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东港市高中语文高二期末高分预测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辽宁省东港市高中语文高二期末高分预测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辽宁省东港市高中语文高二期末高分预测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辽宁省东港市高中语文高二期末高分预测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辽宁省东港市高中语文高二期末高分预测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而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令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自然精神对唐诗的影响,以山水诗为甚。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不是物理上的静,而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进入这样的状态,才能观道。《庄子》言:“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意思是,静就是让内心像明镜一样,只有这样才能临照万事万物。王维的山水诗,就是在山水的吟咏中,表现澄澈宁静的精神状态。例如《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这首诗描绘一场雨水之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其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一句,尤为精彩,这两句对景物、色彩、光影的捕捉与刻画,营造了爽朗明澈的诗境,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呈现宁静之意、澄明之境,这是王维最为擅长的,也是他最令人仰慕的艺术功力所在。山水诗审美的第二个关键词是“远”。就是要恢廓精神器局,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庄子《逍遥游》开篇描绘的那只振翼远游的大鹏,就象征了精神上“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远游之境。那么这种境界和视野下所看到的世界,是怎样的呢?《逍遥游》这样讲:“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这就是“远”带来的精神超脱。山水诗,要在山水之间去体会这样的精神之“远”,由此游心大化。郭熙《林泉高致》提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我们看王维的山水诗,其中对“远”的表现很可体会,例如《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这首诗从各种视角出发表现了“远”的这种境界。全诗视角纵横变换、笔触空灵,一座人间的雄伟山岭,成为超脱伟岸的精神象征。王维写山如此,刻画水景,也有浩渺辽远的气势,其《汉江临泛》即是如此。山水诗审美的第三个关键词是“空”。东汉以后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思想与中国的老庄哲学发生了深刻的交融。山水审美意识的形成,融会了自然精神与佛教思想的多方面影响。山水艺术所追求的“静”与“远”和佛教的“空”理有了深切的联系。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例如《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诗中特别要体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这就是融合了“空”趣的“远”。作者认为,流水甫尽,白云初生,在无始无终中,才有真正最本然的“远”。这种“远”,显然比《终南山》中的“远”更加深邃,也更加接近世界的本来。我们再来看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写回荡在山涧中的鸟鸣,写出了春山的“静”,更写出了春山的“空”。春山在幽静中有安详与自在,这就是山之“空”,这种“空”,把“静”的意趣推向极深邃的境界。(摘编自刘宁《唐诗的自然精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精神深刻浸润了唐诗,塑造了唐诗超卓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后世难以企及的。B.《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描绘的不是物理上的静,而是哲学上的静。C.王维笔下的终南山,充分表现了“山有三远”,从而成为了超脱伟岸的精神象征。D.佛教思想对中国的自然精神产生了多方面影响,进而影响了山水审美意识的形成。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有总起作用,指出了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深刻影响,明确了论述的基本内容。B.文章在论证山水诗的每种审美境界时,都采用了先解说分析、再举例论证的思路。C.文章以引用为主要论证方法,引用诗文是为了说明山水诗审美的特征和成因。D.文章最后论述“空”的艺术境界,与“静”和“远”相联系,对全文论述作了总结。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述以王维为例较多,可见自然精神在王维山水诗中有十分充沛的体现。B.诗人只要以澄澈宁静的精神状态去临照自然,山水诗就有了“静”的境界。C.王维的《汉江临泛》刻画水景,与《终南山》一样表现了精神超脱之远。D.佛教“空”理,不仅赋予了山水诗新的审美特点,更提升了山水诗的审美境界。二、非连续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其生命力主要是日常应用。中华传统文化的这一特点,与西方文化大相径庭。西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等,都热衷于构造一个能够解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关系的严密理论系统,热衷于探寻认识论、方法论、辩证法等问题。中国从孔孟、老庄,到程朱、陆王、颜李等,其学说却并不层层追问“是什么、为什么”,而只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其所探寻的问题多半集中在社会人生方面,主要涉猎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取向,以及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等。(摘编自《光明日报》)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竞秀,百家争鸣,儒、道、法、墨、名、兵、农、阴阳、纵横诸家,以卓越的智慧,奠定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根基。汉武帝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策略,其余各家或隐于山林,或潜入民间,或消于无形,以至逮于今日,传统优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传统儒家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包括全面实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复兴,就是要把诸子百家中优秀的、可以为今日所用的内容重新发掘出来,成为先进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凝聚、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比如,墨子注重科学技术,墨子及其弟子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了小孔成像、滑轮受力、光线直射、杠杆原理、天平原理、点线面体圆的概念等。连发出“李约瑟之问”的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也感叹“墨家的科学水平,超过了整个古希腊”。法家首重法律制度,蕴含“依法治国”的思想精髓。名家具有严谨的逻辑学思维。道家对宇宙起源的思考和自然哲学成就,炼丹术之于化学,风水之于环境科学,堪舆术之于地理学,兵家之于军事科学,纵横家之于外交和政治学,等等;以及王朝治理的科学性和对现代治理的启示,如科举之于现代公务员选拔,丝绸之路之于现代国际贸易,晋商之于股份制和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等,让今天的人,看到中国古人天才的超前创新,在古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变“我注六经”为“六经注我”,既符合现代人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特点,情感上也更加亲切,容易获得认同。还有一个重要领域需要发掘复兴,那就是实学传统。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被标签化为“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有道德,重气节,但无能力,轻事功。这一形象的固化,如果不是有意为之,也是极大的误解。很难想象,没有扎实的现实功用,中华文明如何可能经历几千年风雨而长存。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真正支撑和推动民族历史前进的,在“地底下”,这也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实学自古即存,至清初颜习斋而成体系,主张“习动”“实学”“习行”“致用”,反对宋明理学、阳明心学重性理、良知而轻事功的倾向。可惜无论学院派的新儒家,还是通过电视、网络传播传统文化者,都在接着或照着宋明理学或阳明心学讲。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今天,实学传统无疑更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用适合现代人的方法阐释传统优秀文化的思想内容,不仅是方法手段的问题,更深层次在内容的选取和传播的视角。