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藏本《红楼梦》补考_第1页
杨藏本《红楼梦》补考_第2页
杨藏本《红楼梦》补考_第3页
杨藏本《红楼梦》补考_第4页
杨藏本《红楼梦》补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藏本《红楼梦》补考

一、《竹古泉四种》稿本中杨继振的年龄和其官本上的“己样品”杨吉珍的《红楼梦》是杨吉珍的作品,这是没有问题的。用杨氏《古泉喜神谱》稿本的照片、《竹簻古泉四种》稿本的影印件,和杨藏本上杨氏的几条题记,特别是第七十二回回末和第八十三回回末的两条题记比看,笔迹完全一致,可以确凿地证明这一点。对杨藏本的文字校勘和分析,海内外学者已作了详到的探索;但关于杨继振的生卒年和他收得此本的时间,以前研究杨藏本的各家文章却大都语焉不详或不尽确实。一部分研究者如林冠夫、宋谋玚先生等,认为杨氏题记中的“己丑”是道光九年己丑,也就是杨氏收得此本的时间。但如照此说,杨氏就当生于乾隆时,卒于道光间。甚至,有的研究者认为杨氏与程伟元、高鹗相识,他就自然是乾嘉时的人了。徐恭时先生对此作过一番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在《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五辑上,他曾用“红豆”的笔名发表了《杨继振藏本<红楼梦>二、三事》一文,指出杨氏约生于道光十二年壬辰,卒于光绪十六年庚寅,存年约五十九岁。徐先生函告笔者,他考证杨氏的生年,是依据于源的《柳隐丛谭》卷四所记“汉军继又云司马(振),郡伯钟问斋(裕)公子也,年才弱冠”。弱冠者,二十岁之谓。于源的此段材料经考证写于咸丰元年。上推二十年,即杨氏约生于道光十二年。这是无所可疑的。徐先生考证杨氏的卒年,是依据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卷六中提及有杨继振,从上下文判断,叶氏记述时在光绪十七年。叶氏之著,在其《序目》中自称:“旧例不录生存。”结合杨藏本上杨氏题记的署年“己丑”,当即光绪十五年己丑,故徐先生推断杨氏卒于光绪十六年,存年约为五十九岁。现在,由杨氏《竹簻古泉四种》稿本的署年“癸巳三月十三日”可知,杨继振至少活到了光绪十九年,也就是说六十二岁。当然,也许他的寿命还要长,但目前尚没有其他的材料可以说明,也就只能暂定为六十二岁。至于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很可能是因为失误或讹传而记入了杨继振的事迹。我们把杨氏的这个年龄和他在杨藏本上的题记以及《竹篮古泉四种》稿本对照,可以发现是基本符合的。一般,人满六十始可称翁。杨氏在杨藏本上的题记署年“己丑”,无疑即光绪十五年,当时杨氏五十八岁,故各条题记皆是“又云”;到他撰写的《竹簻古泉四种》稿本时,因已年届六十二岁,故自称“又翁”。杨氏的生卒年既已基本搞清,关于杨氏收得此本的时间大致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如林冠夫、宋谋玚等先生所说的道光九年己丑,那显然是成问题的。道光九年杨继振尚未出世,恐怕无此雅趣去收藏鉴赏什么红楼梦版本。对此,徐恭时先生曾别求异途,推测此本系杨氏在浙西购得,时在咸丰元年至五年间,即杨氏之父钟裕出任嘉兴知府期间,当时杨继振随在任上。徐先生的依据有三:(1)杨藏本扉页上有于源的题签,下署“咸丰乙卯”即咸丰五年,于源此际正为杨父的幕僚。(2)参证杨氏当时在江南生活的材料。(3)参证达舟记述杨氏在嘉兴时曾购藏宋拓的《娄寿碑》等。但是笔者认为,这个推测是值得商榷的。我们从杨氏在杨藏本上所作的几条题记看,完全是刚刚收得此本,因此作了一番鉴别后而随手记在书叶上的味道。这些题记的署年都记作“己丑”,即光绪十五年,这是直接和第一手的证明材料。从咸丰五年到光绪十五年,相隔三十四年。