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讲佛家文化简介第一节佛教文化的基本概念第二节佛教文化的演变和发展第三节中国的佛教——禅宗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征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神秘敬畏及崇拜,并由此引申出信仰认知以及仪式活动。
第一节佛教文化的基本概念
释迦牟尼及其佛教的创立
释迦牟尼(约前566-前486)原古迦毗罗卫国的一位王子,名叫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是种族名;牟尼,是尊称;合起来的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至于他的本姓乔达摩,意思是“最好的牛”,名字叫悉达多,意思是“达到目的的人”。释迦牟尼略早于孔子,他与孔子、耶稣基督和穆罕默德并称为“世界四大圣人”。
佛教在它的两千多年的发展中,不仅形成了一套成系统的宗教崇拜偶像,而且创造了具有深邃的富含哲理和学术意味的教义、教规和与之相联系的大批佛教典籍;同时还具有了众多不同层次、不同系统、遵守繁琐严格清规戒律的信徒。以上这些内容,可以用佛、法、僧三个字概括。
佛教饮食:
1、过午不食在东南亚一带,僧尼和信徒一日二餐,过了中午不能吃东西,午后只能喝白开水,连牛奶、椰子汁都不可喝。我国汉族地区因需要自己在田里耕作,体力消耗较大,晚上非吃东西不可,但进食称为“药石”。2、不吃荤腥荤食和腥食在佛门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荤专指葱、蒜、韭菜、洋葱、蒜苔等气味浓烈、刺激性强的植物,吃了这些东西不利于修定,所以为佛门所禁食。腥则指鱼、肉类食品。东南亚国家僧人多信仰小乘佛教,或者乞讨,或到附近人家轮食,无法挑食,所以,无论素食、肉食,只能有什么吃什么,而我国大乘教派的经典中则有反对食肉的条文。蒙、藏地区,由于气候和地理原因,缺乏蔬菜,不食肉不能生活,所以一般也食肉。但无论食肉与否,大小乘教派都禁忌荤食(即葱、蒜等刺激性食品),南北佛教均须遵守。汉族地区在家的居士,有吃长素的,也有吃花素的,如观音素、十日素、八日素或六日素等。3、不喝酒酒会乱性,不利于修定,故严格禁止。但患风湿病者为驱风寒适量饮用是可以开许的。此条也包括烟、毒品等麻醉性物品。一、佛
在佛教中,立教者为佛,佛所说教的为法,传播和信奉佛教者为僧。
僧者,另称和尚,女称比丘尼。佛、法、僧三者为佛教之“三宝”。
佛是“佛陀”的简称,意思是“觉者”、“智者”。因为他是“乘真如之道而来者”,所以又简称“如来”。其实,“如来”也就是“佛”的别名。
从思想上来说,佛教分为小乘和大乘两大系统。“乘”,原是指车子,引申为交通工具;后来,又引申出了一种“道路”的意思。
小乘,意思是说,这种教义就像一种小的车子,小的道路;认为只有一人能成佛,其他信徒都达不到释尊这种成就,而只能成为“罗汉”。
大乘,意思是说,这种教义如同一种大的车子,大的道路。
大乘佛教以罗汉为维护佛法的使者,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主张除了释迦牟尼之外,还有许多别的佛,而释迦牟尼当然是佛中之佛。小乘是早期佛教,大乘佛教是后起的。大、小乘佛教自东汉以来相继传入中国,但自汉化佛教尤其是自隋唐时期相继列立了所谓“大乘八宗”,即天台宗、三论宗(吉藏)、唯识宗(玄奘)、律宗(道宗)、贤首宗(法藏)、禅宗(慧能)、净土宗(道绰和善导)、密宗(善天畏、金刚智、不空,所谓“开元三大士”的三位印度和尚)之后,在思想理论上,便是“大乘独尊”了。当然,宗派佛教的出现,标志着佛教已经完成了它的“中国化”的进程。二、法
“法”即佛法,佛教理论。释尊涅槃之后,其弟子分成了大、小乘两个派别。他们把释尊生前所说的佛法记诵并编辑成经、律、论“三藏”。
所谓“经”是以佛说教名义流传下来的记录;“律”是用来维系出家僧众及在家信徒的宗教生活规范;“论”是后世各教派阐发佛教原理的专著。唐玄奘因天竺取经带回繁多的佛教经典,故被称为三藏法师,或唐三藏。所谓“藏”,就是当时用来存放东西的竹篋。
我国的汉化佛教和藏译佛教的“三藏”,基本上是根据古代典雅的梵文翻译而成的。不管是小乘还是大乘编的“三藏”,后来都编成书,称为“大藏经”。其中,尤以汉文大藏经对佛教以至世界文化影响最大,因为它是一部十分庞大的佛教大丛书。以清代雍、乾年间所刻“乾隆版大藏经”(通称“龙藏”)为例,其中就收入1670部,7240卷各种佛教典籍,全书共达724函之多。要详细了解佛教内容,非得研究《大藏经》不可。
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等。(一)四谛经
谛,就是真理。四谛是指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就是对于社会人生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就是现实中存在的种种痛苦现象。“集谛”,指造成世间人生痛苦的原因和根据。“灭谛”,是佛法指出了只有信奉佛法最后达到“解脱”、“涅槃”,才能彻底实现苦的消失的唯一出路。“道谛”,是教给信奉佛法者达到涅槃、实现灭苦的手段、方法。(二)八正道
也即“道谛”,也叫“八圣道”,是八种通向涅槃解脱的正确方法或道路:一是正见,二是正思维,三是正语,四是正业,五是正命,六是正精进,七是正念,八是正定。按此修行就可以由“凡”入“圣”,从迷界此岸达到悟界彼岸,所以又比喻为“八船”、“八筏”。(三)“缘起论”与“四法印”
“缘起”的意思是指事物的因果关系。“缘起论”主要有四个论点:(1)无造物主;(2)无我;(3)无常;(4)因果相续。“无造物主”是说世界万物都无主宰,都不是神仙创造的,而只是“果从因生”的。而“无我”就是指万物无主宰。所谓“无常”是指任何事物都不存在永恒的固定的状态。“因果相续”是说一切事物的生成,都是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和条件决定的,是受因果规律支配的。
“四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涅槃”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要达到这一境界,就要坚持“戒、定、慧”的日常修行方法。“戒”,是指遵守佛教僧团组织所规定的种种清规戒律,以保证僧众在共同的准则下笃行佛法。比如“四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这是所有教徒必须严加遵守的起码戒律。鲁达、鲁智深并非和尚。“定”,就是入禅坐定。指在修行时静坐息虑,专心不贰,不瞌睡,思想集中不开小差地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流动资金贷款技术革新借款合同
- 环境监测设备操作手册
- 教育行业发展与创新指南
- 广西南宁八中学2024届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互联网教育平台内容版权授权使用协议
- 生物医学基因技术试题集
- 网络教育平台运营及服务标准
- 环保行业废水处理技术创新研究方案
-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含答案)
- 人教版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第二课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 第16课《有为有不为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5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节奏与旋律》课件
- 2024年05月新疆克拉玛依金龙国民村镇银行招考15名客户经理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
- 2024年中国全钢子午线轮胎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抖音游戏推广合作服务合同范本3篇
- 全屋定制家居整装家装门店设计师与导购分工合作管理方案
- 电专业十八项反措内容宣贯
- 【MOOC】中国传统家具欣赏-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桥梁机电交通设备施工及测试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