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_第1页
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_第2页
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_第3页
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_第4页
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个人简历1989年7月毕业于赣州卫生学校(中专);1999年12月毕业于江西省医学院(自考护理大专);2012年1月毕业于赣南医学院(成人高考本科);2004.5-2004.11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修骨科护理半年;2006年1月任外科副护士长;2007年9月任护理部副主任;2009年9月任护理部主任;2013年12月晋升为副主任护师。护理安全是新概念吗?---------南丁格尔在1859年就提出:医院首先应具备的条件就是不伤害生病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则。2023/9/133美国调查报告在医院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率统计中,医师38%、药师11%、护士38%;但其他人发生的差错、事故中,2%与护士有关全球关注病人安全护理安全的认识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的内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避免来自于药剂、器械、病菌对人体的伤害(身体安全);二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以操作规程为典范,做好各种护理记录,从而避免来自于患者的医疗纠纷(法律安全)。护理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把差错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确保患者安全。意义护理安全关系到病人的预后护理安全关系到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关系到医院信誉护理安全管理的意义你在工作中的任何一点疏忽都有可能危害到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乃至生命。谁都希望把工作做好!谁也不希望出现差错!护士是世界上最小心的人,在95%的情况下错误不是因为不小心或不够注意而发生的,而是系统本身存在问题。我们期望不容易犯错的环境氛围能力错误能及时纠正的氛围能从错误中学习成长的能力环境风险

“风险”一词的由来,最为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在远古时期,以打鱼捕捞为生的渔民们,每次出海前都要祈祷,祈求神灵保佑自己能够平安归来,其中主要的祈祷内容就是让神灵保佑自己在出海时能够风平浪静、满载而归;他们在长期的捕捞实践中,深深的体会到“风”给他们带来的无法预测无法确定的危险,他们认识到,在出海捕捞打鱼的生活中,“风”即意味着“险”,因此有了“风险”一词的由来。护理风险

是医疗领域中因护理行为引起的遭受损失的一种可能性。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即从事医疗护理服务职业,具有一定的发生频率并由该职业者承受的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技术风险、法律风险、人身安全风险等。护理风险四项具有代表性的特点:难以预测性、难以防范性、与护理行为的伴随性、后果的严重性。

临床风险管理风险管理:预测危险并减少某种损害的可能性,就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识别风险:什麽事情有可能变坏?2、分析风险:事情变坏的可能性有多大?会有什么影响?问题是否重要?3、控制风险:对此我们能够做什么?4、风险成本评估:我们防止事情变坏的成本有多大?否则,我们要为变坏的事情付出多大代价?5、记录风险调查研究的结果和采取的行动。6、监测和审查风险的评估结果。护理风险与护理安全关系因果关系:护理风险系数高,护理安全系数则低,反之,护理安全系数就高,护理安全保障可靠性大。吉凶祸福皆有预兆冰山一角:指所暴露出来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9/10的冰都在水下一角只有总体积的1/10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海恩法则(金字塔理论)海恩法则的警示: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对于工作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任何时候都不能疏忽!能否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状态,取决于日常管理是否到位。

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引发护理不良事件的四个基本要素

护理不良事件违反操作规程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技术水平低案例1:输液管与静脉留置管分离、脱节,失血过多死亡2000年2月16日13点,高知红十字医院的一名护士为一位69岁的女性住院患者接通了留置于患者右腿部的静脉滴注通路,输液按计划进行。可是在17日1点10分,护士发现患者呼吸、心跳停止,究其原因发现输液管与静脉留置管分离、脱节,大量血液从静脉留置管流出,医护人员立即将患者移往ICU,但患者终因失血过多死亡。1.责任心不强

案例2:新生儿热水袋烫伤新生儿,男性,重2300克,吸吮能力差,产后第3天下午当班护士在下班前30分钟,按医生口头医嘱为婴儿用热水袋保温。从热水袋中将开水倒入热水袋后,未测水温,也未检查有无漏水现象,用毛巾包好后即放在婴儿右侧腰部,交班时也未向下班护士交代。前后夜班护士都曾为婴儿换尿布,查房时也曾发现婴儿哭闹不安,但未引起注意,次日上午8时为婴儿洗澡时才发现婴儿胸、腰背部、左肘烫伤,占体表面积的5.5%(Ⅰ°、Ⅱ°为2%,Ⅲ°为3.5%),Ⅲ度烫伤经植皮方治愈合。案例3:床档安装不妥,致重症病人坠床骨折