如果说杨氏早在咸丰五年就已收得此本,但却直到三十四年后才去对此本作番鉴别,认为它出自“色目人”之手云云,这是不符合情理的。此外,如果说于源的题名是应杨氏之邀所作,那首先应该表明杨氏已经对此本进行了鉴定,并确认了此本的价值,而决不会出现请人题名在前,自己鉴别考察却在三十四年后的不可思议的现象。因此,于源的题名并非为杨氏所作,于源题名的署年“咸丰乙卯”和杨氏收得此本的时间是互不关涉的两码事。同时,笔者由此而推测,杨藏本在转归杨氏收藏之前,原是于源的箧中之物,而秦次游的题签,亦是为于源所作,到于源故世后,此本才因两家的世谊而转归杨氏所有。总之,笔者认为,杨继振收得此本的时间应是在光绪十五年春天。二、杨藏本六经的主要注释和顺序杨藏本上的题记,除了扉页1属秦次游的和扉页4属于源的题签外,另有如下六条题记:1、第2页红楼梦稿己丑秋月,××重订2、第一页3兰墅太史手定红楼梦稿百廿卷。内阙四十一至五十十卷,据摆字本抄足。又云记3、第37个周期结束时此处旧有一条附粘,今逸去。又云记4、影迹水洗是疑本第七十二回末点痕沁漫处,向明复看,有满文XX字,影迹用水擦洗,痕渍宛在,以是疑此抄本出自色目人手,非南人所能伪托。己丑又云旗下抄录纸张、文字皆如此,尤非南人所能措言,亦唯旗下人知之。5、第78个周期结束兰墅阅过6、《古泉喜神谱》和《竹古泉四种》本本是杨继振所写的本本,在本目次与元书异者十七处,玩其语意似不如改本,以未经注写故仍照后文标录,用存其旧。又前数卷起讫,或有开章诗四句,煞尾亦有或二句四句不同,兰墅定本一概节去,较筒净。己丑四月幼云振笔几于卧云方丈对于这六条题记的属主,研究者们众说纷纭,如扉页2面的“××重订”和第七十八回回末的“兰墅阅过”,意见很不一致。有的还没有作出解释,如第八十三回回末的题记。根据笔者的探索,在此节先提出二点浅见:(1)这六条题记均系杨继振所书;(2)这六条题记的书写顺序。拙见是否正确,有待于专家学者的赐教和时间的检验,下面分段论述。A、六条题记均系杨继振所书粗粗一看,这六条题记似乎出于三个人之手。扉页2是一个人。扉页3、第三十七回回首、第七十八回回末的第三条是另一个;第七十二回回末和第八十三回回末是第三个人。但是,内在和外在的证据都说明它们均系杨继振一个人所书,而并非数人所为。澄清了这一点,对于理解其他的问题,譬如此本是否曾经高兰墅阅过和修订等等,或许是有帮助的。我们先谈内证。扉页2“红楼梦稿”的“稿”字,和扉页3“兰墅太史手定红楼梦稿”的“稿”字写法完全相同,有如一个模子印就。而扉页3“兰墅太史”的“兰墅”两字,和第七十八回回末“兰墅阅过”的“兰墅”又写来一致。这说明,扉页2和扉页3以及第七十八回回末的这三条题记都是杨继振所写。同时,扉页3的“兰”字与“阙”字,和第八十三回回末中的“开”字与“兰”字,这4个字中的共有部首“门”字,写法都有共同的特征。而扉页3的“据”字和第三十七回回首的“处”字,以及扉页3的“记”字和第三十七回回首的“记”字,比较一下,也可以看出它们有着相同的地方。至于第七十二回回末和第八十三回回末的两条题记,无须详比即可肯定均系杨氏所题,且都有杨继振的署名落在那里。一个人能书写几种字体,这是毫不奇怪的。何况,尽管这六条题记有的写得潦草,有的端正,但它们还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鉴别得出。我们再看看外证,即杨氏的手稿《古泉喜神谱》和《竹簻古泉四种》,问题就可以更清楚了。《竹篮古泉四种》的笔迹和第七十二回回末以及第八十三回回末题记的笔迹相同,而《古泉喜神谱》的笔迹则和扉页3、第三十七回回首、第七十八回回末题记的笔迹相似;尤其是,《古泉喜神谱》中的“燕南学人杨又云”的“又云”两字,和扉页3“据摆字本抄足,又云记”的“又云”,都写得那么特殊,那么相同,可以证明这六条题记的书写者,就是撰写《古泉喜神谱》和《竹簻古泉四种》稿本的同一人。辨明了这六条题记均出自杨继振之手后,对于扉页2的“XX重订”究竟应解释成“董二”还是“莲公”抑是“堇堇”,就可省去许多无谓的争论了。这两个字写得很潦草,一时难以鉴别,杨继振的字、号又颇多,很可能这是杨氏晚年新取的一个号,尚不为我们熟悉罢了。