己的科学素养。文化人类学工作者特别重视参与观察法(ParticipantObservation)和深入访谈(DeepInterview)。这一方法是在主动避免“自我文化中心”的偏见的基础上,在某一具体民族社会中间,通过“三同”生活,既研究其文化的不具形式的方面,又注意其文化及社会现象的公开一面;既留心常态的社会现象,又不放过变态的社会现象,努力取得反映各该社会群体历史和现状的第一手材料。为了避免文化偏见,使自己了解的问题更接近于实际,本世纪70年代有一位学者主张不同国度的人类学工作者研究各自国家社会群体,即白种人类学家不应该研究黑人或印第安人的社区,而应该分别由黑种人类学家与印第安人类学家去研究。390年代双向文化人类学诞生后,学者们又主张“非欧洲人研究欧洲。”4当然,这两种的分工研究不外是提醒人们如何看待和评论的社会群体的文化问题。在注意从不同时空的人类生活去了解彼此文化的差异时,来自不同国度的研究者对其他民族行为的认识因各自的文化背景而产生偏差也是可能的。上引文化主位研究,直接参与观察,与群众打成一片,深入观察问题等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否则,“观察者在一个陌生的文化模式中只能看到若干要素”,而且“很容易以自己的文化法则来解说这些要素之间的意义。”3所以,我们有必要强调:研究具体社会群体的文化现象,要像对待文化人类学上各个学派及其代表人物一样,“不因爱而溢其美,不因厌而憎其恶。”科学本身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具体分析问题,使自己的结论符合客观实际。二、研究方法首先,从工作的程序看,调查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这是大家所熟知的。1.准备阶段(1)明确目的,拟定提纲;(2)了解情况,搜集资料;(3)组织分工,建立制度。2.实地调查阶段(1)开好调查会;(2)个别访问;(3)及时搜集实物。3.特殊地区的研究方法(1)分类整理;(2)分析问题;(3)综合意见。第一阶段先做案头工作。根据调查内容的要求,搜集前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包括文献资料、时人论证、实物等等)作为主要参考,避免重复劳动,同时可以从资料和实物中进一步找出所需要深入调查了解诸种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一阶段准备工作做得扎实深入,将有利于开展第二阶段的工作,甚至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去以前,如果心中无数,那就搜集不到足以说明实质性问题的第一手材料,时间花了,很可能重复别人过去的劳动。实地调查阶段,正如我们一再强调的,除了严格要求站在被调查者的立场上去工作,自己不见外,才能使被调查者不见外,在努力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同时,还要做到腿勤(联系)、眼勤(观察)、口勤(提问)、脑勤(开动脑筋)和手勤(做好访问记录,文物登记)。第一、第二两个阶段的工作做好了就会水到渠成。根据已经掌握的各种资料,写出报告,提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见解。否则,整理分析综合问题时缺这少那,这就预示着这次调查的成果不大了。从根本上说,第一、第二步两个阶段的工作很重要。如果第一阶段三项工作抓不好,第二、第三阶段的工作就会打大的折扣。至于调查前后诸如地图、摄影、测绘器材等等物资配备,恕不一一举列了。其次,一般说来在特定地区内从事社会文化现象的调查研究,通常进行历时态的、同时态的和社区内外关系的分析研究。第一种历时态的研究(DiachronicMethod,TheTemporalScopeofScudyDiachronicApproach)又叫做纵剖面的分析研究。它是指从发展的观念着手去研究文化,即对各该社会的文化特点与外部关系已经进行和正在进行中的变化以及变化的程度,要求在若干年限内作反复的观察,用英国人类学家布朗(A.R.Radiliffe-Brown)的话讲就是从某一时期经历某一阶段所看到的文化和社会纵剖面的分析。另一种是同时态的研究(SynchronicMethod,TheSaptialScopeofStudy,SynchronicApproach)又叫做横切面的分析研究。它是以功能的线索从事同时代文化的研究。对于这种研究方法,布朗的意见是:在某一时限内所看到的文化和社会“横切面”的分析。它不涉及过去的面貌和正在进行中的变化,只是考察某一特定时间内文化的特点和社会生活表现,其具体的目的在于发现并记录这一特定地区的整个内部结构,诸如血缘关系、各种组织和政治制度以及生活方式等等。以可以把历时态和同时态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即把历时态的历史事实横着排列起来,大体上在我们眼前出现了又消失、消失了又会出现的社会生活中的横切面现象是一致的,然后根据这些现象来复原它们的发展面貌。此外,应该提到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社区内外关系的分析研究(TheStudyofInter-CommunityRelationship),像功能学派那样,即从整体上处理好该地区与其他社区的关系,把社会生活,一切文化进行全面的考察。我们经常叙录的民族志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对单一社会的描述与分析,为文化人类学各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数据。所以一个特定的或者广泛的社区的比较研究,就要求具有每一社区的实际的民族志资料。同时,要形成理论的分析意见无疑是需要一大批反映实际的第一手材料的。简言之,文化人类学工作者要想解释某一社会习俗时,他就要搜集这方面的情况,根据具体情况,活像一位大夫诊病然后对症下药一样,提出自己的看法。如何从现实入手?