患者,男性,77岁。诊断为(1)脑血栓形成后遗症,左侧偏瘫;(2)柯兴氏综合征;(3)高血压病。入院后,给予二级护理,留陪人。某日晚,陪人上好床档后离去。医护人员查房时,见病人安静卧床,并已上床档,未再进行检查床档安装是否稳妥,2小时后,护士再巡视病房时,发现病人已坠床。患者自诉右肩有压痛,经X线照片检查为右肱骨外髁骨折。经骨科会诊,给予小夹板固定,消炎止痛等治疗,1月余治愈出院。病例4:

一位中年晚期胃癌行“开关术”,回到病房已经中午。手术医生吃饭去了,病人家属也吃饭去了。值班护士在护理站坐着,实习护士主动去给病人量血压,回来和护士老师说:病人血压有点低。值班护士“唔”了一声,没动地方。当时值班医生也在护理站坐着,值班护士没有向医生反映病情。没有人再去看病人,不久,病人死了。2.不遵守规章制度案例1:某医院妇产科,夜间排一名医生、一名进修医生和一名护士值班。进修医生突发腹痛,经对症治疗仍不能缓解,而且逐渐加重。值班医生和护士于是一起将进修医生送往急诊室诊治。其间,一产褥感染难以控制的住院产妇,因高热而出现抽搐,家属急找医生护士未找到,等了20多分钟,值班医生和护士才回来,此时病人已出现危象,虽奋力抢救,但为时已晚,病人死于感染性休克。案例2:某妇产新生儿病房,为保暖将一新生儿暂放在暖气旁,护士没有将这一情况记入交班本,交接班时也极其简单,问:“有事吗”答:“没有事”。就算交接完毕。由于没有巡视病房做床前交接,交班护士忘了暖气旁还放着一个新生儿,接班护士也没有逐一检查病人,哪个哭闹就去处理一下。结果直到再次交接班才发现了暖气旁的新生儿,此时患儿已被烘干死亡。案例3:在同一个病房住着两位年轻的女病人。其中一位女病人的床位靠近窗户,阳光照射进来,床上很热,她和另一位女病人开玩笑:咱俩换床吧。于是,两个人换了过来。两位女性病人同时需要输血,分别是O型血和B型血。护士推着治疗车来了,车上放着两袋血,一袋是O型血,一袋是B型血,护士凭印象未核对病人姓名,麻利的为两位病人输上了血。

不一会儿,一位女病人喊到:我腰疼的厉害!!!

病例4

一位个体医生,用挺便宜的价格买了一批“先锋霉素5号”。一天,他病了,他躺在自己诊所的诊察床上,自己为自己静点他自己诊所的刚买的“先锋霉素5号”。不一会儿他夫人从里屋出来,发现丈夫静静的躺在床上没动静,走进一看:已经死了。结果:个体医生买进的、价格便宜的“先锋霉素5号”安瓶内实际装的是“青霉素”,而标签却是“”先锋霉素5号。

当不知道药物的确切来源时,千万不要随便为别人注射药物,出事就糟糕了。3、不认真执行技术操作规程病例1:给昏迷病人插胃管时误入气管且灌入牛奶致死患者甘某,男,67岁,诊断为高血压脑病,脑血栓形成而入院。医嘱间断给氧,鼻饲流质饮食,护士插鼻饲管时,只注意胃管插入长度,而未检查胃管是否确实插入胃内,即盲目注入水20毫升,牛奶200毫升,病人立即出现呼吸困难,报告医生即作气管切开,发现胃管误入气管内,经多方抢救后脱险,但病情加重,3天后患者死亡。病例2:误将胃管与氧气相接,致昏迷病人胃高度膨胀破裂

患者某,成年,女性,因风湿性心脏病并心房纤颤、脑栓塞入院。患者昏迷,右侧偏瘫,病情危重。医嘱间断给氧,鼻饲流质饮食。某日,护士凌晨2时发现患者呼吸困难,即予吸氧。当时,患者双鼻腔插管,外露端亦未作明显标记未仔细判断哪根是给氧管,误将氧气与胃管接通,1小时25分钟后方被另一个护士发现,立即停止输氧。检查见患者腹胀如鼓,心音弱,报告医生,即行胃肠减压,患者多次呕吐出暗红色血液约1000毫升,血压测不到,肝浊音界消失,确诊为胃破裂,即行手术,发现胃小弯贲门下二横指处有1.5×1.5厘米大之裂口,给予修补。终因心功能衰竭,脑栓塞引起脑组织软化而死亡。

病例3:

未松止血带,让女孩失去了右手

一位护士,把止血带扎在一个女孩右手腕上准备静点,突然有人叫她,她急匆匆跑出去,再也没回来。女孩的妈妈顺便放下了女孩的袖子。过了一会儿,另外一位护士发现女孩的静点没扎上,负责任的为女孩扎上了静点。输液结束,女孩和妈妈回家了,女孩出去玩,一个小孩跑来找女孩的妈妈,说:为什么女孩的手是黑紫的呀?妈妈急忙一看:止血带还在女孩的手腕上扎着呢。从此,女孩失去了右手。

