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四单元【岳麓版】【复习课件】_第1页
必修二第四单元【岳麓版】【复习课件】_第2页
必修二第四单元【岳麓版】【复习课件】_第3页
必修二第四单元【岳麓版】【复习课件】_第4页
必修二第四单元【岳麓版】【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中共八大人民公社化运动成功的探索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三大改造失误和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改革开放一五计划大跃进两条线索:一条是成功的探索,一条是失误和挫折说线索文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过渡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0---1952、12)三大改造时期(1953、1---1956、1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1966、5)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5---1976、10)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改革开放)时期(1976、10---)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曲折发展时期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正确探索中共八大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改革农村城市对外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开发开放浦东加入世贸组织经济腾飞和生活巨变建体系按时间顺序中国经济建设的历程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1949-1952年底: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1953-1956年: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关系的变革)1956-1966年:曲折发展的十年

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指引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1959-1961年:三年严重困难时期

1960-1962年:调整时期1962-1966年:好转成就时期1966-1976年:十年“文革”的动乱

——国民经济陷于瘫痪和全面混乱发展曲折

实质: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实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夯基础第18课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大跃进”:以大炼钢铁为中心人民公社化运动:以“一大二公”为特点“一大二公”是指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因探索失误而曲折发展难点处理请欣赏下列歌谣并结合前面的图片思考问题:(1)这几首民歌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什么现象?(2)这一现象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一)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二)共产高风格,聪明大食堂。小孩称座客,老妪话家常。雀饱争依角,牛闲自浴塘。全劳会战去,无复理农桑。“大跃进”使”左”倾错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公社化运动并不适合农村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生产效率低下,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前提:根本目的:目标:改革的内容:实质: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解放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城市)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要性:概念: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讲概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加入世贸组织内地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沿海经济开放区话线索开发浦东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历史转折

1、内容:2、意义:确立改革开放、工作重心转移的方针揭开序幕二、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城市

1、农村:(安徽、四川率先)(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变革前提:特征:性质:意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包产到户管理方式的变革调动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2)发展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夯基础

安徽凤阳县是一穷乡僻壤之地,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花鼓闻名全国。当时有一首广为流传的凤阳花鼓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羊,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改革前小岗村农民居住的茅草屋小岗农民说重点

在实行包产到户后,改变了过去长久以来“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的状况,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丰收的小岗生产队农民说重点

结合图片和资料,分析改革前后的不同,想一想,小岗生产队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解题关键: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直接原因:是在安徽省政府鼓励下,农民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本原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的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说重点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历史转折

二、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城市

1.农村:(安徽、四川率先)(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变革(2)发展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2.城市:改革国有企业?中心环节:目标:步骤:作用:二、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城市

放权让利阶段(1978-1984)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阶段。(1985-199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1992-1997)实施债转股政策阶段(1997-)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扩大自主权夯基础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历史转折

二、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城市)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2.过程:1992年十四大——确立目标1997年十五大——创新“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初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夯基础3、意义: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1.特征:核心: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目标:实现共同富裕;辅助:国家的宏观调控。

特别提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质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调整,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而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教材P89《解析与探究》材料一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列宁选集》①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指的是什么?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错误: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根源: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材料二“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