第一使用谱系法谱系、系谱或谱牒(GenealogyorFamilyTrees)一般是记述一个家族或氏族世系的重要史料,自古以来就受到重视。司马迁作史记传一百三十,不少材料“取之谱牒”。在国外,自英国人类学家利维斯(W.H.R.Rivers)1900年写出《搜集社会与生命统计的谱牒法》(AGenealogicalMethodofCollectingSocialandVitalStatistics)专论后,一直受到人类学界的高度重视。1951年由许多专家合编的《人类学调查手册》(NotesandQueriesOnAnthropology)第六版第二部分社会人类学方法论方面,特别提到运用谱系法搜集资料的问题。他被誉为人类学界第一位结构人口统计学者。以研究印度托达人为例(TheTada),看看他如何使用谱系法去解答托达人人口结构中的组成与变化、一致与异常、稳定与变迁等方面的问题。他说,在把全社会成员的婚嫁现象放在整体内考虑的前提下,第一,用择偶、氏族成员、年龄、性别、生育、离婚、居处、财产所有权、参与某种仪式等去评述其组成与变化方面;第二,从亲属关系、亲属间的地位、禁止通婚,以及优先婚、氏族内婚、集团外婚和乱伦等的出现率去衡量其一致与异常方面;第三,在四代人内有关祖先的不同风俗、一妻多夫、杀婴和仪式性习俗去探究其稳定与变迁方面。5这一方法,首先对调查地区(点)的居民作一次包括户口、姓名、称谓、亲属关系在内的普查,以期在一个社会有机体中搞清楚一姓一户的系谱,诸姓多户的关系。建国后,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也是极其宝贵的材料。调查者详细地记录这些系谱资料,可以作为了解当地社会组织(结构)、婚姻形态、亲属制度以及有关人口、混血、遗传等问题的重要依据。此外,从系谱材料中,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特殊的礼俗和规制如寡妇再嫁、过继、入赘、多妻多夫等对当地整个社会面貌的了解和对某一专题、某一侧面的进一步深入调查都有很大的好处。1983年我们有机会访问调查过海南行政区黎族苗族自治州昌江县王下公社,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材料中,我们便发现了不少问题6,其中为群众避而不谈的多妻制习俗也在户籍本上出现了。第二搜集“社会的化石”——生活习俗和民族文物在后进民族中残留着一些生活习俗,恩格斯称之为“社会的化石”。7生活习俗也是历史的产物。它是民族生活中最保守的一面,在家庭关系上有着较大的力量。某些习俗的残留,不仅可与文献史料相印证、补考古资料之不足,而且有助于追溯过去的生活面貌。事实已经证明;许许多多的古代礼制习俗仍保留在当今兄弟民族的现实生活习惯之中。8许许多多的习俗,往往在一定的场合下,尤其是在村寨的婚丧喜庆中展现出来。所以说,村寨这些活动给我们亲眼看到已经失去意义的诸多文化形式。村寨群众那种主动的、毫无拘束的活的表演,在内容上远非口头访问所能及。比如,在黎族妇女中间过去是盛行的纹面的习俗,靠近解放时某些外围地区没有这一习俗了,但是像原黎族苗族自治州乐东县梦楼溪一带黎妇女每当拜祭祖先的时候,主动地把藏在裤带上的木炭拿出来在自己脸部象征性地划几下。地处外围地区的黎族已经改穿汉装了,同样主持当地红白喜事的“道公”仍然穿上本民族的服饰,否则“祖先就不来认自己。”其中保亭县毛盖乡做鬼,“道公”穿的是女上衣哩。这些事例,不正是古人所说“礼失而求诸野”,完全可以用泰勒创立的文化残存概念去解剖它吗?再说民族文物。它是我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实物见证。这种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对阐明历代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具有一定历史、经济、学术和艺术价值。民族文物的搜集范围可以扩大些,其中应该包括族谱、契据、收条、证明等等,如果从分类看,大体分为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礼品、革命文物、阶级压迫的罪证、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纺织品、皮毛、古器物、文字文献、珠宝、武器、乐器、宗教用品等十四大类。这些实物如果与残缺不全、不会“说话”的考古遗物相比它却比较完整,容易了解它们的用途和来龙去脉。所以,有人说过:民族文物是“无文字的文字”,可谓言近而旨远。9在人类学研究、历史学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它的不可忽视的作用。结合参与观察、访谈,应该把搜集民族文化作为重要的内容来抓,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有目的地搜集实物资料,做好田野原始记录,为进一步开展专题研究作物质准备。长期从事文物博物馆工作的同志早已认识这方面的重要性。建国初,我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搜集了一大批解放前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文书档案,其中有三个文件是龙胜县少数民族反抗强迫同化政策的最好见证。1911年9月广西省龙胜县用县长的名义张贴一张“告示”,“告示”上举列该地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个个加上犬旁,极力丑化他们“异言异服”。“女流顽固、混沌不开”,又说什么“污秽有臭,短裙重镯,成何模样”。这个县长自诩“有维持风化之权”,强令少数民族“从速改良,革苗俗为唐俗,变土妆为汉妆”。另一纸文件是该县为贯彻县长令“饬妇女改妆,整顿风俗”而组织的“五种联合改良策进会”的《章程》,其中所标明的宗旨是“化五种为一体,整顿习惯风俗,改进各种异服”。第三个文件则是该县镇南乡乡公所的“命令”,“乃限廿六年三月底以前一律改良,违者处罚五日以上二十日以下之苦役。”