病例4医生为正输糖水的病人补开一支kcl10ml液,护士抽吸钾液后来到病床前,消毒瓶塞后将钾液注入正在补液的吊瓶内,转身离去。几分种后家属急呼病人不行了,速去病房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心慌胸闷、胸痛,很快昏迷。经过抢救病人好转。

案例5:患者手术后返回病房,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护,主管医生观察患者供氧不足,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0%左右,多方查找原因,发现氧气管道未与湿化瓶连接,属无效吸氧。案例6:患者自行拔针,责任护士未及时将临时输液添加在输液执行单上并告知患者,输液完毕后,家属自行拔针。责任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向患者及家属道歉,做好解释工作取得谅解,重新给予输液。

案例7:未作过敏试验肌注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死亡门诊病人张某,因支气管炎注射青霉素,由于注射单上未注明“皮试”,护士即给以肌注青霉素,20分钟后,病人刚离开门诊部即发生过敏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案例8:搞错床号,误注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死亡患者某,因外伤入院,有青霉素皮试阳性史。由于护士看错了床号,误将青霉素给病人注入,当药液推至一半时,病人诉胸闷,护士马上拔针,意识到是误注入青霉素。立即组织抢救,但因病人对青霉素高度过敏,终于抢救无效而死亡。案例9:误将药物注入静脉通路,致患者死亡2000年3月21日,一位死于札幌市中村纪念医院的患者的死因已被查明。1998年1月13日早晨,护士在为这位72岁晚期癌症患者经鼻饲管注入口服抗癌药时,未经鼻饲管注入,而误注入该患者静脉滴注通路,致使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于药后1h死亡。4.技术水平低

案例1

有一位年过花甲的男性病人,到一个职工医院看病,医生医嘱:青霉素皮试。护士严格按操作规程配置了皮试液并做了皮试。结果“阴性”。按医嘱为病人静点青霉素。扎上针不一会儿,病人感觉心慌、心难受,呼吸费劲,护士赶紧叫来了医生,医生诊断心脏问题,急查心电,测量血压,并立即给予药物治疗,结果无效死亡。家属不能接受这一事实,申请医疗鉴定,专家讨论认定病人死于“青霉素过敏”。并认为护士操作无误,但医生、护士对病人的病情估计不足,诊断错误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案例2:揭胶布致皮肤破损患者,女性,72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入院治疗,在住院过程中发生左心衰,给予紧急抢救,抢救过程中静脉输液部位发生渗漏,由于患者皮肤干燥,弹性性差,拔针揭胶布时将皮肤撕破1厘米乘2厘米伤口。案例3:

患者,女,84岁,于2012年11月11日,因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活动障碍5天入院,小便失禁,给予保留导尿,导尿管标识齐全,家属陪护一人。患者于11月13日7:20突发烦躁,自行将导尿管拔出。病例4:心肌炎病人下床致心力衰竭死亡患者陈某,男性,20岁,战士,因大叶性肺炎入院。住院后按常规治疗,夜间突然病情变化,出现中毒性休克、心肌炎等症状,改为专人护理,经抗感染等各种治疗数日后,病情逐渐稳定,改一级护理,由于护理员业务不熟悉,擅自扶患者入厕,致心力衰竭,心跳、呼吸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善于主动学习和借鉴他人经验别人流血,自己得到教训,这是代价最小的教训。自己流血,自己得到教训,这是代价最大的教训。自己流血,别人得到了教训,自己还没有得到教训,这是最可悲的教训。

护士安全行为准则“十不查对、十不执行”2023/9/13442023/9/1345

护士安全行为准则

护士交接班“十不交、十不接”

2023/9/1346

护士安全行为准则2023/9/1347

护士安全行为准则护理人员上岗“十时、十防止”2023/9/1348护士安全行为准则各项查对时防止主观臆断行交接班时防止工作脱节单独值班时防止精神倦怠假日值班时防止思想涣散业务生疏时防止随意蛮干

护士安全行为准则2023/9/1349多人值班时防止相互依赖工作清闲时防止大意散漫临床带教时防止放任自流人员变更时防止情绪波动工作繁忙时防止草率慌乱

护士安全行为准则2023/9/1350护理安全的自我保护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士不仅要受过专业正规的学习和训练,还要在实践中,勤奋学习,不断提高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适应发展中的工作需要。不断学习拥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护理安全的自我保护

护士要明确自己的职业功能范围,对疑难问题,及时请教、汇报、不擅自盲目处理。掌握原则护理安全的自我保护

一旦发生失误,不论问题大小、轻重要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或在场护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