B、六条题记的书写顺序辨明这六条题记的书写顺序,可以使我们看清杨继振对此本的认识过程,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杨氏题记的含意,譬如说第七十八回回末的“兰墅阅过”是怎么回事。笔者认为,这六条题记的先后顺序是:(1)第三十七回回首条;(2)第七十二回回末条;(3)第七十八回回末条;(4)第八十三回回末条;(5)扉页3条;(6)扉页2条。前面的四条题记写于光绪十五年三月至四月间,即此本刚刚转归杨氏收藏之时;而后面的两条题记写于同年秋月,即此本已由杨氏补配齐全、正待重加装订之时。在杨氏收藏此本之前,可能已经流传有一种说法,即此本是高兰墅的手稿本,故而于源和秦次游在咸丰五年题写此本时就还记为“红楼梦稿”。光绪十五年春天,此本转归杨氏所有,这种说法也就跟着传给了杨继振。但是,杨氏在一开始对这种说法是半信半疑的。因为尽管此本有着大量的旁改文字,颇象个“稿本”,然而却没有高鹗的任何题记,则焉知此本出自何种人之手!杨继振是同、光年间有名的古物收藏家,在收藏之前,他不会不加鉴别地就接受他人的说法,否则就不成其为杨继振,而要变成别的什么“振”了。因此,杨继振在得到此本后,逐回进行了一番考察工作。他先是在第三十七回回首发现有一处已失落的粘条的痕迹,就注了一笔。接着,在第七十二回回末发现了两个满文字,于是怀疑“此抄本出自色目人手”,是“旗下人”所为。但是,到此时他还没有将此本和高鹗连系起来。促使他认为此本和高鹗有关系的,是第七十八回。通过将程甲本(即杨氏题记中的“兰墅定本”和“摆字本”)和此本的第七十八回对照,不知杨氏发现了什么秘密,使他产生了此本是曾经“兰墅阅过”的看法。遗憾的是,由于笔者没有程甲本,杨氏又没有交待其详,使人无从去窥察其间的奥秘,只能是留待将来了。最后,到第八十三回,杨氏已深信不疑,此本不仅曾经“兰墅阅过”,而且就是“兰墅定本”即程甲本之前的修改手稿本。此中原因,可能是因为此本后四十回的正文存在着繁简两种文字,而经过旁改后的正文已与程高本相差无几。尤其是,后四十回的旁改主要是在原来简单的各回中进行增添润色,颇合程高序言所说“书中后四十回系就历年所得,集腋成裘,更无他本可考。唯按其前后关照者略为修辑,使其有应接而无矛盾。至其原文,未敢臆改……”之言。因此,杨氏完全相信了这是高鹗手稿本的说法,把此本看得十分宝贵,不仅请人据程甲本抄补了已缺损的各回,重加装订成册,且亲自在卷首,即扉页2和扉页3,写下了那两条颇有点得意的题记。通过对这六条题记顺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杨氏对此本的认识是从怀疑而逐步深入,最后才确认为是“兰墅太史手定红楼梦稿百廿卷”的。至于杨氏的看法是否对头,这就可以另当别论了。三、“目次与元书”杨藏本“改本”说第八十三回回末杨氏的题记(见前)是一条较难读懂的题记。以前的研究者除了曾指出其中的“兰墅定本”即指程甲本外,对于这条题记的完整意思,以及它为什么被题写在第八十三回回末等,尚未能作出解释。这条题记其实也不难理解。只要我们首先联系两点去考虑,即可解出此条题记的含意。这两点是:(1)杨氏是在用程甲本鉴别此本。因题记中的“元书”显指此本,而“改本”则指程甲本;(2)此本的总目原已缺损,仅存84—120回的回目。为了具体说明,笔者先将从第一回到第八十三回程甲本和杨藏本歧异的回目抄录如下,以供鉴别:杨藏本程甲本3回贾雨村寅缘复旧职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接外孙贾母惜孤女4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葫芦僧判断葫芦案5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贾宝玉神游太虚境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警幻仙曲演红楼梦7