按民国26年即1937年,与第一个文件相距近26年,可见这个地方禁止少数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穿戴自己的服饰的反动政策一直在实行,而且一直没有奏效。10一项重大考古发现在学术上的价值是容易被人们理解的。但是一些群众保存下来的家谱文书也可以成为从一个侧面提供解答一个历史问题的重要线索。过去中外学者对广东海南岛回族族源问题一直停留在从宋代起由越南占城(今平定省)迁到三亚市,再由三亚市移居儋县等地的单一说法。11有关单位先后从南海县里水公社甘蕉村和海南岛儋县莪蔓公社两地搜集到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中秋重修的《南海甘蕉蒲氏家谱》(石印本),对蒲氏家族的族属、原始居地、迁徙路线、先代分房等有详尽记载。早在宋代,西域色目人玛珐阿(第一代)为学孔子之道来我国山东省求学。其子(第二代)出仕广州,到了秋涛(第八代)迁去南海县甘蕉乡(今住该县里水镇),而今居海南岛儋县莪蔓公社的蒲氏子孙是秋涛开始的第四代(即儋州莪蔓旁);也就是蒲氏入粤后的第十一代孙。据《南海甘蕉蒲氏家谱》披露,他们是明代“往海南贸易”时,由广州迁去的。“欲求全胜,必先会通”。这句话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先生说的。实践告诉我们,为了解剖具体文化现象调查研究人员在努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要自觉主动使用所有可能的研究方法。而调查研究者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分析、归纳都要有所收获、有所前进、有所创新。其中我们要提倡用有别于定性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因为后者运用一定的数量统计和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事物的特性,或者有关社会问题的态度和意见。面对当今复杂的现代社会,如果要不受主观的假设(SubjectiveAssumptions)价值判断(ValueJudgments)的干扰以及减少研究者本身的偏见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量化统计和电脑分析。三、需要提出的问题马克思指出:“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就是说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2这一从现实入手,上溯历史、再回到现实的方法,对国内少数民族社会历史面貌的调查研究工作,同样是有指导意义的。对一些没有文字的、或文字不完善、不通行的民族地区,现状也就是主要的历史资料(当然包括语言资料),分析这些资料,可以追溯其历史发展痕迹。国内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工作的经验表明:离开了阶级分析的方法,离开建国以来民族工作开展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实际,要真正摸清各该民族内部本质的东西,显然是困难的。研究民族与研究群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从变化上才能看到问题的本质。实例一:关于黎族合亩制地区的社会性质问题多年来,学术界对黎族一种特有的生产和社会组织——合亩制的社会性质问题,为什么出现这么多分歧意见呢?13《黎族合亩制论文选集》14编者说: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引用的调查材料未能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实践论)”,希望在查阅引用材料时要全面加以分析核实,把自己的观点建立在可靠的事实(材料)之上。编者的话是对的,但依我看只说了问题的症结的一半,另一半是什么呢?也可以说是方法论问题,即更为重要的思想方法问题。事实上反映建国后该地区合亩组织发展很不平衡,有的比较原始,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建筑工程土石方挖掘合同协议书示例
- 2025合同履行过程中有哪些约束条件
- 2025货车代理销售合同书
- 《当代科技的全球画卷》课件
- 《妇科疾病及其发展》课件
- 《营销战略》课件
-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
- 萍乡卫生职业学院《消费者行为与画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泰山石文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小学教师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注册制改革对市场治理机制的影响及优化路径
- 4-13-01-06 国家职业标准档案数字化管理师S (2025年版)
- 学龄儿童体重管理营养指导规范课件
- 客户维护合同协议
- 2025陕西建筑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培训
- 2025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校园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易制毒化学品销售人员岗位职责
- 小区二次供水水箱清洗消毒的监督流程课件
- 自主智能系统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哈尔滨工程大学
- GB/T 6433-2025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