要从有益于增强文化自信、有益于促进现实功用、有益于全面复兴优秀文化传统的立场,契合现代人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提升传统优秀文化内容的阐释和传播水平,取得全方位效能,让传统优秀文化焕发当代光彩。(节选自李晓东、贺福中《让传统优秀文化焕发当代光彩》,有改动)材料三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做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两千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幸福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籍中被称为“乐”。那么,在先秦诸子看来,幸福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而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尽伦”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尽制”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老子认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与别人分享快乐可以使自己更快乐,为别人奉献才能体现自己的幸福。墨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先贤们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即使时运不济、屡遭困顿也不改志向,而是坚忍不拔地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他们才会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摘编自黄亚果《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4.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主要是日常应用,与热衷于探寻认识论、方法论、辩证法等问题的西方文化大相径庭。B.新时代要让传统优秀文化焕发当代光彩,为时代所用,因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其实就是传统儒家文化。C.发掘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内涵,目的是使之成为建设先进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资源。D.阐释传统优秀文化的思想内容要方法得当,要契合现代人的认知和心理特点。5.下列对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把诸子百家的内容重新发掘出来加以分析利用。B.物质财富对先秦诸子来说,都是要刻意摒弃的,他们注重的是精神的富足快乐。C.诸子认为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有利于正确幸福观的形成。D.孟子“三乐”幸福观涵盖了家庭、品质、事业三个方面,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6.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内涵、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乐。B.文章认为贪图享乐、自私自利、易受诱惑、没有操守气节的人难以获得真正的幸福。C.诸子对幸福真谛的具体理解稍有不同,但是对财富、生命、权力等均持否定态度。D.从某个方面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是对诸子幸福观的继承。7.材料一中,作者举西方文化的例子对论述儒学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8.发掘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内涵,为什么要写复兴实学传统?三、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文本一:众筹马金莲虎丽丽发来个链接,也只是发了一个链接。马圆收到后匆匆扫了一眼,款项发起人虎梅花,需要救治者虎大朋,男,六十四岁……马圆看着看着张大了嘴巴,虎大朋,熟人啊,虎梅花和虎丽丽的父亲。马圆老家的,一个庄子里的乡亲。据描述,是在家里干活的时候,忽然晕倒并且长时间昏迷不醒,送到省医院后抢救过来了,需要手术,预计费用十五万元以上。十五万不是小数目,虎大朋家肯定拿不出。虎家的情况马圆知道,山区农民家庭,世代种地为生,闭上眼用三个手指头都能把他们的家底数出个大概。三十多年前,马圆和虎梅花还是少年玩伴的时候,虎梅花跟马圆抱怨,说她爷爷偏心,分家的时候多给了她大伯家一亩地,理由是大伯家头胎生了儿子。虎梅花的妈认定公婆偏心,天天为一亩地闹脾气。她说一亩地,能打三两袋子粮食哩,能让一个娃吃半年哩,够家里一年的油盐酱醋花销哩……虎丽丽能把为她父亲筹钱的链接发给她,说明她们姊妹心里还是看重马圆这个童年玩伴的。马圆先给患者做了证明:童年闺蜜的父亲,情况属实。发多少钱合适呢?她选了二百。发出去了,觉得少,又发了三百。发完朋友圈,马圆心里不踏实,再细看虎大朋的筹款内容,文字描述的口吻很熟悉,是众筹平台常见的那种,正因为太熟悉,刚才她是跳跃着粗看了一遍。她一个字一个字往下看。虎梅花以自己的口气描述了求助事件。患者是南部山区农民,家里生计本来艰难,妻子长期患有风湿性腰腿疼,靠吃药维持。大女儿患有小儿麻痹,生活不能自理。小儿子有慢性癫痫,长期得不到治疗,随时有生命危险。马圆看了两遍,然后把网上陈述的情况,和她记忆中知道的虎家的情况,进行衔接和融合。照片里躺着的确实是虎大朋,可患者家庭经济情况的描述,咋有些不太一样呢?虎大朋家啥时出了三个残疾人?她一条一条梳理,一条一条消化。虎大朋妻子常年腰疼腿疼,靠吃药吊着,这个可以接受,农民嘛,下了一辈子苦,老了浑身疼是常见病。只是虎家小儿子啥时候成了慢性癫痫?难道他是属于间歇性的,自己没机会看到?马圆说服自己,也许真是自己不知道。可是,虎梅花啥时候成残疾人了?还生活不能自理?马圆和虎梅花一起厮混了五六年,从拖着鼻涕到小学毕业,谁脸上几颗斑点、身上有胎记,也都一清二楚。马圆给母亲打电话,问候完父母的近况,话题就转到了虎家。母亲絮絮叨叨说虎大朋病重,县里的医院看不了,到省里去了。又杂七拉八地说了一些四邻八舍的近况,啰唆了半天,马圆本来要问的内容竟然给忘了,挂了电话再想起来,马圆感觉那种冲动的情绪已经提不起来了,干脆就不问了。她照旧关注着筹款的进度。距离动手术还有一天时间,她终究忍不住又发了五百。虎大朋的手术情况应该是不错的,虎家需要的钱,最终款额停留在五万一千四百元,平台显示已经提取。看到这里马圆心里一个悬着的东西落了地,只是她从此有了个奇怪的习惯,就是每天都关注虎家姊妹的朋友圈。她看到虎家姊妹在省医院照顾虎大朋,两个人轮流陪护。有时候是虎丽丽半夜了还醒着,发一张虎大朋病床上的睡姿;有时候虎梅花在给虎大朋擦洗;有时候姊妹俩一起出去吃饭,油汪汪的酸辣粉,吃得满嘴油,呵呵笑。不久马圆看到虎大朋出院了,回家了,虎丽丽姊妹俩应该是一起跟着陪护回家的,两个人的朋友圈里都出现了老家、村子、院子、虎大朋女人。虎大朋的女人果然是有些病态的,走路尤其慢。有一天虎丽丽的朋友圈出现了她两个兄弟,马圆注意观察那个显小一点的,那个得慢性癫痫的,她没看出任何的迹象。她觉得自己挺无聊的,干脆不再天天看虎家姊妹的朋友圈了。春天过去,炎夏跟着就来,看着松松垮垮摇摇欲坠的蚊帐,发现它很陈旧了,应该买个新的换掉它。她上京东看,又上淘宝看,看了一圈,发现质量稍微好点的,都得一二百元,还有更好的,轨道滑杆的尤其贵,她其实一直想要买个轨道的。但她掂量一阵没下单,好几百呢。退出购物网页,马圆好像被什么牵引着,手指点开了微信。先看虎梅花,再看虎丽丽。虎梅花早晨发了个帖子,她出门了,坐的是火车,没说去哪里,去做什么。再看虎丽丽,她的最近帖子是昨天发的,晚饭时候,一张饭桌上摆了八九个碟子,碟子里红的肉卷,白的鸡翅,绿的蔬菜,一口鸳鸯锅里红的油汤和奶白清汤翻滚着。虎丽丽配发了文字,说简单点,吃个火锅,呵呵。马圆干脆不管蚊帐了,坐在地上看虎家姊妹的朋友圈。好几个月没关注了,新帖子太多。一边看,一边寻找,也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但能确定在寻找。不可能什么都没有。一个人好好地过着普通日子,忽然就一头栽倒,接着是十五万的天文数额,接着是发帖求助。马圆还记着以虎梅花口吻发出来的文字:我们实在走投无路,只能恳求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当时马圆眼前浮现出虎梅花的脸,一张被生活揉搓得不忍直视的脸。马圆舍不得少年的伙伴这样艰难,那几天吃不下饭,睡到半夜爬起来看筹款进度,替虎梅花姊妹感受着人情冷暖。时隔半年,马圆又感受到另外一种人情冷暖。她在虎家姊妹的朋友圈里寻找着什么,她没找到。筹款帖子已经不在,被删除了。(节选自2021年4月《人民文学》)文本二:马金莲的小说创作始终关注着西海固大地上的民间生存,深情而诗性地书写着这片苦土上所承载的苦难。苦难是马金莲小说创作中一个十分显在的主题。具体而言,苦难主题在马金莲小说中主要表现在:生存苦难、生命苦难、人性苦难。(节选自李慧东《马金莲小说苦难主题简析》)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圆的童年闺蜜是虎梅花,而给她发链接的却是虎丽丽,姐妹俩这样做,可以避免某种尴尬,体现了成人世界的敏感和复杂。B.“发完朋友圈,马圆心里不踏实”,主要是因为马圆害怕众筹信息得不到人们的关注、响应而无颜面对需要帮助的要好的朋友。C.马圆给母亲打电话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弄清虎家的真实情况,以便让爱心真正服务需要帮助的人,从而让人们的付出更有意义。D.文本一画线处的“人情冷暖”,是指人们对虎家的不幸遭遇的不同表现,有的无动于衷,有的热心捐助,冷和暖交织在一起。10.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虎丽丽只发了一个链接,如此安排,有强调的意味,同时与小说结尾形成巧妙呼应,有利于揭示虎家姐妹的处事风格。B.马圆为虎大朋捐助的一千元是先后分三次完成的,这样写能真实展现其道德意识提高的过程,从而将人物塑造得更加真实,丰满。C.众筹、链接、朋友圈,信息化背景为故事情节构建、人物性格展现、矛盾冲突制造提供了平台,使小说具有了典型性和普遍意义。D.小说将马圆的外在行为与内心活动有机融合,彼此照应,既使情节铺排灵活机动,又利于表现人物内在情感,增强读者的代入感。11.围绕虎家的境遇,马圆的心理有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