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宁国府宝玉会秦钟8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贾宝玉奇缘识金锁探宝钗黛玉半含酸薛宝钗巧合认通灵起嫌疑顽童闹学堂嗔顽童茗烟闹书房17回会芳园试才题对额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机敏动诸宾荣国府归省庆元宵18回林黛玉误剪香囊袋皇恩重元妃省父母贾元春归省庆元宵天伦乐宝玉呈才藻24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染相思痴女儿遗帕惹相思25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魇魔法叔嫂逢五鬼通灵玉姐弟遇双仙通灵玉蒙蔽遇双真26回蘅芜院设言传蜜语蜂腰桥设言传心事潇湘馆春困发幽情潇湘馆春困发幽情29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享福人福深还祷福多(原为“痴”,涂改)多情女情重愈斟情情31回撕扇子公子追欢笑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拾麒麟侍儿论阴阳因麒麟伏白首双星36回绣鸳鸯惊梦绛云轩绣鸳鸯梦兆绛云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识分定情悟梨香院39回村老妪谎谈承色笑村老老是信口开河痴情子实意觅踪迹情哥哥偏寻根究底52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勇晴雯病补雀毛裘56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识(旁添一“贤”字)贤宝钗小惠全大体62回憨湘云醉眠芍药祵憨湘云醉眠芍药祵呆香菱情解柘榴裙呆香菱情解石榴裙65回贾二舍偷娶尤二姐贾二舍偷娶尤二姨尤三姐思嫁柳二郎尤三姐思嫁柳二郎74回惑奸谗抄拣大观园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矢孤人(回首作“避嫌隙”)杜绝宁国府在上面共20回的回目中,第七回杨藏本没有回目,无从与程甲本作比较;第五十六回杨藏本原作“识宝钗小惠全大体”,但有旁添一“贤”字,亦可观作“贤宝钗……”,就与程甲本相同了。下余18回的回目,杨藏本和程甲本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此即杨氏题记所谓的“目次与元书异者十七处”之意。至于为什么说是十七处,而不是说十八处,或许是因杨氏生当同、光时期,程甲本早已屡经翻刻,可能杨氏所使用的本子在上述的某一回上与杨藏本相同,两者的相异就只是“十七”处了。也有可能是杨氏在统计时疏忽,漏计了一回,象第二十四回、第二十九回、第五十二回、第六十二回、第六十五回,两本原只仅有一字之差,因此,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杨氏认为,这“十七处”不同的回目,“元书”杨藏本不如“改本”,即程甲本。不仅如此,包括杨藏本所有的“开章诗”“煞尾诗”等,程甲本“一概节去”,也显得后者比前者“简净”。这里都流露出了一个意思,即程甲本是在杨藏本基础上的改定本,而杨藏本就是程甲本的稿本。在这段题记中,还有一句值得注意的话,即“以未经注写,故仍照后文标录,用存其旧”与上下文连续,笔者认为它的意思如下:第一,前面说过,杨氏披阅到第八十三回时,已经认为此本不仅曾经兰墅阅过,而且就是高鹗的“手定红楼梦稿本”。正是从这种认识出发,对于杨藏本和程甲本为什么会有“十七处”回目的不同,杨氏很感到有点困惑不解。因为在他看来,如有所不同,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