12.文本二提到的“生存苦难、生命苦难、人性苦难”,在文本一中是如何体现的?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或曰:“将谓桓公仁义乎?杀兄而立,非仁义也。将谓桓公恭俭乎?与妇人同舆,驰于邑中,非恭俭也。将谓桓公清洁乎?闺门之内,无可嫁者,非清洁也。此三者,亡国失君之行也,然而桓公兼有之,以得管仲、隰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毕朝周室,为五霸长,以其得贤佐也;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由此观之,则任佐急矣。”伯牙子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宋司城子罕之贵子韦也,入与共食,出与同衣。司城子罕亡,子韦不从;子罕来,复召子韦而贵之,左右曰:“君之善子韦也,君亡不从,来又复贵之,君独不愧于君之忠臣乎?”子罕曰:“吾唯不能用子韦,故至于亡;今吾之得复也,尚是子韦之遗德余教也,吾故贵之。且我之亡也,吾臣之削迹拔树以从我者,奚益于吾亡哉?”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节选自《说苑·尊贤》)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B.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C.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D.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认为齐桓公不仁义、不恭俭、不清洁,所作所为如亡国的平庸国君,但因管仲、隰朋而成为五霸之首,由此可见任用辅佐的人非常重要。B.伯牙弹琴,钟子期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伯牙的志向;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再无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由此论述知音的重要性。C.面对身边人的质疑,子罕指出因为不能重用子韦,才导致逃亡。现在再次回来,是因为子韦曾教导他,所以子罕重用子韦。D.孔子认为,中行氏尊重贤明的人却不能任用,轻视不贤明的人又不能斥退,以致于贤明的人与不贤明的人都对其怨恨仇视。15.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之善子韦也,君亡不从,来又复贵之,君独不愧于君之忠臣乎?

(2)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16.文中体现了哪些用人之道?请简要概括。

五、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别离陆龟蒙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子颜”在作者那里,就是因离别而呈现的伤感落泪的凄切之状。B.颔联所写的大丈夫形象,威武潇洒,胸怀开阔,风度不凡,气宇轩昂。C.尾联总束前面诗句,照应首联,点明了壮士欲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D.本诗纯粹以议论为诗,全无依依不舍的离愁别怨,给人以壮美之感。18.清代沈德潜评本诗颈联“似游离于诗外,实则贴合无间”,请对此做简要分析。

六、名篇名句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评价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早晚采集芳草来表现诗人对“志洁”的坚守。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神话传说写蜀道开辟之艰难,颇有浪漫主义特色。

(3)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时序不同的景物放进画面中,充分体现了西湖之美。

七、简答题

2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故乡的老宅倚山而居,门对南山,山上层层叠叠的梯田,好像一幅水墨画勾勒的粗线条。老宅的光阴缓慢,不知何时,喜欢上听雨,雨声即心声。听到的是雨声,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诗词里的秋雨是多情的,有了灵魂,多了愁意,浇淋一段愁肠。屋内炉火的暖意,隔却秋雨的微凉。院中晚开的芍药,一朵花鲜亮,在风雨中摇曳多情的裙摆。大黄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